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8800000034

第34章 谨记“祸从口出”

鬼谷子曰:“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语出《鬼谷子·权篇》)古人说:“有时候嘴只可以用来吃饭,不可以用来说话。”这是因为话一旦说出口,弄不好就会触犯忌讳,给自己招致灾祸。

生活中,说话口无遮拦,很容易引起误会。俗话说:“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说话之前还是应该多想想,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鬼谷子曰:“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

——语出《鬼谷子·权篇》

在《权篇》中,鬼谷子借用古人的话告诫我们:“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意思是说,有时候嘴只可以用来吃饭,不可以用来说话。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鬼谷子说:“这是因为话一旦说出口,弄不好会触犯忌讳,给自己招致灾祸。”

俗话说:“祸从口出。”言语有时候是招致灾祸的根源。所以,为人处世要想不招惹是非,消灾灭祸,就要做到谨言慎语。所谓“谨言”,不是不说话,而是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所谓“慎语”,是指考虑好了再说。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应平等地进行,说话和蔼,善解人意,不能居高临下。惯于伶牙俐齿、语不饶人的人更应谨言慎语,以免惹事生非。这是一种修养。坦诚固然可爱,但不分场合、地点、对象,一律口对着心、有什么说什么,是万万不可取的,一个人不可能保证自己所想、所做的都正确,听话人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不问青红皂白的直言快语,轻则使人下不来台,重则造成隔阂。

“闲谈莫论他人过”。背后议论人,早晚有一天会传到当事人耳中,且经过多次转播之后,原文早已走样,当事人听到的往往是夸张变形了的版本,结果不言而喻。发牢骚也是一样。遇到不平事,通过发牢骚取得心理平衡本无可厚非,但牢骚太盛往往会偏激。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向大家都熟悉的人发牢骚,常常会遭人怨恨。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谅己之心谅人”。一个人生气发怒时,常常会说出失礼的话,所以必须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遇事要先想想自己是否也有欠妥的地方,从对方的角度看看他是否也有些道理,这样就容易使自己平静下来。另外,当自己情绪高涨时,千万注意防范唯恐天下不乱的好事之徒或借你之口出其之怒的伪君子。当然,忍气制怒并不等于生闷气,而是通过忍来争取时间,冷静思考,从而得出尽可能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结论。

总之,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语,避免“祸从口出”。

吃古通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一天晚上,美国人戴尔·卡耐基在伦敦得到了一个极有价值的教训。

那天晚上,卡耐基参加了一个宴会。宴席上,坐在卡耐基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笑话,并引出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说那句话出自《圣经》。他错了,卡耐基知道,且很肯定地知道出处,一点疑问也没有。于是,卡耐基纠正了他的错误。可那人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出自《圣经》。”他自信确实如此!

那位先生坐在卡耐基的右边,卡耐基的老朋友弗兰克·格蒙坐在卡耐基的左边,他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卡耐基和那位先生都同意向他请教。格蒙听了,在桌下踢了卡耐基一下,然后说:“戴尔,这位先生没说错,《圣经》里有这句话。”

那晚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对格蒙说:“弗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

“是的,当然,”他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戴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为什么不给他留点儿面子?他并没问你的意见啊!他不需要你的意见,为什么要跟他抬杠?应该永远避免跟人家正面冲突。”

老夫子点评:

元代作家在《劝忍百箴》中指出:“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口三五之门,祸由此来。”即是说,祸事的由来,是由言语引起的;口是记载日、月、星三辰和宣扬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祸害便由口出。俗话说:“言必多失。”这是劝诫人们要慎思慎言,不可多语妄言,因为稍不注意,祸害就可能由此产生。

链接共享

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鬼谷子·持枢》

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

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

——《鬼谷子·权篇》

对色彩感觉不敏锐的人,不能给他欣赏各种色彩;对听觉不敏锐的人,不能跟他谈论音乐变化。

同类推荐
  • 易经的智慧:易经大全会解

    易经的智慧:易经大全会解

    本书的目的,正在于解析易经智慧对于成就人生事业的重要意义。本书对照易经中的卦象、卦辞、爻辞、彖传、象传等内容,将易学家的代表性阐释集在一处,可以说是一本易经智慧解读大全,十分便于读者阅读和了解易经全貌。
  •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的国学大师,他潜心研究《论语》几十年,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解读因迥异于其他人而独树一帜,其语言通俗易懂,所言之事都是人一生中必须面对的事情,在深入浅出的文字之间将人生道理阐释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对做人与做事有着精辟的见解。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南怀瑾先生的精彩讲述中,领悟《论语》的思想内涵,从而将《论语》蕴藏的人生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开阔自己的人生视野,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就成功的人生。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本书精选尼采经典话语,这些“咒语”体现了尼采的深邃思想或精彩见解,反映了尼采的风格和个性,从各方面探讨了世界、人生与心灵的诸多问题。翻开《每天1句尼采的咒语》,每一句尼采“咒语”都能让你有所顿悟。
热门推荐
  • 罗近溪先生明道录

    罗近溪先生明道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啼笑因缘:绝色仙姑爱上我

    啼笑因缘:绝色仙姑爱上我

    下雨了我去古庙避雨,艳遇美女竟称自己是仙姑,她与我之发生了一些啼笑皆非的事……,狐仙和人类能结婚嘛?会有宝宝嘛?会幸福嘛?
  • 松山大战

    松山大战

    松山,是血腥和悲壮的象征。它的故事已经变得遥远而模糊,传说它下面埋藏着无数的武器和财宝……五十年前的松山大战,是武力的拼搏,更是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较量。该书27万字,再现1944年夏秋时节中国远征军收复松山之役的血战历程,为段培东先生所著“抗战三部曲”的第二部。
  • 龙缘记

    龙缘记

    他叫一夜无语。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生,学习不怎么好,但喜欢玩电脑。他对那些奇异事件很感兴趣。龙,他一直坚信有,尽管他没有见过。网上经常流传哪哪有锁龙井,里面有龙。所以他决定长大后一定到锁龙井那里,一探究竟。时间不等人。再一次平常如初的课间早操时间他遇见了“他”......也因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一夜无语的人生......
  • 邪王的囚宠

    邪王的囚宠

    她始终无法忘记那张温和的笑脸,那漫天黄沙中一个掌心的温暖,然而,他却在消失在她面前九年后,狠心将她霸为床奴!忘君若是一切都已破碎,那么可否容我将记忆驱逐?她最终决定,自己从来不曾从有过所谓的过去。当破碎的过往,如同风中的飘絮,在时光中凋零,我该拿出怎样去抵挡心痛的侵袭?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妃离殤:红嫁衣

    妃离殤:红嫁衣

    他杀了我的父皇,做了新朝的皇。他囚禁了我,让我的希望破灭。他杀了我爱的人,斩断了我的思念。他亲手喂姐姐毒药,只为搏怀中美人一笑。他说我是这里最卑贱的人,我说总有一天我会亲手杀了你!我穿上一袭白色嫁衣,因为我要用他的血来祭奠我的父皇,母妃……血染红了嫁衣……“父皇,母妃,走慢一点啊,晞儿这就来了,就来了……”『作品以多部古风伤感故事为题材』
  • 公司萨满:一个商业寓言

    公司萨满:一个商业寓言

    萨满,是西伯利亚语中的一个词,意为“能在黑暗中看见东西的人”。他是医治者,历史可以追溯到四万年前。萨满能够随意进入另一个精神世界,在不同的精神世界晨游历,并运用魔力、智慧和这些世界里的能量改变周围的人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既然萨满法师的实践旨在治疗作为个体的人,而公司个体的组合,那么这些效力显著的方法也可以用来治疗和恢复公司的士气。基于这种想法,就出现了公司萨满。他是顾问,把公司看作一个有机体而不是机器。能够重新建立健康的公司内部环境。
  • 鬼神禁忌

    鬼神禁忌

    鄙人姓黄,单名一个旦字,家穷人丑,一米七九,干过小丑,装过驴友。混迹网络这么些年,我早就练得一手天南地北胡诌方圆的本事,加上自15岁就开始闯荡社会,走了这么些年,见得听得也不少,而且我这人最看不得人装大个,常常在网上用我犀利的语言打击一众装逼犯,所以还真没碰上我侃不过的主。没想到这世上不光有人侃不过了耍赖,连鬼神也干这种破事,它们居然上门来找我的麻烦……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