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8900000045

第45章 甘南的宗教与社会生活(9)

满族建立的清王朝统治中国长达260多年.作为继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之后的又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封建王朝.清朝之所以能统治这么长久,部分原因完全得益于统治者所施行的比较成功的宗教政策。满族的宗教信仰是萨满教,但对其他民族的宗教信仰也不排斥,采取“顺其俗而治之”的政策。清朝统治者支持汉族信仰佛教和道教,对藏族和蒙古族虔诚信仰的藏传佛教,实行提倡和尊崇的政策,对伊斯兰教在前期采取“齐其政不易其俗”的政策,在中后期政策有所调整。对于基督教在前期以利用与限制的政策为主,在后期随着国门的大开,由放任自流向特加保护的政策转变。

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多数民族信仰不同的宗教,因此多种宗教并存是中国宗教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朝代都存在着宗教问题.所以历代统治者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宗教的政策和策略,以便实行有效的管理。中国古代的宗教政策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求同存异、平等共处是它最突出的特点,历代王朝的宗教政策在有共同点和继承性的前提下,又各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差异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宗教政策

宗教政策的质量对于一个国家宗教事务处理得好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而正确的宗教政策,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冲突,在促使信教群众有序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合作,从而实现社会精神资源的和谐配置。我国宗教政策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正确性不断地提高,它在消除宗教领域的矛盾、发挥信教群众的积极性,实现整个社会精神资源的和谐共处方面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对于古代宗教政策的遗产,针对实际情况有鉴别地进行了继承和扬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处于由旧的社会制度向新的社会制度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在对宗教问题的处理上,国家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大政策.并在宪法及有关法律中加以明确规定,以立法的形式来保证宗教信仰自由是国家对待宗教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同时确定了各种宗教之间平等的基本原则。在政治领域,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作为巩固和发展同各民族政治同盟的重要手段。在对宗教性质的认识上,把宗教问题上的矛盾定位为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认为有神论和无神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样可以团结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之下。当时还提出了中国宗教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复杂性这五大特点,这为正确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又初步提出了宗教制度改革的任务是为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些思想认识和相关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它为后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宗教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整个政策的调整,宗教政策也在继承以前经验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了适应社会现状的改革,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多种宗教平等共存特点的宗教政策。主要有六个方面的思想认识和指导原则:第一,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仍然是长期的、复杂的,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处理复杂的宗教问题。第二,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持这一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第三,政府与宗教界之间关系的原则是,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第四,国这要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第五,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坚决防止和反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问题进行民族分裂活动,维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第六,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里,宗教以其特殊的形式在人们的公共精神生活中广泛地发生着作用,这种作用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国家的宗教政策,特别是近20多年形成的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和政策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和政策中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容了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之间的差异,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既维护了当代精神世界的统一。又为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基础。第二,国家在宗教事务管理过程中,逐渐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依法取缔“邪教”。第三,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和政策中引导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理论.为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事务树立了理论范式,谱写了“社会主义和宗教”的新篇章。②

正是由于这种从古至今正确的宗教政策,才使各种宗教不管大小、无论土生土长的还是外来的,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都处于平等的地位,所以在中国这个大社会环境中,都有平等的适宜生存的社会土壤。甘南地区的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苯教共同存在于一个不大的区域内,就是受到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多种宗教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的濡染,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求同存异、平等共存的宗教文化因子。再加上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宗教对各个民族和整个社会的教化作用,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宗教政策.使得各种宗教能够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这也是甘南地区的各种宗教能够共存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节 和平相处的民族关系

民族不是简单、孤立地存在的,除了内部因素作用外,它的发展演进还要受到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民族所处的社会环境条件、民族关系状况等对民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民族关系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力比较大。民族关系是民族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涉及民族性内容的社会关系,它在本质上涉及了民族这一人们共同体的地位和待遇、利益和权利、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问题,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能产生各种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从而使民族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民族政策能够对民族关系的许多方面进行协调,从而使民族关系向着更有利于民族发展的方向发展。我国从古到今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为调整民族关系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古代的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作为国家管理民族社会、调整和处理各个民族之间各种关系的措施和方法,以外力作用的方式影响着民族发展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许多方面,对民族发展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从微观上来说,既有政治方面的,又有军事方面的;既有经济方面的,又有文化教育方面的;既有宗教方面的,又有风俗习惯方面的;既有行政管理方面的,又有因俗而治方面的。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内容异常丰富,但是从宏观上来看,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羁縻政策;二是怀柔政策。

(一)羁縻政策

《史记·司马相如·索隐》说:“羁,马辔头也。縻,牛缰也。马云羁,牛云縻。言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也。”从秦汉以来,羁縻作为一种对待少数民族实行的政策早已有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以夷制夷”政策。羁縻制度是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就是把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作为特定地域,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官土吏”,他们除了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内部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行处理。通过这种对少数民族的上层统治权力的确认,实现制度认同和社会整合,达到皇权一统的理念。同时通过这种羁縻制度也建立起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平等关系,有利于产生和谐的民族关系。由这种羁縻政策制定的自治制度经过长期改造、创新和完善.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中国现代社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怀柔政策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历代的统治者为了实现对少数民族的统治,采取了两手政策,一方面实行武力征讨政策,另一方面又采取怀柔政策,即是“恩威兼施”、“抚剿并用”,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实行怀柔政策为主。因为历代统治者知道试图用武力或者行政手段强行改变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特点,实行与汉族一样的各种制度,不仅难以奏效,而且还会激起反抗和叛乱。因此在用羁縻政策解决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制度形式之后,以汉族为主体的历代封建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往往施行的是以安抚笼络为主的怀柔政策。尽管怀柔政策是以维护汉族利益为前提的民族政策,但却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解民族矛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意和重视怀柔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巩固统治地位和保持国家的统一。现代中国社会也同样继承并完善了怀柔政策的实质,制定了对少数民族的各种优惠政策,以此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

二、我国当代的民族政策

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根据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现实状况制定的旨在促进少数民族发展和调解民族关系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在夺取全国政权前就十分重视中国的民族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来解决当时的民族问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已有民族政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体系。

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发展繁荣。这是我国在民族问题上坚持的三项基本原则。②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的制定和民族工作的开展,都贯穿着这样一个总的原则和精神。民族的平等、自治、发展是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根本宗旨,目的就是为了让各民族在平等的社会环境基础上,实现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当家做主,实现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民族平等、民族自治、民族繁荣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民族平等团结是我国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民族平等团结,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的基本保证,还是巩固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为了实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具体方式,这是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原则,结合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自治权不仅包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对民族聚居地方实施有效的管理,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机构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主体核心.主要实施政治管理、经济建设、财政税收、文化教育等自治权。

中国从古至今的民族政策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以“羁縻”政策为代表的间接统治制度体现出中国在民族政策方面与众不同的独特经验,这种传统经验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创新发展出了一种崭新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怀柔”政策为代表的保护性民族政策,不仅体现了民族平等,而且表现在对处于劣势地位的人们共同体的刻意保护。由于中国民族政策的正确性和很强的适应性,所以对中国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我国和平相处的民族关系

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数千年的文明与文化发展过程中,虽然有过几次比较大的民族冲突,但每次持续的时间都不长。每次短暂的冲突后都会出现一个文化交汇、民族融合的大好局面,而且会延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一种固有的继承性、连续性。“我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矛盾斗争,又相互联系和日益接近;既有各自的民族特点,又日益形成它们间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共同点;既分别存在和建立过不同的国家政权。又日益趋向于政治的统一和建立统一的国家。”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相比,古代中国民族关系相对稳定,中国境内各民族在和平稳定的民族关系中不断地发展壮大。

现在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民族关系的经济基础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之上.政治基础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之上,所以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必然是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和平相处关系。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之间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地位和待遇、平等权利和利益。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互助的前提和基础,民族互助是民族平等、团结的必然结果。平等、团结、互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体。

同类推荐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是一本涉及哲学与心理学的普及性佛学读物,由“我”与法师的对话、“你”与法师的对话和“心”与法师的对话三组对话,53个问答组成。觉真法师通过很多具体的生活或者人生的问题,比如家庭、爱情、婚姻中遇到的问题,以自己一生的研佛心得,给予了积极和智慧的解答,在阐述中贯穿儒释道传统文化精华。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
热门推荐
  • 先跟对人,再做对事

    先跟对人,再做对事

    做事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是成就梦想的阶梯。掌握了做对事的技巧,能使你在老板的支持下一展所长,犹如游鱼人海、飞鸟入林,可以实实在在地大展身手。《先跟对人,再做对事》阐述了跟对人、做对事的奥秘,旨在为读者的事业成功打造一个绝佳的平台。跟人是一门高超的技术,是基于美好愿景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人生选择。跟对人,你的人生很可能就此改变,你会少走很多弯路,甚至绕开致命的失败。
  • 妻来孕转

    妻来孕转

    三年前,看到不堪画面的她远走他乡,在异地度过了痛苦的每一分,每一秒。三年后她回国,看着依旧气宇宣昂的他,她如花瓣的嘴角浮起了一抹诱人的笑容。“先生,我要的是小鲜肉,而你这个腊肉,很抱歉,我吃不下。”甜美的仿佛涂了蜜腊的嗓音,缓缓的从她娇艳的红唇中吐出。“你是我的。”他依然霸道的将她圈入怀里。“尹总裁,你已经被我扫地出门了。”上官雪儿一脸妖娆的笑容,漠然的华丽转身离开。尹靖擎霸道嚣张的走到紧搂着她的男人面前。“她是我睡过的女人,身上留下了只属于我的印迹,难道她没有告诉你吗?”她飞蛾扑火,褪尽光华,是妻子?棋子?
  • 民用飞机客户服务入门

    民用飞机客户服务入门

    客户服务是无止境、无边界的业务,原则上说,凡是客户和市场需要的,我们都应该尽力去做。当然,由于自己的认识或者是资源所限,我们不可能都做,但要小心,那也许就会给你的竞争者留下机会!所以,你千万不要以为服务就是这本书上写的这么点事。怎么才能赢?那就要多和用户交流;要多看多学国外航空制造商的经验;从学习和实践中理解和发现客户需求及切入机会,开拓自己的业务。在这里,创新是发展的关键,总是拾人牙慧是很难徘徊出门槛的,只有创新才能有获得与客户双赢的机会。
  • 穿越火线之生化精英

    穿越火线之生化精英

    各位读者朋友好,在网站发了这么久的书,今天大密第一次出来和大家见面。《穿越火线之生化危机》是本人比较费心血的一部作品,如果你们觉得喜欢的话请在留言区多多支持。有的时候一句读者的‘大大加油’,‘好看’甚至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顶’字这一切都能让作者感觉有人关注,有人支持,作者也会有动力十分高兴努力码字,送上最好的章节给大家。在这里大密要谢谢所有送花支持我的读者,正是因为有你们的支持本人才有动力,谢谢大家!
  • 重生之医品嫡女

    重生之医品嫡女

    她是相府嫡女,更是定国公府视若珍宝的外孙女,身份尊贵。前世,她倾尽一切助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皇子登上皇位,他却与家中养姐勾结。废她皇后之位,害她外公一家,五岁大的儿子丧命于野犬之口!再睁眼,苏心漓回到了十三岁。嫡女重生,欠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害了我的给我死回来!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对决:抗战时期美国驻华武官回忆录

    对决:抗战时期美国驻华武官回忆录

    抗日战争初期,卡尔森深入敌后和正面战场,认真考察了中国军队,特别是八路军的抗战;他以忠实地宣传中国抗战,特别是中共及八路军抗战的真相为头等大事,在遭到上司反对后,不惜辞掉军职和放弃晋升的机会,而义无反顾地继续从事支援中国抗战的活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卡尔森训练一支精干的海上游击队。这支海上奇袭队于1942年8月在吉尔贝特群岛的梅金岛登陆突袭日军成功。接着在瓜岛战役中,突击营又一次大显身手。在历时一个月的战斗中,卡尔森所部在丛林山地行军450英里,伏击敌人30次,歼敌500人。一位海军陆战队史学家称之为“海军陆战队最重要的一次作战巡逻”。卡尔森因战功第三次获海军十字勋章。
  • 精灵神曲

    精灵神曲

    恩洛斯大陆,人族剑圣摩格林·艾恩法斯特,率领人族中的骑士与魔法师们,分别击败了精灵族与野蛮人,将精灵族人驱赶回精灵森林和精灵之岛,将野蛮人放逐至冰冻高原,建立铁拳王朝。故事从铁拳王朝二十年春开始。听说流星可以带来好运。一名被矮人收养的半精灵少年宁静的生活却被打破,在剑与魔法的世界里,身不由己、随波逐流,为了自由,为了亲情,为了爱情……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最强推理档

    最强推理档

    男主狂酷拽,女主扮猪吃老虎。特约侦探VS犯罪心理学教授。你丫明明就喜欢人家,还装什么矜持!“心理专家不能动情,一旦有了感情,读人的心就不准了。从我知道你是他的那刻起,我就再也没有读懂你的心。”
  • 番大悲神咒

    番大悲神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