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5800000027

第27章 千年唱和(2)

夜来空山孤寂,寒气浸人,蓝色的天空漂浮起一弯金弓。一堆火就是一种力量,一个人就是一种信念。身临其境,很难不令人一次次演绎古人成群结队、充满危险也充满希望地顺藤滑下,过河,遁身于莽莽丛林为部落寻觅食物的过程。他们的气味,他们的手语和口语,他们中的智者和弱者,他们彼此之间谷底峰巅的距离,意见不一时的争吵,与生俱来的生存意识和对于未来的忧虑。饥饿的痛觉,雷电的影响,对于异性的渴望和随之而来的生殖。一人分娩,集体慌乱,舞蹈。慌乱,舞蹈,呐喊,驱邪祛魔。他们的信仰、祭祀和行为充满目的,充满务实精神,心灵上则渴望一种神力,一种超越自然的神力。生病时的他们往往束手无策、惊慌失措;亲人去世则非常悲哀地与他告别,一如今天的人类与已故的亲人告别。

入夜,豺狼虎豹在隔河的对面山上嚎叫,他们虽无须持箭与之对峙,但仍怀着一半紧张、一半侥幸的心情入睡。清晨还是要去向那豺狼虎豹嚎叫过的山上狩猎,离开自己生存安全的孤岛,把身体藏在密林中,把眼睛望向密林外。野兽来了,野兽东嗅嗅西嗅嗅地来了。他们一阵兴奋,先是一阵石箭射出,随之是几十个人呐喊着群起攻之,挥木棒的挥木棒,掷石斧的掷石斧,这残酷而又激动人心的时刻,是不允许有丝毫杂念的。野兽倒地之时,就是他们的胜利之时。他们的胜利是又一次地战胜了野兽,又一次地战胜了自然。

在这里,我看到了古人类狩猎归来的幻影,他们敏捷的身姿在山峦中依稀可辨。他们的团结、智慧、勇气和力量我也看到了。我甚至还看到了他们黑白分明的眼睛,多毛的身体和寒冷的冬天从他们嘴巴呼出的白气,迅速与天上白云融为一体的景象。生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岛上的一切生物都充满进化——人类,在不知不觉中进化到了今天。

我在坡上站了很久,始终望着河谷那端,冥冥中似要等待谁的到来。谁会再来?我有飞翔的感觉。太阳和月亮最终会将我吞没,我逃不出白天,逃不出夜晚。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天空,亘古不变的秘密始终清晰无比地陈列着。

我觉得现世中谁都不是生活在孤岛之外而是生活在孤岛之内的人,这种感觉也不知持续了多久。我甚至莫名其妙地看见自己在岛上分娩时突然死去的情景,大为震惊。原始的宗教为我绕着火堆,呐喊起舞,小孩的哭声宣告我生命的延续。我继续朝我来时的地方走去,一路踏梦,衣袂飘飘。侧目现世荣华,很难不与灰飞烟灭这个词联系在一起。

岛上的生产、生活与繁衍,客观地说是和谐的,但也是残酷的。历史一去不返,曾经生活在这块遗址上的古人类已经永不复见。他们点燃并且使用过的明火,却依然在今天的这块土地上绵延,火光熊熊。

天上是一片鳞状叠盖的白云,似动非动。我的思绪渐渐从那万年的光阴滑过,四冲河不知道流过多少河水,也不知道流走多少人家。

快下午1点时,我们走过四冲的田畴,翻过已经没有多少人再走的小扒坳,返回大扒街吃饭,吃的是四冲河的鱼和四冲河边的野菜。鱼和野菜都香,都冒着腾腾热气,跟我周围的许多物质一样,同时为过去和现代所拥有。只是人的时间、空间、能量、物质、生命、意识不同,吃起来的感受就会不同。

饭后在考古队的住地,负责总管此次出土文物的张技工,拿出他们这次发掘的部分不同形制的原始文化遗物让我辨认。有生产、生活用具,也有装饰品,还有一些一时搞不清用途、内涵、源头和相互关系的石器,一件件全分装在一个个编好号码的透明塑料袋里。一个袋一张标签,一件文物一部历史,毛坯、石砧、石核、石环、石凿、石片、石斧、石箭、砺石、陶纺轮、研磨器等成品或残件……我强烈地感应着,一件一件拿出来触摸,感受,又一件件还原。我知道远古人类以石砧为工作案板,将要加工的砾石原料放在案板上,先用石锤打制,再用研磨器磨制,最后使之成为石斧、石锛、石凿、石箭等石器。而所有这些石器,都将为了解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人类的起源再添新证。只是不知这些石器来自哪个石器制作坊,哪件石器是部落酋长权力和身份的象征。

磨制较精的环与陶纺轮,是四冲遗址的典型器物,它标志轮技术已经开始运用。石片上的打击点放射线让我注视了很久,打磨者留下的打击痕,于我怎一个感动了得。我甚至感到飞溅的火花和石碎飞到我头上、脸上的那份感觉。穿孔的石环很小,但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石箭是我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冷兵器,最早的战争,一种有策略,有艺术的战争。

冷峻,锐利,锋芒毕现,也不知在谁的手上蓄势待发,没有回头。为生存,还是为尊严。那磨箭和射箭的手,全都青草如烟了。空留一箭,穿越古今。

岁月,永远都是声色不动的胜者。还有古拙的石斧,极像男人的手,抓牢它,就好像抓牢一个可以依靠的生命。这是使用手斧狩猎和砍砸器砍砸食物的时代,也是用手斧和砍砸器劈向黑暗、砍砸黑暗的时代,凝视它,可以看见人类在此生产、生活的足迹,亦可见人类在此充满恐惧与敬畏的心迹。阳光下将它们贴近心窝,又有身在新石器时代的异样感觉。

沉甸甸的石核带给我的启迪特多,我看见石核内蕴的火花,在古人的敲打下一颗颗、一串串地放射出来,光彩夺目。古人敲打石核的声音,从石核上打下的石片,均使我摆脱内心的空茫,恢复生活应有的自信。那种信心倍增的感觉,好像是纷至沓来。我尽情享受这个一瞬之间的感觉,熊熊燃烧起美的向往。

下午开工不久,发掘者使用手铲挖出了一个完整的、碧玉般的灰青色石环。剥去石环上面尘封的封泥,石环石状的光芒摄人魂魄,一下就将人的眼与心紧紧吸住。它向现代人类展示的审美情趣,足以与现代文明的审美情趣相媲美。因为环作为人类的装饰物品,不仅没有从人类的时空中消失、衰亡,反而愈加盛行,同时渗透到世界各地的文化中。

考古学者在石环出土处插上标签,迅速记录、拍照和绘图。

头上是一片深邃的苍穹,耳旁是一阵无影的清风,我看见这个直径5厘米左右、中间有一圆孔的石环,好像一轮满月。以手握之,恰似握住一轮月光。想那在朦胧月夜为爱人打磨这个石环的人,多么可爱。我不能不满怀情爱地久久将它握住,握住这个具有沉静和孤独色彩的环。

在我的心中,灰青岩一直是一种孤独的岩,灰青色是一种孤独的颜色。

那么,这个灰青色的环呢?当我凝神望向它时,它一下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不,一块岩石。发现它的那个古人满怀喜悦,用石凿把它小心地从岩石上敲下,望着明月,心生憧憬,夜以继日地打磨,然后,它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蕴含并承载着一个人的热情,从这个人的手上交到了那个人的手上。

美丽,沉静,彼此慰藉。

完成一个环的打制需要多少时间,需要怎样的慧心和耐心。那是一个并不讲究精致的年代,打制人却通过纯粹的手工,打磨出如此讲究、精致的石环,除了爱,我不知道还会有别的什么。只不知道它熔铸着谁的思念与牵挂,肉欲的还是精神的,初恋的还是卷土重来的爱情。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石头也是有感情的物质,因而想到制环者的激情唤起了石中深藏不露的生命情感,石材柔顺地,让打磨人把它打磨成环的模样。而那佩环的女子,在将环佩挂在自己饱满的乳沟之间、一步一颤地为环感动时,一定也将自己身上的饰品,作为信物挂在了对方的项上。

入夜,山和河流一起沉睡,胸佩石环的女子能够安然入睡么?外出狩猎的男人,并不是每次都能平安回来的。

收敛绵绵不绝的遐想,我的视线越过孤岛下的河流,前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林深且广。那时候的森林一定要比现在茂密,而瘴气也大行其道。光阴流逝,生命流逝,居住者在不断变更。最初岛民的后代不知从何时起,也不知是迫于自然界的威力还是部落的争端,渐渐从这里迁徙出去。距这里不远处出现的村子,是否与古人类血脉相连?我的思绪又漫无际涯地驰骋起来。

……今天人类的生活习惯,恐怕有许多与这远古人类的生活相关,甚至直接来自于远古人类的行为吧。作为一个现代女子,沐浴着远古人类的智慧之光,我觉得从事文物管理工作和从事考古工作一样,要比当今任何一项工作都来得身心安宁。应邀参与广西平乐四冲古人类遗址的考古工作,我的文字虽然还不能深入到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术里,但我已懂得,遗址所在孤岛的两端,一端是古,一端是今。

而四冲遗址古人类的生命色彩,并未被落日掩埋。

(刊《广西文学》2007年9月广西散文新势力16人作品展专号)

千年唱和

这是时雨时晴的一个季节,我一直沉溺在抚摸石刻、整理小城千年古寺——鹅翎禅寺摩崖石刻的意境里。来去都有一把小红伞遮着,晴时遮阳,雨时挡雨。

中国石刻,源远流长。石刻是中国书籍的源头,它集诗文、书法、雕刻于一身,对事物、情感、语言、信息等具有记载、储存、沟通的作用。什么是石刻?冯云鹏《金石索》曰:“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徐自强、吴梦麟《古代石刻通论》云:“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广西荔浦鹅翎禅寺的摩崖石刻,应该属于文字方面的摩崖石刻吧。

鹅翎禅寺又称鹅翎岩,是广西地图仅仅标有的两个古寺之一,看起来非常壮观,里面有大雄宝殿、观音殿、玉佛殿……寺内外目前发现的摩崖石刻大约有三十多处。这些在自然山水中多么和谐的摩崖石刻,或置景记事、赏景抒情,或题诗、题联……大都为地方官吏、社会名流所题,没有年代及姓名署款的极少。怀思古幽情的人,可以从中看到一代又一代才情各异的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的依依情韵。

宋朝知县甘同叔的一首《鹅翎岩》,开启了鹅翎禅寺摩崖石刻的先河。

诗云:“俗谓鹅翎未必然,娥英恐是古时传。溪声流尽苍梧泪,斑竹林中闻杜鹃。”到明朝万历知县吕文峰的诗在鹅翎禅寺出现时,鹅翎寺内外已经有了十多处摩崖石刻。

此后,陆陆续续的,又有许多文人墨客来这里进香、游岩、赋诗。很显然,尚游之风在唐宋时期的岭南已经形成,鹅翎禅寺的景致又深为周边地域的文人墨客所钟爱。由是,古代士大夫们所推崇的对弈、泛舟、放生、问奇字、试泉茶、卧听钟声、溪边抚琴、听松涛鸟韵、醉穿花影月影、试骑射剑术、水边林下得佳句等雅事,便在这浓荫覆盖的禅寺内外发生了。

冬天,大大小小的岩洞温暖如春,盛夏通风凉爽。推崇一日游的古代文人或以同乡游、同僚游的阵容,或以家人游、新朋故交游的形式来到这里纵情山水、放牧思想。天明动身的他们风雅而又从容,不到日落时分是绝不肯踏上归途的。饮酒赋诗则是这一日游中的一大雅事,所以,酒是他们出发时的必备之物。对弈、放生或听松涛鸟韵之后,他们在洞中生火做饭、烹酒、煮茶、吟诗……那火一燃,一旺,一黑成灰,一转眼间就是宋、元、明、清从洞中一一穿过了。但是,管他呢,“酒一戽兮琴一曲”,有酒有歌,依然曼妙。

他们的诗,有的落在洞里,有的落在洞外,还有的落在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最后依靠刻石工匠的技术力量一一刻到岩上——刻石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文化时尚。而诗人写诗,书法家书写,石匠把诗刻到石壁上,则是一面摩崖石刻完成的基本条件。一块摩崖,一段历史,不是绝唱,胜似绝唱。

这些诗,没有深奥难懂的东西,有的只是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尽管,时光的流逝使洞内外的摩崖石刻或积满岁月尘埃,或布满岁月青苔,但这并未减少它们作为摩崖石刻的诗意光泽。仔细读去,诗人性格不同,诗的境界也不同。我完全能够想象他们气喘吁吁地攀到洞中,当风吟出诗来的喜悦。缅想他们在风雨中或晴朗中大声吟诗的情景,备感诗歌带给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美好。

在众多的摩崖石刻中,我以为宋代主簿梁弼直的《鹅翎岩祈雨文》写得最佳。一句话勾勒祈坛规模,两句话写就天象姿态,用笔十分简约。祈雨碑位于洞中一个形似口腔中咽喉的地方,因免受风雨侵蚀而得以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整块摩崖,字字清晰,个个温润。写的是荔浦某年夏天大旱,官府设坛祈雨时的奇异天象。

我对石匠把《鹅翎岩祈雨文》刻到近似岩洞天面的这个地方感到惊异,刻下的石碎不会落进他的眼睛吗?那时候没有防护眼罩,他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往石上刻且还刻得如此干净利落,真是不简单。我很想知道他是谁,就企图在石刻的后面找到他的名字。但是很显然,这是白费力气的——石匠地位在古代十分卑微,极少有人在石刻后面署上自己的名字,这个石匠当然也不例外。

山腰上曾经多么著名的摩崖石刻“洪洪福福地,空空洞洞天”的对子最是耐人寻味,可惜由于风雨严重剥蚀,已经十分模糊,相当难认。

好在,龙洞中那幅阳刻的摩崖对联异常醒目地安在:松鳞变化身成玉,石骨开张含有珠。洞中那面多么富有魔力的千年唱和的摩崖石刻亦安在,且以几乎完整的姿态,富有质感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这些碑刻,一一排列在举头就能看见的石壁上,一首挨着一首,很是壮观——一个小方块一首诗,一个人心中的唱和,一条诗意的河。优美的诗语,清晰的刻痕刀迹,溅起一个个朝代的浪花。这些浪花雍容大度地流过一个个世纪,流进今天我们这昌盛的时代。虽然我不善写诗,但是并未影响我对这些诗歌的诗意欣赏。

他们用的都是一个韵脚,结尾都是“瓢”字,这很有意思。他们来自不同的世纪、不同的朝代,后来者却和着先来者的原韵,寻找先来者的感觉,用同样的韵脚作诗,然后请来刻工,按照书法家的书法将阴刻线条刻得很深很深,使后来者能够一睹先贤的诗文。他们所在的位置和所看见的景致大约是一样的,又是不一样的。辨析中我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来,他们千年唱和的声音就一下一下地撞击着我的心扉——我纤毫不差地感应着歌者对于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激情。抚摸他们留下的诗意摩崖,我不仅没有感到崖壁的冰凉,反而感到温暖。

辨析并抄录这些遥隔着千年唱和的诗文,我想到了千古知音。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知音,我对知音的理解,是在你遭遇挫折以后给予你本质抚慰的那一个。而人生是易变的,因为人生环境复杂多变。我不知道再过二三十年,当我垂垂老矣,谁还会怀抱鲜花,扣响我的门扉而成为我生命中真正意义上的知音。

同类推荐
  • 乡村的记忆

    乡村的记忆

    仿佛回忆温暖的往事,融化心头的郁结和焦渴。让人化作随水漂游的树 叶,悠然又悠然,听一路泉水叮咚的天簌之音,惬意间魂归故事。 《乡村的记忆》收录了《乡村的音符》、《老骡》、《城市旁边是乡村 》、《芦苇》、《大烩菜》、《普通话》、《耳朵是用来听音乐的》、《自 己的风景》等散文作品。
  •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随笔,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 雪飘月舞

    雪飘月舞

    本书主要收录了一些著名的诗歌、散文,供大家品鉴欣赏,最后还提出了一些短评供大家参考学习。
  • 故乡是一段岁月

    故乡是一段岁月

    本书是一部有关童年、儿童、儿童文学的论文集,分为四辑:写给春天的文学、天籁之音、他山之石、文学与家园。
热门推荐
  • 总编大人请宠爱我

    总编大人请宠爱我

    小写手丁小嘉,二十有六,未婚,有点二,偏偏摊上大总编杜春风。本想悠闲自得的拿个白领工资,无拘无束的写写小说,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海滨城市。没想到空降的主编大人像一只挥着鞭子的狼人,将鞭子尽情的甩在她这头“牛”上,工作找她茬,生活也不让她好过。俗话说,与爹斗与娘斗不与boss斗。没错,这就是一部小虾米打倒资本主义的血泪史,大狼人杜春风磨刀霍霍向猪羊,她奋起反抗,正面交锋,可惜节节败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怎奈白兔天生短加上后天愚钝,狼人身姿矫健,智商略高,小写手丁小嘉唯有缴械投降。什么?你说缴械?别搞了,缴衣都可以缴械算什么?问:三十六计,哪计可以战胜大Boss?答:将其睡之。睡就睡咯,谁怕谁噜!
  • 十年

    十年

    十年夫妻,十年爱恨纠缠……十年之前那个阳光俊朗的男孩,许诺过他们会永远在一起,她相信他,只是世间总是有那么多事与愿违……十年之后终画上句点。
  • 一吻定情:恋上蜜糖夫君

    一吻定情:恋上蜜糖夫君

    拐错男人进错房,她本想拍拍屁股溜走,无奈还没跑就被抓住,“女人,你在找死!”他凌冽的眼神仿佛万千刀刃射入她心,谁能想到前一秒要杀她的人,下一秒竟然要娶她做娘子?原本桀骜不驯、冷酷飘逸的男人一下子变身黏人的棉花糖?拜托!她身上还有艰巨的任务,要拐一群美男回女儿国,这下好了被妖孽缠上,她还怎么进行她拐男人回去的光荣任务?
  • 不可不读的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现代卷3)

    不可不读的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现代卷3)

    本书精选20世纪上起鲁迅的《狂人日记》,下至邱华栋的《公毛人》共166位作家的281篇短篇小说,编为10册,按作品发表时间,以949年10月为界,分为现代卷和当代卷各5册。
  • tfboys花都开好了

    tfboys花都开好了

    2333其实看了就造了,并没有很虐,一点点而已,
  • 重生之女仆太嚣张

    重生之女仆太嚣张

    男朋友要结婚了,新娘却不是我。白星只是想离开这个伤心地,不料飞机出事,她,重生了。这辈子,她只想着怎么虐他,整他。报仇大计还没成功,他却突然提出结婚的要求......“章盖了,名我也签了,什么时候你想离婚都可以。"白星终于怒了,不把你的生活闹得鸡飞狗跳我白星算是白重生一回了!接下来,豪门私生,职场竞争,契约联姻,企业联合。一桩接一桩......她和他,还有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感谢阅文评书团提供书评支持!
  • 通天书圣

    通天书圣

    先天残缺的少年书生,命途无望的名门少爷。一本残破的疯魔古卷,一套神异的玄奇秘术。一个她。万水千山总无畏,一吻相随到天荒。且看他如何逆天夺命,走出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通天大道。
  • 掠心夺爱:高冷金主我来暖

    掠心夺爱:高冷金主我来暖

    为解燃眉之急,走投无路的她不得不找他帮忙,没想到他不仅不知恩图报还落井下石、趁火打劫。没办法,只怪当初自己瞎了眼。哎!不知是犯了圣母病还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发作?洗衣、做饭加暖床,竟然乐此不疲。
  • 夜莺演唱会(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夜莺演唱会(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独尊九界

    独尊九界

    修真路漫神秘的时间,神秘的地点,神秘的事件,神秘的人物冥冥之中似乎有着某种联系。炎帝之后,刑天之徒,吕布,关羽在体究竟创造怎样的旷世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