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6300000023

第23章 用歌来建造丰碑的血栓病人——欧仁·鲍狄埃(1)

欧仁·鲍狄埃(1816-1887),着名的法国工人诗人、巴黎公社活动家、《国际歌》歌词的作者。1816年10月4日,他诞生于巴黎塞纳河畔圣安娜街60号一个穷苦工人家庭,13岁辍学,在木箱场做工,14岁发表第一部诗集《年轻的女诗神》。1848年,他参加了法国月革命。同年6月,年仅32岁的鲍狄埃患脑血栓,此后病情一直恶化,几乎瘫痪,但他没有低沉,继续进行创作。1871年,他参加了巴黎公社革命,被选为公社委员、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艺术协会会员。巴黎公社失败的第天,鲍狄埃创作了不朽的无产阶级革命战歌——《国际歌》,后被反动政府缺席判处死刑。从1871年至1880年,鲍狄埃在英国、美国流亡近10年。列宁称赞他“在自己身后留下了一个非人工所能建造的真正的纪念碑。”

1871年3月27日的巴黎,硝烟弥漫、枪声阵阵,到处是倒塌的房舍、被摧毁的街头堡垒;在拉雪兹神父墓地,躺满了公社战士的遗体;3万巴黎人民和公社战士的鲜血,染红了塞纳河水。反革命的复辟把革命的巴黎变成了血腥的屠场。整个巴黎用殷红的鲜血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谱写了极为悲壮的一页。

5月30日,反动的凡尔赛报纸用赫然醒目的大字刊登出一则消息:

“巴黎公社委员会副主席、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委员欧仁·鲍狄埃,昨日已被捕获,并就地处决。”

一些幸存的公社战士们,听到这一消息,不由得热泪涌流。他们轻轻地呼唤着:“鲍狄埃,我们的好兄弟,你是我们公社的骄傲、永存人间的伟大诗人……”

在塞纳河沿岸一个工人家庭的一间破旧昏暗的小阁楼上,鲍狄埃——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用颤抖的手拄着一根木棍,艰难地移动着已瘫痪了多年的身躯,来到阁楼的小窗前,遥望着天空那闪烁的星光,思绪翻滚。往事一幕幕出现在脑海里:

塞纳河上,公社战士站在即将沉没的军舰上,面对滔滔河水,视死如归。菲里克斯、恩斯特俩兄弟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地把军旗插上街垒,不幸中弹牺牲。他们的父亲忍住眼泪,带领全营战士直扑敌营;须发斑白的老革命家德勒克吕兹在街垒战斗中英勇献身;优秀的公社领导人瓦尔兰被俘后坚贞不屈,光荣就义……

这可歌可泣的战斗场面,这气壮山河的英勇事迹,使鲍狄埃激动地好像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半身不遂的病人,转身扑向桌子,不料一个跟斗跌倒在地,可他旋即又爬起来,移到桌前,不顾额头流出的鲜血,用抖动着的手写出了火一样的诗句,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

这就是激昂悲壮的《国际歌》。它在巴黎公社失败后的第天,在反革命势力甚嚣尘上的时候诞生了。

啊!欧仁·鲍狄埃没有死,他还活着!

公社幸存的战士们又欢呼起来了。不,整个巴黎、整个欧洲、整个世界也开始欢呼起来。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国际歌》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歌,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它很快风靡全球,成为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人民的共同的战歌。欧仁·鲍狄埃用这首战歌,“在自己身后留下了一个非人工所能建造的真正的纪念碑”。他的名字也随之传遍了整个世界。

一百多年来,《国际歌》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无产阶级为“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国际歌》的作者鲍狄埃那种贫困中毫不气馁、疾病中奋力拼搏、白色恐怖中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也同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无产阶级奋勇前进,不断斗争。

1816年10月4日,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圣安娜大街60号的一个贫苦家庭里,传出一阵婴儿的泣哭声,一个男孩子诞生了。他用那双不解人事的目光,注视着满面愁容的母亲。孩子已经诞生了,但是家里穷得别说一件小孩衣服,就是一块裹孩子的旧布都没有。母亲含着泪撕毁了一件自己的旧上衣,把可怜的儿子包了起来,紧紧地抱在怀里,热泪滴滴答答地掉在婴儿的脸上.可怜的孩子,从来到人世的第一天起,首先尝到的不是欢乐和幸福,而是母亲辛酸的眼泪。这就是未来的无产阶级的诗人、《国际歌》的作者——欧仁·鲍狄埃。

鲍狄埃的一家世世代代都是靠自己双手劳动的贫民。祖父弗朗格瓦·鲍狄埃是一个穷裁缝,一辈子为别人裁制衣服,可自己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穿过。父亲雅克·弗朗格瓦·鲍狄埃是一个木箱作坊的工人,每天早起晚归,挥动锤子,叮叮当当地为工场主钉制木箱。爷爷和父亲都尝到了没有文化的苦,决心自己再苦再穷,也要让孩子上学读书。欧仁·鲍狄埃很小就被送进教会学校读书。这时的鲍狄埃并不懂得读书的重要,他很贪玩。有一次,父亲把他带进木箱工场,让他去体验工人的劳动,并告诉他:“我们这些人每天累死累活,为什么总是过不上好日子?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文化,才受到场主的欺压和剥削。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也会像我们一样。我们全家省吃俭用,供你上学,为的是将来不要再给这些老爷们当牛做马。”

鲍狄埃从此以后发奋读书,10岁那年就转入世俗小学。13岁时,由于家境贫穷,再也无法供养他上学了,小小的鲍狄埃含泪离开了学校,来到父亲的木箱工场,当了一名童工。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早晨5点钟他就被叫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系上绿布围裙,没完没了地锯呀、刨呀、钉呀,直到日落西山、星光满天的时候,才精疲力尽地回到家中。欧仁·鲍狄埃在后来的《小传》中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这段生活:“在制木箱的工作台旁,他呆滞、困倦、迷糊和笨拙。”小小的童工每天被繁重的劳动压得喘不过气来。

但是,沉重的劳动,贫穷的生活,并没有使欧仁·鲍狄埃放弃学习。他抓紧工余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他所有能找到的一切书籍。在一间破旧的小房里,鲍狄埃常常坐在一个小木箱上,孜孜不倦地学习着。有一天,他忽然找到一本诗集,那是革命民主主义诗人贝朗瑞的作品。诗中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反对封建势力,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它深深地吸引了这个穷苦人家出身的小童工。大诗人贝朗瑞成为第一个向鲍狄埃灌输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老师。1884年5月29日,欧仁·鲍狄埃在给保尔·拉法格的信中说道:

“我抄了一整部32开本的《贝朗瑞歌谣集》,把它当做荷马、维尔吉、赫拉斯等人的经典诗篇来熟读,12岁时就能全部背诵了。”

贝朗瑞的诗歌不仅思想进步,而且具有朴实无华、琅琅上口的民歌风格。鲍狄埃决定像贝朗瑞那样,用诗歌去表达心中的愤怒与希望。从此,他开始刻苦练习写诗。1831年,15岁的鲍狄埃把自己创作的16首诗汇编成册,题名为《少年诗神》,在民歌作家查理·拉达日的帮助下出版。在这本诗集中,绝大部分充满了对七月革命的歌颂与幻想,对七月王朝的失望和谴责。整个诗集贯穿着反对专制暴政,反对民族奴役,争取自由、民主的思想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1830年7月,巴黎人民武装起义。经过3天激战,推翻了波旁王朝。当时才14岁的鲍狄埃跟着愤怒的群众涌上街头,爬到卢瓦广场上正在修建的小教堂的脚手架上,高呼“打倒波旁!”“自由万岁!”。贫苦的童年生活,激烈的斗争年代,培育了一位无产阶级小诗人。在《少年诗神》中,有8首诗采用了贝朗瑞歌谣的曲调。欧仁·鲍狄埃后来回忆说:

“那时候,我每天晚上离开工作台,走出父亲的制木箱作坊,去“饮酒诗社”咏唱我新创作的歌谣。其中有一首是:

“啊!崇高的贝朗瑞呀,

快把那诗琴重新拿起!”

贝朗瑞1831年11月1日给鲍狄埃的信中写道:“十分感谢你寄给我那首非常优美的诗,如果您只有15岁的话,那简直是一篇杰作。”

1832年,为了能有较多的时间从事诗歌创作,鲍狄埃离开了木箱作坊,到蒙马特尔郊区一所小学里当学监,负责管理学生课后的生活。他在给拉法格的信中说:我这个“肮脏的、衣衫褴褛的管理员,挣的钱比管理宿舍的女工还少一半。”但是只要能有时间写诗,生活再寒酸也没有什么。炎热的夏天,他钻进屋里埋头创作;寒冷的严冬,他常常穿着单薄薄衣服在大街上散步。虽然生活贫困,条件艰苦,但他每时每刻都在观察着社会,勤奋地创作。他不仅写诗,还学习绘画。后来他也成为一位造诣很深的画家。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欧洲大陆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革命,法国首当其冲。月革命爆发时,资产阶级害怕政府的禁令,取消了集会,躲着不敢露面。鲍狄埃和巴黎工人却无所畏惧地上街游行,他们高呼“打倒路易·菲力浦!”冲进王宫。国王仓皇逃亡到英国去。起义群众把国王的宝座扔到广场上焚烧,七月王朝寿终正寝。但是,无产阶级的胜利果实被资产阶级窃取了。6月22日,巴黎工人再次起义。鲍狄埃“作为一个街垒斗士参加了工人反对资产阶级的伟大战斗。”他在枪林弹雨中奋力拼杀,差一点牺牲在激烈的巷战中。26日,起义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六月起义的鲜血又一次染红了巴黎街石。

同类推荐
  • 中国大发明家的故事

    中国大发明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何澄(下)

    何澄(下)

    《何澄(下)》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下)》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纪念张爱玲诞辰93周年。结合最新史料,最全面详尽的张爱玲传记读本!张爱玲创造了一个奇异的末世世界,里面有关于家族与民族太多的回忆,像重重叠叠复印的老照片,是错综复杂不讲理的过去。家传的首饰,出嫁时的花袄,言说着沧海桑田、浮生若梦的历史谶语;在阴阳交界的边缘上,她感受着历史隧道里古墓式的清凉,虚眯着眼睛看着阳光,却走不进这光芒里去。华丽而苍凉的感觉,华丽而衰败的布景,这是挽歌里的末世。
  •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热门推荐
  • 龙游苍穹

    龙游苍穹

    一个普通人,得中华最神秘组织龙组的教导,执行各种危险任务,为了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安全,多次依靠奇遇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征战印度,扫平高丽,吞并日本,威震全球。终于在奇遇中见证了传说,原来神真的存在,自己本身就是神,本身就是传说,继而率领中国军团征服宇宙中一个又一个的星系,所有来犯之敌,被我华夏战士踩在脚下。
  • 百鸟朝凰:傲世如风

    百鸟朝凰:傲世如风

    她是上天的宠儿,不管是现代还是在这落后的朝代。现代,她是商场上的凤凰,展翅间让众人只余心惊和无以言诉的钦佩;古代,她拥有着傲人的天资,是修真界的宠儿,她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王朝,只是还有他,他,他,只不过一入江湖,就搞得江湖大乱了!唉,罪过啊!最让如风无奈的是,那个“弃夫”也追来了,老天,她要怎么办?(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女王殿下之王的玉佩

    女王殿下之王的玉佩

    当一缕阳光照进黑暗,照在还在沉睡中的女王身上,微风吹来,一个不速之客——蝴蝶飞到了女王的身边,将女王从睡梦中唤醒。是谁在耳边低语,是谁在身边守护。他说他爱她,是真还是假?她也说她爱他,是政治联姻还是一见钟情?他告诉她,他们都只是棋子与傀儡罢了。她也告诉他,她从来都不相信命运。因为命运由她自己来掌控。
  • 剩女闪婚:错嫁腹黑竹马

    剩女闪婚:错嫁腹黑竹马

    她二十一岁,他十八岁,他面色阴霾的看着她以及她手中第N次写给别的男生的情书,在他的目光中她内牛满面,抖着手自己将信封扔进垃圾筒,她二十五岁,他二十二岁,他将她就地正法之后,顺便从她的钱包里拿走九元钱,去换了两个红本本,她晕头晕脑的签完字之后才发现,她的竹马原来一直是匹狼。
  • 医诺倾情,霸道总裁别套路

    医诺倾情,霸道总裁别套路

    前世,林子易的标配人生是集才气,帅气于一身的多金男。重生之后……变成了一个傻子。凉木樨根据祖传的《凉氏本草》,凭借对药材运用天生的敏感,尝试去唤醒他的智慧,最后发现还缺少一个药引子——荷尔蒙。什么?荷尔蒙?那……“就让我做一次吻醒睡王子的美人吧!”凉木樨说。林子易:“……”凉木樨以为这是很严肃的治疗行为,为什么某个据说是傻子的男人一吻上瘾,再吻不够,最后还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技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礼仪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礼仪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礼,是思想道德修养。仪,使其表现,即礼节。因此,礼仪不是培训出来的,是修养出来的,它是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自古中国就是礼仪之邦,秉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是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青少年们的必修课。本书具体阐述了礼仪和道德修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帮助青少年们提高整体素质。
  • 日本战国穿越胡搞记

    日本战国穿越胡搞记

    靠??????!!!!!你那是猪脑子啊!!!这样也会输???」当那22英寸的三星电脑上显示出悲惨的全灭的ending图片时,罔顾王家明已经低落到极点的心情,在他身后的两个人还是怪笑着打击他。
  • 最后的大亨

    最后的大亨

    三流导演陈宸意外重生来到2000的日本,凭借重生的优势,一部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被他拍出来。他的作品,有刺激人肾上腺素的科幻大作《我是传奇》,也有小清新《我的机器人女友》,更有变态如《神秘马戏团》等等,他又是一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他促进了中日关系的友好化,同时他也是全球最负盛名的帮派大哥。他的娱乐帝国覆盖全球,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时代周刊称他为五十年内最具影响力的人,朝日新闻称他为最受日本民众爱戴的中国人,新华社称他为中国的骄傲,而他的兄弟们则将他视为神灵。他是最有才华的导演,他也是江湖最后一位大亨。(本文前半部分大多为日本,请各位读者见谅,兔子是以客观的态度去写作的,请大家多多包涵。)
  • 三界神匠

    三界神匠

    一个拥有被世人称为拥有绝世凶兆之物的少年,遭家族追杀,得高人遗物。且看少年秦默,如何在这浩瀚的三界中,成为一代枭雄,成为三界神匠!********************修炼等级:气境、三丹境、归元境、归墟境、涅槃境、太虚空境、太虚圆境、诸法空境、天人之境、长生境、帝境、半神境、神境。
  • 陌以成沙

    陌以成沙

    无法明了的豪门之梦,曾经一时的青梅竹马。成长,是时光的残忍蹉跎,还是最初青涩蒙尘。“灰姑娘”究竟是遗失水晶鞋等待王子寻找的公主,还是费尽心机踏着鲜血往上攀爬的女巫。在这条爱情坎坷的路上,她是否能成功抓住自己的执念之人,相守至天荒地老。因为陌生所以相遇,因为相遇所以陌生。亦如那沙漏,自以为的时间流逝,却是等待翻转重生的开始。沙子上镌刻着时间沉淀的痕迹,像那青涩发发酵,世界黑了,只要你在,就是亮的——现代女生的情感都市大作,纠结万分的造化弄人——陌以成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