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5000000010

第10章 经典语录(9)

【译文】宇宙的规律就是顺应自然,人世间的事情是有索求有给予,聚敛了许多财物而不肯施舍,这就成了怨恨积聚的对象,因此财物是不能搜求聚敛的。

一围之木持千钧之屋,五寸之键而制开阖,岂材足任哉?盖所居要也。——《说苑·谈丛》

【译文】仅仅一围粗的木头,却能支持千钧重的房屋;只有五寸长的门闩,却能操纵着大门的开合。哪里是这些材料足以胜任啊,而是他们所处的位置都是要害的地方。

时不至,不可强生也;事不究,不可强求也。——《说苑·谈丛》

【译文】时节不到,不能强使五谷生长;事情没有深入探究,不能强求成功。

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天将与之,必先苦之;天将毁之,必先累之。——《说苑·谈丛》

【译文】尊贵一定以卑贱为根本,高一定以低为基础。上天将要赋予他重任,必定先要让他劳苦心志,上天将要毁灭他,必定先要累积他的罪恶。

心如天地者明,行如绳墨者章。——《说苑·谈丛》

【译文】心胸像天地一样广阔的人光明睁大;行为象用来校正曲直的绳墨的人美德显明。

时乎,时乎!间不及谋。至时之极,间不容息。——《说苑·谈丛》

【译文】时光啊,时光啊,短暂得来不及商议。到了最紧急的时刻,连喘息的工夫都没有。

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说苑·谈丛》

【译文】君子顺利得意时像水一样平静,小人顺利得意时像火一样躁动。

心之得,万物不足为也;心之失,独心不能守也。——《说苑·谈丛》

【译文】信心充足,做任何事情都算不了什么;信心丧失,就是自己的意志也不能维护。

富必念贫,壮必念老,年虽幼少,虑之必早。——《说苑·谈丛》

【译文】富贵时一定要想着贫穷,壮年时期一定要想到年老,年龄虽然幼小,但思虑一定要早。

慎终如始,常以为戒;战战栗栗,日慎其事。——《说苑·谈丛》

【译文】慎重对待结束就象开始那样,要时常用它来告诫警示。兢兢业业,小心翼翼,慎重地处理好每天的事情。

循流而下,易以至;倍风而驰,易以远。——《说苑·谈丛》

【译文】顺流而下行船,容易到达目的地;借助风力奔跑,容易跑得远。

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说苑·谈丛》

【译文】能忍受耻辱的人就平安,能忍受耻辱的人就能生存。

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说苑·谈丛》

【译文】先为事情忧虑的人最后得到快乐,先轻视事情的人最终就要忧愁。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一浮一没,交情乃出。——《说苑·谈丛》

【译文】经历了死与生,才懂得人之间交结的真情;经历了贫与富,才懂得人之间交往的态度;经历了贵与贱,才看出交情的厚与薄;经历了兴盛与落败,才能显出交情的真伪。

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亡国之臣,不可言智。——《说苑·谈丛》

【译文】打了败仗的将领,不能和他谈论勇敢;亡了国的臣子,不能和他谈论才智。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人勿闻,莫若勿言。——《说苑·谈丛》

【译文】要想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要想别人听不见,不如自己不去说。

为人上者,患在不明;为人下者,患在不忠。——《说苑·谈丛》

【译文】高居上位的人,他的忧患在于昏聩不明察,处在低下位置的人,他的忧患在于不忠诚。

问善御者莫如马,问善治者莫如民。——《说苑·谈丛》

【译文】了解善于驾车的人不如去问马,了解善于治政的人不如去问百姓。

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说苑·谈丛》

【译文】懂得命运的人不抱怨上天,了解自己的人不怨恨别人。

来事可追也,往事不可及。——《说苑·谈丛》

【译文】未来的事可以弥补,过去的事就不能追悔挽回了。

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干将虽利,非人力不能自断焉;乌号之弓虽良,不得排檠,不能自在;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说苑·建本》

【译文】骐骥良马虽然跑得快,但是没有遇到伯乐,就没有机会施展日行千里的能力;干将宝剑虽然锋利,但不依靠人的力量不能砍断东西;乌号这种弓虽然是良弓,但是不经过辅正弓弩的器具加以校正,它也不能自己来辅正;一个人才华虽高,如果不专心求索学问,就不能成为圣人。

《三国志》三十九则

作者作品简介

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建大业者,不拘小节。——《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译文】创造宏伟事业的人不拘泥于小节。

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译文】让国家安定的办法,在于让国家兵力强大,粮食充足。

兵者凶事,不可为首。——《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译文】战争是凶残、危险的事情,不能首先发动战争。

蝮蛇蛰手,壮士解其腕。——《三国志·魏书·陈泰传》

【译文】壮士的手被毒蛇咬伤以后,就立即砍断手腕,以免毒性蔓延到全身。

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

【译文】与人们一起分享自己欢乐的,人们一定会为他的忧愁而忧愁;与人们一起分享自己安逸的,当他陷于危难时,人们一定会帮助他。

不下殿堂之上,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三国志·魏书·钟繇传》

【译文】人在殿堂上还没有下来,就能取得千里以外战场上的胜利。

兵者不可豫言,临难而制变者也。——《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译文】用兵打仗是不能预先设定的,只能是临阵随机应变。

冀以晨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岁月。——《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译文】希望用微博的尘雾补益山海,用微弱的烛光为日月增辉。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译文】一本书读得次数多了,书中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译文】冬季是一年的残余时间,夜晚是白天的残余时间,阴雨天是四季的残余时间。

动则三思,虑而后行。——《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译文】行动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考虑周全后才可以采取行动。

安民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三国志·魏书·杜恕传》

【译文】安定民心,在于增加国家的财富,如果想增加财富,应该主要致力于发展农业和节省开支。

才可以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三国志·魏书·卢毓传》

【译文】才干是用来做大事的,因此才干大的能做成大事,才干小的能做成小善事。

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三国志·魏书·华歆传》

【译文】掌握国家大权的帝王以百姓作为他的根基,而百姓又以衣食作为他们生活的根本。

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三国志·魏书·何夔传》

【译文】上天佑助的,是顺应天时的人;人民佑助的,是守信于民的人。

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译文】如龙腾虎跃般威风,因时制宜。

万目不张举其纲,众毛不整振其领。——《三国志·魏书·崔林传》

【译文】渔网张不开就提起钢绳,裘毛不整齐就提起衣领。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

【译文】挽救受寒的人没有比贵重的皮衣更好的了,阻止诽谤之言不如自我完善。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未形成时就能预见,智慧的人在灾难还未发生时就有所觉察。

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

【译文】将领要把勇敢作为根本,在行军打仗时配合智谋使用。

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也。——《三国志·魏书·后妃传》

【译文】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开始的话,就不会有好的结局。

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译文】海洋由于汇合河流而辽阔,君子通过具备广博的知识而弘大。

苟得其人,虽仇必举;苟其非人,虽亲不授。——《三国志·蜀书·许靖传》

【译文】如果能得到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一定推举他;如果他不是人才,即使是亲人也不任用。

爵高者忧深,禄厚者责重。——《三国志·蜀书·许靖传》

【译文】爵位高的人其忧患也深,俸禄重的人其责任也重。

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译文】一般人在评价时,总是称赞成功的,诋毁失败的;抬高在上位的,贬低在下位的。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译文】人的想法不相同,好比各自的面孔一样。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译文】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求在诸侯之中闻达显贵。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译文】能够认清当时形势的人才是俊杰之士。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译文】只要犯了法,即使是家人亲友,也要处罚。

集众思,广忠益。——《三国志·蜀书·董和传》

【译文】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地吸取有益的建议。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非怀细以害大。——《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译文】立志行万里的人,不会中途止步;想统一天下的人,不会对小事耿耿于怀而贻误大事。

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译文】对于读书这件事,最怕的是人们不喜欢它,喜欢它是没有什么害处的。

一夫不耕,有受其饥,一妇不织,有受其寒。——《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译文】一个男人不耕地有人要因此挨饿;一个妇女不织布,有人要因此受冻。

人君不亲小事,百官有司各任其职。——《三国志·吴书·步骘传》

【译文】君主不亲自处理小事,百官和主管部门各自承担他们的职责。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译文】蛟龙一旦得到云雨,必定腾飞上天,终究不是池中之物。

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译文】良药苦口,只有生病的人才能品出甜味;忠言逆耳,只有通达的人才能接受规劝。

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乐而亡。——《三国志·吴书·陆凯传》

【译文】有道的君主,是用康乐使百姓欢乐;无道的君主,是用康乐使自己快乐。使百姓欢乐的君主,他自己的欢乐更长久;使自己快乐的君主,得不到欢乐就会灭亡。

福来有由,祸来有渐。——《三国志·吴书·孙奋传》

【译文】福事的到来是有原因的,灾祸的到来是渐渐积累的。

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

【译文】成就大的事业并不难,难的是得到有才能的贤人;得到贤人并不难,难的是使用他们;使用他们并不难,难的是恰当地任用他们。

《贞观政要》十四则

作品简介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当国君的法则,必须先考虑百姓,让百姓生存下去,如果损害百姓的利益来奉养自己,那就像割自己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自己的肚子,肚子是饱了,人却死了。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如果想要天下安定,君主必须先端正自身行为。从没有身子端正而影子弯曲,上面治理得好而下面发生动乱的现象。

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我常常想到,伤害自己的往往不是身外之物,都是自身的贪婪欲求最终导致了祸患。如果一味沉迷于口腹之欲,声色犬马,自身的欲望越多,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不仅妨碍了国家政事,而且搅扰百姓生活。要是再说出一些不合道理的话,那么,就会民心涣散,怨声载道,最终众叛亲离。我每想到这些,就不敢有一点的骄纵懈怠。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国君之所以圣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所以,人君如果广泛听取并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可以无阻碍地上达,权贵重臣无法蒙上蔽下了。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我听说,想让树木长得好,一定要使树根生长得坚固;想让河流流得远,一定要疏浚河的源头;思虑国家的安定,一定要积累道德仁义。源头不深而希望它流得长远,树根不稳固而希望它生长得好,品德不深厚而希望国家安定,我虽然非常愚笨,但是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样明智的人呢?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当初帝王们创业时做得好的确实很多,现在能坚持到底的很少。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处在深重忧患中的时候,必然竭尽诚意对待部下和百姓;已经达到目的后,往往就变得使气任性、对人傲慢。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选取贤能之人任用,择取好的意见遵从,那么聪明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智谋,勇武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气力,仁义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贡献他们的忠心。君王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哪里一定要劳神苦思,亲自去代理百官的职务和差使,使自己聪明的耳目劳苦呢?

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贞观政要·政体》

【译文】人们的意见,常常会不相同,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而本意都是为了公事。但有的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不愿意听见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听见有人说起他的对错是非,就怀恨在心。有的为了避免和其他人发生私人恩怨,相互照顾面子,明明知道这样做妨碍公事,仍然施行。这种做法只是没有违背一个官员的私人感情,但是在顷刻之间造成了危害上万百姓的大弊端,这实在是亡国的弊政,你们要特别加以注意和防范啊。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贞观政要·政体》

【译文】天下这么大,国内人口这么多,每天发生的事情千头万绪,必须要不拘一法,灵活处理,凡事应交文武百官商议,宰相认真筹划,对于所要处理的事,能做到稳妥牢靠,才可以呈奏施行。

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社稷倾危,莫不由此。——《贞观政要·政体》

同类推荐
  • 神秘邮件

    神秘邮件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包括了《凯》、《秘密的玫瑰》和《红》三本作品集,每本作品集中还包括了若干篇散文,如《神奇的生物》、《声音》和《仙猪》等。
  • 小手冰凉

    小手冰凉

    本书收入有“关于我”、“关于温柔”、“女人自救”、“生命的舞者”、“锁不住的欢乐”、“珍藏美丽”、“为什么写作”、“生命从今天开始”等约50篇散文。
  •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为丛书之一,对当前文学症候作了深入的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疑,这套规模相当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丛书,不仅仅是这些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最高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爱犊居吟草

    爱犊居吟草

    本书是山西省著名作家马乃骝的诗文集,马乃骝,已故,生前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是纳兰性德研究专家……
热门推荐
  • 深意

    深意

    本书收集网站一些内涵,深意的小故事,配有答案。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奥林匹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奥林匹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凤惊九霄:盛宠重生妃

    凤惊九霄:盛宠重生妃

    国公之女苏婉音,风华绝代,武功高强,心地善良,帮她心爱的男人清敌夺储,却在封后之时被她的庶妹和他的男人合谋放火烧死。什么?仇人来了,还以为她是好骗的吗?上天给了她一次机会,让她的人生可以重来,她再不是那个单纯好骗的女子。苏婉悦、上官轩,这一世姐要你们也尝尝被骗的滋味,你们曾经给姐的,姐要加倍奉还!太子殿下,别怕,有她苏婉音在,没人能动的了你一分一毫。这一世,她要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纵使掀起滔天波澜,也要有个不一样的复仇人生!
  • 长生天墓

    长生天墓

    我叫江九,是一个道士,从天罡山而下,只为寻找久别的师父与那关于长生的天墓之地。途中我经历了可人可尸的人尸,百鬼夜行的鬼城,万人同葬的冥河……
  • 御夫有术:皇妃好狂野

    御夫有术:皇妃好狂野

    时雨穿越异世,还没清醒就有极品打上门,呵!即使没有苏醒灵根也能揍你没商量!奇异空间,萌宠三毛,看废柴嫡女怎么翻身做主。炎王,暗黑帝国之王,站在制高点,傲娇道:整个天下都是我的,谁与争锋!时雨猛地扑倒,指尖点上爱人胸前,邪魅一笑:天下是你的!而你是我的!炎王温柔微笑:商量一件事。时雨:嗯?炎王嫌弃的拎起某兽:这种事,就不要让它围观了。随手一扔,某兽化作天边一朵闪亮流星。某兽怒吼:本大王还会回来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墨烬斋

    墨烬斋

    墨烬天下魂未央,曼殊沙华彼岸殇!三百年的游荡,三百年的孤独,她以为自己会一直这样生存下去,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没有自由,没有躯体……直到,遇见了他们。难道,她,本来也是一场虚幻?
  • 单枕梦

    单枕梦

    我的魂魄差点被谢小米收走,被姥爹及时发现并解救,而原因只是因为我救了一个小孩。从那以后,我便开始了和姥爹的奇诡之路,本是为了旅游,却见识了一个个不同的民族和大人口里听到过的恐怖传说,西藏弱郎、四川冻骨、苗寨鬼推磨、海边阴戏团……每一段路程都能见到异域风情和恐怖传说。
  • 重生之农门悍妻

    重生之农门悍妻

    重生美娇娘化身霸道女王,调教冷漠相公,玩转“调戏三十六计”,干尽“伤天害理”的好事,完美实现非富即贵的彪悍人生。相公:娘子,每次都把我绑在床上,你不累,我也烦了。娘子:相公,你喜欢小皮鞭,麻绳,蜡烛,还是……我?澹时寒欲哭无泪:娘子,你想要什么都可以,咱们有话好商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如来师子吼经

    佛说如来师子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道之通天圣祖

    天道之通天圣祖

    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然而喜庆的气氛刚刚升起,却忽然黯然了下来。接生婆婆慈祥脸庞挂着不苟的凝重,有些颤微地将襁褓中的婴儿递给孩子的父亲关岳山。粗壮的双臂、宽大的手掌,这一刻也不禁地颤抖起来。涕声清唳的婴儿格外瘦小,高高的额头下双目紧闭,脸蛋瘦长,鼻梁高挺,嘴口很是凸出,小小的俩个耳朵上面尖、耳垂却大,给人的感觉三分人、三分妖、三分兽,总之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正常的孩子。关岳山将这一切收入眼底后,茫然与失措也占满了他的心头,他怎么能够接受这样的事实?他该怎样接受这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