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8100000009

第9章 季氏(1)

本章讲孔子的国家观:尊王道,礼乐自天子出。

上一章我们学习了不提倡暴力的仁义观,这一章我们将这个原则运用到国家生活中,形成了仁爱国家观,和谐国家观。“仁爱国家观”主要讲两个方面,一是“尊王道”,二是“礼乐自天子出”。

尊王道的本质是遵天道,意思是奉行上天的旨意,用《书经》上的话说就是“天命诛之”(《周书·泰誓》),作天意代表,行天之功。上一章我们知道了不可以用任何人的名义行杀戮,也不可以用仁义杀人,同时我们要知道,“天命诛之”是不可避免的。对此要有清醒认识。很多人得罪了天,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其结局是可以预见的。国家也是这样,哪怕是做到了“六王毕,四海一”的大秦帝国,也因为不仁,很快就消亡了。国家要仁爱才长久。

“仁爱国家观”的另一个方面指“礼乐自天子出”。这个问题很重要,必须强调。礼乐是国家的基本制度,制定者是不变的,解读者也是不变的。一个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只有处于恒定状态,国家才是长久的。制度不能轻易变化,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祸莫大焉。尤其重要的是,国家在紧急状态下,一定要维持制度的连续性,要乱中有定,不能乱中添乱。也就是说,固有制度在紧急状态下能起到稳定的作用。即使看起来“礼崩乐坏”,其实礼乐本质是不会崩、不会坏的,坏的是形式,完好的是本质,任何时候礼乐都能发挥作用。原则不可动摇,这是国家的根本。改变形式,或说制度的优化工作一定要在和平状态下进行,才是行之有效的,才能服众。乱中借变更制度来度过难关只是权变,不会是根治。紧急法治从来都不可以作为根本大法使用。总之,孔子认为,制度要稳定,不提倡变更,但可以更优化,国家才会更健康发展。

为什么说借变更制度度过难关是不可取、也是不可能的呢?苏联解体的例子我就不说了,昨天我在香山与著名红学家严宽老先生讨论了这个问题。严宽先生对明清历史很有研究,在一次讲课中提到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他为后来于谦被杀鸣不平,认为于谦遭受了不公正待遇。作为兵部尚书,于谦保卫北京城功劳很大。严宽先生的这个观点具有代表性,但我不同意。根据孔子的国家观,我提出观点如下:“于谦确实有很大过错,因为他没摆正自己的位置。于谦之过主要有两条:一、老皇帝没在时立了新皇帝。二、他这个兵部尚书盖过了宰相。两条归一条:越位。老皇帝回来不杀他杀谁?当然于谦保卫北京城有功不该杀,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他的严重错误,才能把这段历史说清。当时英宗被掳,但国家还在、制度还在。按照明朝制度,在皇帝处于紧急状态下不能执政时,必须保留帝位,保留空缺以待宗法任命。这个特殊时期,皇帝虽然不在,但影响力与制度依然存在。这种情况可以称为“如帝”,意思是就当皇帝存在。这种“如帝”的制度无疑有利于稳定,是非常有远见的。在“如帝”期间,首辅大臣代理执政。明朝虽然不设宰相,首辅是事实上的宰相。这样以来,帝位虽然空缺,帝号依然发挥威力,制度、政策持续有效,并有首辅的执行(包括各种日常工作与应急处理),国家就是稳定的,可以度过难关。于谦等人的错误在于,英宗一旦被掳,就失魂落魄,忘了制度的存在,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头,把宗法礼乐抛一边去,妄立新君,置故主于何地!他只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却不知“国有二君”的害处更大!“国有二君”,等于宣布了国家事实上的分裂,这是何等的大错。并且,于谦行事为人没有上司,把首辅抛一边去,兵部尚书盖过了首辅,动摇了整个明王朝的官僚制度。于谦从始至终做的事都是在逞匹夫之勇,不成功还好,他一成功天下必乱。因此后来他作为头号功臣反被第一个被清除,想想并非冤枉。刘邦不杀韩信,难道等着造反?英宗不杀于谦,难道自杀成全他?很多事情要为双方着想,才有万全之策。我虽有仁心一片,也无法阻止于谦被杀!“

在本章中,孔子就“季氏将伐颛臾”一事,沉痛告诫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这话很著名,就是成语“祸起萧墙”的来历,意思是说任何时候我们做事都不能内院起火,否则在你正要向外谋取胜利时,内部矛盾先把人搞垮了。祸起萧墙的教训是深刻的,孔子告诉我们练好内功永远是第一位。正名很重要,任何时候乱就从名分开始乱。

君子处世间,忠诚很重要,不能有两个老板,更不能做间谍,否则不能称为一个无愧于天地、祖先的君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一事中,孔子持“保守”态度,其实是维护了礼乐的神圣权威。冉有、子路二人持“变通”态度,事实上他们已不再承认礼乐的神圣,只跟着世俗的权威走,忘了真正的权威。一人对季氏默许,一人称季氏为“夫子”,忘了孔子才是唯一的夫子。冉有称了孔子是夫子,又称季氏是“夫子”,到处找夫子,到处认老板。到处认老板的人把自己当老板,老板在他心中只不过是块跳板,随时可以扔。这种人能做到到处认老板,就会到处认祖宗。到处认祖宗,就会出卖祖宗,汉奸是也。冉有这德行,连孔夫子都忍无可忍,只好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之所以要“鸣鼓而攻之”,是把问题摆在明处。

君子批评人有两个原则:一是光明正大,不搞歪门邪道。二是批评不转化为暴力,保持克制。虽有正义,也决不能得理不饶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孔子只是把冉有驱逐出门,并没有把思想认识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如果那样就不是孔夫子了。鼓者,礼乐之器也。孔子号召门人对犯了门规的冉有“鸣鼓而攻之”,暗含了礼乐的展示,有正面教育的意味,希望冉有能够回头。孔夫子算是有耐心的了,至于冉有能不能领会那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孔子批评冉有,当时在场的另一门徒子路跟冉有不是一类人,子路对孔子忠心耿耿,情感上没的说,但这子路脑子不好使,记不住孔子的话。孔子告诉他要“正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在鲁国时还知道,一回卫国转身就忘了,最后死在这句话上。不在其位,偏要谋其政,最终被人给烹了。我不是好残忍的人,今天把这些事翻出来,无非是提醒大家要好好学习孔子的国家观,才能在现实的国家里做人。

季氏将伐颛臾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3。何以伐为4?”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5。”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6。’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7?且尔言过矣8。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9?”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10。”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1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2。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3。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4。既来之,则安之15。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16。而谋动干戈于邦内17。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8。”

1,季氏:季氏就是鲁国的季康子。将:将要。颛臾:国名,鲁国的附属小国。

2,冉有、季路:二人都是孔子弟子,又同是季康子的家臣。冉求很受季康子的重用,所以写在子路的前面,而孔子亦只斥责他一个。有事:指用兵。即攻打颛臾。

3,尔:你。过:过错。与:平声。昔者:从前,过去。先王:前代的鲁国君主。东蒙主:蒙山,在鲁东,所以叫东蒙。主:鲁国君主授权颛臾君主主持祭祀。邦域之中:颛臾国是鲁国分封的,在鲁国之内。社稷之臣:社稷是指鲁国。当时的鲁国被分为四块。,季氏家族取得二块,孟孙家族取得一块、叔孙家族取得一块、只有鲁国的附庸国暂时还归属于鲁国。这次季康子想要取得颛臾,故而孔子说,颛臾是先王分封附庸国,不可以讨伐。

4,何以:为何要。伐为:讨伐。

5,夫子:夫子是指季孙。欲之:想要做。二臣:即冉有、子路。皆不欲:都不想做。

同类推荐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和认识论的内容,是一本十分富有哲理的书。虽然有些思想受到时世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教育以及指导人民都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说理透彻,文笔优美。老子的一些语言,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长地久”、“知足常乐”等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
  • 中国人的自信与自卑

    中国人的自信与自卑

    本书主要围绕中国社会和生活切实的问题进行论述,分为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等几部分。从经济形态的发展变迁、政府公信力的存亡、国人的生存状态、真假文明的争辩等来构架,反应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全面的阐述和分析,让你明晰中国现实和现下发展状态、,洞察国人心理,了解中国人的自信与自卑。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热门推荐
  • 品掌故见智慧

    品掌故见智慧

    本书编入的掌故,记载了历史事件、人物轶事,无不饱含着人生的情趣与才智。这些令人兴趣盎然的小掌故,流链于掌故是乐趣的交响,是可见的掌中智慧,也是社交的谈资。当你郁闷时,当你举止失措时,当你失意时,这本书便能够让你惬意,让你领悟,让你坦然参照的形态。
  • 蛮荒地带

    蛮荒地带

    虽然也有公路,虽然也有现代建筑,只是人心却未见有多少変化,历史长河似乎对他们的洗礼未见成效。村姑一家在南湾村备受指责,只因为村姑没读什么,文盲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她的七情六欲却如同常人一般,毫无差别。一天,来了三位江浙一带的青年,在南湾村一带加工细木活。给他一堆杉木便加工成雕龙画凤的古式眠床一张,高低组合衣椆一个,三屉签押桌一张,靠背椅两条,茶几一个,三人中间有两人从事这种细木活,另一人从事油漆活,把二人打好的家俱漆成红颜色或黑颜色,全用大漆來刷,一遍,两遍,三遍。这天三人把村姑约到南湾村唯一的酒楼二楼房间,让她从三人中间选一个,她挑选了一个一米七五身高的细挑个儿的细木匠李桐生。李桐生高兴地站立起来,去拉村姑的细手,村姑一米五多一点高,细小的脚和细小的手。她却害怕地把手藏到背后:"那好,明天我叫媒人到你家,向你大哥提亲!"村姑紅着臉跑回家,单等桐生来家提亲,却未料及的事情发生了!
  • 参同契阐幽

    参同契阐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落日劫

    落日劫

    在遥远的云端,那是人类可望而不可即的世界。神的世界,诸神像天地一般存在于那个高高在上的世界里。他们掌握着天地的变化,他们主宰着日月星辰,他们掌控着生死祸福,他们看似掌控着一切。但是他们的命运由谁来掌握,他们的幸福用什么来获得。大地女神,执掌人间。她是代表希望的女神,她是“生”的象征。冥王,冥界的最高统治者,他是死亡的代名词。当大地女神遇到了冥王,当时空的轨迹发生了诡异的偏转,这次的相遇,是缘,还是孽。大地女神与冥王,不该有交集的轨迹,他们之间,注定是一场虐恋。
  • 二五年华

    二五年华

    25岁的沐阳成长于一个传统家庭,将婚姻视为人生的必经过程。仍是单身的她,在繁华的异乡没有一个安身之所。惶恐之余在朋友的婚宴上邂逅了适宜的结婚对象柏云舫——这不是王子与公主的邂逅,云舫被她视为救命稻草;而她,则被云舫当作成功的阶梯。沐阳的幸福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当她即将与云舫步入婚姻的殿堂时,却发现他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然而她能抛开往事,投入英俊上司王介桓的怀抱吗?她不过想要一个安定的婚姻,命运却让她希望破灭。条件平庸的她,被烙上了更多难以出嫁的印记。当她从地狱挣扎出来,抱着独身的念头坚强生活时,幸福也不期而至!
  • 这样做女孩最美丽

    这样做女孩最美丽

    美白祛斑抗衰自然保养魔法书,让女人永远定格在25岁的保养秘籍。新鲜魔法新鲜人,美丽需要战“痘”、扫“黑”、填“洞”、灭“纹”……18款超人气美白面膜,让你聪明选择;13个速效美容小妙方,让你亮白就在一瞬间;32种魔法嫩肤术,打造让他怦然心动的陶瓷肌肤……
  • 噩梦

    噩梦

    当代中国除汉族之外,有55个少数民族。在形成中华民族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些少数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绚烂多彩的多样化的民族传统,共同构建和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整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大传统。自古以来,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就以两种基本的形式体现着:一种是少数民族作家学习使用汉语创作文学作品,积极参与推动汉语文学的发展;另一种是在同汉语文学和城外文学的交流中,少数民族作家使用母语和民族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在若干少数民族青年作家中,还出现了为数不多却意义深远的“双语作家”。
  • 余梦记之终梦

    余梦记之终梦

    母亲离世而自己不得不继续查找那个诡异的答案,却发现本就是一桩可笑的造物主之为,摆在眼前的还是那么简简单单却又极其复杂之路。造物主的存在不是为了造福一方,却是毁了一方;太多的穿越者被迫离去,现在轮到楠了,是否还是会走母亲那条后悔走过的路还不得而知。时代与环境是美妙的,而为何结局是残忍的?没有人知道。。。。。只知道:《余梦记之终梦》能记录这段历史点点回忆。。。。。。。。。。。。
  • 惊世狂凤:腹黑废材大小姐

    惊世狂凤:腹黑废材大小姐

    穿越成人人喊打的弃妇又如何?咱身怀异能更生个天才宝贝。未婚先孕,没男人敢娶又如何?咱与儿子强强联手打出一方天地,天下美男尽情挑选。萌宝:娘亲银子神兽都给你找来了,还缺啥!某女:男人!萌宝:娘亲,门外美男三千给你送来了。某女扶额:肤白肉嫩小白脸,不喜!某妖男邪笑:天材地宝你的,金银珠宝你的,整个大陆你的。可否?母子对视:美男在手,再无敌手!成交。推荐新文《酷炫六小姐:王爷扛不住》
  • TFBOYS之傻傻的爱恋

    TFBOYS之傻傻的爱恋

    tfboys与平凡女孩的相遇。。寂寞的人总是记住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正如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如果我们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时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边听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边慢慢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