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4700000037

第37章 颜渊第十二 作人的艺术(2)

【译文】棘子成说:“君子只要本质好就行了,何必要那些文明的外表呢?”子贡说:“真是可惜呀,先生您这样谈论君子,说出的话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来。文明的外表就是本质上好,本质上有好的东西才会有文明的外表。虎和豹的皮毛能等同于狗和羊的皮毛吗?”

【说明】“仁”的本质、内涵就是与人相互亲爱,那么,有了与人相互亲爱的本质、本意,外表上也才有与人相互亲爱的行动和语言,才能与人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如果外表粗俗,语言脏暴,行为粗鲁,仅管有着良好的本意、本质,也不可能建立起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是显而易见的。而一个人如果内心、本质是坏的,他在外表的语言、行为上也很难装出文明的样子,即使他绫罗绸缎、西装革履,那文质彬彬的样子他想装也装不象。现代流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以共证和观察到的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究其根本内容,也就是人的内在意识的外表显露。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内在本质,就会有什么样的外表反应。不同的内在本质,就会有不同的外表反应。

因此,子贡用虎豹和犬羊的皮毛打比方,说明虎和豹的皮毛不能等同于狗和羊的皮毛,因为它们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本质上不同,外表上也就肯定不同了。所以,一个人,一个君子,首先要有本质上的善良愿望,要有与人相互亲爱的心理,才能有文质彬彬的外表,才会有文明的语言和行为,才能建立起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否则,有着内在的狼心狗肺,即使是披着羊的外衣,也改变不了其狼的本性。

9.假如百姓的用度都够了

【原文】哀公问於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鲁哀公问有子:“遇到年成不好而有饥荒,国家开销不够,怎么办呢?”有子回答说:“何不用税田十取一的田税制度?”

鲁哀公说:“十取二,我都还不够,怎么能十取一呢?”

有子回答说:“假如百姓的用度都够了,君主怎么会不够呢?百姓若是都不够了,君主的用度怎么会够呢?”

【说明】这个用度足与不足的问题也就是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相互亲爱的关系问题,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相互亲爱了,相互信任了,人民就会主动交税;若是统治者与人民之间没有建立起相互亲爱、相互信任的关系,老百姓就会千方百计逃避交税。因为他们不信任统治者,认为统治者在奢靡浪费,在耗费人民的心血。国家向人民征收一定的田租赋税,是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运作以及保证国家的国防力量,保证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安定和经济基础的稳定,但若是将征收的田租赋税用之于统治者生活上的奢侈,则就会导致统治者与人民之间关系的恶化。因此,建立起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亲爱的关系后,百姓足,而君亦足;百姓不足,君亦可以足。若是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相互的关系是不信任、不亲爱,百姓足,而君会不足;百姓不足,而君更不足了。因此,后世一再强调施行的“仁德”、“仁政”,相比于霸权来说,是很有道理的。

10.不能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是非曲直

【原文】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译文】子张问关于崇尚人生规律、辨别是非的问题。孔子说:“最主要的思想是尽心尽力、真心诚意,向最佳行为方式靠拢,就是崇尚人生规律。爱这个人,就希望他活,厌恶这个人,就希望他死去。既希望他活,又希望他死,这便是不能明辨是非。诗经上说:‘诚不因为他富足,因厌旧你而变了心。’”

【说明】崇尚人生规律、辨别是非就是与人相互亲爱的基本原则,尽心尽力、真心诚意,向最佳行为方式靠拢,就是寻求人与人之间的最佳行事方式,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而明辨是非则更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关系的基本要素;如果不辨是非地与人相互亲爱,那不仅建立不起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反而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因为,所谓的明辨是非,是依据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来判断的,如果违背了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还要与他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无疑也就使自己也违背了这个社会行为规范。而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大部分是人民大众约定俗成的道德风尚、生活习惯所构成,它代表着大部分人民的心愿。若是为了与小部分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而违背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也就等于违背了大部分人民的心愿。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孔子举例的意思是,爱这个人,就希望他活,厌恶这个人,就希望他死去。既希望他活,又希望他死,这便是不能明辨是非。因为,不能以你爱不爱他,厌不厌恶他为标准,就要他活或者死,他之生死,是大自然赋予他的生命问题,只有大自然能决定他的生死。所以,诗经上说,一个远嫁而被遗弃的女子对她丈夫喜新厌旧非常愤怒,但她诚不因为他富足,因厌旧自己而变了心。这也就是说,不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都不能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是非曲直,而是要以“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来判断别人的对与错才是正确的,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真正相互亲爱的关系。

11.“正名”的逻辑价值和名辩的社会作用

【原文】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齐景公问如何处理国家政事。孔子回答说:“君主要象个君主,臣子要象个臣子,父亲要象个父亲,儿子要象个儿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啊,如果君主不象个君主,臣子不象个臣子,父亲不象个父亲,儿子不象个儿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吗?”

【说明】“正名”理论是孔子反对形式主义的一个明白的表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必须各自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君主要象个君主,臣子要象个臣子,父亲要象个父亲,儿子要象个儿子,并遵循各自的社会行为规范,才能符合各自的做人的标准。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即要求用“实”来符合“名”所规定的要求,或用“名”所规定的要求去纠正已经存在或变化了的“实”。从而肯定了“正名”的逻辑价值和名辩的社会作用。这与第八节子贡用虎豹和犬羊的皮毛打比方一样,说明虎和豹的皮毛不能等同于狗和羊的皮毛,因为它们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本质上不同,外表上也就肯定不同了。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名称和实质应当互相关联,如果事物相类似,就应当叫同一名称。如果事物相异,就应当叫不同的名称。属于同一家庭的人们有同一个姓,但他们作为个人与他人相异也就应当有自己个人的名字。两个老人作为老人是相类似的,都叫老人,但他们属于不同的家庭,因此他们的称谓就不一样。女人是相类似的,但有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女儿,就应当分别叫做母亲和女儿。每个不同的家庭成员,每个不同等级不同职位的官员,都应该有自己个人的名份。只有当“正名”原则的双方都受到尊重,才能避免名称使用中的虚伪性和做作性。因为,正确的名称应当用以显示其真正的实质和外表,如果实质的东西已经改变,其名称也应该改变。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如果配不上他的地位名份,他也就是错用了名份。比如一个君主,他只做栽花养鱼的事而不关心国家大事,他就失去了君主的名份而不再是一个君主了。再用通俗的话来说,如果一个妻子不关心丈夫,丢开自己的丈夫而与别的男人相好,她的行为就不再象个妻子。如果一个老师去卖菜卖米而不上课堂讲课,他也就不再是一个老师了,他所说的话也就没有学生听了;因为学生们不会去认一个卖菜卖米的人当老师的。也就是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必须各自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遵循各自的社会行为规范,才能符合各自的做人的标准。而只有各自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才能符合各自的做人标准后,人与人之间才能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都违背了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人与人之间是建立不起相互亲爱的关系的。

12.无名无位怎么能承诺呢?

【原文】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译文】孔子说:“根据片面而零星的一句话就可以断案,只有遵从、遵照而已。”子路没有安心、安于答应承诺之事。

【说明】“片言折狱”这句成语,一直流传到现在还在使用,那么,根据片面而零星的一句话怎么能断案呢?这就是要遵从、遵照“正名”原则,遵从、遵照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了。根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自的名位和职责,再根据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就可以断定某个人是否符合他既定的名位,就可以断案了。那么,这里为什么要提出子路“无宿诺”呢?在《子罕》第二节中,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搏学而无所成名。”意思是说孔子没有用以成名的某一种本事。而子路呢?既经商,亦追究弹琴鼓瑟之事,还信神鬼,还推荐子羔去做费宰等等,更是没有完全掌握某一项专业本领,所以他无名位。他既然无名无位,他怎么能安于答应承诺之事呢?孔子再怎么说,也曾做过鲁国的大夫,还教育了这么多学生。而子路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名位和职责中,既不是君,亦不是臣、不是父、不是子,他行行如也;到处观察、察看;甚至人死之后的情景他也想观察、察看;所以形容他是“行行如也”,所以孔子说他是“不得其穷、尽也。”意思是说,任何问题对于他,都是没有穷尽的;他对任何事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这种人,有如齐景公一样,“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所以他不能安心、安于答应承诺之事。既然不能安心、安于答应承诺之事,他也就无法与别人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13.以“仁”心为主的审理诉讼

【原文】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译文】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就如同诉讼的人一样。而且必然要使其不要诉讼。”

【说明】所谓诉讼,就是原告与被告两方打官司,这官司一打起来,就说明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破裂了。而听讼,则是审理诉讼案件,作为审理人,孔子要求“吾犹人也”,意思是说,审理人应该站在原告的立场,也应该站在被告的立场上,如同所有的人一样。然后,遵从、遵照“正名”原则,遵从、遵照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说服双方。如果诉讼的双方都明白懂得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名位和职责,也明白懂得了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那么,诉讼的双方就会停止诉讼,而我也就能使“无讼”了。“无讼”,并不是说没有奖惩,在调解了双方当事人以后,该奖的奖了,该惩的惩了,自然也就“无讼”了。孔子这是提倡以“仁”心为主的审理诉讼的方法,从而避免了屈打成招的严刑峻罚。它与政治上的王道和霸道一样,是以建立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为基础的。

14.辨别事物不要厌倦怠慢

【原文】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子张问如何处理国家政事。孔子说:“辨别事物不要厌倦怠慢,言说其要尽心尽力。”

【说明】第十一节齐景公问政,本节子张亦问政,由于齐景公和子张的身份名位不一样,孔子的回答也就不一样了。孔子认为,为政的要点在于辨别,就是说,为政者要善于辨别一切事物、人物,利用“正名”原则进行辨别,辨别清楚以后,言说各种人物要按自己的名位和职责尽心尽力做自己的事,尽到自己的责任。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部落,或者是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法律、法规,也就是有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但为什么还有人知法犯法呢?那就是这些人没有按照自己在社会的名位做事,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比如一个丈夫,有自己的妻子,但他还要去爱别的女人,他就没有尽到自己做丈夫的责任,也违背了自己的名位;因此他也是违反了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既然他违法了,地方长官就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制止他违法。然而他用金钱财物贿赂了地方长官,地方长官便睁只眼闭只眼,听任他违法。这就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如果人人都能安于自己的社会名位,并尽到自己的责任,那这个社会也就安定多了。然而,为什么有许多人不能尽到自己的责任呢?那就是私有制畸形发展的结果,这里就不深谈了。所以,依照孔子的“正名”原则和他提倡的社会行为规范,每个人如果都能尽到自己的责任,人们就会走上幸福之路。所以,处理国家政事,正确地辨别,尽责而已。

15.博学才能辨别出事物的真假

【原文】子曰:“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有文化、有知识、有道德的人渊博广泛地学习文化、文明,并约束于社会行为规范,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说明】正确地辨别事物、人物,靠什么来辨别呢?当然要依靠知识,只有具有了丰富的知识,也就是博学于文,才能辨别出事物的真假,才能辨别出人物的是非。并且要人人都懂得仁,懂得与人相互亲爱的道理,并且加以“礼”的约束,也就是社会行为规范的约束,增强每个人的文明的修养,这个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定团结,人民才能真正的安居乐业。孔子这句话,在《雍也》第二十七节就讲过,此时《论语》的编纂者们把它又编在这里,是为了说明“仁”,也是为了行文流畅,上下相接。

16.只能帮助别人做好事

【原文】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要成就别人的好事、善事,不去成就别人的恶事、坏事;而小人恰好与此相反。”

同类推荐
  • 优美的校园散文

    优美的校园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宋词之美·情愫深深在词间

    宋词之美·情愫深深在词间

    本书介绍了宋代22位著名词人的代表词作,主要以爱情为主题。作者通过介绍每个词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将爱情、生活、理想抱负等人生主题融汇在一起,向读者多方面地展现每一个词人;同时,作者也加入了自身的评论和感悟。《宋词之美(情愫深深在词间)》上半部分主要讲述男词人,下半部分讲述女词人。全书文字细腻柔美,同时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人读起来意犹未尽。
  • 一首情诗一场爱

    一首情诗一场爱

    本书集合了中国历朝历代诸多名家的爱情诗篇,切入点独特,分为暗恋、初恋、热恋、生死恋、异地恋、婚外恋、苦恋、失恋等八个章节,采用另类文字表述,古今结合,不拘泥于对古典情诗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全面阐述。本书的魅力亮点,就是既满足读者对情诗本身的知识需求,也满足了读者对情诗背后历史故事甚至野史掌故的了解,并结合现代爱情故事解析、感悟爱情,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兼具。是一本走进灵魂,涤荡浮躁,让你思念成河、静思如梦的书。
  • 世界与你无关

    世界与你无关

    本书是十万字写给世界的狠话,也是六十个和你有关的片段及观点。故事是你们的,道理是大家的,并早已存在。丁丁张负责将它们收集起来,变成了这本书。书中所探讨的无非还是那些破事儿,却也关乎如何在爱里过得更好,如何失去也不难看,如何在真相中慢慢长大,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直面并解决人生的难处。当你失恋时,无人爱时,翻翻看——你都这么惨了,这些故事更惨,让你笑笑。感知世界,听老情歌,探寻爱和生活的难处解决之道,看贱人们受伤犯错又重新好起来,人生如此,其实我们都一样,从不普通,又那么平凡。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1鲁迅2叶紫3周文4卢隐5刘云若5萧红6林微因7许地山8徐志摩9朱自清10穆时英11鲁彦12闻一多13郁达夫14邱东平15蒋光慈16洪灵菲17朱湘18石评梅19刘半农20戴望舒21梁遇春22胡也频23周韬奋
热门推荐
  • 万年冰山龙与千年小自由

    万年冰山龙与千年小自由

    主要说的是Sherlock为了John去打拼一切的故事,虽然生活中会有不顺心,有吵架,有家暴。。。。。。但这些都不能阻止这一场伟大的爱情!虽然有甜,但也要学会在玻璃渣中捡糖吃!
  • 希腊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希腊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之后的卡西欧博士重整旗鼓,和恶心巴拉教授一起研制出了可以穿越时空的时间机器,他们预谋通过搭乘时间机器去改变历史进程。作为正义使者的米娜、卡奇和莱恩当然不会眼看着博士的阴谋得逞,他们来到了西方文明的起源地——希腊,和博士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穷途末路的田健三郎趁乱进入了时光机器之中,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时代之中,米娜、卡奇和莱恩也紧跟着进入了不知名的时代,在穿越时空的过程中,米娜、卡奇和莱恩一起领略到了希腊不同时期的历史与风土人情……
  • 青涩青春

    青涩青春

    有一天我问他为什么帮我,他告诉我,我不是在帮你,我是在帮一个笨蛋,虽然这话听着讽刺,但是我知道他会是我一生最大的贵人,我从一个简简单单的女孩变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女强人,又何尝不是造化弄人。我的大学是我成长最大的转折点也是我今生最不敢提及的回忆,在那里我遇到了陪我一起疯一起笑一起哭的朋友,也遇到了人生最糟糕的朋友,经历了背叛,离别,利益,金钱,诱惑,这些让我认识到了人性最肮脏的一面,本来我的人生已经一片黑色枯草,只因为有了他我的人生才有了那么一点点微光。才有了一点点走下去的力量。
  • 长恨歌之北方佳人

    长恨歌之北方佳人

    “女儿,娘亲只希望你平凡的生活,相夫教子的过完一生。”可是有着不平凡娘亲的她,怎么可能平凡的生活,怎么可能相夫教子的过完一生。
  • 彪悍皇后:异世倒追爱

    彪悍皇后:异世倒追爱

    肩挑国仇家恨,单瑞滢放手了爱情。浴火而亡,有让那人重生的途径摆在她面前,要抓住吗?当然是必须滴!穿越异世?可以!历经多个世界?可以!完成不同的高难度任务?可以!一切条件都可以,通通放马过来吧!只要能够重塑爱人三魂七魄,使其重生,她单瑞滢愿意付出一切!(注:这文本质上是个快穿文,穿越的世界还不少,作者脑洞强大……1V1,金手指貌似蛮粗?雷者误入的哟~~)
  •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美国史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美国史

    美国立国仅二百多年,却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它是一群漂洋过海的人创造出来的美丽奇迹;它是唯一没有经历封建社会就进入资本主义的国家;它是当今世界上拥有超强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了解了美国,就了解了世界的一小半。本书为你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宏的美国历史画卷,让广大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美利坚文化独特的魅力。希望通过这本书,读者能够对美国历史有一个客观、明晰的认识,并从中了解到美国人的处世风度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 大明探宝记

    大明探宝记

    永乐盛世,大明王朝一片歌舞升平、繁荣昌盛。一起离奇的寻宝引发了一场宫廷内斗,江湖争杀。朱乐历经万险,以其机智揭开了重重的阴谋阳谋,扶持太子登基坐上皇位;终结了乱臣贼子的陷害,谋杀,谋反;拨乱反正。以其侠义之心匡扶正义之道,终结了江湖的妖邪宵小,邪魔外道。荡气回肠的述说了一个热血男儿的兄弟之义,男女之情,正义之路。
  • 黑白衣

    黑白衣

    天阙一战终败,自爆灵体,修为尽废,记忆全无。如何抉择??沉沦??重登巅峰??弑师之仇?他!能否谱写神话......
  • 追风化成雪

    追风化成雪

    秦追风出生贫寒,寒窗苦读,为一朝科举中榜,改变命运。但他天生却隐藏着神奇的身世,意外获得绝世武功——心剑。考中状元的秦追风,发现朝廷内忧外患,无奈卷入江湖和权利的斗争。他深感黎明百姓之苦,朝廷争斗之弊,立志驱逐外侵、造福百姓。他最终扶持六王爷登上皇位,协助他驱逐外侵。而江湖中归鸾宫势力极大,上官飞燕的归鸾神功天下无敌,并被四王爷所用,危害朝纲,秦追风、宇文化成、上官飞雪三人潜心修炼心剑,三剑合一,最终杀死上官飞燕。
  • 涅槃.错

    涅槃.错

    一个叱姹风云的美女杀手,一次别有目的的刺杀,不想,却翻出自己失忆的旧账,奶奶的,什么时候她失忆?为什么连自己都不知道?好吧,终于明白事情的原委,失忆就失忆吧!但为什么又有这么多不想回首的过去,备受打击的她又连遭欺骗,一次意外,竟让她得以重生,还是个奶娃娃!!没办法,本想与上世活的不同,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