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8300000017

第17章 悟法传衣(17)

【活学活用】

“当用大智慧”,摩诃般若就是大智慧,我们要用这个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尘劳即六根接触六尘的一切境界。不要被它们转掉,要用大智慧来打破五蕴烦恼尘劳,这就称之为修行。你若照这样修行,变贪瞋痴为戒定慧,即变三毒为三学,最后一定成就佛道。

39.要有绝对的信心

【原文】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释讲】

惠能说:“我这个法门,从一个般若当中,出生八万四千智慧,为什么呢?因为世间人有八万四千尘劳,于是我就用八万四千智慧来对治。”这口气好大!所以难怪他一见五祖时,就直接说:“我来作佛的!”我看这六祖惠能大概是释迦牟尼佛转生来的,可是中国人不太讲这种话,假如他出生在印度就不得了了,一定是释迦牟尼佛化身而来,若是出生在喜谈转世的西藏,他这种成就一定附带产生很多神话。

“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假如没有尘劳,众生没有这些六尘境界的干扰,智慧就常现。修行就在断除那六尘境界,让尘劳不再来干扰,智慧便常相左右。所以,前面经文惠能跟五祖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就是因为他不受六尘境界的干扰。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能够悟到这方法的人,就是无念、无忆、无著。“无念”是不缘念,“无忆”是没有忆想,“无著”则是不执著。“不起诳妄”,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不起作意思维”;不特别去搬弄种种意想境界,就叫作“不起诳妄”。

“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用自己的真如性,用智慧来观照,对一切境界,不管是真谛或俗谛,都能够不取不舍,那就是明心见性、成就佛道之意。

从“若无尘劳,智慧常现……即是见性成佛道”,这地方可当作我们修行的公案。惠能大师若生在西藏的话,这一整段就会变成他的心法,像宗喀巴大师心咒、莲花生大士咒,就是这样来的。像这个都是心法,你记下来,像持咒一样经常诵。若是照这个诵,会比前面的偈诵还来得殊胜,它可以引导你,让你知道如何去修行。告诉各位,尤其当有人着魔了,说他常有魔来干扰、破坏,让他在修行中常产生种种阻碍,你就叫他背这一段,那些魔障自然会消失掉。

【活学活用】

修行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我们利用剩下的篇幅,跟各位谈一下。

有位同修,在我出门之时打电话找我,说她先生有外遇,已经闹得不理她,家也不回了,该怎么办?我叫她就做功课嘛!我问她通常习惯念什么?她说:“我只会念观世音菩萨,其他都不会。”那好!我叫她就念观世音菩萨,一天念一万声。她推说没时间,开始讨价还价,最后说要念两千声,然后我鼓励她诵《普门品》。

她刚开始不信,只是半信半疑地开始,一边做还一边嫌没时间,两千声观世音菩萨又改为一千声。她告诉我:“师姐替我做主,说念一千声就可以。”总比原来不做功课好嘛!后来她打电话来说:“自从做功课以后,先生已经回心转意,可是我很怕又失去他。”我问为什么?“他现在没有完全改过来,只改一半。”我告诉她:“你功课都还没做完,急什么?叫你做五十三天,才做几天?可是一做就产生效果了。”那不可思议的地方在这里。

不要看才那么一小段,好像不起作用,当有那个境界来临,你一对治后,马上产生效果。人有病啊!药不在多,一点点服下去,病就会好了。佛法就是阿伽陀,无上妙药啊,你若是存疑,效果就很小,如果不疑,一做下去,成效立刻彰显。

【智慧金言】

对于佛法,我们就是要有绝对的信心,那绝非宗教狂热,你看这个地方就知道。

40.破除超越“自我”

【原文】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

【释讲】

上一章经文提过般若体的部分,它说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换句话说,要成佛道不难,但必须懂得“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这一点要怎么做呢?惠能在这段经文特别指了出来,让我们有个标杆可以依循。

惠能特别提到,假如你想要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见性就能成佛道。这地方还是一样,但假言说,借着语言文字来领导我们。前面讲的是不用语言文字,所以只要“以智慧观照一切法,不取不舍”就可以了,但这并非易事,因为人有得失等种种障碍,很难不取不舍。为什么?因为人都有一种执著性。但若能透过般若行,再加上持诵《金刚经》来训练,便比较容易。

【活学活用】

一个人只要能免除生活中的逼迫,就能够自在解脱。说起来简单,但你知道生活中的逼迫有多广吗?早上醒来,张开双眼,一直到晚上睡着,你都有生活中的逼迫。从哪边来的啊?皆由贪瞋痴发起。你在一切境界中有所欲求,那个贪瞋痴、那个欲求又是从何而来?

想免除生活中的逼迫很简单,但要免除“一切逼迫”可就难了。可以做得到吗?可以!尤其修行人,更是一定要做到!“一切”有多少啊?食衣住行、行住坐卧、事业、人事、二六时中面对的种种境界……乃至于你现在已经来到道场听经,都有一种逼迫感,“下雨了,湿气好重!开冷气太吵,但不开也不是……”下了课,想赶快回去,那就是一种逼迫。生活中,这种不自在的范围太多太广了,想看得潇洒一点,人家说我不负责任,不潇洒一点却又很痛苦,到底怎么办?这整个逼迫究竟从何而来?其原点在哪儿?

其实,它源于你对自我的执著。因为你有一个我、自我,一有我执,逼迫就产生了。道理就这么简单,只因你有“我执”,逼迫就产生。想想看,若是“无我”,何来逼迫可言?佛法的基本关键,就是破我执,破掉自我。我们常说:“放下!”放下烦恼,尚属小事一桩,但要放下自我身段、放下自尊心、放下面子,可不容易了。“放下自我”四个字说来容易,做来难啊!因为你只用识性来运作,完全都是自我在操控,纯粹都是自我的。

我们该如何破除、超越“自我”?仔细想想看,只要存在那个“我”,不管你到哪里,或考虑任何事情,都是以“我”为思考中心,都是“我怎样……”你不会考虑别的。夫妻吵架,因为有“我”就有“你”,有“你”就有冲突。假如“无我”,你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你让一点,他让一点,绝对没事儿!有事,就是因为有“我”,受不得委屈,冲突便起来了。若能在此时提正念,把“我”放下,当下就无逼迫了。这个逼迫是从贪瞋痴,从理想、目标产生的,假如能放弃这些,只存在于无我,生活就会达到止于至善。道理就这么简单,可是你绝不相信,你认为没有理想目标,怎么生活嘛!你非设定理想目标不可,于是它就成为牢笼,把你框住,陷在那儿无法挣脱、超越。整个关键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而已。

自我就是所谓的“魔王”,学佛人常说着魔啦!魔障道了!不然就说修学时遇到什么障碍……你老是自诩为某一号人物,动不动就自以为了不起:“我这个人上根上器,只要一用功马上就成就了。”不然就说:“哎哟!病了,魔就是怕我有成就,成不了魔子魔孙,所以他来障我。”那都是自我的慢心和自尊心在起作用,假如能舍弃,将自我放下,一切成就当下即是。要知道,生活中的逼迫其实都源于自我在起作用,你会为了理想、目标而在时、空上设定期限,于是框框把你障碍住,使你无法挣脱,此即不能够深入法界的原因。

事实上,我们本来就在法界内,又何需入法界呢?本来就不在法界外,只因自我起作用,所以感觉无法与整个法界交融。所谓天人合一、物我合一,一旦你能将“我”破除、毁灭,自然与日月合明,与天地合德。

最大的魔就是“我”,不要去怪谁,那个“自我”才最可怕。学佛就在于破除这个自我,一切业障皆因我而生,若能不执著,不被那个境界缠住,那就对了。

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

“元”即原来的原,原有的般若智慧与大智人没有差别,但为何闻法而不能自己开悟呢?就是因为有邪见、障碍重。“缘邪见障重”的“缘”即原因,“邪见障重”就是刚才讲的,执著于自我。自我坚固执著,烦恼就蒂固根深。各位尝试去体悟,让自我愈淡愈清,你会愈幸福,闻法开悟就愈快。当然,满分的话,就是完全没有自我。

注意喔!没有“自我”便没有“无我”,这一点要弄清楚。“无我”是相对于“自我”而言的,如果破除自我后还有个无我,那仍旧是自我,只是披上无我的外衣罢了。就像“空”乃相对于“有”而言,破“有”之后,“空”也没了,否则那个空,其实仍旧是“有”嘛!只是换称为“空”而已。

同样的,你破除自我以后,也没有无我了,假如还有个无我,那还不是一种“自我”吗?因为还有一个“无我”可执著。这都是语言文字解释佛法时可能会产生的障碍,故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一立文字,容易让人产生执著,破这一个,著那一个,破那一个,又著另一个,那都不对。

“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这个自我就像大云一样,障蔽着我们的般若之智,障蔽着我们的本性、佛性、自性,这很可怕!假如没有风把这个云给吹掉,自性就不能显现了。“风吹”,指的就是前面所讲的“般若行,持诵《金刚经》。”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般若智没有大小之别,没有哪个大、哪个小,这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凡夫和圣人、佛陀的般若智相较,无二无别,彼此都一样,只因众生心里头迷悟程度不同,所以显现出的智慧也好像不一样,事实上智慧无异。

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闻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去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若是心迷了以后,你向外去追求,以为有个法可修,有个佛可找、可见,那便是小根了。若你能闻悟这个顿教,而不执著于向外修行,在内心里头常起正知正见,烦恼尘劳便染不上你。换句话说,自我破除了,烦恼尘劳怎会卡得上来呢?沾不上了!这时候就是见性。所以我们常说:“破自我,显无我。”“破自我”即是见性,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本事破。

各位要知道,破自我的人还有习性在,他也会发脾气喔。不过他发脾气跟一般人不同,像灰尘烟一样,发过就没了,他不执著,因为他“无我”!虽然他无我,但某些习气仍未完全断尽,假如断尽,当然现行不起作用,那时已然成佛了。虽然破一分、二分无明的人都能见性,但仍有一些障碍,所以不能用完人的立场与标准去判断。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去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这一段,我们还要与前面几句连在一起讲。假如你能够“若闻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便能够“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去除执心,通达无碍”。修学佛法一开始都需要一些形象、仪轨,譬如每天对着佛像固定拜一拜,三拜、一百拜都不要紧,一定要拜;一定要诵经、供花、供水、点灯……仪轨仪式不能免。六祖惠能大概连香都没上过,从他开悟以后,也没听说他是怎么上香的。这是告诉我们,到某种程度以后,可以不执著于外修。但以我们现在的程度,外修绝对不可免。我们必须透过那些外在的仪式来摄心,否则心定不下来。

刚开始,随着环境因缘,佛像、佛堂不见得要弄得大,但至少要有个佛像,而且功课是一定要做的,等你真正悟得、通达以后,这些就可以不必。“可以不必”是指可以不执外修,但要于“自心常起正见”,这是关键所在。否则,自心不能常起正见,有无外修都一样,差别只在于有外修,会增加一点福报而已。所以,于自心常起正念是个关键,心中不起正念,无论怎么修善法都没有用。

起正念叫“起菩提心”,能够有菩提心常住心中,那么修一切法皆为佛法。心中若毫无菩提心,纵使所修一切皆为善法,亦形同魔业。心存正念,才是主要关键所在。至于外在的仪式仪轨,当然多多益善,但其实也是可有可无。假如你真的很忙没时间,那倒无所谓;若是有时间,还是要做外修的工作,否则你会产生断见,久而久之,正知正见便消失了。

“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心中无障碍,才叫去来自由,假如你有“我”的话,绝对不会自由。有一次老和尚来,我深深感觉,他要到哪里去都是僧袋一背就走了。他在这边上课时,不管学员到齐没,时间一到,他一定上座,时间结束,他马上下去了。反观我们就没那么自在,拖拖拉拉,拖泥带水。为什么他很自在?无我啊!他跟大家约,一向很准时,他最讨厌人家不守时,所以时间到了就一定走。那天要到机场,他两点就要出发,我们跟他说:“不必那么早嘛!四点半的飞机,两点半出发就可以了。”他说:“不行,我跟其他人讲两点。”时间一到,还有人在那儿拖拖拉拉,他背着僧袋就走了。他去来自由,有缘就来嘛!没缘就算了,这叫自由,他没有执心。

“去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把执著心去除掉了,理事都能无碍。这地方讲的是理事无碍,若能如此修行,那跟《金刚经》所讲的就本来没有差别。这一点必须要训练,希望大家将它写起来当座右铭,随时提醒自己。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

“修多罗”是经书。一切经的语言文字、大小二乘、三藏十二部经,都是因为人而设置的。这经文讲得很好,看起来不太像惠能讲的,应是后人编纂,因为他没读什么书。他讲法义没问题,但用的文字应该没有这么美,大概是有人修饰过了。他可能会这样讲:“一切修多罗和语言文字,是因人而设置的,因智慧性才能建立。”后来的人就帮他美化一下,把大小二乘、十二部经都写上去,其实他哪里知道有大小二乘、十二部经?

同类推荐
  • 责任胜于能力(白金版)

    责任胜于能力(白金版)

    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和公司的成功一样,都来自地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责任胜于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 生活再苦也要笑一笑

    生活再苦也要笑一笑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泣,它也会给你摆出苦脸;你对它微笑,它便会对你展开笑脸。无论多苦,都试着给生活一个微笑,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你才能乘风破浪,尽快突破困境。本书通过十章的讲述,将人生的浅显而又深刻的生活哲理向您娓娓道来,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美好,放下过去的包袱,面带微笑走上新的征途。
  • 巧妙办事的艺术

    巧妙办事的艺术

    本书引用了大量具有哲理性的故事和名人成功的经验,启迪你学会思考,从而让你巧妙办事,轻轻松松完成任务。
  • 思维决定创意:23种获得绝佳创意的思考法

    思维决定创意:23种获得绝佳创意的思考法

    创意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倘若你希望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充满乐趣,那么你就要始终保持自由的创意思维,不断地寻找创意。事实证明,有创意的人生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快乐。本书旨在为读者揭开创意的神秘面纱,做读者思考创意的好帮手。本书主要分为3个部分,首先为读者介绍什么是真正的创意,然后介绍了捕捉灵感的5个秘诀,最后介绍了激发创意的8个法则。倘若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更有乐趣,想要了解创意及其产生的过程,那么本书将会是你最佳的选择!
  • 左手杜拉拉 右手潜伏

    左手杜拉拉 右手潜伏

    《杜拉拉升职记》,可以说是时下最受职场人士热捧的“奋斗指南”。杜拉拉,一个草根出身的普通白领,没有背景,依靠个人努力,在经历了无数的职场磨难,见识了各种职场变迁后,终于“修成正果”,荣升为一个专业干练的企业高管。有人说,杜拉拉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故事更值得参考,说法可能有点夸张,但道理却不可否认。杜拉拉之所以能够引发众多读者的共鸣,就在于她所讲述的故事如同发生在每个人身边。在职场中,我们随时都可能遭遇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杜拉拉,教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法。《潜伏》,亦并不仅仅是一部红极一时的谍战大戏,它更像是一个万花筒……
热门推荐
  • 至强之路

    至强之路

    杜家少爷杜云,被未婚妻背叛,经脉尽断,沦为废人。经过一番打击的他放弃了心中对于爱情的天真幻想,为了复仇走上了一条追求力量的至强之路!
  • 重生花钱娱乐圈

    重生花钱娱乐圈

    当林晓丁发现这个世界没有MJ,没有四大天王,没有杰伦,没有《哈利波特》,没有《福尔摩斯》和《柯南》,没有《肖申克的救赎》《谍中谍》《东成西就》等经典的时候,他的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记者:“你为什么要进入娱乐圈?”林晓丁:“因为我必须花钱,花很多很多钱。”记者:“这跟进入娱乐圈有毛关系?”林晓丁神秘的笑了笑,不再说话。当林晓丁以自己写的小说撑起整个文学网站,无数经典歌曲引领全球音乐潮流,自编自导自演的影视剧风靡全球的时候。记者又来了,“你不是进娱乐圈去花钱的吗,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多的成就?”林晓丁抬头看向天边,感慨的说道:“没有花钱,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圈内人写圈内事,喜欢的朋友请不要忘了收藏推荐!】
  • 恶灵之都

    恶灵之都

    初开灵眸,窥得天地。灵术大成,出三界,了生死,无轮回。灵术修炼、沟通灵体、附身战斗、持有灵、接卒灵、超灵体、实灵体、恶灵体、守护灵。主角以坚强的毅力,过人的天赋,一步步踏上通灵的巅峰。一个自幼双亲尽失的男子,一个落魄通灵世家的传人双双携手,用精彩绝伦的故事演绎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篇章。
  • 夺神之血

    夺神之血

    一个该死乃至将死之人,对死亡早日以漠然冷待,世上除了她,已无牵挂,奈何天意弄人,阴曹地府走了一遭,醒来却发现如梦一般,自己竟然到了一个不知是何地,不知是时的地方,或许这是老天对这该死之人的怜悯,亦或是惩罚
  • 邪令天下

    邪令天下

    世态炎凉,世人冷眼,我自冷笑!问心无愧!由心由意!大四天才学生、黑界大哥、终极杀手三重牛13身份的邹少邪网购一瓶价值九九九九元的香香神屁,无意穿越到异界,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帝国大战。一股邪风!横扫异界!邪领风骚!以邪令天下!!!
  • 十住经卷第一

    十住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军婚

    军婚

    火让英雄无奈,却让真情弘扬。当军号再次响起,军人已脱下军装。当都市的物欲扑面而来时,他们也面临着灵与欲的诱惑,泪水和鲜血的胶着,孤单与责任的彷徨,依附与独立的心理挣扎……然而,军婚!神圣!它代表着责任,代表着真爱。
  • 饮食宜忌一本通

    饮食宜忌一本通

    许多人在日常饮食方面,长期存在着某些偏见和误区,更有一些人,由于单纯从个人的口味和爱好出发,缺少必要的指导,从而养成了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以致在不知不觉中侵害着自身的健康。因此,学习一些饮食知识十分必要。特别是日常饮食中的宜忌,应该成为老百姓人人了解熟悉的常识,这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无疑十分有益。《饮食宜忌一本通(图文百科家藏馆)》借鉴并利用中国传统医学、现代医学、营养学的理论,从食物的食用、搭配、相克与不宜,食物的加工、储藏、烹调,日常饮食习惯,常见病症的饮食治疗。不阿人群的饮食宜忌,全方位地进行详细的阐述,从而达到将日常饮食起居寓于治病之中。起到防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 假的丶都是假的

    假的丶都是假的

    假的,都是假的。虚假而又幸福的梦,真实但却残酷的现实。世界早已毁灭?我不相信!
  • 大清现代王

    大清现代王

    他是一个年轻警察,在一次抓捕行动中,不慎被歹徒袭击。另他意想不到的是,当他再次睁眼时,已经来到另一个世界。明末清初,硝烟四起、战火纷飞,金戈铁马、儿女情长,江山之争,殊死搏斗。在那个陌生而风云迭起的年代里,他无依无靠,那么,他将如何生存,又会经历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