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8100000029

第29章 泰伯(1)

本章讲谦让是美德的具体表现形式。

孔子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意思是说:泰伯这个人可以说道德完善,三次把天下让出去,人们都想不出办法称赞他。泰伯是周大王的长子,周大王想灭商,泰伯不同意,又怕父亲为难,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了荆蛮之地。周大王见长子、二子都逃走了,就把王位传给了与他一道有志于灭商的三王子季历。后来季历又把王位传给姬昌,就是文王。文王再传给姬发,就是武王。文武之道何处来?来自泰伯的谦让。

考礼制,谦让基本上有三种形式:同宗同族相让,比如泰伯让季历,叫“让”或“逃”,意思是虽是长子,无德无能,愿把王位让给弟、侄。不同氏族相让,比如尧舜禹相让,叫“禅让”,意思是另立祭祀人选。禅让由祭司主持。同一统治集团,在紧急情况下父亲把王位让给儿子叫“内禅”,比如唐玄宗让位于唐肃宗,为的是安抚民心。以上三种谦让都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他避免了更大的动荡。中国的禅让制度值得研究,这与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变革有直接关系。最复杂诡异的莫过于武则天时期。武则天一开始称武后,在她之前是中宗、睿宗先后为皇帝。武则天称帝后,改唐为周,国号变了。在武则天晚年,又还政于李家,国号又改周为唐。这时出现微妙选择:谁来继承武则天的王位?或者睿宗,或者别人,这都是可能的。但事实上武则天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行为,又把中宗复位了。又过了五年,又是睿宗当皇帝。也就是说,中宗、睿宗各自当了两回皇帝,顺序不变,历史重演,只不过中间插进来了一个武则天。武则天这种“让位”千古未闻,值得研究,似乎她想说明:我有能力让历史复原。她的周与李家的唐并非不是一体,而是“一国两号”,同一政体下的游戏罢了。

历史是诡异的,稍有不慎即玉石俱焚。因此儒家为中国设计了备用系统。正常情况下是父子相传,非常情况下可以是任何人当皇帝。禅让学问深,不是一般人能懂得。无论如何,泰伯的谦让美德值得肯定,相让总比相争好,即使是虚假的相让也比赤裸裸的相争文明不少。历来学者都爱抨击儒家虚伪,很少人能明白儒家的苦心。我们可以看到,每到一个朝代维持不下去了,几乎所有的矛头都对准孔子,不怪无道昏君、贪官污吏,只怪孔夫子的办法不管用,于是扔一边去,结果更糟糕。等新朝代崛起,依然是孔夫子那一套才收拾得了人心。在盛世儒家被鄙视,因为他并不像法家那样积极进取,而是扮演保守的角色。在乱世儒家也被鄙视,因为他要承担亡国的责任。所有这些,儒家都默默地认了。他认识到他为中国设计的制度确实有一定问题,需要完善机器,更需要救治人心、重建信仰。但是他坚持认为,孔子留下来的文明本身并无问题,关键要正确的认识和实践。这是中国儒家一贯的理念,此理念推动了中国的再生。

孔子痛恨骄傲自大的人,认为骄傲导致暴力,暴力导致灭亡。孔子提倡“仁爱”,就是针对暴力而言的。在孔子之世,暴力横行,臣子弑君、大夫裂国之事频频发生,如何匡正?唯有重回“周礼”,才能规范上上下下的行为。在全社会提倡“仁爱”,协调社会各阶层与统治集团不对抗,国家上下由共同利益带领向前。要求所有家庭行“孝道”,从家庭内部消灭由不敬带来的犯罪。国家暴力源于家庭暴力,孔子提出的“仁”、“孝”、“礼”是根除恐怖主义的古方。

仁、孝、礼都是德。既是国家之德,又是个人之德。当国家与个人通过仁、孝、礼合德,全社会就实现了和谐。此德以谦让为标志。我们看一个人是否有德,只需要看他是否谦让就可以了。孔子有句重话,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意思是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干与美名,假如他又骄傲又贪婪,也是毫不足观的!周公之所以叫周公,就是有德。根据《周书》、《史记》记载,周公也曾三次谦让。第一次,他让武王作了王,认为武王比他更有本事统领群雄伐纣,他的工作是辅佐武王做一些思想上的建设。事实上,周公是武王伐纣一役事实上的统帅,因为,武王伐纣并非一场传统战争,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意识形态主导的战争。意识战。超限战。我们延伸孙子、老子、孔子兵学思想,可把人类战争分为三类:天战、地战、人战。天战指天意战争,地战指世界大战,人战指国内战争与抵抗侵略的战争。无疑,天战是一切战争的第一战,也是收官之战,同时又是新文明的开创之战。武王伐纣是天战。天战由祭司掌握。当时周公大造舆论,让天下人都知道了商纣王犯了不敬神、不敬祖宗、不敬元老大臣、不敬妇孺等大罪。周人并非灭殷人,而是引导殷人重新祭拜祖先神祗。周王并非取代殷帝,而是“天命兴周”。周王不但不灭殷王室,还封了殷王子为宋、卫等国国君,保存了殷祀。正因为周公的这一系列意识形态措施,使武王完胜。但周公没居功,把功劳归给了武王与已故的文王,可谓有德。武王之后,周公辅佐成王,又把王位让出,摄政期间,受尽流言,最终赢得成王与宗亲、百姓的信任。再有就是周公被封为鲁国国君后,自己并没有去封地享福,而是让儿子伯禽去做鲁公,带去了天子礼乐,建起了太庙。周公此举深谋远虑,非一般人所知,他的用意是,鲁国太庙保存了周室的天子礼乐,如果他本人再亲自去鲁国为君,等于宣布他相当于周天子,这与礼法不合。所以周公终生不赴鲁,处处为国家着想,真可谓至德。周公兴鲁,保存天子礼乐,这件事影响深远,直接促成了后来孔子的诞生。不明白周公就不明白孔子,周公是孔子的老师,是孔子思想的出处。孔子终生都在宣传周公之德,认识到德是礼乐的关键。

知周公者孔子也。孔子晚年有次叹息:“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一连说了三个感叹词,翻译过来就是:太严重了!我老了!好久了我都没有梦见周公!看来周公在孔子梦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孔子从小就受益于周公的遗教,太庙与周公庙这两座庙是孔子从小就熟悉的地方,孔子按照周公传下的礼制亲自为父母亲合葬,在那时,周公是孔子看不见的老师。当孔子步入仕途后,周公是孔子看得见的老师。后来孔子所服务的周朝离周公原初的构思越来越远,孔子深切的感受到,周朝最终会消失如以往的朝代,但是,他的文明留下来了,这文明中承载的道,为后世带来福音。

在孔子概念中,道并非某朝某代独有,当然也并非某人独有。圣人只是道的服务器,王只是道的代理。这道来自于天,所以叫天道。因为他仁慈,所以叫仁道。因为他引人归亲,所以叫孝道。因为他用礼乐建立国家,所以叫礼乐之道。仁、孝、礼是天道在个人、家庭、国家三个层面的应用,其敬虔之心是一致的。

天道从黄帝、伏羲而出,以文物典籍为唯一载体,有文字始有道,所以叫文道。仁孝礼都不能离开了文字来谈,有了经典支持,仁义、孝道、礼乐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汉字所承载的文明是有德的文明,和谐的文明。汉字这种会意、象形的方块字是独立的文明系统,从文字本身来说,他不依赖于其他文字而存在,是人类成熟的文字。每个方块字都是一座城,城与城联合成王国,这王国是圆满的,结构健全,职能完备。由这种完美的汉字形成的中华文明也必然是完美的,关键在于他有谦让的德行。他满足于内在的完美,是和谐之文明。

孔子引导弟子与国人注重学习周公的谦让美德,由此上溯,学习尧舜禹这三位圣人的美德,滋养中华文明干枯的灵魂。孔子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是说大舜大禹巍然而有天下,但不占据天下,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王与天下人共大,同大,而非独大。这也就是老子说的“天大地大道大王也大”的意思。孔子又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讲大尧(注意,孔子先说舜禹再说尧,是为了烘托)效法天道,立下律法。他的律法极其公义,他的礼乐极其美好,普天之下都传遍了,老百姓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只知道他建立了伟大的丰功伟绩,产生了灿烂的文明。

孔子对大尧的这段赞美很重要,孔子是想说明两个问题:一、圣人取法天道,建立人国。二、人国建立之初大道流行,百姓却不知道。这就是孔子名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出处。然而,即使百姓不认识大道,大道却认识百姓,依托天下生民,建立了灿烂的文明。

同类推荐
  • 有趣的哲学故事

    有趣的哲学故事

    本书从哲学(生命中一场美丽的邂逅)、观点(时间能证明对与错的博弈)、智慧(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等八个方面探讨哲学本身、哲学对人性的影响、哲学对人的帮助。书中以精彩有趣的哲学故事为基础,辅以理论知识,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精神的盛宴。相信您阅读本书后,心灵不再贫瘠、视野不再狭窄、信念不再飘摇、理想不再模糊,像智者一样,认真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
  •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从老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老子看世界的眼光;从庄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庄子浪漫的人生态度。希望张莉、陆杰编写的这本《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能够让读者窥到实现这两方面愿望的路径,对道家智慧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体悟,希望它能成为一阵清风,为忙碌、紧张、疲惫的人送去些许清凉。
  •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为延参法师讲禅理故事合集。延参法师在本书通过讲述一系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的禅理故事,解读生死、剖析名利、慎察处世、参悟苦乐与阐释幸福,以灵动的感悟将禅的智慧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但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精要地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与风采,还充分体现了法师大智若愚、举重若轻的个性以及深厚的禅宗底蕴。
  •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的主根。2000多年来,研习《道德经》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山野村夫,古今中外,不计其数。真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感时,却同时不得不忍受着快感背后的负面痛苦。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严重;精神空虚,缺乏信仰,道德沦丧,恶习流行……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日俱增。此时,人们想到了《道德经》。希望从中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医治人类身心疾病的良方。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 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称为一家。
热门推荐
  • 宠妻成瘾:邪魅丑王爷

    宠妻成瘾:邪魅丑王爷

    她牵连被贬,成为月揽国的含香公主。怎耐公主也是被欺的命,就因为对方长的丑,所以别的姐妹不愿意嫁,所以就要她“自愿”下嫁吗?嫁也可以,不过在嫁之前,以前欠的账,是不是要连本带利的讨一讨?在他冲界之际,这个该死的女人居然来打扰他,这就算了。居然还乘机拔他衣服?哪家女子如此胆大,待本王恢复之时,必要你付出代价。
  • 企业利益论

    企业利益论

    本书以研究企业利益为主线,集中讨论了企业该怎样追求利益,企业该怎样处理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 混沌契约

    混沌契约

    被父母遗弃的少年,与野兽相伴长大,毫无修炼资质的他受尽嘲讽!被人追杀,落下悬崖,生死一线!签订混沌契约!少年再度回归,他携混沌而来,一路尸横片野!世人眼中他嗜杀成性,强者眼中他恶贯满盈!他的所作所为,却只为了......
  • 重生之甄寰

    重生之甄寰

    看个电视剧,竟然穿越了!可是穿越的不是电视剧而是自己毫不熟悉的,而且关系更加复杂的小说里!要是穿成一个普通人还好,哪怕是一个农女呢,好歹自己也是出身农家,也喜欢种田文,搞点儿增产增收的副业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吧。再不济,穿越到商家也成,士农工商,她真的不介意自己在最低等的产业之家生存。可是,可是这穿成世家小姐,而且还是待选的世家小姐这就让人吐血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媚倾天下:妖孽王爷别乱来

    媚倾天下:妖孽王爷别乱来

    嫁给九五至尊,她却有了别人的骨肉。帝王厌弃、宫人不屑,“色妃”便是她唯一的封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绘天神凰

    绘天神凰

    她在异世借壳重生,成为了父母早逝,寄人篱下的孤女夏皎。凭着重生附带的强大金手指,她自觉绝对会成为诸天万界空前绝后的成功人士!偏偏除了她的江爷爷,所有人都认为她弱爆了,就是个当姬妾宠物的命!岂有此理!她只是不爱走平常路罢了。当威风八面的修炼天才有什么意思?她要当修炼天才们的终结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仙超市

    神仙超市

    打算勤工俭学的韩林意外的应聘上一家超市的收银员,谁知这家超市非同寻常,买东西的顾客竟然都是天上的神仙!
  • 赦免之日

    赦免之日

    本书作者为奥斯卡金奖外语片《入殓师》导演泷田洋二郎重金签约作者,被称为“中国的东野圭吾”!以罪孽洗清罪孽,用死亡救赎死亡。41年,7条人命,9段匪夷所思局中套局的连环故事。当末日终于来临,设局者能否得到赦免?
  • 长生恨

    长生恨

    有些时候,你会爱上一个陌生人,有些时候,爱上一个路人,可谁又不是从陌生人成为熟悉?谁又不会从一场深爱中转身出来,成为另一个路人呢?小女人的心思谁能理解,不管是进也罢,退也罢,哭也罢笑也罢,万般无奈的挣扎辗转,也无非是一场若梦似幻的经历,十年后,风起了,你心里记得的那个人,还在那里吗……妙文出品,必属精品。
  • 妃夺君心:毒医大小姐

    妃夺君心:毒医大小姐

    【本文正在修改中,且本文不是女尊王朝】她,清雅绝伦,但给人的感觉却是飘渺虚无。她,弱小无为,但其中却是深藏着深深恨意。当她遇上她,那一双本是充满恨意又绝望的眸子,霎那间清澈如溪流,灿烂如星空,深邃如深海……当世人惊叹她的改变,羡慕她的天赋,妒忌她的容貌,却不曾看到她背后的努力时,她清浅一笑,握住他的手,跌入他的怀,她道:“那又如何,他知道便好。”脸上的甜蜜犹似溢出,羡煞世人。他拥着她,仿似拥着天下,他道:“天下万物不及她一人。”昔日冰山不再,他为她倾尽一世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