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1300000007

第7章 属于李国庆的那条鱼(2)

可学费从哪里来?自己的存款不够,就只有打工挣了。机械设备公司、轮胎公司、木材公司等都留下了俞渝的身影。

转眼就到了1990年。俞渝揣着这几年的积蓄准备去纽约大学继续深造,学习市场营销(Marketing)。兜里的资金有限,因此俞渝每天都关注银行的利率情况。一天,俞渝发现一家银行的利率比其他银行都高,便去咨询。说来也巧,俞渝正好碰到那家银行经理,当他了解到俞渝来自遥远的东方古国时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两人聊了一会儿,经理问俞渝,将来打算从事什么行业。俞渝说“准备去读市场营销”。那位经理听罢对俞渝说:“读市场营销不如读金融,一年就挣30万!”

1992年,俞渝获得了纽约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及国际商务MBA学位,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被选为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了毕业感言。

在美国求学期间,半工半读的俞渝为一些企业做过项目,还为世界四大轮胎公司之一——固特异在中国的生产线和对中国的投资项目作过投资分析,对企业兼并和金融投资具有丰富的经验,并擅长为企业并购中的买方提供定价、融资,还能为企业提供收购形式、收购后业务整合等方面的服务,也能代表收购中的买方或卖方进行谈判,对项目的统筹安排也有足够的实力。想到这些,俞渝觉得自己完全能做更高级的工作,那种在大公司打杂的事对她来说没有任何挑战。

这么想着,俞渝在纽约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TRIPOD国际公司。俞渝大学期间所做的兼职此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很多当年的客户愿意让俞渝为他们提供服务,对刚成立的公司来说,有一批稳定的客户是举足轻重的。

俞渝创办的TRIPOD国际公司服务领域比较广,涉及到高新材料、钢铁企业、工程机械和食品、石油等各方面,是一家企业兼财务顾问公司。

诚信和实力是俞渝最重要的招牌。开公司的那几年她尽心尽力地为客户创造财富,过硬的实力让金融巨子索罗斯也曾慕名而来,成为俞渝的客户,而她也不负众望,为客户创造的财富累计起来有上亿美元。在为客户服务的同时,俞渝更多地了解了金融方面的知识,也丰富了她的经验。

李国庆请俞渝吃海鲜,两个人边吃边聊。无意间谈到俞渝这次帮世界银行运作的项目能有多少收入,俞渝告诉他自己一天的佣金是好几千美元。听到这个数字,李国庆偷偷掐指一算,我的天!这个女人不简单。为啥?人家一天的收入比自己的“科文经贸总公司”一天的收入还要多。这个信息更加坚定了他追求俞渝的决心。

因为俞渝住的酒店距离李国庆的公司很近,这就导致俞渝在北京除了谈项目就是被李国庆“骚扰”。李国庆总是“顺便路过”这边,然后“顺便上来看看”。俞渝也不拆穿李国庆的小伎俩,安然地享受着被一个男人在乎的过程。说来也怪,北京城那么大,高级酒店那么多,为什么俞渝提前定好的酒店偏偏就在李国庆公司的对面呢?说是巧合,恐怕没人相信吧。关于这一点,李国庆也不挑明,理直气壮地享受着每天可以探视“心上人”的特权。

日久生情,这话一点不假。

如果李国庆只是出于礼节,回请了俞渝一次之后就没了下文,那两个人也就是泛泛之交了。可李国庆牢牢抓住了这次机会,每天都能以聚餐、打保龄球或者请教问题等种种理由邀请俞渝一起出去。关于这份心思,俞渝的评价是“这个小伙子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值得交往”。

真正让两个人从若即若离的“普通朋友”关系升级到“男女朋友”关系的催化剂是一盘普通的咸鸭蛋。关于李国庆以一盘咸鸭蛋换来的爱情,还真是被他多次幸福地提及。

当时俞渝每天都有饭局,山珍海味的大餐吃得她一点胃口都没有了。李国庆为了讨好俞渝,就带她到小吃街品尝在美国绝对吃不着的特色小吃。两个人到了一家门面不大但是颇为干净的小饭馆,坐定之后,李国庆很豪气地说:“女侠想吃点什么,随便点!”

俞渝倒也不客气,直接开口说:“我想吃咸鸭蛋了。尤其想吃咸鸭蛋那香得流油的蛋黄。”

李国庆可没想到俞渝好这口,他已经瞥过菜单了,没有咸鸭蛋。

他故作镇定地问俞渝:“是特别想吃咸鸭蛋吗?是非吃不可吗?”

俞渝特别肯定地点点头:“特别想吃!”

李国庆站起来走到老板娘兼服务员身边,低声说道:“大妈,今天我这个小伙子的命运就交给您了,您想想办法帮我弄一盘咸鸭蛋吧。”说完他还指了指俞渝。

大妈一副心领神会的模样,冲李国庆眨眨眼,“得了,包在大妈身上吧。”不一会儿,大妈就端着一盘咸鸭蛋回来了。结账的时候还悄悄告诉李国庆这些咸鸭蛋是跑了三家饭店才搞到的。

俞渝眼睛高度近视,但耳朵灵敏。她听见了李国庆和大妈关于咸鸭蛋的对话,对李国庆的好感剧增。

这件事之后,两人也算是挑明了关系,进入恋爱状态。

李国庆觉得有点拿不准,因为俞渝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他有点不敢相信人家会看上自己。毕竟在美国人家的追求者能排出二里地去,中间不乏华尔街的高管或者什么财团的继承人之类的。自己这点家底绝对入不了俞渝的法眼。

他打电话询问两人共同的朋友们,没想到众人一致认为这事不太可能成功。最让李国庆受打击的是,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如果俞渝和李国庆真结婚了的话,毫无疑问,俞渝是“下嫁”。

李国庆要是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就放弃追求,那就不是李国庆了。他属于越挫越勇类型的,既然你们都不相信我能追上俞渝,我还非得把她娶到北京不可了。美国追求她的人开私人飞机怎么了,哥们甩开两条大长腿,跑得不比他们慢。

就这样,李国庆带着不服输的劲头向俞渝求婚了。

还是在北京的酒店,李国庆选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道吉日,很柔情地向俞渝求婚了。可是俞渝没有拒绝,也没有马上答应。李国庆就将俞渝的不表态视为默许了,继续和人家约会。两个人还到墨西哥一起去旅游呢。他不知道的是,俞渝在美国的朋友们已经开始议论他们两个了。

“怎么回事,听说俞渝找了个北京的个体户谈恋爱呢。”

“是啊,听说是个开什么出版公司的小老板!”

“俞渝平时看着挺精的,怎么到大事上犯糊涂啊?这么多年多少多金的追求者放着不理,怎么喜欢上了北京的穷小子呢?”

“恋爱中的女人智商果然是零。”

……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但看好他们的人寥寥无几。

李国庆经过上次求婚之后,收敛了许多,不再提结不结婚的事情了。他估摸着,时间长了,全世界的亲朋好友都知道咱俩在恋爱,你就没法反悔了。可他没想到的是从墨西哥回来,俞渝突然说:“国庆,我们结婚吧!”

他只是求个婚而已,没想到俞渝更胆大,直接跨过订婚这一步,一谈就是结婚。李国庆不好意思地说:“我爸妈还不知道咱俩谈恋爱的事情呢。马上通知他们要当公公婆婆了,你说老人家接受得了吗?”

俞渝的回答还是那么简洁干练,典型的美国做派,说:“第一,我们两个人都老大不小了,也都经历过一些风雨,对待爱情婚姻比较理智了;第二,我们互相欣赏彼此的才干,性格上也能互补,对你以后的事业发展也有帮助;第三,我很珍惜我们这段姻缘,不想再浪费时间了。”

一二三条说下来之后,本来觉得自己口才还不错,逻辑思维能力也挺强的李国庆彻底无语。他二话不说,跟着俞渝到美国的结婚登记处领了证,在纽约成为合法夫妻。

后来提起俞渝“逼婚”这件事,李国庆总是故意装出一副“被迫当新郎”的样子,可他总是掩饰不住志得意满的幸福与“奸笑”。

这对创业夫妻从相识到结婚只用了短短五个月的时间,效率之高令人惊叹,像是经过了一场精密的计算,不肯浪费一分一毫的时间。

别看俞渝在美国那么独立,像个女权主义者,可人家骨子里还是恪守中国女性“嫁鸡随鸡”的传统。结婚之后,俞渝就放弃美国的事业,跟随李国庆回到了北京,加入了科文公司,听到消息的知情人跌碎了一地眼镜。

俞渝对回北京没有丝毫犹豫。她说:“我结婚了,就要有妻子的样子。国庆在美国不适应,他不怎么会说英文,也不可能把他一手创建的公司转移到美国来。而我的适应性比较强,在哪里都能生存,所以我就跟着他回北京。”这番话很值得不能兼顾事业与家庭的女性朋友们借鉴啊。

李国庆对俞渝回北京辅佐自己的理由讲得更为有趣。他笑着说:“俞渝对我说,国庆,我命里就是要辅佐一个人的,而你就是那个人。如果你是孙中山,我就是你的宋庆龄。”每次提到“命里辅佐一个人”这件事,李国庆都能讲得一本正经,然后把听者逗得哈哈直笑,笑完之后又会为俞渝的无私而感动。这样一个才华出众的女子心甘情愿地从舞台的中心退下来,选择陪伴在一个男人身边辅佐他,想必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3.老婆,咱们把公司搬到网上吧!

“当人们都认为美国网上卖书是瞎扯的时候,我开始和美国出版业沟通,网上卖书,不用租店面,不用印书目推荐,只需要在网络上搜索,找起来非常方便,很多硬性的成本降下来了。”

——李国庆谈为什么要在网上卖书

中国有句俗语叫“成家立业”,人成家之后才会成熟,成熟之后,事业就更容易成功。这话放在李国庆身上还是比较合适的,遇到俞渝之前,创业有十年的李国庆也算小有成就,可是与结婚之后的飞速发展相比,以前的事业只能叫“还算不错的工作”罢了。人人都说某些女人具有“旺夫运”,俞渝绝对是个可以“旺夫”的女人。

对此李国庆完全赞同。他说在结婚之前,自己一直在苦苦拼争,但是一直也做不到想象中的那么大。他觉得在做当当网之前自己做着“一个很小的图书生意”,说它小是因为整个图书行业的生意只有300亿人民币,算上教材的话才有700亿。而且,民营书店与国企的新华书店之间还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后者遍布全国的零售网点可不是摆设。

再说俞渝。作为北京爷们儿的新婚妻子,俞渝跟着李国庆回到了老公的“大本营”。但是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商界女强人有点不习惯北京的生活节奏,总是觉得有哪些地方不对劲儿。拿购物来说,俞渝习惯了美国的Shopping Mall,可是在中国的购物模式和美国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商场大都是按品牌分类的,你想买点什么单品,还得顺带着把这个品牌的其他东西都浏览一遍。这让俞渝觉得不太愉快,浪费时间,浪费感情,浪费精力。

一个女人的直觉往往是很奇怪的。俞渝从自身买东西不方便竟然联想到了李国庆的图书事业。她想我家国庆的图书大业不也和商场一样忽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吗?当我们不再把逛街当成乐趣,逛街的目的只是为了迅速得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时,这种分类方式就成了一种束缚,对购物速度的极大的束缚。

她又想到自己逛西单图书大厦的经历,在那买书的体会比在商场买衣服还要糟糕。你不知道自己想要找的书在哪里,只能根据模糊指示如“文学类”、“艺术类”、“工具书类”等自己再一层一层、一排一排找过去。最无法忍受的是买完书后还不能统一结账,你必须到每一个楼层的收银台排一次队分开结账才行。

李国庆和俞渝在美国结婚那年,美国的互联网市场刚刚火起来。当时中国人对互联网都没有足够的了解,更不用说网上购物了。中国第一代网民可能记得,1994年互联网上出现了全球第一家提供导航服务的网站,叫雅虎,其创始人是一位中国台湾移民,他的名字叫杨致远。杨致远在美国创业的时候仅仅26岁,比当时的李国庆还要年轻4岁。李国庆当时并不认识杨致远,但他在互联网上看到了新的希望。

李国庆通过不同的方式卖过书,像开书店,印书目,办中学生书友会等,各种传统的、新潮的、非主流的方式他都试过了,但都不怎么赚钱。提到卖书难,李国庆不无委屈地说:“登报卖书吧,还不够给人家广告费的。学贝塔斯曼办个书友会吧,发现邮寄目录也挺费钱的。多开点实体书店吧,房租又那么贵。”

李国庆自打和俞渝结婚之后,脑子明显“与国际接轨”了,他开始关注以前只是当做游戏机玩的电脑,开始关注互联网的世界。当人们都认为美国网上卖书是瞎扯的时候,他开始和美国出版业沟通。通过不断地沟通和学习,李国庆了解到网上卖书的诸多好处,比如不用租店面,不用印书目推荐,只需要在网络上搜索,找起来非常方便,很多硬性的成本降下来了。

两口子把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出来。一个是感性地认识到在国内买书不方便,另一个是理性意识到在网上卖书将会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两人一拍即合,开始考虑在中国建立网上卖书平台的可行性。

还是俞渝比较有经验,她在美国的时候就是亚马逊的高级会员了,经常在网上购买亚马逊推荐的产品,既方便又实惠。另外还有贝塔斯曼在线也做得不错。她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李国庆,让老公也亲自体验一下在网上买书的乐趣。

李国庆在网上买了几次书之后,敏锐地捕捉到了互联网书店的真正商机所在。在他看来,能缩短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就是网上卖书最大的优势所在。后来,他就经常去美国考察当地网络书店的情况,最后决定到网上卖书。他对俞渝说,我们做出版业的,经常会遇见这样的情况,一本新书北京都卖完了,外地图书市场才刚刚开始卖。可是北京的普通读者想买的话就没地方买了。如果把所有的图书都放到互联网上来卖,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图书资源进行共享,我们能多赚多少钱啊!

网上书店的光明前途在挥手召唤李国庆夫妇的加入。

可是开网店只有满腔的热情和无比膨胀的信心显然是不够的。1996年的中国并不具备发展电子商务的条件,比如说网民数量少,没有适合做图书配送的全国物流系统,以及没有动态更新的书目数据库等等难题都摆在眼前。想要一一克服它们,一是被动地等待网民数量的增多,二就是主动出击,着手建立中国可供书目数据库。

同类推荐
  •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本书以照片和小故事展现了毛泽东行走天下荡气回肠的历程,带读者重游祖国大好河山。
  • 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

    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

    "三十年后的重逢,从前的青年伙伴已成为帝国元首……奥古斯特库比席克,他是阿道夫希特勒青年时的唯一朋友。从林茨到维也纳,只有他见证了希特勒不为人知的成长经历,包括希特勒长达数年的初恋、学校生活、家庭变故、对艺术的追求、政治观点的形成等。库比席克在书中将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一个鲜活、立体、真实的青年希特勒。"
  •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来疯”席卷过境。国内球迷和留美博士的中外视角的全景观察。披露林书豪突然爆发的详细内幕,演绎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黄皮肤、“小个子”们如何在“弹簧人”和“肌肉棒子”林立的美国如何崛起的生动故事,让你贴近真实的林书豪。
  • 中国古代贤人传

    中国古代贤人传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荟萃的书,取名《中国古代贤人传》。书中所选择这些垂范卓越的人物,他们的影响、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永远引为骄傲的。例如书中所选的周公、管仲等人,就是我们常想到的“贤人”。书的取名,响亮明快,发人联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给历史上的某个方面有名气、领风骚、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做传的书,很有文化意蕴。相信这部书一定很受欢迎。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热门推荐
  • 倾世绝宠:扑倒纯情老公

    倾世绝宠:扑倒纯情老公

    那年她五岁,色眯眯的看着帅帅的比她大两岁的他,摸了一把鼻涕,擦了擦口水,暗自下决心以后就要嫁给他了!母亲刚死,天都总裁的父亲便迎娶小三进门,还带了一个所谓的继承人,这个家里再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了。十岁被所谓的兄弟打断了双腿,至此十年后,去了母亲留下的梨园,狂风暴雨的一夜,他成了吸血鬼,谁会想到他会是暗都帝王?双腿早已复原的他,决定复仇,可是这个时候,糟老头送了一个老婆给他,鬼知道他按的什么居心……推荐一下完结的文文~《盛世婚宠:豪门绝恋》文笔不佳,各位看官表打击~
  • 香灵

    香灵

    相传沉香阁内,没有做不成的交易,只有找不到路的人。相传沉香阁的老板,国色天香身份神秘,是隐世的高人。相传沉香阁主的老板娘精通风水命理,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相传……叶沉香冷冷一笑,高人?君子?放屁!前世她为天下人斩灵引路,天下人却处处相负背信弃义,怀恨惨死。今世她不择手段只为活着,却遇上一断断奇遇纠葛,与他纠缠不休。末世将至,她重生为灵,开启一段不同寻常的末世之旅。【这应该是个坑?慎入,因为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想更新……】
  • 趣味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密码

    趣味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密码

    本书从心理的角度出发,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案例,对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入木三分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外在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奥秘的同时,认识自我,了解他人,让人们做到在自己的行为方式及语言技巧的微小改变下,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成为职场上、亲朋好友中最受欢迎、最有分量、最能影响他人的人。
  • 强势王妃:王爷不放手

    强势王妃:王爷不放手

    什么?穿越了?不仅穿越了,还穿越到一个七岁小屁孩的身体里,样貌变了,身体变了,唯独吃货的本性没变。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前一世放弃的爱情,这一世我不会放过,前一世没能保护好的亲情,这一世,我会保护好。可是我的这个身体里有怎样的秘密?我要寻找出答案。凤凰浴火重生不是为了重复过去,而是为了更好的蜕变,活出更大的精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责任走向优秀

    从责任走向优秀

    本书对“责任”这个概念进行了具体阐述,提出了“责任的价值”、“责任的行动”和“责任的经营”。
  •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些风云人物的身上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许多优良的品德,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人生经验给了后人无穷的力量和有益的启示。历史是一面镜子,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司马迁著史,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翻开历史,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上演了一幕幕王朝兴衰的悲喜剧。
  • EXO若你爱我

    EXO若你爱我

    我赢了世界,却输了你-作品持续修改更新中。
  • 医主沉浮

    医主沉浮

    前二十年,拥有无数神秘且强大的身份,却因为爷爷的意外去世,回归都市继承一家小医馆,从此他只想游戏人生,和美女调调情,忽然有一天,一个神秘老人忽然出现在他面前,告诉他关于他爷爷去世是被人杀害的,从此开始卷入一场大漩涡之中。
  • 拯救蛮荒女神

    拯救蛮荒女神

    地球屌丝易笑意外来到蛮荒大陆,成为了剑圣的弟子,他勤奋修炼,只想找到回家的路,奈何他及身边的红颜们都卷入了惊天阴谋之中,在不断拯救身边女神的过程中,他一步步变强,成为了绝世战神。冲冠一怒为红颜!想动我的女神,没门!神来诛神!
  • 重生在机甲帝国

    重生在机甲帝国

    一位小混混因为帮派内斗为保护帮主而被杀死,却意外重生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未来,看他如何站在未来顶端,征服各种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