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5000000007

第7章 50年代后产生的资产阶级教育理论流派(3)

结构主义哲学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60年代以后尤其活跃。它发端并发展于法国,被认为取代了50年代时存在主义哲学所具有的优势。以后,这种哲学思想也传至美国、西欧、日本等地,在原苏联与东欧也有一定影响。

结构主义其实不能说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派别,它只是一种由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在哲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学等学科的研究中被广泛运用的哲学思潮,因而可以说它主要是一种研究方法。

但它的影响日益深广,甚至出现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歪曲的阐述。

结构主义认为,要认识任何事物或某种复杂的现象,仅仅机械地了解它们的因果关系,则不能达到对它们的清晰而有秩序的认识,必须从认识对象的结构,即从组成它的个别成分之间的关系去认识它。

但结构主义哲学又认为,现象的结构不是它本身所固有并由人去经验的,而是人给认识对象所加上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心灵的无意识的能力所投射于文化现象中的”。这里,结构主义者把事物的结构看成是由人的先天的、先验的能力所形成的。他们不承认人在通过实践对事物反复认识的过程中,逐渐深入事物的内部本质,从而才能认识事物的固有结构,却把结构看作是脱离其本身、而由人的先验的意识加于其上的东西。结构主义哲学进一步认为,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即人的认知结构是第一性的,而现实的客体本身倒是第二性的。这就充分显示了结构主义哲学的主观唯心主义性质。

60年代以后,结构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被引用于对儿童心理与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形成结构主义教育理论流派。

1.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结构论及其教育观瑞士的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是当代世界着名儿童心理学家。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儿童在思维的发展问题,60年代后,他提出的“发生认识论”对当前各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有重大影响。而这一理论的提出,与他对结构主义哲学的钻研又是密不可分的。

本着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皮亚杰从研究儿童智力与思维的整体的发展,提出儿童思维发展结构的理论。他认为,儿童的智力既不是先天的心理官能,也不是简单地在外界影响下所形成的联想。儿童的智力乃是一种认识的结构,儿童的思维、认识、智力的发展过程就是这种认识结构不断重新组织的过程。他从生物学出发认为,儿童的认识结构最初是一种遗传性的认识“图式”(Scheme),随着儿童在生长中不断与周围环境接触,便产生了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联系。

这时,儿童的认识的发展表现为主体认识结构与客体的平衡。原有的认识结构或者通过同化(Assimilation)作用吸收了客体提供的新信息,把客体纳入主体,取得了二者的平衡,获得新认识;或者在主体不能容纳客体时,便通过顺应(Accommdation)作用,对主体的认识结构作自我调节来符合客体,求得主体与客体的平衡,取得新的认识结构。儿童的思维便在这种主、客体不断相适应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皮亚杰说:“儿童期在生命学上是个有益的时期,它的意义就是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逐渐适应。”因此,归根结蒂,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一种适应(AdaPtation),这种适应是一种过程,一种动作或活动”。儿童就在这种适应过程中,不断形成一个又一个的认识结构,使智力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起来,即从最初的感知活动一步一步发展为高级的理性思维活动。

儿童的智力发展表现为认识结构的不断发展与变化,而这也就是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能力的变化的表现。皮亚杰又结合逻辑的研究把认识结构的发展按年龄特点划分为四个阶段:出生至2岁为感觉运动阶段,是智慧刚刚萌芽的婴儿期,初步知道自己的动作与客体的关系;2岁至6、7岁为前运算阶段,相当于学龄前期,出现了表象思维;6、7岁至11、12岁为具体运算阶段,属学龄初期的小学阶段,能依据具体事物进行逻辑推理;11、12岁至14、15岁为形式运算阶段,属学龄中期的初中阶段,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

皮亚杰认为,从先天性的认识“图式”发展到高级的认识结构,要经过一定的过程和具备一定的条件。他论述了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几个因素或条件。这就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对物质环境的经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在活动中经过自我调节所不断取得的主、客观的平衡过程。在这四个因素中,前三者都只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性的条件。因为神经系统的成熟只提供智力发展的特质前提,而不能提供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虽也在形成认识能力上是不可缺少的,但如果仅仅具有这些条件,还不能说明认识发展的连续过程;只有主、客体的平衡才是决定认识发展的决定因素,即由不断成熟的神经系统与外在的客观环境不断产生相互适应的过程,二者平衡了,才能不断构成认识结构或思维结构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儿童的认识结构主要是以先天图式为基础,不断活动、不断自己构造的结果。

正是在这样一些基本观点上,也形成了皮亚杰的教育观点。由于他不承认社会环境其中包括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等在发展认识能力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他并不认为学校教育在发展儿童智力上有重要意义。但他还是从儿童认识结构的基本观点出发,提出了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1969年他出版了《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一书。

基于儿童认识结构的发展特点,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力、思维的发展与成人有本质不同,因此他反对传统教育把儿童看作“年幼的成人”那样来进行教育。他要求必须依据儿童心理结构,按照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定的教学目的,所使用的教材与教学方法,必须符合儿童的认识结构和实际的智力水平,否则就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既然儿童的智力与认识结构是一个不断活动和动作的过程,永在发展之中,因此教学就不能只是一个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必须同时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充分发展他们的理解、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枯燥的硬灌知识与训练技巧的做法是不适当的,学校应成为激发儿童主动探索、发现知识、获得精神发展的基地。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切实地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必须让学生善于动脑与动手,加强主动学习的各种机会,使他们在各种有目的的活动中加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不断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认识结构学说以及他的教育观点,在国外现代教育发展中有很大促进作用。70年代在西方兴极一时的智力早期开发运动、各种活动学校与思维学校的建立以及“发现法”教学方法的倍受重视,都是与他的理论密切相关的。这在充分重视教学中儿童的主体地位、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地发展儿童智力以符合现代科技发展的现实要求等方面,都起有重要作用。但是,皮亚杰的教育思想与杜威的“儿童中心”学说有相通之处,过分夸大儿童本身的作用,而相对地忽视教育在人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对此要作具体的分析。

2.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布鲁纳(J.S.Bruner,1915-)是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他在心理学方面接受并发展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是美国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从50年代后期起,美国在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中,总结了世纪前半期因广泛推行现代派教育理论而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的教训,又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与科技飞跃发展的现实要求下,认为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于只强调个人的普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提高了,急切需要鼓励智力发展和突出培养天才,以便多出、快出具有高度科研能力和掌握尖端技术的人才。这就需要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革。

1959年,布鲁纳在马萨诸塞州的伍兹霍尔(Woodshole)主持了一次包括35位科学家、教育家与心理学家的会议,讨论怎样改进中小学学科特别是科学学科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1960年他出版了《教育过程》一书,阐明这次会议的指导思想,也是美国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着作。

同类推荐
  •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当一个事物之上布满了烟雾,人们就无法看到和知道事物真实的形态与进展。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在对人体自身的探索中,这种笼罩着迷雾的情况太多太多。只有拨开了迷雾,才能真正了解到人类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的认识到人类的自身,人类生存的奥秘正在逐步清晰的显现出来。
  • 性与社会

    性与社会

    性是人类两大生产方式的核心要素之一。应该说,没有性就没有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没有性也就没有人类历史,更不会继往开来。
  •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这里浓缩了中国社会近六十年的风雨变迁,描绘了那个激情年代的人生百态;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细细品读这些珍贵的独家资料,在流金岁月中慢慢感悟人生,接受时代洗礼!
  • 谁更了解中国?

    谁更了解中国?

    本书收录了一些当代“英雄”的故事。他们是经济学家、成功的商人、独立的知识分子和作家,以及随时代大潮浮沉的制造业工人。这些“英雄”无一不在这个纷繁嘈杂的时代坚持着各自的选择,尽力不让自己败退。他们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又应该怎样?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这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本书是对世界的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将会开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思想之花,结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科学硕果。如果您阅读此书,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礼拜,更是一次撷取知识信息的大好良机。
热门推荐
  • 你其实不懂消费心理学

    你其实不懂消费心理学

    本书围绕消费心理学这个话题,从商家、销售者和消费者三个角度,具体谈了消费心理学在整个消费过程中的运作情况。商家在定价、店面摆设、售后服务时应遵从的原则,销售人员在和顾客进行沟通时应注意的事项,消费者在消费各环节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在本书中都作了详细论述。书中列举大量实例并佐以分析,没有枯燥的理论论述,让人一看就明了,从而让消费者更了解自己,让商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这是一本讲述消费心理学的通俗读物。
  • 龙魂梦

    龙魂梦

    乱世来临,神魔混战,神帝幼子陈风遇袭濒死,并被魔帝种下魔魂本源,后几经周折,转世人间。重生的陈风失去前世记忆,神魔同体给了他无限可能,却也因此常常陷入梦游或狂暴,成为一个天才的废柴。一场惊天地震之后,师父离奇失踪,陈风与两个奇葩师弟一起,第一次走出了自幼隐居的龙隐神山。百变兵器、古怪丹药、神秘阵法、恐怖符箓,不甘心向命运屈服的陈风,就此踏上了一段直上九天的疯狂热血征程!PS:新书《花都神医阎王爷》已发布,请新老书友多多支持!
  • 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本书介绍了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最新研究成果;系统阐释了广告的消费心理学基础,深入挖掘出广告运作过程中的消费心理学规律。
  • 嚣张宝宝:总裁爹地不好惹(完)

    嚣张宝宝:总裁爹地不好惹(完)

    粉雕玉琢,肤如凝脂,天真烂漫,可爱无比,圆圆大眼一眨,谁能抵挡?.机场中,两个六岁粉雕玉琢的娃儿,故作不小心撞进一群危险人物群中,只为目睹亲生爹地的庐山真面目。顺手从男人身上摸走钱包一个。*她,神偷门专门培养出来的神偷之一——乔沫沫,七年前刚出道便偷回了两件大宝贝,今年六岁的乔贝儿与乔小楠。从小,无一不是在学习偷术,然而……却不及自家只有六岁的两个宝贝。女儿和儿子太过聪明的后果,就是衬托出她的笨手笨脚。*他,亚瑟·威廉斯,法国首富威廉斯家族继承人,帝国集团的龙头老大。英俊帅气多金,身边女人无数,换女人如换衣服,走马观灯马不停。六年前,为了阻止老头子再将女人塞到他房里,他将一张结扎证明丢到老头子面前。气得老头子心血管暴发,出国治病。六年后,却在陌生国度的机场中撞见两个酷似自己的缩小版娃儿。让他忍不住仰天长啸,人算不如天算!.【群号:20710237(欢迎亲们催更,讨论文文!)】
  • 穿越武侠之串烧金庸

    穿越武侠之串烧金庸

    一个杀人如麻的黑道大哥,死后堕入无尽深渊。忏悔后神派他去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学习情与义。十四颗镶嵌在灵魂中的石头既给了他力量,又约束了他的行为,郭靖、令狐冲、天山童姥……十五本武侠小说中的风流人物,各种各样的武林绝学,胡日该何去何从?
  • 一望破城

    一望破城

    她,17岁,即将迎来高考,青春宛若花朵般绽放。他,29岁,万众瞩目的新锐影帝,处在娱乐圈的风口浪尖。本是两条永不会相交的平行线,但史诗战争爱情巨片《破城》的拍摄,却让彼此在戏中相遇。戏内,一位国破家亡的落难公主,被困于最后的城。敌军重重逼近之中,最后的勇士守卫着公主,也守卫着一份无望之爱。而戏外,一场不可能的爱情,也悄然而生,仿若在轮回中注定,隔着几世苍凉。他们隔着生命的河流,对望,爱情炽热如烟花般绽放,如此美丽。但横亘在两人中间的世俗落差,却成为了无法逾越的藩篱。
  • 人吹灯

    人吹灯

    故事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我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孙大力,籍贯河北唐山。引:这是一部真实经历的恐怖题材小说,由经历者很多年前口述,作者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现给大家。注:作者因文笔及文化水平过低导致此文语顺不通或其它方面的不适请谅解。
  • 废柴逆袭:最强跟班儿

    废柴逆袭:最强跟班儿

    杨眉上辈子傻不愣登要人挑唆着跟“嫡姐”做对,魂魄离体后却发现全家竟然只有嫡姐肯替她收尸,上辈子瞎了眼,活该她这辈子给嫡姐当跟班儿,嫡姐虐庶妹她把风,嫡姐闯祸她顶缸,嫡姐拜入仙家门下她鞍前马后端茶递水当粗使丫鬟,就连嫡姐上厕所她都体贴地递手纸,她连月信期给嫡姐揉肚子的觉悟都有了。杨眉拿着卫生带发愁……嫡姐她,她快二十了都没来葵水!杨眉苦脸:这是病,得治,不然没法儿要孩子。杨锦挑眉:你可以试试到底能不能要孩子。本文就是废柴跟班儿扮猪吃老虎一步一步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老虎:吃得太慢,差评。跟班儿:为毛老虎是只公的!声明:杨锦是个男的!
  • 神医皇妃

    神医皇妃

    一位淡然的缟素女子,为寻得一味救母命的奇药,坦然接受了一夜残忍的疯狂。他有着痛苦的回忆,有着雄霸天下的野心,无论何时何地,皆是天下人对他的负心。在那一夜疯狂过后,他兴味的在她身上留下了一生不可抹灭的痕迹,却不知道那淡淡的药香气悄然泌入到他的心里。一场意外的邂逅,他身中奇毒,秉承父亲遗愿,救了这个‘有缘’之人。不得不承认他是可怕的,亦是残忍的,简单如她与注定不可能平凡的他,在不知不觉中缓缓的有了交集……
  • 极限星战

    极限星战

    一个潜能比猴子还低的少年,拥有一颗成为机甲战士的心。一次意外的流星撞屁股,一个自称武神的神秘老头。危机临近。将会发生什么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