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5800000038

第38章 千年唱和(13)

返程时经过苏村,同事说这里离苏村岩不远。苏村岩是荔浦人化石遗址,我笑了,我知道他是工作狂,就说拐进去好了。于是,冒雨前往,雨衣在身边飞起来。

关于苏村岩,志书上称:“口舌岩,离城36里,在苏村山背,另有黑岩、钓岩、大岩,四岩相顾,岩前拱路障以石墙,水绕崖覆,避乱居此,几若世外桃园。”关于荔浦人化石遗址,我所知道的是1961年冬,广西博物馆考古队在苏村岩东洞钟乳石下的黄色堆积中,发现了一枚十二至十五岁小孩下第二前臼齿化石,形态与现代人相似,但比现代人牙齿粗大、沉重,有一定的原始性。同时出土的还有豪猪、野猪、大熊猫、鹿、牛等动物化石,属更新世晚期。与之相关的信息是,在苏村东洞发现的这枚人类牙齿化石,称为“荔浦人化石”,荔浦人化石现存广西博物馆。

我们到达时,雨下得更大了,跟倒下来似的。没办法,只好在岩前30米的双江自来水厂门外狭窄的屋檐下避雨。自来水厂侧面的小屋,也就是荔浦人化石遗址岩口旁边的小屋传出人声。我们走过去拍门,拍开了,正在打扑克的两个年轻人见我们推门避雨,十分热情。都说“进来避雨吧”,我们就道谢着走了进去。小屋很小,最多只有10个平方米大,又潮湿又拥挤,一铺床,一张桌子,一台电视差不多就占满了屋子里面的所有空间。我们进来,就只能站在那床和电视之间的空地上了。

见我打量屋子,年轻人说:“我们家正在建水泥房子,这是临时搭建的工棚。”我们恭喜了他们,见雨水顺着屋檐哗哗直流,估计一天都不会停,就忍不住冲进一半暴露在洞口的雨中,一半隐蔽在洞内阴暗里的荔浦人化石遗址。一边在粪池流出的污秽路面选择下脚的地方,一边忍受恶臭的强烈侵袭而取GPS数据值、拍照、测量。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非常的细心和耐心。

同事对这里的一切十分熟悉,他指着一个堆满农家杂物、看上去乱七八糟的地方告诉我说:“‘荔浦人化石’就是在这里挖出来的,同时挖到的还有豪猪等化石。”又指着另外一个堆满农家杂物、看上去同样乱七八糟的地方告诉我:“这就是荔浦人曾经使用火的炭坑。发掘时,炭坑里零零落落地有些史前人类的用火遗迹。”我把目光集中在他说的地方,集中在镜头上,一连拍了十几张。最后记下,荔浦人化石遗址东西均有河流自1000米处的田野中流过。这里的先民给这两条河流分别起了龙坪河与花篢河的名字,河流连接着的田野和村庄相映成趣,有着人意想不到的田园之美,洞口50米处有一条双江至妙花的乡间小路横过。

中午1点半,在双江镇上一家名叫五三大排档的小餐馆吃中午饭。店家招待我们的,是本地的山揸茶。吃饭时大雨依然不依不饶地下着,远处的山被雨中的云掩盖起来。别说看不见峰顶,就是山腰也看不见。饭后冒雨回家,沿途的树飞速向后掠去,冰凉的雨水,依然淋在脸上。到家时已近下午4点,感觉特别累,恨不能大睡3天。

——第二十一篇2009年7月30日亭桥

荔浦现存古亭4座,分别是罗善亭、双寿亭、缀波亭、六角亭。今天从缀波亭返回后我后怕了很久。缀波亭又名玉雷湾凉亭,明清的样子,散发着霉味,站在秦古道荔江河段玉雷湾畔南岸。砖瓦结构,通长10米,宽6米,高5米,总面积60平方米。东西两端设护墙和拱形门洞,南北敞开,只立有两个砖柱,属两面坡顶形凉亭。地势使然,缀波亭一边紧倚高耸的大石山,一边面临荔江玉雷湾,美如梦境。

一开始我是不知道危险笼罩着前往缀波亭的荒凉独径的,也不知道雨后的泥泞增添了独径的惊险,更不知道此行之后很久很久依然后怕。如果知道,我肯定就没有勇气去,我有恐高症,而且相当严重。同事把车停在路口时说:“下车啊,下车走进去。”我都没有意识到。事后才明白,缀波亭在玉雷湾这里将荔平古道拦腰截断又拦腰连起——沿山麓蜿蜒的荔平古道从缀波亭东西两端拱形门洞穿过。沿路葱茏茂密的茅草湿漉漉的,草茎上满是凉意的水珠,阳光下分外晶莹。才走20多米,我的裤脚与鞋全湿透了。但我看到了大河奔流的一角,在小路的前方,明镜一样美丽。轰鸣的涛声,胜过世上最美的交响乐章。我喜悦地说景色真美,同时问了一句,多远。同事说:

“不远,1000米左右。”我“哦”了一声,并不知道这个1000米左右有多危险。因为草将脚下空无一人的险要,完完全全掩盖起来了。这危险,险就险在一边是山,一边是与路面落差10多米高的荔江。荔江全程在这里特别宽阔、幽深,称玉雷湾,在白天的时候可以看到。玉雷湾是那种既深邃又平稳的河湾,河边与河心的流速几乎完全一样,有200多米宽的河面与深不可测的水位。而道路只有一米左右,旧时曾有人用12根棕绳试探过玉雷湾的水位,但吊不到底。

时值雨后清晨,大雾弥漫,白茫茫一片,锁紧荔江。路之窄滑,难以形容,那是一不留神一脚就跌下河去的窄与滑。我们增加安全系数的唯一办法是慢走,再慢走。如果盲目地快速前进而一脚踏空,就会掉到浑浊的河里,生命白白断送,善泳者除外。只是愈往纵深处走,鸟语的清韵使小路愈发幽静起来。我拿出照相机,要拍这一路美景。直到窄逼小路的某个地方,宽度不足30厘米的路面没有青草掩盖,大河显得格外煞人,我才吓了一跳,才发现古道越走越窄,越走越险。我突然脚软了,心脏狂跳不止,深知“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我不走了,请同事拉我一把。心惊肉跳地过去后,再看大河奔流,忍不住又怕又舍不得地拍下一两个大河奔流的镜头。

亭是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当时只感觉耳畔有如鼓的涛声给人力量,脚下的路面也一下宽阔起来,而且既干爽,又没有泥泞。心里喜悦,就在一脚踏进缀波亭时问了一句:“还有多远?”同事说:“到了,这就是缀波亭了。”

我一仰头,就真的看见了这座千疮百孔中却不失古典美丽的缀波亭。缀波亭旧极了,但我还是感到一种说不清楚的亲切,仿佛前生来过。四下张望时,又一眼看到亭下缀着的万顷碧波。这万顷的碧波缀在亭下,使我立即产生了愉快的感觉,差点没有匍匐在地,朝拜这千古的美景。

缀波亭,原是亭下缀着万顷碧波!给亭起名的人也不知道是谁,但一定是满腹经纶、饱读诗书之士。亭上的字已完全模糊,只留下字的印迹。亭里已没人乘凉,亭外的路也没见有人通过,但我依然看见,过路行人在亭里停下来避雨休息,一边吃东西补充体力,一边欣赏亭外风景、等待着积蓄新的能量继续上路的情景。遇上落雨或落雪的坏天气,亭里聚集、停留的人会更多,而文人雅士于仲夏夜里在此听涛赏月,又是多么美好的景致啊。从江的这边眺望江那边的开阔台地时,江对岸的村落、竹丛,美不胜收。我在亭里东坐西站,尽情享受缀波亭里前所未有的清宁,享受与世隔绝般的诗意曼妙。

民国十七年(1928),荔平公路修通,缀波亭渐废。

告别缀波亭,我以为所长会开车直奔距离不远的另一座亭子,没想到他却把车开到县境东部一座著名的乌龙桥前。乌龙桥位于荔浦县东昌镇政府南面100米处,于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6)由官办民助建成。桥成日遇洪水汹涌而来,如蛟龙一般,故名“乌龙桥”。桥用大型石块拱砌而成,共三孔,通长49米,宽5米,高6米多,两端孔跨10米,中孔跨11米,东面桥头石阶19级,西面桥头台阶14级,是清代东昌镇至县城方向的主要桥梁,高大雄伟。桥头原有的“新建乌龙桥碑记”不知所终。1988年12月30日,荔浦县人民政府公布,乌龙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所长在桥西保护标志前1米的地方定点取GPS坐标数据时,我小跑到桥下河滩上拍照,拍摄方位是由东向西。我在拍摄前后一再欣赏这座著名的大型石拱桥,竟然忘了记录桥的其他信息。所长测得乌龙桥的北纬、东经、海拔高程后,直接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表》上一一进行了登记。桥的结构稳定,原状依然,但东、西桥头台阶损毁严重。桥的所在地东昌镇地处荔浦县东北部,与平乐县接壤,气候宜人。桥的东面为东昌镇栗木老街尾、东昌镇政府所在地,西向20米处有一条栗木至观岩坪的四级公路,桥下每天都有村民洗菜洗衣,热闹非凡。普查组建议栗木街村委组织村民挖掉铺设在桥头两端的水泥混合土,禁止机动车辆从桥上通过。同时修复桥两端台阶,平整桥面,尽可能地保护好东昌美景乌龙桥。

中午1点左右,我们在传递着清代气息的另一座凉亭——罗善亭各吃了一盘简单的炒米粉算作午餐。猪肉的颜色似乎使人不敢放心,我看了又看,宁可只吃青菜,也不吃肉。饭后继续工作,测量,调查,登记。

罗善亭位于新坪镇凤岗村委水坳自然村323国道旁,又名冷水凉亭,始建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砖瓦木结构,属于两面坡顶硬山式凉亭。亭通长11米余,宽6米余,高5米。这个亭子看上去有些特别,共一进三间。

南北两端设护墙,中间开门洞,东西向为单敞开式,仅设砖柱,砖柱上架设木构梁支撑亭面。目前,亭的结构稳定,保存现状一般。亭东与民房连为一体,南距新坪街2000米,西北面紧靠323国道,西距荔浦县城10000米。

亭里有卖米粉的、卖粥的,还有卖水果的。路人在此歇脚,热闹非凡。

亭的所在地新坪镇地处北回归线北侧,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夏长冬短,春秋为过渡季节。地形属于低山、丘陵、岩溶地貌形态,土壤质量好,适种性强,排灌方便,水稻年亩产在500千克以上。东西为南北向延伸的山脉,南北为山间地貌。东距海拔554米的鸡罩岭6000米,西北距荔浦河2000米。

回家时日已偏西,蝉在路边叫。

——第二十二篇2009年8月4日鬼节见鬼

中元节前10天,我决定不下乡。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与影响,我这个人除了有着正直敬业习惯外,对于中元节这个节气的敬畏心理也是有的。众所周知,中元节是一个阴节,用大白话讲就是鬼节,鬼节来临还去看古墓葬这种东西,心里会有些不爽。这种不爽不是我一个人的不爽,而是许多人的不爽。但是,广西区考古研究所的李珍老师他们下来,我就不能再顾忌这些了。我和所长一头钻进了李老师的车,去了古城古墓群。

古城古墓群位于荔城五里村,呈不规则三角形分布在土岭、丘陵地带,共有数十座,323国道从这些没有墓碑装点的古墓群中穿过。

古城这个并不偏僻的地方,曾为荔浦故城,有着深沉而又迷人的历史。

据志书记载,古城曾为荔浦故城是在宋代以前。1965年,广西文物普查时发现,东至新坪,南至荔浦师范,西至五里,北至变电站、五里排与古城公路两侧,共分布着封土堆48座。封土堆高一般2—3米,直径4—5米,有的堆土已被挖平,有的墓上立有新坟。1976年,广西考古队于五里砖厂发掘十字砖室墓1座。1991年,县文物管理所配合自治区考古队清理发掘39座已遭破坏的古城墓葬,出土物有汉代陶器、五铢钱、青铜镜。据出土器物推定,这些墓葬年代均为汉至南朝时期。像荔浦其他地方的古墓群一样,这儿的封土堆也是馒头形的。

我们很快抵达古城,但见古墓群里一个规模不小的红砖厂仍在冒烟。红砖厂长年累月地取土,已挖出了好几个大坑。如今,红砖厂把砖渣填进大坑,使大坑看上去像小山包一样。我们到达时,砖窑的烟尘正在漫天飞舞。

在这漫天飞舞的烟尘中,我们从红砖的方阵穿过,在现存的古墓区域查看。

深知文学与考古学都是触及人类灵魂的学问的我,多嘴地说:“古墓群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封土堆,不如说是活着的土著,我看得见他们的生活,他们跟现当代的古城人有着也许说不清楚的血缘关系。”没有人理睬我的“高论”,我望着蜂蝶在昊昊阳光中自由飞舞的样子,继续畅谈,“墓地里的人,像所有的现当代人一样一定谈论过别人、讥笑过别人、责备过别人,同时也一定被别人谈论、被别人讥笑、被别人责备过。”李老师笑了,他说:

“你的说法很形象,但是我们考古,重在证据。”我的脸一下红到耳根,羞惭得恨不能找条地缝钻进去。

我不再吭声,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心存期待,随时准备迎接一件可以改写历史的器物。但是,那件器物迟迟没有出现,而时间已经无情地流逝。只有砖厂烧砖时烧出的浓浓黑烟,依然在古墓群的上空随风飘散。还有农民种植的水稻、玉米、甘蔗、花生、大豆、红薯、瓜果、蔬菜、槟榔芋等农作物,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是一个闷热的下午,每个人的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热。我们在这闷热中,走进又走出了古城古墓群。晚上在荔江畔上渔村吃饭,微醺中的我居然忘记了,今天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鬼节。鬼节这一天,在我们这里按规矩要在晚饭前供奉先祖,要在天黑以后给先人烧纸钱、纸衣、纸鞋、纸帽等。

烧给先祖的这些东西,可以提前准备,也可以当天准备。午夜以后,可见满城烛光摇曳、纸灰飞舞,看上去鬼气森森的。但是这一天,我没有在家吃饭供奉先祖,却去古墓区工作,看生死两茫茫,花儿开得香。

——第二十三篇2009年8月24日荔城三桥

出门下乡时间没到,我安静地查阅《荔浦县志》中有关荔浦古八景的诗篇。出门前照了一下镜子,发现脸上的皮肤在日晒中越来越黑,有点心疼,这都是下乡下出来的。自嘲地一笑便出门了,心情依旧美好。今天的计划是去复查荔城三桥,桥的芳名是仙人桥、东岸桥、西岸桥。三桥均折射出清代桥梁建筑水平的高明,均为1988年荔浦县人民政府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所横跨的河流,是杜莫河与荔浦河。

古老的仙人桥,就横跨在流经荔城镇鸳鸯街头的杜莫河上,连接起桥两岸的村庄。桥这边的村庄叫沙街,桥那边的村庄称鸳鸯街,都是秦时古道上的村落。府志记载,仙人桥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建造,传说因建成日有仙人走过并将脚印留在桥上而得名。桥3孔,通长37米,宽5米,高6米,大型方石错缝建造,是古代荔浦县城通往荔浦县东南各地的主要桥梁。目前结构稳定,原貌依然,保存现状较好。但桥头原来立有的碑记在“文革”期间被毁,桥面因机动车辆辗压已不平整,桥栏杆有破损现象,桥头两端原有的6、9级石阶,不知何时已被填成漫坡。

桥下游的1000多米处,是杜莫河与荔浦河汇合的地方,有“双溪牧唱”美誉,是荔浦古八景中一景。清代知县周克堃诗云:“前溪绿接后溪波,风送蛮音入牧歌。吹笛村中流水急,叱牛声里夕阳多。都残芳草青沾鬓,穿过落花红满蓑。长啸归来天未晓,月明高枕卧云窝。”

同类推荐
  •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文学——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文革”十年,文艺界一片萧杀。但是在地表的高压和萧杀下,却生发和涌动着激情澎湃的思想岩浆。包括红卫兵文艺、新诗歌运动、知情歌曲、知青文学、手抄本、民间口头文学等,在城市的街道上,在农村的谷场上,甚至是干校和监狱里,到处都有地下文学的声音。本书对“文革”十年的地下文学进行全面的梳理,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动乱年月的民间文学思潮。
  •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22个爱情故事,22种跌宕人生。他们一个个都爱得小心而慌张,一路情事,既有身体的坚守,也有内心的一片狼藉。原来,一次恋爱,一个手势,一句诺言,都是他们爱之人生的一种隐喻,不在此时,也在彼地,皆成未了之愿未尽之缘。他们,将拧巴、卑微、纠结和悲凉,一一呈现,又将你温暖打动。不为争执。不为解释。只求默默还原和追溯。
  • 民间流传笑话

    民间流传笑话

    千百年来,老百姓生活中的诸多经验、教训,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总结成一句句的俗语,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有不少俗语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这些俗语虽然语言浅白,但沉淀其中的丰富的人生智慧足以令我们受益匪浅。俗语是通俗的民间文学中的口头文学,它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它是口耳相传、没有书画记载的民间文学。它对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是非功过的评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形象比喻,从而给人正告与劝诫,在启示中发人深思,使人有所感悟和省察。
  • 永靖诗情

    永靖诗情

    本书内容包括:八臂观音、八盘峡水电站、吧咪山、白塔川、白塔木匠、白塔寺、伴客同游炳灵寺,归途口占等。
  • 文言修辞新论

    文言修辞新论

    文言修辞学是研究探讨古诗文语言修辞现象的一门学科。本书对这一学科的发展源流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作了全面论述,并重点介绍了文言修辞的一些基本概念。
热门推荐
  • 畜牧龙

    畜牧龙

    三分种田的悠闲,两分自在的生活,一点五分激情热血,零点五分恶搞轻松,一分自然修炼,外加两分舒爽畅快,希望这样的比例能满足大家!※:龙天华是一个人,其次,他才是一只妖,一只觉醒了洪荒时期恐龙血脉的妖。嗯,听说他经营的牧场,就叫做恐龙牧场来着?古代的妖是占山为王,盘剥百姓!现代的妖是经营牧场,自食其力!想知道妖是怎么样经营牧场,如何自食其力的吗?进来看看吧,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推荐收藏一个别少啊!在这里,俺善意提醒大家:千万别不把妖当人看!因为妖也是人变得,啥?自己修炼的?去去去,谁告诉你动物能修炼成人身了?违背常理晓得不!畜牧一群:69146299畜牧二群:13276729畜牧三群:65808994畜牧VIP群:94539570俺扫榻恭候……O(∩_∩)O~
  • 就这样日益丰盈

    就这样日益丰盈

    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第一本随笔集,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小说以外的阿来,展示经藏、汉、西三种文化熏染的阿来。另配有12页阿来的生活写真照片。
  • 丧化末日

    丧化末日

    一次精心准备的考古行动,却挖出人类的灾难。平凡学生,不凡经历。
  • 新编世界五千年(二)

    新编世界五千年(二)

    拜占庭帝国的居民大多数是希腊人和希腊化的东方人、叙利亚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埃及人和波斯人。帝国语言在4至6世纪以拉丁语为主,7至15世纪以希腊语为主。帝国的欧洲部分有许多蛮族,主要是斯拉夫人和蒙古人,也有少数日耳曼人。显然,拜占庭是个多民族国家,这对它的文化有着深刻影响。拜占庭文明由罗马政治体制、基督教、希腊和东方文化三部分组成。
  • 奇葩伪宅的大学生活

    奇葩伪宅的大学生活

    伪宅就是伪宅,介乎于宅男宅女和常人之间的存在。通常脑子都是各种不好使,神经略微不正常。程鹏是个喜欢天天宅在那个好像废弃大楼的学生宿舍的伪宅男,他喜欢看动漫,能够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懒懒散散就是他的人生信条,懒人撞鬼会是什么情况?搞笑?恐怖?
  • 相信你会到达明天

    相信你会到达明天

    她们是华语媒体中最炙手可热的女主播,对于经常在电视屏幕里侃侃而谈、风姿绰约的她们,你也许再熟悉不过了,但对于她们从默默无闻的青年成长为优秀女主播的艰难和她们在幕后的奋斗与艰辛,却知之甚少。本书将为你展现柴静、董卿、侯佩岑、谢娜、柳岩、朱丹、阿雅、王冠等18位魅力女主播不同于荧幕前的别样生活,展现她们身上的正能量,带给读者追逐和实现梦想的希望、勇气与力量。
  • 超级传承修神录

    超级传承修神录

    身具女娲血脉者,一旦激发血脉,身体恢复能力,抵抗能力惊人!成仙成神比别人容易上千倍!古枫身具女娲血脉,又获超级传承,开始他的彪悍修神录!
  • 归乡者

    归乡者

    从他乡归来,故土早已物是人非。对于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又该如何的面对呢?失去了记忆,失去了一切,但是却知道她会一直陪伴着。(总的来说,就是一个从异界归来的家伙,在三战之后的世界,种田生存,开无双的故事~)
  • 阴间男媒婆

    阴间男媒婆

    男主科技大学毕业,梦想是成为像乔布斯那样以科技改变世界的人,结果却走上了阴间媒婆的道路。因为家族历代的阴德亏损,到了主角家这一辈家族就要走厄运,家族里头全是男丁,唯独主角小时候开过天眼并且是四阴体,可以拿起白线,做阴间媒婆。主角要不断的给鬼牵白线不断的还家族阴德,保一大家子平安。一个搞怪的职业,一个男媒婆的身份,无数爆笑阴间爱情故事,赵四刘能赵大脚的阴间版,可以查询功德换装备的APP,四大灵异界美人的全方面包围,尽在阴间男媒婆。
  • 溺宠甜心:蜜恋定制娇妻

    溺宠甜心:蜜恋定制娇妻

    十年前,她们就认识,十年后,她们再次重逢,感情的天空,永远为有缘份的两人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