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4700000028

第28章 子罕第九 怎么样作好一个人(2)

8.知识的最高处就是“无知”

【原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乡野鄙间的人来问我,我头脑里空空的没有知识。我只是把他所问的问题正反两面都仔细分析后,而穷尽了问题罢了。”

【说明】孔子“多能”吗?他自己否认了,“空空如也”。这与《述而》第二十四节中孔子所言是一个意思,“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丘:《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三禁》:“刚强而虎质者丘。”《汉书·息夫躬传》:“躬归国,未有第宅,寄居丘亭。”颜师古注:“丘,空也。”《广雅·释诂三》:“丘,空也。”丘字本义为“空”,意思是:“你们这些学生认为我有什么对你们隐瞒的吗?我对你们确实没有什么隐瞒的。我没有言说给你们的原故,是因为我已经说完了。”空空如也。这就是孔子真正的修养,非常高的修养。俗话说“半瓶水响叮当,一瓶水摇不响。”一个瓶子装满了水似乎也就是空的了。其实,知识的最高处就是“无知”,空空洞洞的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主观的东西存在就是学问的最高境界。只有是空空的,才能容纳更多的东西,象天一样空,才容纳得下宇宙。但孔子说自己“空空如也”,也是实话,他学习的、继承的是“周礼”,发扬光大的也是“周礼”,他自己没有创造出什么新的学说,新的理论、新的主义。所以,就他自己而言,是空空的,他没有将所学的东西填满自己的心胸而自满而不再学习其它的东西。但他怎样解决问题呢?孔子举了个例子,其实很简单,把问题的正反两面都仔细分析了,而穷尽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后,问题也就解决了。也就是说,孔子没有拿出个什么办法来,也没有运用什么逻辑学、价值学、控制论、优选法等所谓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其实,很多问题都是这样,只要把它分析透了,也就解决了。

9.不敢自比为圣人

【原文】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

【译文】孔子说:“凤凰不飞来,黄河没有出现八卦图,我就算了吧,没有什么可说的。”

【说明】孔子怎么样证明自己是无知呢?孔子就说我没有看到凤鸟飞来,也没有看到黄河里出现八卦图之类的东西,所以我是无知的。因为在古代传说中只有圣人能看到凤鸟或是能看到河图洛书,这实际上就是说,孔子不敢自比为圣人,不敢自比为有高智慧的人。因为他们创造出有《易》之类的人类智慧结晶的思想,是一般人不可攀比的,也是我不可攀比的。孔子的谦虚是真诚的,也更是值得我们仿效学习的。

10.健康的心理观念和正确的思想品德

【原文】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译文】孔子见到穿丧服的人,见到穿国家制服而衣冠整齐的官员与见到盲人,他们要来见孔子,即使来的人很年轻,孔子也必然要站起身;要是从他们身边走过,也必然要快步急走。

【说明】这是《论语》的编纂者们追述孔子行为的一段注解,是用来表明孔子之自认为“无知”而尊敬他人的谦逊的言行举止。也就是说,孔子并没有以自己博学多闻而骄傲自满,而高傲自大,瞧不起其他人。这种事情,从文字上看来很平常,似乎我们人人都能做到,但如果深入研究下来,就会觉得这些事很难做。看到“齐衰”的人,我们现在很难起同情心,但孔子一见,即起同情心;同情他们丧失了亲人,为他们感到惋惜。而见到“冕衣裳者”时,就象我们现在看到国旗一样,必然应该致敬,以崇敬心看待;但我们现在的人看到穿国家制服的国家官员,还会有这种崇敬心吗?对于盲人,孔子则是以同情心、怜悯心来看待;而我们现在的人如果看到盲人,就如视而不见,甚至还嫌他们挡了自己的路。当然,还是有不少人会帮助盲人过马路躲汽车的。如果是同龄人或是对比自己年长的人,有这些同情心、崇敬心、怜悯心,那就比较容易;但如果是年龄小于自己的人,我们往往也就容易生起傲慢心了。所以孔子“见之,虽少必作”,也就很难得了。《论语》之记载这些事,并不是无事可记了,无话可说了,而是想通过孔子的这些言行举止,力图表明一个人的心理观念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是不健康、不平衡的,即使他有以上这些行为,也只是表面的、暂时的,不可能有长时期的良好行为。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长时期地自觉地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有能与人相互亲爱的思想,也才会具有这些同情心、崇敬心、怜悯心。孔子之提倡“仁、义、礼、智、信”,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说说,从这段论述看,他确实是做到身体力行的。

11.将自己的心胸放空,敞开

【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搏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颜渊喟然长声叹息说:“老师的思想学问,我越仰望它就觉得越高,越钻研它就觉得越深。望远处看好象它就在前面,一忽儿好象又在后面去了。老师遵循着一定的次序很善于诱导人,让我博学于文化文明等文献典籍,约束我以社会行为规范,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行。我用尽了自己的才智,好象是有所成就,高高直立,与众不同。但我想要象老师一样,却找不到遵从的道路。”

【说明】这是颜渊对孔子的“无知”、“空空如也”的评论。孔子真的是“无知”、“空空如也”吗?肯定不是!但孔子的思想学问高到什么地步、高到什么水平呢?颜渊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来形容孔子之博学无边无际,不可捉摸。也就是说,不知道孔子的学问到底有多深,深不可测,就好象这天空是空的,但又蕴含着许多的实体一样。这是颜回对孔子的赞美与仰慕与敬佩。当然,人的学问是有止境的,一个人不可能懂得天下所有的知识。但孔子的谦虚好学,却是将自己的心胸放空,敞开;因为,只有具有一定的空间,才能容纳得下具体的实物。若是心胸填得满满的,怎么还能容纳其他知识呢?而骄傲自满的人,其心胸却是填得满满的,好象他全懂了,一切都明白了;其实,他是由于装满了也就无法再容纳其他的了,就好象一个杯子装满了白开水,再拿一些果汁来,它就无法再装进去一样。孔子的谦虚,就是将自己的心胸放空敞开,成为虚的,才能源源不绝地永远地装进新的知识,所以他的学问知识就是没有止境的。

正因为学问知识没有止境,孔子才能“循循然善诱人”。他自己在不断地探索寻求新的学问知识,也在循着一定的次序引导和帮助别人探索和寻求新的学问知识。“博我以文”,不仅是教育学生要博学多闻、博览群籍、博闻强记、博古通今,而且还要约束于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否则光是“博”了,而无视于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这个人就可能成为“书呆子”、“书蠹”,而于社会无益,于国家无益,于人民无益。

在这里,颜回也象曾子一样自我反省了一番,他说孔老夫子教育我好多年,我都感觉到自己很不错了,“如有所立卓尔”,好象是有所成就,高高直立,与众不同,但与孔子一比,才发现自己差得很远。自满了,好象是自己的心胸装满了,而看孔子,却是空的,“空空如也”,还能容纳得下更多的东西。自此,颜回才知道自己的不足。“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无法跟从老师的思想道路。

这一段话,虽然是颜回对老师的赞美与敬佩,但却表现出孔子虚以待人的求实的学问态度,表现出孔子提倡与追求“仁、义、礼、智、信”的崇高精神境界。

12.将生与死看得很淡泊

【原文】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於臣之手也,无甯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译文】孔子病得很严重,子路就让门人弟子来充当奴仆。在病情减轻期间,孔子说:“我生病这样久了,仲由这小子使用欺骗的方法,我这里本来是没有奴仆的,而仲由用了奴仆。我欺骗谁呢?欺骗天吗?而且我与其死于奴仆的手里,宁肯在你们这些弟子手里死去。而且我死了后即使不能得到大葬的礼节,难道我就会死在道路上吗?”

【说明】通过本节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家庭的境况。在西周、在春秋、战国时代,稍微有点地位的人,家里都使用有奴隶或奴仆。而且,都是以奴隶数量的多少来互相攀比的。也就是说,我奴隶多,我就富有,你奴隶少,你就比不上我。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孔子作为一个鲁国的大夫级官员或是作为一个很博学的大知识分子,家里多少应该是有几个奴隶的,然而实际上却没有!所以,由此观之,孔子在一生的生活中,都是自己照顾自己,也没有象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请个保姆来照顾生活。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都是孔子和家里人自己动手。这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很落魄或是显得很贫穷,但这种做法却体现出孔子真正平凡的本色以及他那人人平等的思想。

由于奴隶数量少或者是没有奴隶而使社会地位不高,因而不能享受大葬的礼节,孔子对此并不在意,他相信自己不会死在道路上也就够了。而所谓隆重的丧葬礼仪,只是一个虚名,满足人的虚荣心而已。人都死了,还要那个隆重的礼仪有什么用呢?当然,孔子不是反对举行葬礼,在《学而》与《为政》篇中,孔子多次提到过“孝”,即是在思想上能继承前人之志,而不在于什么隆重不隆重的礼节。所以,本节是继前面的论述,再一次表现出了孔子平凡而普通的本性与本色。只有将生与死看得很淡泊的人,才会有如此广阔的胸襟。

13.知识是拿出来用的

【原文】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译文】子贡说:“有一块美丽的玉石在这里,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呢?”孔子说:“把它卖掉,把它卖掉!我在等待商人啊。”

【说明】孔子认为自己是个很平凡很普通的人,然而子贡却认为,一个人学了很多知识,其学的知识却是有如美玉,所以他以美玉为喻,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当然懂得子贡的比喻是指什么,而且孔子也认为,一个人学了很多知识,是不能也不应该藏于椟中的。人学知识是为了什么?当然是要拿出来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做点贡献,或者说,学了知识也是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因此,知识是拿出来用的,藏于椟中而不用,这个知识学他干什么?但知识为谁所用,就是一个大问题。古代君王为政权故,都要收罗人才以利其统治;尔后官僚大臣以及一方长官都要收罗人才为自己所用,那么,将自己的知识贡献给贪官污吏,或是贡献给忠臣良将,这都是每一个有知识的人都必须慎重考虑的事。这也是子贡要找“善贾”之意。而孔子却不提“善贾”而只提“贾者”,为什么?在春秋时期的这个时代,孔子认为已经没有“善贾”了,都是邪恶的商人。孔子认为自己所学的是继承周文王为人民的思想,而现在各诸侯国的君主们都是在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既然各诸侯国的君主们都在为自己而不为人民,孔子也就认为自己是不会为他们服务的了。但现在的史书都是这样评价:“孔子为了推行其政治思想奔走各国,他出门总带着拜见君主委质为臣需用的贽物,每到一国总要积极参与当地的政治活动,希望能有赏识和信任自己的明君,干一番事业。他曾非常自信地宣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可是他在周游卫、宋、陈、蔡等国的十多年中,却从未得到这样的际遇,最好的也不过是以优厚的俸禄把他供养起来,装点门面,更多的时候则备受冷遇。有时甚至处于饥寒交迫,生命危险,狼狈不堪的境地。但是,无论生活安乐或困苦,都不能使孔子放弃自己的政治抱负。公元前484年,在政治上不断碰壁的孔子已年近古稀,情知理想已无法实现,决心返回鲁国,终老于教育。”意思是孔子一生都在“待善贾”,而可“待价而沽”。其实不然,他之“待贾者也”,只是说,贡献吧,贡献吧,我将向人民贡献我的知识。也就是说,孔子所“待”的“贾”者,其实就是“人民”。其周游列国,其实也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对民情的体验与考察。(参看《子路》)

14.环境无法改变美玉的性质

【原文】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想搬迁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居住。有人说:“那种地方很破旧狭窄落后,怎么住法呢?”孔子说:“君子去居住,那还会有什么简陋呢?”

【说明】美玉终究是美玉,不论将它放在哪儿,即使是放到“九夷”这种地区或者是更边远的地区,它还是一块美玉。地区的环境无法改变美玉的性质,也无法改变一个人的真正的品质。这是孔子的教育方式,是孔子对子贡将人比喻为美玉,而孔子亦将美玉比喻为人的一种教育上的方式方法。这段师生间的问答很有意思,子贡自比于美玉,想求“善贾”而“待价而沽”,而孔子却想将这块“美玉”放到边远地区去,以再确定到底这是一块美玉还是一块普通的玉,亦或是一块石头。真美玉即使是放到环境恶劣的地方,仍会是美玉,不会改变其性质;而若是假玉,就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变得与普通的石头毫无分别。一个人同样是如此,“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具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哪儿他都会做一个君子。思想不坚定的人,也就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5.求“善贾”而“待价而沽”

【原文】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後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译文】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后,开始整理音乐,使《雅》、《颂》各自归于它们本来的位置。”

同类推荐
  • 谦卑的人有福

    谦卑的人有福

    人生在世,为人处世是一生的必修课。做人是一种学问,处世是一门艺术。做何种人,如何做人?本书精选了季羡林、王蒙、蒋子龙、铁凝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带您重新认识谦虚、善良、减实、克制、礼貌等道德品质,让您学会打造良知这张行走世间的通行证。
  • 我的桃花源

    我的桃花源

    其中有忆旧,写家乡亲人故旧;有游记,记外出考察游历囯内外名胜古迹;有感悟,写读书心得做人体会。庆棠的散文因行文时间跨度较长,有些是早期工作手记,虽然不能说篇篇都是珠玑,但贯注和流淌在他的文字里的,是能扣动无数人心弦的“真情”二字。他对父母师长无限的感恩,对家乡山水深情的关注,对异域风光的心灵沟通,对人生社会的大彻大悟,在记叙中娓娓道来,在抒情中倾诉肺腑,字字句句无不是他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的真情流露。
  • 蒙田哲理散文(感悟与求知书坊)

    蒙田哲理散文(感悟与求知书坊)

    本书辑录了蒙田的经典哲理散文,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边缘人

    边缘人

    “当初在确定书名之前,颇费了些脑筋,某天在去新村玩,路过宜宾农校门口时,突然想到边缘一词,“边缘人”就立即出现在我脑中,当即我就兴奋不已,将它作为我这个专集的名字。
  • 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本书精选40余部外国文学名著,以作家简介、作品节选和作品赏析相结合的方式加以介绍。在重温古典的基础上,更偏重20世纪的作品。注重名家精译及经典篇章,以助于学生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了解西方文化精神和东方文化神韵,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感情人生,净化心灵,提高综合素质,进而重塑一种强健的精神人格。作品赏析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社科院外文所、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教师、学者、博士生和硕士生执笔。赏析的宗旨在于,在抓住作品精髓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理解作品、分析作品的思路,不求面面俱到,只要有所启示。
热门推荐
  • 至尊龙后:冷面夫君暧昧一下

    至尊龙后:冷面夫君暧昧一下

    当阴人无下限,腹黑无下限,逗比无下限的女杀手程如雪重生到了程家废物嫡女身上,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天生废骨?不能修炼灵武?没关系,就算能修炼,她还不稀罕呢,她喜欢纯武力揍人。被各路人马欺负?被未婚夫退婚?没关系,渣男不稀罕,路人死远点。程家三大渣:渣妹,渣爹,渣姨母,一渣到底?没关系,比比谁更渣,看谁能渣到最后。有人砸场子?要找她单挑?来人,关门,放妖兽!敢一个人单挑他们一群,咬死他丫的!警报!前方有美男!程如雪擦擦嘴角的口水:哎呀!别动!老娘劫个色!只可惜,想法挺丰满,现实太骨感。一直跟在她身后沉默的君落轩一掌打飞所有的追求者,揽过她的腰“美女,约不?”
  • 壹输卢迦论

    壹输卢迦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苍穹弑神

    苍穹弑神

    “魔神现,天下乱”六个血红的大字在天空中浮现。红光闪耀,血耀万里。“唉”远方深山中一个白衣老者叹息,老者身影模糊,融入虚空看不清真容。“他回来了”一座宫殿中一个男子望着远方轻声说道,惊得门下不住战栗,要知道自己的祖师已经入定千年,今天却突然开口。“是魔君?还是神王?”一个疯老道,倚在墙角灌了一口老酒疯癫的说道。惹得身旁叫花大呼疯子“是你么?我知道你会回来找我的。”一个冰洞中一个白衣女子朱唇轻启抚摸着眼前的冰雕忧伤的说道。面容阴在云雾间看不清真容,冰雕中封着一把龙形巨刀刀身之上火光缭绕却与冰雕完美相容。
  • 错误的秋思

    错误的秋思

    =======简介无能,請直接看正文吧=======
  • 棂汐莲月

    棂汐莲月

    二十一世纪少女秦晓棂因为在路边摊上买了一条手链,第二天莫名穿越,来到了异世大陆,奥斯大陆。『什么?天生废材?本小姐天赋异禀修为层层飞!什么?胆小儒弱?本小姐胆大起来杀人不眨眼!』更让秦晓棂欣喜的是,她在二十一世纪的闺蜜三人,清水汐,何染月,羽欣莲,都先后来到了这个世界!『哼哼,看本小姐怎么与闺蜜一起,把这个世界搅得翻云覆雨,翻天覆地!』——学生党,龟速更新,处女作,不喜勿喷蛤
  • 一婚到底,首席御妻好计谋

    一婚到底,首席御妻好计谋

    结婚之时,易潇觉得自己终于熬出头了,嫁了一个疼爱自己,可以依靠一辈子得男人,谁料,这个曾和她海誓山盟的男人竟然为了别的女人要和她离婚!易潇:离就离,顾明哲,你可别后悔。数月后……顾明哲识破了一切阴谋后,迫不及待的寻找易潇的下落!顾明哲:我的好媳妇,跟老公回家吧!老公知道错了!易潇:呵呵,小鲜肉小狼狗比比皆是,吃什么回头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部曲:碧羽

    一部曲:碧羽

    一个女孩,她一生所经历是一段说不尽道不完的的故事!?
  • 天变九重

    天变九重

    (本书换号发表搜索斑斓色天空查看最新章节)他是一个侠客,他冷漠,不善于吐露自己的心扉!他如同一个迷路的孩童一般,追求着历史的痕迹,不断寻求着来自故乡的消息!他拥有者高人一等悟性,高人一等的心性,时而如同顽童一般,时而如同一个残酷的刽子手,他孤高,他骄傲,他桀骜,他冷漠,他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 实用谈判技巧

    实用谈判技巧

    本书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详细讲述了谈判前最关键的准备工作、谈判主动权的获得、如何攻破谈判僵局,以及谈判中的攻心战略等。
  • 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