登陆注册
3721400000030

第30章 创造力测试为何不可信

每年,有数万名学生参加发散性思维测试以帮助教育工作者确定哪些学生最富创造性。最常用的测试量表是托兰斯(Torrance)创造性思维量表。对创造力(发散性思维)的评判已经成为教育测试的一个主要范畴,测试分数被广泛用以选拔天才学生。这既是教育资源的一大浪费,义为教育决策的不公平提供了基础。

发散性思维是对没有肯定答案的问题提供多种不同答案的能力。“假如让你管理自己的学校,请设想一下所有可能出现的变化”,这是一道典型的发散性思维的题目。答案的评判分为流畅性(答案的绝对数量)、变通性(答案的不同种类)、创造性以及详细描述的程度。

发散性思维测试曾经是在心理和教育研究中判断创造能力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但目前由于效度的问题,它在研究者中所拥有的声望正在逐渐衰弱。近年来,很多研究报告表明,发散性思维测试的分数不能展现创造力的真实面目。一些文章在综合了多种观点后指出,有充分的理由怀疑那种样样适用的发散性思维测试的有效性。

(一)对创造力一般理论的探讨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还证明了创造力测试本身的问题比测试设计上的质量问题更为严峻。研究显示出,隐藏于创造性成就之后的认知能力因任务而异。由目前多项研究还得出,意欲测试一般的创造思维技能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不存在这种技能。

那么,为什么还要继续设置一些诸如“尽可能多地写下你能想出的砖的用途”?之类的问题来进行创造力测试呢?为什么我们要竭力使自己相信思维的一些特殊种类可能代表创造性成就,而不管任务的性质如何?首先,创造力的一般理论比许多特殊任务的理论更有效、更精致,它适用于任何与创造力有关的作业。其次,以实用的观点来看,一种适用于一切的理论将能使创造力的测试和训练更容易、更实在。

创造力研究领域以外的心理学家们出于相似的原因,同样倾向于一般的理论。例如,IQ测试是难以杜绝的,尽管对IQ测验的争议甚至可以回溯至其创始人比奈,他曾经说过“智力并不仅具有一种简单不可分的功能”(1911,1962)近一个世纪积累的心理学资料表明,单因素理论不能充分代表人类的认知。

对能包试一切的理论的研究并不仅仅局限在教育心理学领域。

物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寻求“可以包括几乎所有的分部理论的一种完全、持久、统一的理论”。(霍金,1988)爱因斯坦晚年的大部分时间致力于寻找这样一种理论,尽管他没有成功,但是寻找一种统一的理论,或者说“包容万事万物的理论”的想法仍然是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想往。

近年来,在许多领域,一般的、空间的理论不断受到抨击,女学者们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已经向物理、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这类模式的权威性发起了挑战:在IQ测试领域,多重智力的概念正被人们广泛接受。

无论对于创造力理论学家们还是对于教育工作者们,假如以思维技能中的某一类,如发散性思维就能够解释跨许多领域的创造力,那是再好不过了。不幸的是,研究结果表明情况并非如此。

(二)创造力的特殊任务观

我在最近一些研究中,要求年龄跨度从7岁到40岁的人创作诗歌,故事,拼贴画,方程式及数学应用题,然后由各个领域的专家们运用一种由阿马比尔(1983)发明的评估技术来判断作品中所含的创造力。基本的假设应该是:按照一般理论,超越领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对于各种任务的创造性作业都应该具有贡献,因此,在某项任务中比同伴更有创造性的人应该在其他领域的各项任务中也表现出更具创造性。反之,某项任务中的低创造性应该可以预示在其它任务中的低创造性。

上述研究的结果却支持了特殊任务的观点。专家对各年龄层次在各学科中作品的分析表明,在某一任务中表现出的创造性成就并不表明其它任务中的创造性成就,包括在那些被认为是同一领域的任务,如写诗和写短故事。发散性思维测试的分数同样不能预见在其它各任务中的创造性成就。这些结果向任何一般的创造思维技能的存在发起了挑战。它们同样对加德纳(1988)等的特殊领域理论出了异议。基于上述研究,创造力相关技能理论的应用范围显得极其狭小,或许只能应用于特殊任务方面。

认为一般的创造思维技能不应再存在的呼声非常强烈,而且含义很广,涉及到创造力中的发散性思维理论,也包括哪些假定其它一般创造能力存在的理论,如迈结尼克(1962)的协同理论。这一主张反对任何创造性一般测试的有效性,并对于各种创造性训练计划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些计划中的大部分将发散性思维作为一个主要部分。假如没有一般的技能(如发散性思维)影响跨领域的创造性成就,那我们又如何解释许多教授发散性思维的计划所取得的显而易见的成功呢?

对小学生训练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多数教授发散性思维的计划实际上包容了各种特殊任务技能的教学(贝尔,1992,1993)。尽管这常常不是有目的的,但却是不可避免的。任何发散性思维的练习总必须有些内容,如其它类型的思维,发散性思维不可能凭空存在,而这些内容的性质是十分重大的。比如,有下述两种练习:

①尽可能多地想出以“S”发音开头的词;

②尽可能多地想出用8根牙签可以摆出的形状。

这两项任务都是在发散性思维训练课程中学生可能被要求完成的具有典型性的活动。但是第一项任务可能会影响到写诗时的创造性,第二项任务则与几何图形有关。这两种任务都不能全面完善发散性思维技能,但都能增进特殊任务技能。

显然,发散性思维训练确实有效:接受这种训练的学生创作出了更多的具有创造性的故事,诗歌、拼贴画等等。但大多数训练课程使用了多重内容和多种任务的材料,因而向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与创造性相关技能的练习。假如我们仅仅着眼于创造性的特殊方面,那么教学就会过于狭窄,但假如我们的目标是一般化的,那么现有的发散性思维训练计划是有用的。

(二)为创造力而教

对发散性思维测试的诊断并不令人乐观。尽管我们以一项特殊的任务(如写诗)来评估创造力,但我们并不能知道哪些发散性思维的任务最为重要。更要紧的是,假如我们能够知道创造性的种类,为什么不直接去测量它呢?可以让学生制作出我们所感兴趣的任何作品,并且评估这些作品的创造性。

对创造性成就作出一致的评估既不困难也不神秘。假如你的兴趣在于写诗,只要让你的学生写些诗,然后将这些诗送给懂点诗的人去评判。它不必劳驾诗人或其他专家,阿马比尔的研究表明,对于学生的作品评判,教师和诗人的评判差别微乎其微(1982,1983)。要的是,评判者不能知道被评判者为何人,而且必须由同一评判者来评判所有的作品。如有可能,可以进行多重评判,每个学生的作品多于一件(如让学生写2~3首诗,或创作多幅贴画)。

假如它的兴趣不仅仅局限在某项任务,那么你可以布置多项任务,然后对创造力的不同种类进行不同的评判。或者,更妙的是,根本就不要测试创造力。创造力训练对于哪些显露出中等才能的学生比对于哪些充分显露才能的学生而言更有价值。

我们的学校开始关心创造力的存在,并且正致力于通过教授发散性思维技能来培养创造力,这确实是好事。但为什么不跳过测试这一关,而向所有的学生都进行创造力教育呢?

同类推荐
  • 盗梦工厂

    盗梦工厂

    工业化的学校模式已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还能满足今天的需要吗?学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赛斯·高汀在这篇三万字的意见书里指出,互联时代需要的不是读死书的考试冠军,不是听指挥的产业工人,而是独辟蹊径的追梦者,是敢于打破成规的领袖、企业家、创业者、艺术家。本书于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上,由多篇短文和博客文章集合而成。作者在书中简述了现代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大胆而独到的设想和建议,并开放版权,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中,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 本书为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召开的“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论文集。全书分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强省一级和地方高等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等四编,选录了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余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香港、澳门的代表及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等近500人的论文。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 宝贝取名有学问

    宝贝取名有学问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此话今天看来似乎有点片面性,带点名字决定命运的唯心味道,但其中也反映了名字的重要性,体现了人们对取名的重视程度。姓名,是人的“品牌”。取名,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姓名的好坏,虽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它却带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长辈对宝贝的深情厚意和殷切希望,好的名字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从小为宝贝树立起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宝贝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塑造良好的个性,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以宜昌城市管理为例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以宜昌城市管理为例

    本书旨在对宜昌城市管理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宜昌城市管理的理念与特色、、宜昌城市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宜昌城市管理的模式、宜昌城市管理的成效与不足、宜昌城市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通过上述问题的考察和研究,梳理经验,发现不足,以此丰富现代城市管理的理论。
热门推荐
  • 张子正蒙注

    张子正蒙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可能恋爱

    不可能恋爱

    她说:“我恨的是曾经喜欢过。他说:“恨过,所以现在更爱你。”在聚光灯下,她站在他的身前,替他挡去无数非议,他却一把推开。他不懂,”宣传和炒作是两回事儿,感情和回忆是两回事儿,你不懂,就不要碰。她不懂,“我的错,是曾经放开,现在却放不开,也不会放开”。不可能恋爱,你不信,我也不信。
  • 未来宝宝贪财妈

    未来宝宝贪财妈

    天啦撸!谁能告诉她,她明明才20岁刚刚大学毕业,没交过男朋友,连与人家亲吻拖手都还没试过,居然突然冒出来一个玉雪可爱的五岁儿子来!这白捡的儿子不但是个电脑高手,似乎还能预知她的人生!帮她找豪门老公,帮她找到最好的工作完成人生理想,她的人生!谁来告诉她,她到底走了什么狗屎运?
  • 符箓无双

    符箓无双

    “元素魔法?”“不会!”“召唤术?”“不会!”“元力?”“不会!”……“那你岂不是一个废物?”“不,咱会这个!”“一些破纸条有什么用?”“嘿嘿,把刚才你说的那些人都干掉!”
  • 励志总裁的初恋

    励志总裁的初恋

    女主林菲菲和男主汪子轩本是大学恋人,因为不能够接受汪子轩总是那么的无所事事,所以,就选择了分手,开始进行自己的生活,但是最后却是在同一所城市,重新的相识,但是结果会是什么样,究竟昔日的恋人还能不能再在一起。
  • 卖梦为生

    卖梦为生

    我喜欢执笔写作的感觉,就好像每一个字都是从指尖流出的心血,让我疼爱。
  • 元皇大帝

    元皇大帝

    一颗尘土可填海,一只手可摘星辰,一片叶可成苍穹,一棵草亦可碎苍天!这里讲的是天才与强者的故事,没有最弱,只有更强!
  • LITTLE DORRIT

    LITTLE DORRI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洛神新传

    洛神新传

    在三国的混战局面之下,邺城的美女甄宓与袁熙结为夫妻。无奈惊天雷起,袁绍兵败,袁熙与甄宓被俘。曹丕与曹植都对甄氏产生好感。而甄氏惟倾心曹植,却迫于政治无奈嫁给了曹丕。后因曹丕的宠妃郭妃诬陷以致甄氏冤死。曹植和曹丕的斗争也在此处于白热化状态,曹植闻说甄氏死亡,也离开了哥哥身边,在过洛水时,写下《洛神赋》,与甄氏在梦中相逢了。
  • 寥寥人生他曾来过

    寥寥人生他曾来过

    青春本就该肆无忌惮何须束缚自己。最初的感情总是最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