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2600000005

第5章 生活风俗,身边的礼仪由来(2)

据考证,辽代应历九年(959年)就有了植毛牙刷。到赵匡胤建宋(960年)之后,史书上关于牙刷的记载便多了。周守忠撰写的《养生类纂》一书中就载有:“早起不可用刷牙子(即牙刷),恐根浮并牙疏易播,久之患牙痛。羞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极有所损。”可见当时已从植毛刷发展到马尾刷。由于牙刷制造粗陋,人们对它的作用认识很不够。

到了元代,人们才渐渐重视起来。有个叫郭钰的诗人写诗赞道:“南州牙刷寄来日,去垢涤烦一金值!”这已经是现代形制的牙刷:柄如短簪,由玳瑁制成,刷毛是白色马鬃,由白色丝线锁固在刷柄上。

古代也有名片吗

名片,因为它印刷、携带、馈赠和收藏十分方便,成为现代人重要的交际工具,时髦又不可或缺。

推本溯源,名片在中国“古已有之”的。名片,古称“名谒”“名帖”“名纸”“名刺”“门状”“门刺”“飞贴”“手刺”“膀子”“下官刺”“爵卫刺”“长刺”“名”“刺”等。

至迟在汉代时,名片就已经相当流行了。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记载,沛公刘邦引兵过陈留时,郦食其“踵军门上谒”求见。这里的“谒”就是今天所说的名片。刚开始通报他是儒生,刘邦不愿见。郦食其按着剑生气地对门人说:“再去通报,我是一个高阳酒徒,不是什么儒生!”门人“惧而失谒,跪拾谒,还走,复入报”,就是吓得把名片掉到地上了,然后捡起来,再次进去通报。刘邦听报后,来不及穿鞋子,连忙传唤客人进见。

魏晋南北朝时期,名片称“名”“膀子”“爵里刺”。当时名片的使用极为普遍。《梁史·江淹传》载,“永元中(499—500),崔慧景举兵围京城,衣冠悉报名刺”,致使江淹招架不住,只好“称疾不往”。当时已经出现使用名片的大户,专以名片结交世人。

隋唐之时,名片又称“门刺”“名帖”“名纸”“名刺”等。当时名片除用于官场交结外,一些风流士人也在秦楼楚馆中使用名片。宋元之时,名片又叫“门状”“手刺”等。

明清之时,官场拜谒以红纸书写衔名,时称“名帖”。名帖往往是连张的,以绳相结。明崇祯年间(1628—1644),名帖开始单片使用,称作“名片”。有些趋炎附势者为谄媚上司,名片往往以珍贵之物制成。严嵩炙手可热之时,有拜谒者以红绫为名贴,以赤金丝为字。张江陵权势鼎盛时,谄媚者呈献给他的名片以织锦制成,以大红绒为字。

近代以后,名片花样日渐翻新,款式日益增多。进入现代后,名片的更新和创制更是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此不具述。  住新房为啥要“温锅”

温锅的起源与当时的生活水平低有关。以前,普通人家生活不富裕,盖房是一件大事,有些家庭几乎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盖完新房后,很多人常常会出现经济拮据的状况。在此情况下,亲戚朋友、街坊四邻们会送来一些食物、礼品,帮着添置些家庭用具,以助他们度过困境。当然,主人要炒菜设宴做饭招待客人。由于迁入新居,锅灶当然是新的,同时也是凉的。这一炒菜做饭,锅灶就热起来了,所以叫“温锅”。同时也寓意着这个新家从此步入正轨,红红火火地过日子了。

拜年的习俗起源何时

拜年的习俗,始于宋而盛于明,当时拜年风气甚盛,不仅士兵互拜,朝官也一样。他们不计相识与否,皆望门投帖,以示新春的祝贺。宋朝上层社会中,倘若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

椅子最早不是人坐的

“椅”,也作“倚”,起源较早,但不是指供人坐的椅子。其原为一种树木的名称,又名“山桐子”“水冬瓜”,木材可做家具。椅子最初被称为倚子,最早出现在唐朝贞元十三年(797年)的《济渎庙北海坛祭器碑》

中,碑阴中有“绳床十,内四倚子”

的记载。从现存资料看,唐代已有相当讲究的椅子了。

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也多起来,出现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同时根据尊卑等级的不同,椅子的形制、质料和功能也有所区别。

厢、轩、舍、斋、寝各指什么

厢。在汉代厢本指房屋东夹西夹前面的空间,阁与厢之间有门相通。

后来泛指正房两边的房子,叫厢房,如东厢西厢。中华名著《西厢记》中秀才张生住的地方就是西厢房。

轩。轩是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陶潜《饮酒》诗:“啸做东轩下。”杜甫《夏夜叹》诗:“开轩纳微凉。”殿堂前檐下的平台亦称轩。古时皇帝不坐正殿而在殿前平台上接见臣属,称“临轩”。

舍。舍即房屋。古人谦称自己的家为“寒舍”“敝舍”“舍间”。

斋。斋一般指书房和学舍。古人喜在厅堂之旁,另辟一小室,作读书养心之居,故书房俗称“书斋”,此种习俗汉代还不多见,至晋代以后兴起。

寝。古代总称堂室为“寝”。《广雅》里有道:“寝,堂室也。”周代又有大寝、小寝之分。大寝即堂,又称“正寝”;小寝为室,又称“内寝”。

古俗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故古人称妻为“内人”,即源于此。与此相应的丧家讣文中,称男为寿终正寝,女为寿终内寝。现代寝一般指卧室。

民居中的“楼”“阁”有何区别

楼也就是重屋。《说文解字》里讲:楼,重屋也。先秦习俗里重屋是不能住人的,此俗至今在一些农村还盛行。楼下住人,楼上堆放粮食杂物,因此先秦典籍中很少有“楼”字。而楼房的出现也较晚,大约在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盛行起来。中国古代的楼房一般多为二层,形成传统的固定形式,南方有些地方的竹楼也是二层。

阁原为阁板之意,为厨房贮藏食物的地方,汉代又指堂序外的两个夹室,即东夹西夹。但随着楼房的兴起,阁遂演变成供游息、远眺,供佛或藏书之用的建筑物,阁的平面为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一般四周设木桶扇。《淮南子·主术训》:“高台层榭,接屋连阁”,至今仍有著名的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大同善化寺的普贤阁等佛阁、宁波天一阁、故宫文渊阁等藏书阁。此外古代俗称女子的卧房为“阁”,出嫁则为“出阁”。

“警枕”是干吗用的

古代有一种用木头制成的圆枕,实际上是一个木球,当人们一睡熟,头很容易从圆枕上滑落下来,因此就警醒了。这种圆枕称为警枕。

警枕起源很早。古代的经书《礼记》中提到一种“疑”的用具,汉代郑玄解释作警枕,可见它在先秦时就有了。有关警枕的记载,古代相当多。东汉末年蔡邕写有《警枕铭》。五代吴越王钱锡年轻时在军中不敢安寝,用警枕睡觉,并称它为“嘶中不睡枕”。北宋的司马光也用警枕睡觉,一惊醒就又读书写作,这已成为古人勤奋学习的佳话。

古人用什么做镜子呢

现代人以玻璃为镜,而古人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但是,远古是没有镜子的,人们以清澈见底的水来显示自己的容颜。后来人们才以陶盆盛水照影。甲骨文、金文中已有“监”,形如人临器皿俯视之状,即“人监于水”。《说文解字》有:“监,临下也。”

铜镜的铸造时间还是很早的。《黄帝内传》说:“帝既与西王母会于王屋,乃铸大镜十二面,随月用之。《玄中记》云:‘尹寿作镜,尧臣也。”这自然属于传说,迄今也无实物作凭。不过,商时有镜却是可以肯定的。

当时的镜子为铜铸造而成的铜镜。这种镜,一面磨光发亮,一面铸刻花纹。因铜镜主要用于照出自己的面容,故也叫“鉴”或“镜鉴”。战国时,铜镜就开始盛行,制作亦轻薄精巧。到汉代,制作更加精美,花纹除几何图形外,还有鸟兽、人物等。东汉中期至魏晋时,出现了浮雕的画像镜,精美绝伦。唐代,制镜艺术尤为讲究,打破以往圆形镜的模式,创造了八棱、菱花、海棠花等式样,平脱镜、螺钿镜则更新颖别致,富丽堂皇。元、明、清时,镜多仿制,各朝虽也制镜,但已走下坡路。明清时代,镜背往往填漆或用漆作画,有的镜上也有铭文,如“月样团圆水样清,开匣当如见故人”。但自清乾隆后,随着玻璃镜子的流行,铜镜也就退出了它的历史舞台。

古代也有蚊香吗

蚊香是我国古代人发明的。远在北宋,人们已开始用艾叶来驱蚊了。

宋《埤雅》载:“蚊性恶烟,以艾叶薰之则溃。”《古今秘苑》还载有作蚊香的方子,即用浮萍、樟脑、鳖甲、楝树等中草药作成饼,燃烧的烟即可驱蚊。化学蚊香的出现,是20世纪初的事。实践证明,用含有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制成的蚊香,在一段时期内灭蚊虽有奇效,但久之,会使蚊子产生抗药性,效果越来越差,且对人畜有毒害作用。现在我国一般都不用化学药物作蚊香原料.而改用除虫菊等中草药。

古人是如何取暖的

用火取暖,早在原始社会初期就有,周口店的那些灰烬就是最好的证明。后来人们为了可以随意挪动火堆,保存火种,便把火放在烧制的陶器里,这个陶器就叫炉或灶。

古人取暖多用木炭,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铜或铁制成的,外面再加上一个箱形透气的笼罩,防止失火或掉进他物。

同类推荐
  • 七字经趣谈老北京

    七字经趣谈老北京

    中国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三字经》里三个字为一句的语言,如:“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这穷。”不仅归纳概括得非常精辟,而且比较符合科学知识。因此,笔者深受启发,思来想去,能不能像《三字经》那样,用几个字的文句,趣谈老北京呢?
  • 酒经(现代生活百科)

    酒经(现代生活百科)

    《酒经》是宋朝的一本讲述酒的书籍。《酒经》是宋代酒文献的力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总论,论酒的发展历史;中卷论制曲;下卷记造酒,是中国古代皎早全面、完整地论述有关酒的著述。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书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全方位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热门推荐
  •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儒和道是中国文化中截然不同的两个系统。一个人从事职业的时候去承担责任。认同规则,在社会上积极努力,就更体现儒家色彩。当一个人回到个人角色中。去放松自我,心灵邀游。热爱自然。看到生命本质的欢欣.其实就更接近道家的状态。——于丹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城市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冒与国的竞争。地区与地区的竞争将集中地体现在城市与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因此我们必将加快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易中天
  • 浮生仙路

    浮生仙路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仙路漫漫,何年勘破生死。
  • 风控侦探手册

    风控侦探手册

    一本披着都市皮的本格类侦探小说,希望会有人喜欢
  • 末世重生:适者生存

    末世重生:适者生存

    “臭小子们,我护着的人,你们谁敢动!”——梅子笑
  • 校花的贴身医王

    校花的贴身医王

    奉师命从大山深处走出的神医少年杨晨,混进了青春校园当起了校花的贴身保镖。为了让校花长的更美笑容更甜身材更好茁壮成长,他一根银针一身医术保驾护航。哼哼,校花可不是谁都能泡的!先问问我手中的银针答应不答应!轻的扎你个意识模糊头脑短路,重的扎你个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什么?有美女来求让自己银针扎扎?没问题,保持好队形让我扎。一样的贴身,不一样的暧昧!
  • 民国小娇妻

    民国小娇妻

    少帅沈韬玉树临风,温文尔雅,众人皆言,即便在名媛遍地的申城,也只有许家的三小姐能配得上他。前世被拉郎配过的许妙芸内心万马崩腾:你们都被他的外表骗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人好礼仪,职场好礼遇

    女人好礼仪,职场好礼遇

    礼仪是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以及人格魅力的最好展现,修炼良好的礼仪,能够帮助你瞬间凝聚人气、建立各种人脉;能够让你换取好感,赢得信赖;能够使你在各种环境巾温文尔雅,如鱼得水。尤其是在职场当中,竞争也许是激烈的,但是那些进退有度、彬彬有礼、懂得职场礼仪的女人却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她们用最优雅的姿态、最得体的语言,在职场的竞争中游刃有余。因为,成功的女人未必就一定是强势的,仪态万方的女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
  • The Pursuit of the House-Boat

    The Pursuit of the House-Boa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紫色密码

    紫色密码

    已改编成电视剧《对手》,赵文瑄、冯远征、黄维德、邬倩倩主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方设立了“紫色密码”情报中心,由山本武夫少将亲率。为尽快破译”紫色密码”,中国军方集中了全国密码研究专家,联合组建“军事委员会密电技术研究室”,军统更是从美国高薪请来了美国海军密码之父钱德勒,组建第二梯队。于是,一场鲜为人知的中日两军间的密码大战就此展开。山本武夫派王牌间谍清田惠子潜入重庆,在内奸“豌豆尖”的配合下,从事反破译活动,并调来妹妹清田芳子色诱钱德勒,以窃取秘密情报;中共地下党员林平为了将文为均从香港获得的有关日军“紫码”三号新式密码机结构图带回,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 末世之穷途末路

    末世之穷途末路

    人的贪欲从古至今就没有终点,贪婪终究会毁灭自己。无辜的小伙吴迪,突然便置身于僵尸、变异生物横行的世界。专属的杀怪升级系统、暴力的天赋分配系统,让吴迪在末日般的世界里真的会成为无敌一般的存在吗?病毒源头的那座大厦里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气质美女凌落、温柔可爱的倚楼、刁蛮任性的宜米还有来去无踪的神秘“女导师”究竟能够被拯救吗?《末世之穷途末路》——一个绝对想象不到的结局,极度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