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4500000007

第7章 统率全局之法(1)

在惊心动魄的政治风云中,任何不求进取、因循守旧、优柔寡断、模棱两可,都会坐失良机;任何心中无数、粗枝大叶、考虑欠周、仓促决断,都会招致惨重损失。可以说,举手投足之间,决定荣辱成败,关系着身家性命。因此,胸怀全局,目光远大,能够从全局上、长远上思考问题,善于处理大的方面的关系,能够在变动中把握局势发展的大方向,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和优势,就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做成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18.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大变革,被历代史学家传为佳话。特别是赵武灵王以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在中原王朝把少数民族看作“异类”的政治背景下,在一片“攘夷”的声浪中,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挠,坚决实行向夷狄学习的国策,表现了作为古代社会改革家的魄力和胆识。

周郝王八年(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向北进攻中山国,大军到达代地后,继续向北进军到无穷,向西到达黄河,登上了黄华山。赵武灵王与大臣肥义谋划,准备让百姓改穿胡人服装,训练骑马射箭的本领。赵国大臣肥义极为赞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主张,可是又有些担心会被人笑话。赵武灵王说:“傻子笑话的地方聪明人却会另有发现。就算世上所有的人都笑话我,我也要占领胡地和中山国!”

由于胡服骑射不单是一个军事改革措施,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移风易俗的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观念的更新,因此,在施行之初,除了百姓接受有困难外,朝廷内的抵触情绪比很大。以公予成为代表的贵族官僚,抱着传统观念,拒绝胡服骑射,他们或公开反对,或称疾不朝。群臣也都不愿念穿戴胡服,怨言四起。在这样巨大的阻力面前,赵武灵王没有灰心,以坚定不移的信念,耐心说服教育,以理服人。武灵王数次拜访叔父公子成,对公子成说:“我国东面有齐、中山,北面有燕、东胡,西南有楼烦、秦、韩,如今若没有骑射的本领,那我们靠什么来守卫国家?以前,中山那样的小国依靠齐国强大军队的支持,侵扰我们的领土,掳掠我们的百姓,引水围困我们的鄗城,使鄗城几乎失守。先王因为这事,一直感到深深的耻辱。所以我要改换服教人骑射,是想用它们来防备四方边境的入侵者,向中山国报往日之仇。而您却为了沿袭单一的传统,厌恶换装的名头,而忘记鄗城受攻的耻辱,这实在令我失望!”最后公子成被说服,和武灵王一起穿上胡服上朝,于是众大臣见状也纷纷效行。赵武灵王遂向全国下达“胡服令”,自上而下地改易服装,教民骑射,推行尚武之风。周郝王二十年(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亲率身着胡服的骑兵部队,与齐国、燕国的军队共同灭了中山国。

胡服骑射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当时,它对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武灵王改变胡服是出于骑射的客观要求,但事实上,胡服不仅只适应于作战的需要,它比中原原来的衣冠更便于人们的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从而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胡服的优越性日益被中原人民所接受。武灵王倡导的胡服骑射对于此后中国的战争与交通也有很大的影响。春秋以前,中原地区的战争与交通皆用马车。武灵王推行的骑射,推动了整个中原骑兵发展,标志战车时代进入了骑兵时代,这在中国军事史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随着骑射的发展,马便逐渐用于骑乘,大大加强了各地区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了各地间,尤其是中原汉族与边地各少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项羽兵败垓下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了一场战略决战。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汉王与诸侯会师追击项羽,项羽到了垓下,军队士卒少,粮食断绝,与汉军交战失败,便退入营垒中。汉军会同诸侯军队重重加以包围。项羽在晚上听到汉军四面都唱起楚歌,就大惊道:“汉军已经全部得到楚国的土地了吗?是什么原因使楚人这么多呀!”便连夜起身,在帐中饮酒,慷慨悲歌,泪下数行,侍从人员见状也都纷纷哭泣,全不忍心抬头观看。项羽于是骑上他的名叫骓的骏马,部下的壮士骑马相随的有八百多人,当夜即突围往南奔驰。天大亮时,汉军才发觉,便命令骑将灌婴率五千名骑士追赶。项羽渡过淮河,相随的骑兵能跟得上他的才一百多人。到达阴陵后,项羽一行人迷了路,就向一个农夫问路,农夫骗他说“往左”。但是项羽等往左走,却陷进了大沼泽地中。汉军因此便追上了他们。

项羽于是又领兵向东奔走,到达东城,相随的只有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这时汉军骑兵追逐前来的有好几千人。项羽自己料想是不能脱身了,便对他的骑兵们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了,身经七十多次战斗,不曾失败过,这才霸有了天下。但是今天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啊,并不是我用兵有什么过错!今天定要一决生死,愿为你们痛快地打一仗,一定突破重围,斩杀敌将、砍倒汉旗,接连三次取胜,让你们知道是天要亡我,而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随即把他的人马分为四队,向四个方向冲杀。但汉军已将他们重重包围,项羽便对他的骑兵们说:“看我为你们斩杀他一员将领!”就命令骑士们从四面奔驰而下,约定在山的东边分三处会合。接着项羽便大声呼喝着策马飞奔而下,汉军随即都溃败散乱,项羽就斩杀了一员汉将。这时,郎中骑杨喜追击项羽,项羽瞪着双眼厉声呵叱他,杨喜人马都受到惊吓,退避了好几里地。项羽便与他的骑兵们分三处相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羽究竟在哪里,于是分兵三路,重又把他们包围了起来。项羽随即奔驰冲杀,又斩杀了汉军的一名都尉,杀掉了汉军百十来人,重新聚拢了他的骑兵,至此不过仅损失了两名骑士罢了。项羽就对他的骑兵们说:“怎么样啊?”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您所说的一样!”

后来项羽撤退到乌江,乌江亭长把船停泊在岸边等着他,并对项羽说:“江东虽然狭小,土地方圆千里,民众几十万人,却也足够用以称王的了。望大王您火速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到来,无船渡江。”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做什么呀!况且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而今没有一个人归还,纵使江东父老怜爱我,仍然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啊!即便他们不说什么,难道我就不感到心中有愧吗!”于是就把自己所骑的骏马骓送给了亭长,命令他的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汉军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了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身受十多处伤。这时项羽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司马吕马童,就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背过脸,指给中郎骑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买我的头颅,分给万户的封地,我就留给你一些恩德吧!”即自刎而死。王翳随即取下项羽的头颅。其余的骑兵便相互践踏着争抢项羽的躯体,互为残杀的有几十个人。到了最后,杨喜、吕马童和郎中吕胜、杨武各夺得项羽的一部分肢体。五个人把项羽的肢体会合拼凑到一起,都对得上,因此便分割原来悬赏的万户封地,将五人都封为列侯。

李清照十分赞赏项羽的豪爽与霸气,以及他宁死不屈的精神,有一首诗《乌江》写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另外还有两首评价项羽的诗,分别是杜牧的《题乌江亭》和王安石的《乌江亭》。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在《题乌江亭》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在《乌江亭》写道:“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我们觉得垓下之战,项羽兵败,虽然惨重却也在情理之中。兵书上说:“胜败乃兵家常事”,项羽一直所向披靡,战败一次又能怎样?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然而在有幸逃脱之后,项羽却自刎在乌江之边,自毁希望、自断前程。而刘邦在此战之前据说是十战九败,如果战败即自刎的话,那刘邦该有多少条性命呢?由此看来,项羽并非真正的英雄,不过是匹夫之勇,小人之见,懦夫之死。

20.叔孙通制礼仪

刘邦立国伊始,因他和手下的大将文化程度均不高,故群臣公然在朝廷上争功邀宠,醉后喧哗,很不像话。于是,叔孙通建议汉高祖制订礼仪法度,以明体统。刘邦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让他负责制礼工作。于是,他采古礼,参考秦仪,制定了汉初的朝仪,为汉代的礼仪奠定了基础,被司马迁称为"汉家儒宗"。

汉高祖刘郑当初废除了秦朝烦苛的礼仪,仪制法令都很简易。臣子们一起喝酒争功,喝醉后有的人就胡言乱语,并拔出剑来砍宫殿里的柱子。高祖对此十分厌恶。叔孙通于是劝高帝说:“那班儒生,很难和他们一道攻打天下,但可以与他们一起保守成业坐天下。我愿意去征召鲁地的众儒生,来同我的弟子一块儿制定臣子朝见君主的礼仪规则。”高帝说:“该不会挺烦难的吧?”叔孙通道:“五帝的乐制不一样,三王的礼制不相同。礼制,是根据时代、人情的变化对人们的言行所确定的节制规范。我想稍微采用一些古代礼制,与秦朝的仪法搀糅到一起制定出来。”高帝说:“可以试着做做,但要使这礼仪容易被人们了解,估计我所能做得到的,据此去制定它。”

于是,叔孙通就奉命作为使者,去征召了鲁地的儒生三十多人。鲁地有两个儒生不肯前往,说道:“您所事奉的将近有十个君主了,都是依靠当面阿谀逢迎来赢得亲近、尊贵。如今天下刚刚平定,死亡的人尚未安葬,伤残的人还不能行动,又想要制礼作乐。而礼乐的产生,是积累德政上百年之后才能制作兴起的。我们不能忍心去做您所要做的事情。您去吧,不要玷污了我们!”叔孙通笑着说:“你们真是浅陋迂腐的儒生啊,不懂得时势的发展变化!”随即偕同他所征召的三十人西行入关,又邀请高帝身边有学术修养的近臣和自己的弟子,共一百多人,用绳索拦出演习场所,插立茅草表示出尊卑位次,在野外演习礼仪。经过一个多月后,叔孙通告诉高帝说:“可以试看了。”高帝于是就让他们举行礼仪演练,看完演练后说道:“我能够做这些。”就命令群臣们进行练习。

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长乐宫落成,诸侯、群臣都前来参加朝贺典礼。仪式是在天亮之前举行,谒者主持典礼,按次序将所有人员引导入大殿门,排列在东、西两方,侍卫官员有的在殿下台阶两旁站立,有的排列在廷中,都持握兵器,竖立旗帜。这时皇帝乘坐辇车出房,众官员举旗传呼警戒,引导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级的官员依次序朝拜皇帝,无不震恐肃敬。到典礼仪式完毕,又置备正式酒宴。众侍臣官员陪坐在殿上的,都俯伏垂首,按官位的高低次序起身给皇上敬酒祝福。斟酒连敬九次,谒者宣告“结束宴饮”。御史执行礼仪规则,凡遇不遵照仪式规则举手投足的人就将他领出去。由此从朝贺典礼和酒宴开始直到结束,没有出现敢大声喧哗、不合礼节的人。这时高帝便说:“我今天才知道身为皇帝的尊贵啊!”便授任叔孙通为太常,常赐黄金五百斤。

叔孙通在引荐人才及制礼作乐等事上,多次表示对适应时局的重视。当时有些儒生对其行动态度持不同意见。当叔孙通在山东征召儒生为汉高祖制礼作乐时,有两位儒生不愿同行,指责叔孙通在天下初定时便制礼作乐,行为不合古义。叔孙通取笑他们不通世务。后来,同行的儒生获得汉高祖的封赏后,则称赞叔孙通是个圣人。后世对叔孙通的作为亦有不同看法。司马迁称赞叔孙通因时而变,为大义而不拘小节。司马光则指责叔孙通制订礼乐只为逞一时之功,结果使古礼失传。

21.匈奴和亲

秦汉之际,居住在北方的匈奴族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势力空前强大,拥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西汉政府感到自己实力不足,乃采用娄敬建议,与匈奴结“和亲之约”,汉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单于为阏氏,每年奉送给匈奴大量的絮、缯、酒、米等物品,并与匈奴进行贸易。吕后时,单于曾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因国力不足,继续实行和亲政策。西汉初实行和亲,使双方关系暂得和缓。在边境通关市、贸易往来,对汉匈的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

汉朝建立初期,匈奴冒顿单于屡次侵害北疆。高祖为此十分忧虑,问谋士刘敬。刘敬说;“天下刚刚安定,士兵们因兵事还很疲劳,不宜用武力去征服冒顿。但冒顿杀父夺位,把父亲的群妃占为妻子,以暴力建立权威,我们也不能用仁义去说服他。唯独可以用计策,使他的子孙长久做汉的臣属,然而我担心陛下做不到。”高帝问:“如何做呢?”回答说:“陛下如果能把嫡女大公主嫁给他为妻,又赠送丰厚俸禄,他一定仰慕汉朝,以公主为匈奴的阏氏,生下儿子,肯定是太子。陛下每年四季用汉朝多余而匈奴缺乏的东西,频繁地慰问赠送他们,乘机派能说善辩的人士前去讽劝和讲解礼节。这样,冒顿在世时,他本是汉朝的女婿辈;他死后,您的外孙便即位为匈奴王单于。难道曾听说过外孙敢和外祖父分庭抗礼的吗?我们可以不经一战而让匈奴渐渐臣服。如果陛下舍不得让大公主去,而令宗室及后宫女子假称公主,他们知道了,不肯尊敬亲近,还是没有用。”高帝说:“好!”便想让大公主去。但吕后日日夜夜哭泣着说:“我只有太子和一个女儿,为什么把她扔给匈奴!”高帝到底没有办法让大公主去。汉高帝九年(公元前198年)冬季,高帝在庶民家找来一名女子,称之为大公主,把她嫁给匈奴单于作妻子,同时派刘敬前往缔结和亲盟约。

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惠帝以宗室女子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单于。当时,冒顿正强大,写信派人送给吕太后,措词极为亵污傲慢。吕太后大为愤怒,召集将相大臣,商议要杀掉匈奴来使,发兵攻打。樊哙说:“我愿意率领十万军队去横扫匈奴!”中郎将季布却说:“樊哙真该杀!从前匈奴在平城围困高帝,那时汉兵有三十二万,樊哙身为上将军,而不能解围。如今四方百姓哀苦之声尚未断绝,受伤兵士刚能起身,而樊哙却想搞乱天下,妄称以十万军队横扫匈奴。这是当面说谎!况且,匈奴好比禽兽一般,听了他的好话不必高兴,听了他的谩骂也不值得生气。”吕太后说:“说得对。”便派大谒者张释送去回信,十分谦逊地致以歉意,并送给匈奴二乘车、八匹马。冒顿接信后又派使臣前来道歉,说:“我们从不知道中国的礼义,感谢陛下的宽恕。”于是献上马匹,与汉朝和亲为好。

同类推荐
  • 李宗仁先生晚年

    李宗仁先生晚年

    李宗仁先生晚年,从竞选副总统到流亡海外最后归来,是一条曲折道路的晚年。程思远先生以亲身经历撰写了《李宗仁先生晚年——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一书,言人之所未言,是一份李宗仁晚年政治生涯的记录,为研究现代历史和李宗仁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了可贵的史料。
  • 龙入王朝

    龙入王朝

    一个遨游人间,势要尝遍天下美酒的真龙;一个出生豪门,却为家族所不耻的败家子;一人一龙,两个物种,同一个身体!谁知有一天,圣旨降下,败家子摇身一变,竟成为手握国之命脉的财政大臣?!他正美滋滋,却忘了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句话不仅仅是对秀女说的,也是对他说的!随着踏进宫门的那一刻起,明枪暗箭便一波波的开始袭来,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也在陆续揭开,他是碌碌无为,认命等死?还是绝地反击,鱼跃龙门?一代功臣名仕的奇幻人生!
  • 文舞双绝

    文舞双绝

    汉语词语。基本解释为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含褒义。mízúzhēnguì含义弥、足:满,加一起就是十分的意思。用于形容某样东西十分珍贵、非常..
  • 明刺

    明刺

    正德皇帝玩心正酣,寻找刺激制造祸端。阳明老兄悟道出关,收拾残局授业在先。朝中阁老手忙脚乱,苦撑社稷力保江山。奸佞小人趁机上位,搅弄天下又是难安。看他一个大明王朝小小教谕,贫困山区的学校校长,如何步步生莲,化险为夷,玩转这个时代的波诡云谲,震慑腐朽僵化的朝堂,给大明王朝带来一番新气象!
  • 爱之神

    爱之神

    本文讲述的是男女主人公偶然间相遇,并穿越到两千年前大秦朝,而后回到现实世界中发生的爱情故事。面对天赐良缘,面对神的信物,他做如何选择?
热门推荐
  • 红楼梦(下)

    红楼梦(下)

    一部影响整个华人世界的经典,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篇章。胡适说“《红楼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毛泽东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3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张爱玲:“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 太子爷驯妻

    太子爷驯妻

    这女人要是不开口,他敢肯定,天底下的男人都会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可是她一开口,就能吓走那些人。可他堂堂燕国第一美男,就喜欢挑战“极限”。骗她入宫做护卫是假,伺机亲近是真!本来耍她逗她,觉得挺有趣,没成想,到最后,却在意起她的一颦一笑。难道他……
  • 博弈与生活全集

    博弈与生活全集

    如果将博弈论与生活结合起来,那么生活中每个人都如同棋手,其每一种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生活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不遗余力地争取高分。
  • 大英豪

    大英豪

    本书主人公路小山遇到了克莉丝,从此开启了两个杀手的成神之路……
  • 总裁恋上野蛮小妞

    总裁恋上野蛮小妞

    誓死不入豪门的她,竟然莫名与一个花心恶少杠上了,从此,一个恶少,一个蛮妞彻底杠上。他花样百出,她见招拆招。她失踪三年再次回归的时候,他早已是商场中的风云人物。他变的冷酷铁血,却独独对她一往情深。而她却对他冷淡冰冷,不屑一顾。缘分天定,其实一切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她就是他此生的劫!
  • 道图腾

    道图腾

    严肃的道士李云、平和茅山道士王江和欢乐逗x的东北人阴间判官何山在一天晚上偶遇,后成为抗魔铁三角,在人们的背后维持着社会平安的秩序……
  • 陨世鸣羽

    陨世鸣羽

    看废柴如何成长,与神魔为敌,成就天地传奇
  • 穿越之庶女皇后

    穿越之庶女皇后

    明献六年,忠义侯之庶女李笑迎从宫女一跃成妃,一时间后宫风云不断,后宫传闻她狐媚惑主,让勤于朝政的帝王十日不曾踏入朝堂,百官更是怒不敢言,丞相乃是她昔日的情人,神武大将军乃是她的胞弟,一生荣宠无人能及,后宫形同虚设。她只是一个心脏病科医生,能治疗别人的心,却对自己的心束手无策!异地重生,在这样一个嫡庶尊卑异的时空,她步步算计,举步维艰,生死难控,一切都只为了得到那高高在在的帝王心,让自己高傲地活下去,只可惜她把帝王的感情玩弄于手掌之间,却不知自己的心已经慢慢沉沦,无药可救!笑迎:世人都说我迷惑了他,却不知我如今所做一切不过都只是为了活下去,即然做了他的女人,那边要做他心尖上的人,让他器之如同生命,终生如影随形。萧焰:我今生最幸运之事,便是她留在身边,即使不爱我又怎样,她永远都是我萧焰名正言顺的女人,我有一辈子的时间等她慢慢追上我的脚步!陆文轩:我知道你已不是她,却还是无法停下对你的爱,我终究是负了她,空等一生不过也就盼着来世!芳若:从我救下你我就知道,你会活下去,会活得比后宫所以女人都好。萧然;这一生最后悔的事便是那夜的转身离去,我从来没有输给萧焰,但今天却输给了你!郝莲无情:我这一生最幸福就是遇见你,若有来生,爱与不爱你都只能是我的女人!蓝星:你顶了我的身份,占了我的身体,却享受着世间最尊贵荣宠,而我却只能沦为别人的棋子,赔上一生的幸福,上天何其不公,而我怎么能不恨!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史上第一宠后》
  • City Woman②:杠上麻辣俏红娘

    City Woman②:杠上麻辣俏红娘

    妈呀!薄唇、白脸、细长阴狠的倒三角眼,他那张白面无常讨命脸不只会吓坏善良百姓,只怕连作恶多端的坏人也不敢轻易招惹他!偏偏她开车撞伤他,惹来这个甩不掉的麻烦。他提出打官司和充当打字员两条路让她选。家里没金山银山赔给他,她只好舍命赔小人,放着红娘正职不干,跑去接受他的使唤荼毒……她和他铁定八字犯冲才会相看两相厌,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让他们争吵不休。怪的是他们整天吵吵闹闹,感情却愈吵愈好。虽然他长得离英俊还有段距离,不过酷劲十足,依她家红娘簿的规矩将他的条件列一列,他就算不是极品也算得上是高档货了。既然有这么好的货色当然要留着自己用,俊男配美女没啥稀奇,美女配野兽才叫绝配!
  • 莫苏传

    莫苏传

    隋末唐初,朝廷动荡。莫苏,落魄书生的儿子,患有房缺之症,被断言活不过十六岁,农民起义四起,侥幸逃得性命,幸得道人传承,搅动风云,上天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