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边廷烽烟起,马刀声起箭如雨。
突入长安生死乱,一朝天子举国难。
岁月如梭,青春飞逝。转眼已是两个春秋,那日林中的一会早已成为过去。长空无忌手端着酒杯,大口的饮山西汾酒。他一个人独自坐在小亭子里,借酒浇愁。
这位少年气盛,英勇无敌的人,从来都是志气满满。他的脸上还没有出现过一丝紧张的神色,而今日,他却一反常态的酗起了酒。
一位女子匆匆走进了小亭,还没来得及看清这人的模样,只听得啪啦一声响,长空无忌手中的酒杯被摔成了粉碎。
他抬起头,眼色迷茫的看着眼前的人。
“长空哥哥,你怎么了?怎么一下子喝那么多酒?你不知道喝酒对身体不好吗?”女子关切的问。
来人正是董娇娆,她在家闲的无聊,便寻到了长空府,没想到看见长空无忌一人在喝闷酒。
“昨日林姑娘来过了,她在这里哭了很久。我实在是没法安慰她了,哎,林姑娘真是可怜!这事情怎么就会变成这样了,按理说不应该的呀。”长空无忌心中升起一阵酸楚。
“林妹妹什么都好,她人那么善良优秀,怎么就遭了这劫难呢。长空哥哥,今日她来你府上,你可问了她事情的经过?她是怎么说的?”娇娆也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
“她一来见到我就哭,哭得很是伤心。出了这种事情,自然是不好过问的。我只能尽量的劝说她宽心,以后都会好起来的。我还告诉她,晚点让你去陪陪她。她现在正是伤心的时候,你和她是好姐妹。你们女儿家的事情,也比较好沟通。没想到你到我这里来了,林妹妹没去你那里吗?”长空无忌见娇娆到来,心中奇怪。
“她的事情,我也是今天才知道。我父亲昨夜专门去了趟太子府,最后终于把这件事情打听清楚了。我一大早就赶去亲王府了,可亲王府的人说,林姑娘昨夜进宫了,今天还没有回来。我没有办法,只得退出王府,顺道来你这里,也好找你商量一下。”
“长空哥哥,我们得救救林妹妹呀。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救她啊。说起来都是皇上无能,国家无能。她父亲手握天下兵权,数十万的军队却一败再败,直到现在局面难收,还要我这可怜的妹妹去送死。想起来真是又可气,又可怜,真为我那苦命的妹妹不值。”娇娆说着泪水哗哗的往下流。
“皇上的事还是少说为妙,这是大不敬的罪过。大汉朝从高祖开始,就有这和亲缔盟的规矩。数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宫廷女子远出大漠,成为那异乡的枯骨。化外之邦,都是些野蛮无礼之辈。有多少青春女子被黄少淹没,虽然成就了那烈女家国的名声。但苦的却是自己一人,羞辱的是整个国家。大汉数十万铁血男儿,却抵挡不住十万匈奴铁骑。武帝当年大破匈奴于贺兰山的威风,早已被这些不肖子孙败光了。林妹妹,哎。”
“都是皇上不好,为什么偏偏就选中她了。他不知道林姑娘是他最亲睐的妹妹吗?他难道不知道和亲意味着什么吗?林妹妹此去就是生死之别了,这等惨事皇上怎么忍心做得出来。”娇娆深深为林妹妹不平。
“前几日边疆有快马来报,匈奴大军十万攻破玉门关,浩浩荡荡往山西开来。举国震惊,皇上随下令调兵遣将堵截匈奴。大军二十万从各地会齐,和匈奴大战于渭水。我军本来是占据有利条件的,据说还赢了几战。但不知为何皇上下令大军撤回,回师拱卫长安。大军一动,匈奴便趁机追杀,我军大败。事后查明是皇上误听了谗言,说匈奴有骑兵突袭长安,才导致了大军的调动,造成了今天被动的局面。”长空无忌神色沮然,心中甚是悲切。
“我军又连连战败,军中又谣言四起,敌军已经势不可挡。本来林妹妹的父亲率领大军与匈奴大战,已然取得了不少成绩。却突然临阵被皇上召回,投入了大狱。有人说他和匈奴私通,准备推翻皇上。皇上最担心的就是这点,他不惜错抓了好人。因此军队失去了主心骨,一败再败,直退到长安城外。匈奴兵临城下,皇上提出和亲,而林妹妹因为父亲的事情被株连,成了献给匈奴的礼物。”自古荣辱一夜之间,果然不虚。
空无忌说完,狠狠的灌了一口酒,满心的悲情。
娇娆听着他的诉说,更是泪水哗哗,无比痛心。
“缔结城下之盟,真是屈辱至极。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全长安人人出力,都有保卫家国的雄心壮志。不知道皇上是如何想的,偏偏要牺牲国家的尊严,牺牲疼爱的妹妹,来换取这种耻辱的和平。”长空无忌豪气干云,纵然是战死沙场,也不同意以这种方式换来和平。而这种方式换来的和平往往是难以持久的。
“难道宫中大臣没有一个为妹妹求情的吗?林贵妃呢?皇上不是最听林贵妃的话吗?皇上还是没有改变态度?”林贵妃若是能救林妹妹事情自然会有转折的余地,可是她自己也自身难保了。
“宫中大臣平时都是势利至极,林姑娘的父亲掌大权多年,得罪的人太多。现在突遭此难,不少大臣都落井下石。纵然有敢说话规劝的,也惧于皇上的威严,不敢有人提及啊。林贵妃自己也没能幸免,有传言称林贵妃气不过,已经悬梁而死了。这朝廷真是外强中干,朝不保夕了。”宫外的事情是后宫的晴雨表,一旦外廷失宠,后宫便自然遭到株连,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那事情就这样没有办法了吗?长空哥哥,你最聪明了,你赶快想想办法呀。林妹妹多可怜啊,如果我们不救她,就没有人能救她了。你快想想办法吧。”娇娆哭得更加厉害了。
听了娇娆这番哭诉,长空无忌顿觉心中有愧,平日自负自己才华横溢,能力出众。可眼下,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林姑娘走向灭亡,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他的心像刀割一般,林姑娘自小和他一起长大,他也知道林妹妹心中深爱自己。而自己却不能在她危急的时刻挽救她,这让他感到作为一个男人的失败。
他借酒消愁,整日沉浸在痛苦之中。
他恨这个国家,恨这个昏君,恨朝廷的腐败,恨自己的无能。
林妹妹被紧急召进宫中,肯定是和此事有关。很亲已经无可避免,匈奴大军兵临城下,随时有攻入长安的危险。林妹妹此次进宫,就已经注定了她悲惨的命运。皇上准备牺牲大量的钱财和他失宠的妹妹,来换得一时的安宁。
林妹妹进宫之后,亲王府随即被查抄。数十口人全部死于刀下,家产被全部充公。只有林妹妹留下一条性命,而她的这条性命也是朝不保夕了。
“难道我们以后真的见不到林妹妹了吗?我好想再见一见她,你有办法吗?”娇娆哀求道。
“林妹妹现在已经被重点管制,任何人都不得接近。我们只有一次见她的机会,那就是和亲的那天。她有一个告别家人朋友的时间,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再见到她了。只是那个时侯,心中悲苦,不免又要流泪伤悲了。”他不忍心看到董小姐哭泣的样子,因为哭泣是会感染的。虽然他的心中难受极了,他也不想在她面前显示出来。他抬头凝视着天空,尽量不要看她的脸。
“和亲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娇娆擦干眼泪问道。
“应该很快,一两个月。”
“那好,我们晚上好好准备。把林妹妹平时喜欢的东西给她备好,只可惜柳姐姐不在,我们姐妹三人就要这样天各一方了。看来这是命了,现在真是怀念那年秋千渡相遇的时光,那时我们是多么的快活,多么的幸福。只可惜,现在,哎。”娇娆说着,泪水又掉了下来。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国家,乃至个人的命运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长空无忌也忍不住泪光闪耀,娇娆从听到这个消息之日起,就终日以泪洗脸。而那命途多舛的林姑娘更是伤心难抑,这个可怜的女子,昨日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主子,今日就成了孤家寡人,家破人亡。想来真是让人嘘唏不已,感慨万分。
拯救已经无望,这是皇上的旨意,没有办法更改。长空无忌多次觐见,希望能够得到挽回,但每次都被训斥了一番。他的心中对这个朝廷,对这个国家升起了莫名的恨。
为了这最后的见面机会,娇娆书写了一封加急书信,往四川而去。柳姑娘和潇湘子在接到消息后会赶来相见,如今生死别离。不违当日结交的情谊,两位姐姐理应来送送这位妹妹。虽然她们相见恨晚,又离别匆匆,但这个中的情分是何等的珍惜和宝贵。
如果不是这无常的世道,她们大可以快快乐乐的安享这难得的情谊。可惜,人生在世命不由己。若生在寻常百姓家,贫苦点罢,倒也自在。自古和亲的公主,哪一个不是泪洒长安,身死大漠?一个国家,一个朝廷的安危,不是由数十万热血男儿来保障的。不是由充满智慧和能力的大臣来保障的,而是要靠这柔弱的女子牺牲自己大好的青春年华来保障。这难道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朝廷的耻辱吗?
和亲,像一个永远的伤疤,深深的留在人们的心里。人们不忍去揭开这耻辱的过去,正如不忍心看到那些悲惨命运的女子一般。她们的哭声消失在大漠深处,消失在胡笳十八拍的声音里。
漠北弯刀,一朝乱尽长安月。
生死轮回,救国空赖枕边人。
关河萧索,烟雨霏霏。偌大的王城,死一般的寂静。
城外驻满了异族的军队,狼旗飘舞,胡笳声声。
西汉成帝末年,大汉日薄西山。皇帝昏聩群臣懈怠,国势日渐衰微。匈奴长年犯边,长安朝不保夕。
高高的王城上,悬挂着免战的金牌。健壮的士兵握着乞和的白旗,长安这座最后的孤城,已经危在旦夕。
匆匆的步伐声急切的传来,鞋底坚硬的帮子磕着大理石的地板,清脆而响亮。
他身上披着华丽而坚固的战甲,配着锋利无比的钢刀。他威严而有气度,却步伐凌乱而慌张。
“启奏万岁,匈奴大单于已经发出最后通牒,请万岁急早定夺!”他走进富丽堂皇的宫殿,扑到在金碧辉煌的圣殿之下。厚重华丽的铠甲,铿然有声的撞在地面上,发出浑然的声响。
躺倒在宝座上的万岁一脸愁容,他的身边围满了刚从民间选上来的秀女。
万岁似乎没有听见将军的话,他仍旧一言不发,机械的张着嘴,接住美人们送来的、剥了皮的西域紫葡萄。
“皇上,黄将军启奏之事,关乎国体。还请万岁早下决定,是战是和,早有打算。”御前大臣出班再奏。
“行了,行了。朕又不是聋子,不用多言。黄将军,匈奴单于真心要攻进长安吗?”
“眼下情况危急,匈奴攻破宫城指日可待。”将军道。
“那匈奴大单于对和亲的态度如何?是不是嫌少?朕还可以再加,只要保得长安太平,宫廷无事,什么要求朕都能答应。你去转告匈奴单于,朕在原先谈定的基础上,再增加双倍!和亲公主今日即可送出!快去!”将军领命,正要出宫。却被一大臣拦下。
“万岁三思,眼下长安尚且有大军十数万人,而且城高墙厚。匈奴铁骑善于野战,对攻城没有什么成就。我们居高临下,长安数十万民众齐心合力,定能打败匈奴。和亲之举有辱国体,为民所诟,此举万不可为之呀。”
万岁睁开睡意迷蒙的双眼,定睛瞅了一下,发现兵部侍郎长空燕正跪在阶下。
“你懂什么!匈奴此番前来,定然不会善罢甘休。现在长安已被围困,朕的性命在旦夕之间。卿等不为朕寻求脱身之法,倒想让朕以身犯险。若是抵抗失败,匈奴大军杀入,鸡犬不留,不要说卿等性命难保。就是满城百姓和寡人也是难逃一死。和亲之事是朕的旨意,你休要多言。”皇上和亲的心已经是铁定了的,他不容许任何人干扰他的决定。
“万岁说言极是啊,昔日数十万大军与匈奴战于渭水之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尚且失败,今日气数已尽,更难取胜。若不投降缔结和亲,长安必遭其祸。”黄将军附和着说。
“黄将军身为国家大将,却如此贪生怕死,手下将领一听匈奴之名便望风而逃。今日又在这里混淆视听,大汉朝就是多了你这样的佞臣,才有了今天的被动局面。”侍郎情绪激动,声音恳切,直言进谏。
“长空大人此言甚是。”不少大臣附和。
“自古城下之盟,可靠者少。丧权辱国不说,城郭也难以自保。倒不如坚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即使城破身死,也可以全忠烈之名节。请万岁收回成命,老臣愿生死相随。”长空侍郎长须颤动,神色凛然,慷慨豪迈。
万岁被这慷慨激昂的说辞感动了,他坐起身来看着满朝的文武大臣。
“万岁,何等糊涂!陛下贵为天子,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犯不着为了些许个钱财和贱民之命,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奴家虽然贫贱,但深为陛下不值得。眼下胜负已经明了,何苦去做那无谓的牺牲?匈奴远道而来,不过是贪图些钱财罢了。为些许钱财而让陛下以身犯险,这是多么的不值得。兵部侍郎之言,危言耸听,陛下要三思啊。”众宠妃跪倒在龙椅之下,痛哭流涕。
万岁最是听得妇人之言,这群妖妃的一番挑拨,让皇上这难得的雄心壮志烟消云散。兵部侍郎以欺瞒圣上,危言耸听,本要拉出宫门斩首,但念及一片丹心,有功劳于社稷,法外开恩。降三级,罚俸一年。
此举一出,朝廷哗然,人心惶惶。
烟雨霏霏之中,一群打扮光鲜的送亲队伍缓缓走来。一行人穿戴华丽,旌旗飘摇,吹鼓手竭尽全身之能,把一曲曲欢快的曲子吹得山响。但围观的百姓没有一个露出欢快的神色,他们都默默的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他们知道,这个大红轿子中的可怜女子,就要为了他们的性命,而委身豺狼了。
神情木然的人群缓缓向城外走去,在城外匈奴大军早已等候在那里。他们等待着大汉天子送来的诚意,等待着无数的金钱和绝色的美女。
轿子中的女子曾经贵为郡主,而现在却是一件和亲的礼物。她显贵的家族在一夜之间彻底毁灭,而她也要为这帝国的耻辱,搭上自己的青春。她的眼泪早已流干,她的心中充满了恨,充满了委屈,充满了无奈。
可她身不由己。
轿子在离出城不远的地方停下了,按照多年前留下的规矩,她要和家人和整个长安做最后的告别。
她已经家破人亡,狠心的皇帝是不会来看她的。她的心中只有那昔日的好友,心中的爱人。她急切的掀开轿子的门帘,就像当年长安选秀一样,只是少了很多欢乐,多了很多忧伤。
轿子停下了,她冲出轿子。用尽目力搜寻着人群中熟悉的身影,当她看见他们都来为她送行时,早已哭干的眼睛又充满了泪水。
“妹妹啊!可怜的妹妹。苍天不公,为何这样对待善良的人!”长空无忌眼中浸满了泪水,心中充满了恨。
接到董娇饶的书信,潇湘子和柳姑娘即刻从四川动身,终于在大期之前赶到了长安。故人重逢,却是生离死别。三位姐妹相识不到五年,而且聚少离多,想想潇湘子和柳姑娘大婚之时,他们相聚是多么的快乐。如今却要天各一方,生死难料了,想来真是让人心酸。
三位姐妹相拥而泣,紧紧的抱着对方,不忍分离。
长空无忌和潇湘子虽是男儿心肠,也不免伤心落泪,肝肠寸断。他们是有备而来的,潇湘子邀请了众多的武林好汉,准备劫去和亲队伍,解救这位苦难的妹妹。只可惜大军压境,即使他们有通天的本事,万军之中,无异于以卵击石。他们还未动手就和城外的匈奴骑兵遭遇,事件泄露,无奈之下,只得就此作罢。
但惭愧之心,难以诉说。
三位小姐哭得声嘶力竭,围观者无不动容。自古和亲都是无奈之举,像后世文成公主那样的和平结亲毕竟还是少有,大部分都是缔结的城下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