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600000008

第8章 世界上寓言集

第七章世界上第一部寓言集:《伊索寓言》

早在本世纪初,西方就有位学者说过,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书可能除了《圣经》就是《伊索寓

言》。

《伊索寓言》三百多年前就介绍到了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伊索寓言》

短小精悍,通

过虚构的拟人小故事,总结了许多人类普遍的生活经验。这些故事浅显易懂,却晓喻出一个

个深刻的道理。

寓教于乐语言宝库

伊索的身世还不是十分清楚,大约是生活在2500多年前,即公元前6世纪初叶的古希腊,曾

是一名家庭奴隶,因才智出众被主人解放为自由民。他获得自由民身份后,漫游希腊各地,

并曾在吕底亚国王宫廷中为官,在他充当国王特使去德尔斐时被诬告亵渎神灵而被德尔斐人

杀害。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戏剧家阿里斯托芬、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作

品中,都曾提到过伊索。至于伊索寓言是不是都是伊索创作的,根据研究过这本书的专家们

较一致的看法,不可能都是伊索一个人创作的 ,而是古代希腊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民间流

的寓言的汇编,其中不仅有“善于讲寓言故事的”伊索本人的作品,而且可以认为伊索是最

早把这些民间寓言收集起来的人,而在他之后,又经过了很多人的补充和整理,所以,流传

于世的《伊索寓言》有许多不同版本,大体内容相同,只是篇数或多或少。1625年,明天启

年间,《伊索寓言》就以《况义》之名在长安刊印中文译本(收寓言22篇)。

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德斯搜集的寓言及以后陆续发现的古

希腊寓言抄本编订的,有些故事还可能来自亚洲、非洲,所收篇目约300余篇。

《伊索寓言》的内容极为丰富,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来说明一个

道理。例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诫古往今来的一个真理:对恶人决不能心慈手软。“龟兔

赛跑”的故事,在全世界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它成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向幼儿灌输“骄傲

而懈怠”不及“愚笨而无力”这一道理的启蒙教材。类似这样的小故事,《伊索寓言》中是

很多的,略估计一下,大概有三四百则之多。

十分有趣的是,《伊索寓言》中有许多故事同我国的民间寓言和谚语不谋而合,如“农夫的

孩子们”说的是:“有个农夫,他的孩子们时常争吵。农夫多次劝说,都说不通,心想须得

用事实来说服他们才行,于是叫孩子们拿一捆树枝来。等他们把树枝拿来,农夫先是把整捆

树枝给他们,叫他们折断。孩子们一个个费了很大气力,也折不断。接着,农夫把那捆树枝

解开,给他们每人一根,他们都很容易把树枝折断了。这时,农夫说:‘孩子们,你们也是

一样,团结起来,就是不可战胜的;可是,你们争吵不休,就容易被敌人击破。’”我国《

魏书·吐谷浑传》有这样一段:“阿豺有子二十人,纬代长子也。阿豺谓曰:‘汝等各奉吾

一支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支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

汝取十九支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

然后社稷可固。’”在民间类似的故事还很多,有用筷子,有用树枝,说的都是一个主题。

有一则“狮子和熊”的故事:“狮子和熊找到一只小鹿,为争夺它而打起来。他们打得很凶

,经过长时间的搏斗,都头晕眼花,累得半死,倒在地上。一只狐狸在周围转来转去,看见

它们两败俱伤,小鹿躺在他们中间,就从中间跑过去,把小鹿抢走了。狮子和熊眼睁睁地望

着狐狸,却站不起来,同声说道:‘我们真倒霉,替狐狸辛苦了一场!’”这则寓言与我国

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如出一辙。至于我国广为流传的“狼来了,狼来了”的故

事,就直接是《伊索寓言》中“开玩笑的牧人”的翻版。“大鸦与蛇”这一篇说大鸦“看见

一条蛇躺在太阳地里,便猛扑下来把他抓住。蛇回头咬了一口。大鸦临终时说:‘我真不幸

,我发现了这意外之财,却送了命。’”我国也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谚语。这样的

情况是很多的。

《伊索寓言》很多部分是关于做人的道德准则方面的,有许多篇是宣扬诚实友谊之可贵,像

“野山羊和牧人”、“行人和熊”、“鹿和狮子”、“狮子和海豚”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对于恶人不应怜悯,也不能相信,如“猫和公鸡”、“被狗咬了的人”等。对于叛卖者,寓

言给予了严厉谴责,“穴鸟和大鸦”、“捕鸟人和山鸡”对出卖同胞、出卖祖国的行为做了

辛辣的嘲讽。寓言中对狐假虎威、狗仗人势者的丑态有十分生动的描写:“有个人把神像放

在驴背上,赶着驴进城,路上遇见的人都对神像顶礼膜拜。驴以为大家是拜他,就高兴得欢

呼起来,再也不肯继续前进,赶驴人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就用棍子打它,骂道:‘坏东西,

人们拜倒驴面前的时候还早着呢!’”(“驮神像的驴”);还有一篇反面角色也是驴,说驴

披着狮子皮四处游逛,吓唬野兽。它看见狐狸,也想吓唬它。碰巧那只狐狸以前听见它过叫

便对它说:“你要知道,假如没有听见过你叫,就是我也会怕你的。”我国成语“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一)是以狐狸为反面角色,《伊索寓言》中狡猾的狐狸被赋予揭穿“驴假狮

威”的作用,这也是很有趣的。书中还有几篇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寓言。

《伊索寓言》中直接反映政治的并不多,一篇题为“渔夫”的故事假托渔夫打鱼故意把水搅

浑才能打到鱼,用来讽喻城邦政客制造动乱以牟私利。“捕鸟人和冠雀”,喻示人民不会接

受欺骗和残暴的统治。“狼和羊”说的是,狗护卫着羊,使狼吃不了羊,羊却听信狼的谗言

交出了狗,结果可想而知,羊成了狼的美餐。

《狼与小羊》的故事中,“狼”制造种种借口来坑害弱者,一旦谎言被戳穿,便露出凶恶的

本相,一口吃掉了小羊。这则寓言揭露统治者为了压迫人民是不愁没有借口的。在《狮子与

狐狸》、《猫与鸡》中,描写的是机智的弱者战胜凶恶的强者的故事。

古老寓言智慧无穷

《伊索寓言》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它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

耀出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它不仅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善恶美

丑观念的启蒙教材,而且也是讽刺丑恶言行、鞭挞社会病态的有力手段,总之,这是一本生

活的教科书,因此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它为寓言创作奠定了基础。

17世纪法国诗人拉·封丹以及19世纪初俄国的克雷洛夫的寓言创作,都深受《伊索寓言》的

启发和影响。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甚至政论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为说理

论证时的比喻,或作为抨击与讽刺的武器。此书中的精华部分,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国当代学者钱钟书先生就向人们推荐这部著作,他说:“《伊索寓言》大可看得。它至少

给我们三重安慰。首先,这是一本古代的书,读了可以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其次

,它是一本小孩子的读物,看了会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了那些幼稚的见解。最后,这

部书差不多都是讲野兽的,从野兽到人,你看这中间需要多少进化历程!”

纵观《伊索寓言》文字简练,常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出十分深刻的含意,真用得上“力透纸

背”的评语。如“狮子和狐狸”篇写道:“狐狸讥笑母狮每胎只生一子。母狮回答说:‘然

而是狮子!’”寥寥20余字,把本质刻画得多么深透。这不禁令人想起列宁针对攻击德国女

革命家罗莎·卢森堡的鼓噪而发表的著名评论:“卢森堡虽然犯了一些错误,但她不是一只

鸡,始终是一只鹰。”列宁的这样比喻也许是从《伊索寓言》中受到的启发。

如今许多名篇早已被入选为世界各国中小学校的教材,也是各国政治家、评论家和文学家加

以引用的警世恒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利用过《伊索寓言》的语言;大文学家莎

士比亚、拉封丹、克雷洛夫也利用过该书的情节。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口头留传的民间文学,通俗易懂,文字洗练,主题集中,容易牢记,

它早已越出地区的界限而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并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比如在我国广为

流传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龟兔赛跑”、“农夫和蛇”等等都是来自于《伊索寓言

》。

需要指出的是《伊索寓言》中也有一些宣扬敬畏神灵,安于天命之类的消极思想,应该想

到这些是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一些民间故事,我们是不应该吹毛吹疵的。

同类推荐
  •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问题研究中的一部分,本书纵观宋代私学发展的整体状况,从宋代私学整体发展入手,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 运用系统理论和实证分析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对宋代私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办学人员和学生来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地域性差异等几方面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揭示宋代私学对宋代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后世私学发展的影响。
  •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是国家间的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开始对传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注意。国际传播空间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分哪些层次?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传播分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的国际传播史该如何认识?《国际传播史》从国际、国家和媒体的不同角度对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颇具可读性与启发性。《国际传播史》由刘笑盈和何兰主编。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本书立足于现实,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务文书、宣传文书、科技文书等八个方面,对各种写作文体进行了新的梳理与阐释,并注意案例与理论的结合,为文秘工作者与公务人员量身打造了经典的办公室写作范本。
  •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媒介地理思想、试图建立媒介地理学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媒介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天学地学人学同源”的思想,坚守“天地人媒”整体互动、和谐平衡、共存共荣的研究方针,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中外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和尺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媒介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阐述,为科学了解、认识、研究和实践媒介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理论视维。
热门推荐
  • 诡盗人

    诡盗人

    【恐怖勿进】我一生注定要吃死人饭,这是命!!
  • 逝爱心辰

    逝爱心辰

    记得我吗,嗬,那个傻瓜,第一见你的夜晚满天星辰,正如你星辰般的身影,又终逝去,不见,不想,不忆,不得心安。。。。。。再见,无心再爱。
  • 狼王的顽劣妻:三思而后娶

    狼王的顽劣妻:三思而后娶

    贪财顽劣妻与呆‘纯’大灰狼,是聪明绝世抱得美人归的狼王,还是屡试屡败的灰太狼,面对这个天天悬挂心上的没心肝女人,狼王表示……忍无可忍!“嫁给我!我可以让你幸福。”“不嫁……”“嫁给我,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不嫁……”捏紧拳头,皱了皱眉“我有万贯家财。”“……”“跟着我天天有肉吃。”“老爷子,快!准备嫁衣,老子要嫁给他!”看着一脸迫不及待的女人,狼王表示很欣慰。。果然……自己不如钱和肉(ノ=Д=)ノ┻━┻
  • 美女的近身狂兵

    美女的近身狂兵

    萧枫,本是‘地狱’王者,因为一庄血案回归都市保护美女老板。这下好了,店里的美女员工,清纯校花,高冷女警,女神千金……一个个都围了过来,在接近萧枫的同时,还想要跟萧枫发展一下‘纯洁的友谊’——喂,你们别这样,我可是有原则有节操有下限的,请你们放尊重点好吗?面对敌人,萧枫可以用一双铁拳专治各种不服。可是面对这些莺莺燕燕,萧枫实在是无招架之力:“别怪自己不纯洁,只怪这些女人实在太流氓。”这下,美女老板不乐意了:“我才是大房好吧?你们统统都给我老实的排队去,不然不翻你们牌子。”猛龙过江,必定是腥风血雨。万花丛中过的
  • 灭秦系列第四卷

    灭秦系列第四卷

    大秦末年,神州大地群雄并起,在这烽火狼烟的乱世中。随着一个混混少年纪空手的崛起,他的风云传奇,拉开了秦末汉初恢宏壮阔的历史长卷。大秦帝国因他而灭,楚汉争霸因他而起。一切一切的传奇故事都来自他的智慧和武功……
  • 倪文僖集

    倪文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弑神战帝

    弑神战帝

    穿越异界,化身奴仆,看一个身份卑微的小子,如何一步步逆转困境,修武改命。天若压我,捅破这天!地若欺我,踏碎这地!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弑神戮佛!
  • 李佩甫

    李佩甫

    《李佩甫》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展示建国以来文学创作的实绩,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我们陆续编辑出版“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这套丛书,拟选收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学创作上做出重要成绩的作家的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代表作(包括儿童文学创作),每人一集,每集大约二十五万字,并附有作家照片、手迹和主要作品目录,以便与我社同香港三联书店合编的“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丛书”相衔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丛书。读者从每一集里,可以看出某一作家的基本创作面貌及创作实绩;各集合在一起,大体可以总览我国当代文学创作(长篇小说除外)的基本面貌和主要成就。
  • 异界之农神

    异界之农神

    重生于异界的吕翔,为了不在经历前世的失落和颓废,再世为人的他只是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逐渐的了解,在到彻底的掌握。不断变强的他,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也在不断的加深。这是一个人在异界不断变强的故事,故事很长,请耐心阅读。(创了一个群,如果有人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话,请加这个群。)QQ群:106068071
  • 武轮

    武轮

    巅峰武者身死,其武道精华化为传承绝技与功法的结晶被后人称为武轮!万年前一场大劫,整个人类世界遭受神秘打击,一座座城市在禁制的保护下沉入地底,地面上一片废墟。万年后,废墟遗迹逐渐现世,整座大陆进入日新月异的时代……叶轩,前世碌碌无为,平庸活了一百一十六岁。死后却意外重生到了百年前!这时,他才十六岁!各种蕴含‘武轮’的废墟还未出世,许多新型的战技还未被发明,无数上古丹方还未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