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8500000012

第12章 心动不如行动

荀子曰:“道虽小,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语出《荀子·修身》)路途虽然很近,但不走就不会到达;事情虽然很小,但不做就不会成功。

心动不如行动。虽然行动不一定成功,但不行动必定失败。

道虽小,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荀子曰:“道虽小,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语出《荀子·修身》

人有两种能力,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不是因为思维能力差,而是因为行动能力弱。

荀子曰:“道虽小,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路途虽然很近,但不走就不会到达;事情虽然很小,但不做就不会成功。

这个看似人人皆知的道理,在许多人身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常常把失败归于外部因素,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这些人常常是幻想大师,面对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心动不已,总以为光凭自己的意愿就能实现人生理想,就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就能成为一个被人羡慕的人。归根结底,他们之所以没有成功,就在于他们都是“心动专家”,而不是“行动大师”。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古时,在四川的偏远地区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裕。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来就想租条船沿着长江而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怎么能做到?!”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到过南海的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穷和尚和富和尚的故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说一尺不如行一寸。

其实,心动并没有错,错的是许多人只有心动而没有行动,因此常常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然,也有些人是想得多干得少,这些人只比那些纯粹的“心动专家”强一点而已。

在荀子看来,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才有可能成功。任何目标、计划,惟有付诸行动才有意义。

吃古通今

一年夏天,一位来自萨诸塞州的乡下小伙子登门拜访年事已高的爱默生。小伙子自称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从7岁起就开始进行诗歌创作,但由于居所偏僻,一直得不到名师的指点,因仰慕爱默生的大名,故千里迢迢前来寻求文学上的指导。

这位青年诗人虽然出身贫寒,但谈吐优雅,气度不凡。老少两位诗人谈得非常融洽,爱默生对他非常欣赏。

临走时,青年诗人留下了薄薄的几页诗稿。

爱默生读了这几页诗稿后,认定这位乡下小伙子在文学上将会前途无量,决定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大力提携他。

爱默生将那些诗稿推荐给文学刊物发表,但反响不大。他希望这位青年诗人继续将自己的的作品寄给他。于是,老少两位诗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来往。

青年诗人的信一写就长达几页,大谈特谈文学问题,激情洋溢,才思敏捷,表明他的确是个天才诗人。爱默生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在与友人的交谈中经常提起这位诗人。青年诗人很快就在文坛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但是,这位青年诗人以后再也没有给爱默生寄来诗稿,信却越写越长,奇思异想层出不穷,言语中开始以著名诗人自居,语气也越来越傲慢。

爱默生开始感到了不安。凭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发现这位年青人身上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

通信一直在继续。爱默生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淡,成了一个倾听者。

很快,秋天到了。

爱默生去信邀请这位青年诗人前来参加一个文学聚会。他如期而至。

在这位老作家的书房里,两人有一番对话:

“后来为什么不给我寄稿子了?”

“我在写一部长篇史诗。”

“你的抒情诗写得很出色,为什么要中断呢?”

“要成为一个大诗人就必须写长篇史诗,小打小闹是毫无意义的。”

“你认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是小打小闹吗?”

“是的,我是个大诗人,我必须写大作品。”

“也许你是对的。你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我希望能尽早读到你的大作。”

“谢谢!我相信我的作品很快就会公诸于世。”

文学聚会上,这位被爱默生所欣赏的青年诗人大出风头。他逢人便谈他的伟大作品,表现得才华横溢,锋芒毕露。虽然谁也没有拜读过他的大作,即便是他那几首由爱默生推荐发表的小诗也很少有人拜读过,但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位年轻人必将成大器。否则,大作家爱默生能如此欣赏他吗?

转眼间,冬天到了。

青年诗人继续给爱默生写信,但从不提起他的作品。信越写越短,语气也越来越沮丧,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在信中承认,长时间以来他什么都没写。以前所谓的大作品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完全是他的空想。

从此以后,爱默生就再也没有收到这位青年诗人的来信了。

老夫子点评:

拿破仑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成功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没有错,但这只相当于给你的汽车加满了油,弄清了前进的方向和线路,要想抵达目的地,还得把车开动起来,并保持足够的动力。

链接共享

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荀子·修身》

半步半步走而不停止,跛了脚的鳖也能走到千里之外;堆积泥土而不中断,丘山终能堆成;堵住源头,开通沟渠,就是长江黄河也可以流干;一会儿进一会儿退,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就是六匹骏马拉车也到不了终点。那些人们的才能资质即使相当悬殊,也不会像跛脚的鳖与六匹骏马那样悬殊吧?但是,跛脚的鳖能到走千里之外,六匹骏马却到达不了,这没有其他的缘故,只不过是一个去做了,一个根本不去做罢了。路途虽然很近,但不走就不会到达;事情虽然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那些活在世上常常闲暇无事的人,他们就与六匹骏马相差无几。

同类推荐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的主根。2000多年来,研习《道德经》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山野村夫,古今中外,不计其数。真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感时,却同时不得不忍受着快感背后的负面痛苦。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严重;精神空虚,缺乏信仰,道德沦丧,恶习流行……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日俱增。此时,人们想到了《道德经》。希望从中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医治人类身心疾病的良方。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柏拉图的智慧

    柏拉图的智慧

    柏拉图的哲学世界博大精深,穷其毕生之力所钻研的理念论是他一切哲学的核心。这是他从巴门尼德的逻辑、毕达哥拉斯的数形玄学理论、赫拉克利物的热情及苏格拉底的人生哲学出发,创造出的一种具有极大诱惑力又能满足宗教情操的哲学。柏拉图有力地发展了世界可知论,这对自在自为的认知行为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从而使之达到了一个明确的高度,他认为知识是可以得到的。这是他为人类文明史做出的最大贡献。
热门推荐
  • 乡野小神农

    乡野小神农

    这是一个乡村的王国,城市对于这个地方就像遥不可及的梦一样,在这乡村的王国里,崔大勇运用他在大学中学习来知识以及那无所不能的宝葫芦,开始创造出一段乡村奇迹。
  • 化天之神

    化天之神

    天下没我必灭亡!上神(神的师父)见我求帮忙!美女金钱多如毛!
  • 煞神天荒之都市霸主

    煞神天荒之都市霸主

    入世后,风云起,战,胜,崛起风云,煞神三部曲,之都市霸主,
  • 韩娱之少女时代第十人

    韩娱之少女时代第十人

    第一次写书多多支持哦,主要写的是主角和少女时代一路一来的艰辛,一步一步成为亚洲第一女团的故事
  • 苗王夫君好霸道

    苗王夫君好霸道

    不受宠的侯府嫡女被边境苗王买下,从此失去自由。苗疆蛊毒,是曾经她无法理解的存在。为了绑住她,苗王给她下了永生不得离开的情蛊。一桩桩诡异的事情接踵而至,她却无法逃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火神尊者

    火神尊者

    火神崛起降临,武者的世界,落魄少年,靠自己的力量,一步步在世界中争霸。
  • 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青少年时期是养成高尚情操的重要时期,人一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这个时期。青少年时期需要有正确的引导,本书选取了能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这些故事具有启发性和代表性,力图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导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道德指南。
  • 不管有多苦

    不管有多苦

    林阳和徐慧是A市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因为一次同学的生日聚会喝醉之后偷吃了禁果,导致徐慧怀孕而休学。林阳考上了大学,十年后,高中时的班长赵飞组织同学聚会,他们再次相遇,林阳还会像当年一样爱他吗?她还会相信爱情吗?
  • 囚徒震幽冥

    囚徒震幽冥

    渺渺乾坤,万象真假。伏羲女娲,极尽盛世,是承继万古鼎盛,还是预兆祸乱星斗?六岁龄童,被放逐大荒,是结束,还是开始.......
  • 兜了一圈,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