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4500000015

第15章 政治权力之谋(1)

中国历史上,政治常常是流血或不流血的斗争。政治斗争的双方势不两立,可以采用一切手段打击对方,其过程往往是残酷而血腥的。政治斗争的结果是胜者为王败者寇,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政治、军事集团之间,时或朋比勾结,时或互相攻讦;时或刀戎相见,时或杯酒言欢,彼此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

1.韩康子、魏桓子韬光养晦,欲擒故纵

《资治通鉴》始于三家分晋,司马光以此为战国的开始。因为春秋之时,列国虽相攻伐,尚无公然篡逆之类越礼乱纪之事,君臣之“大义”尚存。而魏、赵、韩三家瓜分晋国,周王室不仅不予追究,反而承认既成之事实,封三家为诸侯,乃纲纪败坏、名分不存之标志,从此天下乱矣!战衅开矣!战国始矣!故司马光开篇即大论礼与名分,认为“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司马光站在维护王权的立场上论三家分晋,无疑有他的道理,但是他认为维护王权就要复礼,这也是不现实的。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那个时候,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实权由六家大夫把持。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后来有两家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又以智家的势力最大。智伯瑶为人贪婪,他向韩、魏两家索要土地,韩康子和魏桓子因为势力较弱,只好暂时忍让,给了他土地。接着,智伯又向赵襄子要地,赵襄子不给。智伯勃然大怒,率韩、魏两家进攻赵襄子。赵襄子躲进了晋阳城。智伯等三家包围晋阳,放水灌城,城墙露出水面只剩六尺了。城中家家进水,到处都是青蛙,但百姓仍一心守城。

一天,智伯驾车观察水势,韩康子和魏桓子在车上相陪。智伯说:“我现在才知道水还能灭国。”听了这话,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碰韩康子,韩康子用脚碰了碰魏桓子的脚面。因为他们知道,汾水可以灌魏家的安邑,绛水可以灌韩家的平阳。智伯的家臣对智伯说:“韩、魏两家必反。”智伯问道:“你怎么知道呢?”那个家臣回答说:“我是根据常理推断的。如今主公率韩、魏两家之兵攻赵,赵亡之后,战祸必然轮到韩、魏两家了。我们约韩、魏两家攻打赵家,答应赵家灭亡之后三分其地。现在晋阳马上就要攻破了,而韩康子和魏桓子却面有忧色。这不是要造反,又是要干什么呢?”智伯不相信。

赵襄子派家臣张孟谈偷偷出城,对魏桓子和韩康子说:“俗话说:‘唇亡齿寒。’如今智伯率韩、魏两家攻打赵家,如果赵家灭亡了,接着便是韩、魏两家了。”魏桓子和韩康子说:“你说的我们也明白,只是害怕举事未成而计谋泄露,反而惹祸呀。”张孟谈说:“计谋出于二位之口,入我一人之耳,怎么会泄露呢?”魏桓子和韩康子听了这话,便同张孟谈约期举事,然后打发他回城去了。赵襄子派兵趁黑夜杀了智伯安排的守堤士兵,将堤掘开,让河水灌入智伯大营,智伯营中大乱。赵襄子趁机从正二位收回献出的土地,至于属于智伯的地和人,就由我们三家瓜分吧。”魏桓子和韩康子说:“这样最好。”于是,三家把智伯的地和人都分了。不久,三家又想平分晋国了。面对贪财好利、凶恶残暴的智瑶,韩康子和魏桓子并未与其针锋相对,而是欲擒故纵,韬光养晦,最终而致智瑶于死地。

周考王三年(公元前438年),晋哀公去世,他的儿子晋幽公即位。晋幽公软弱无能,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见时机已到,便将晋国平分了,只给晋幽公留下绛州和曲沃两座城池。周威烈王元年(公元前425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都去世了,他们的继承人分别是赵籍、魏斯和韩虔。这三个人野心更大,已经不满足大夫的地位,想要做诸侯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赵籍、魏斯和韩虔派人去见周天子,要求封他们为诸侯。周威烈王心里想:这三个大夫兵强马壮,我不封他们为诸侯,他们也会自封为诸侯的。于是,他封赵籍为赵侯,魏斯为魏侯,韩虔为韩侯。待使者回报后,赵籍、魏斯和韩虔立即宣布了周天子的任命,立了宗庙,并向各国通报。各国诸侯纷纷贺喜。这三个新国家分别称为赵国、魏国、韩国。因为它们是由晋国分裂而成的,所以历史上也称这三国为“三晋”。

“三家分晋”成为了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战国即由此起始,同时也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了,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三国产生了,由此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霸权政治结束了,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揭开了。

2.死吴起智报生仇

在中国古代军事家和改革家的行列中,吴起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又是一个让人难以评说的人物。作为一个人,就一般道德而言,无论如何,他都曾负有深重的道德劣迹;而做官之后,就官德来衡量,他又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吴起贪恋名利到了一定程度, 他有一身才华, 功绩卓著, 还留下许多军事著作, 却不得善终, 不得不令人感叹。

吴起,战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卫国人,曾学于曾子。后在鲁国为将军,闻魏文侯贤而去鲁至魏,武侯时为西河郡守。后遭大夫王错陷害,被迫投奔楚国,先任宛(今河南南阳)守,一年后升令尹,掌军政大权,主持变法。楚悼王死,反对改革的旧贵族乘机杀害吴起。

吴起喜好用兵,一心想成就大名。曾经在孔子弟子曾参门下求学,在鲁国为臣。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就毅然杀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倾向齐国,史称杀妻求将。鲁君终于任命他为将军,率领军队与齐国作战。吴起的得势引起鲁国群臣的非议,一时流言四起。鲁君因而疑虑,就辞退了吴起。如果从道德情理的角度来说,吴起杀妻残忍无情。时人对吴起这种品性就唾弃,说他是一个不仁不义之人。但若不杀妻,便不能取得鲁国国人的信任,掌握不了兵权,不能有打败齐军的壮举,也谈不上展现他的军事才能,也就没有一代名将兵家。不能成为推进社会前进的改革家。吴起杀妻是在特定的局势下以大局为重行之有效而且是唯一的选择,因此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应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全面分析。

吴起离开鲁国后,听说魏文侯很贤明,想去投靠他。魏文侯就任命吴起为将军。魏文侯死后,吴起继续效力于他儿子魏武侯。武侯任命公叔为相国,公叔娶公主为妻,是武侯的妹夫。公叔对吴起非常畏忌,便想害吴起。他有个仆人对他说:“吴起很容易除掉。”公叔说:“怎么办?”仆人说:“吴起为人有节操,廉洁而重视声誉,你可以先向武侯说:‘吴起是个贤明的人,我们魏国属于侯一级的小国,又和强秦接壤,据我看,恐怕吴起不想长期留在魏国。’武侯必然要问:‘那怎么办呢?’你就趁机向武侯说:‘君侯可以把一位公主许配给吴起,他如果愿意留在魏国就必定欣然接受,如果不愿意留在魏国就必然辞谢。以此就可以探测他的想法了。’然后你再把吴起邀到你的府上,使公主故意发怒而轻慢你。吴起看见公主那样轻贱你,他想到自己也会被轻贱,就会辞而不受。”于是照计行事,吴起果然看见公主轻慢魏相就辞谢了武侯。武侯因而对吴起有所怀疑而不信任他了。吴起害怕武侯降罪,于是离开魏国到楚国去了。

楚悼王平素听说吴起很能干,吴起一到楚国就被任为相。他严明法令,撤去不急需的官吏,废除了较疏远的公族,把节省下的钱粮用以供养战士。主要目的是加强军队,破除纵横的游说。于是南面平定了百越;北面兼并了陈国和蔡国,并击退了韩、赵、魏的扩张;向西征伐了秦国。因此诸侯都害怕楚国的强大。原来楚国的贵族都想谋害吴起。到楚悼王死后,公族责成和大臣叛乱而攻击吴起,吴起跑到楚悼王的尸体旁伏在尸体上,意在以此或者可使作乱者有所顾忌,若作乱者无所顾忌,射我必中王,中王,自然就暴露他们是反叛的罪人。但追杀吴起的楚贵族还是射杀了吴起,箭也射到了悼王的身上。悼王葬后,太子(楚肃王戚)即位,就派令尹(楚国的最高军政官员)全部杀了因射刺吴起而同时射刺中了悼王尸体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吴起的急智还是人所难及。死后为自己生前报仇,吴起算是千古第一人。

吴起一生在鲁、魏、楚三国出将入相,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对后世用兵起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治军严明,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又深得部众之心。但其为博取功名而杀妻求将的做法,一直被后人所不耻。后人说吴起到了知道自己必死的绝境, 还不忘记以后怎么报仇, 这个人心计真是不可测, 死后尚有剩余的智慧。冯梦龙有诗叹吴起: 为国忘身死不辞, 巧将贼矢集王尸。 虽然王法应诛灭, 未报公仇却报私。

3.张仪巧言破合纵

战国时,列国林立,诸侯争霸,割据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纷纷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或“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防止强国的兼并;或“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张仪正是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列国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周郝王二年(公元前313年),秦王想攻打齐国,却顾虑齐国与楚国的合纵关系,于是派遣张仪到楚国去游说楚王。张仪到楚国后,以商於方圆六百里的土地和秦国美女为诱惑,要楚与齐断交。楚王十分高兴地答应了张仪,群臣都前来祝贺,只有陈轸表示哀痛。他说:“商於的土地不会到手,齐国、秦国却会联合起来,齐、秦一联合,楚国就要祸事临门了。” 楚怀王听信张仪的话,拒绝陈轸的忠告,一面跟齐国绝交,一面派人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商於。齐宣王听说楚国同齐国绝交,马上打发使臣去见秦惠文王,约他一同进攻楚国。楚国的使者到咸阳去接收商於,想不到张仪翻脸不认账,说:“没有这回事,大概是你们大王听错了吧。秦国的土地哪儿能轻易送人呢?我说的是六里,不是六百里,而且是我自己的封地,不是秦国的土地。” 使者回来一回报,气得楚怀王直翻白眼,发兵十万人攻打秦国。秦惠文王也发兵十万人迎战,同时还约了齐国助战。楚国一败涂地。十万人马只剩了两三万,不但商於六百里地没到手,连楚国汉中六百里的土地也给秦国夺了去。楚怀王只好忍气吞声地向秦国求和,楚国从此大伤元气。张仪这样翻脸不认帐的欺诈固然可恶,但是如果楚王是一个贤明的君王,那会上当呢?当初被楚相门下无故痛打,现在欺楚王于巧舌之间,张仪可以说是出了一口恶气。

周郝王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王派人去告诉楚怀王,希望用武关以外的土地换取楚国的黔中郡。楚王说:“不愿意交换土地,希望得到张仪后奉献黔中给秦国。”张仪听到这消息后,便请求前往楚国。秦王说:“楚王因被你欺骗,正想找你报仇,你怎么能去呢?”张仪说:“秦强楚弱,他们不敢对我怎么样。而且我与楚国的宠臣靳尚关系密切,靳尚又深得楚王爱妃郑袖的信任,而郑袖的话,楚王没有不听从的。”于是,张仪就去了楚国。楚王把他囚禁起来,准备杀掉,靳尚对郑袖说:“秦王甚爱张仪,听说秦国已提出用上庸六县及一些秦国美女来赎张仪。大王很看重土地,同时又对秦国心怀畏惧,秦国美女来后一定会受到大王的喜爱,那时你可就要失宠了。”于是郑袖就昼夜在楚王面前哭诉说“人臣做事,各为其主。如果杀了张仪,秦国必然很恼火。我请求准许我带着孩子,先行迁往江南,以免将来受秦军凌辱。”楚王就将张仪赦免,并赐以厚礼。张仪趁势对楚王说:“合纵抗秦,等于是驱群羊而与猛虎相争,不用搏斗,胜负自明。现在大王不愿侍奉秦国,可秦胁迫韩、魏一道向楚发起进攻,楚国的处境可就危险了。大王您要是真能听从我的意见,我可让秦国、楚国水远成为友好的邻国,不发生互相之间的攻伐。”楚怀王最后接受了张仪的建议。张仪诳楚之后,又于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前往楚、韩、齐、赵,燕等国进行游说,使得五国连横事秦。同一年,张仪因功封得五邑,封号为武信君。

张仪在风云多变的险恶环境中,主要凭借外交手段,采用连横策略,“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使秦国的国威大张,在诸侯国中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孟子的弟子景春称赞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张仪使用军事和外交手段,使得秦国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这为秦国的霸业和将来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

4.赵高专权杀李斯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揭竿起义,秦王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深,李斯长男李由为三川守,未能阻截吴广军西进, 李斯以此受到弹劾。他为了苟全性命,阿谀求容,上书二世“行督责之道,专以天下自适”。二世欣然接受,对下督责益严。于是,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此后,赵高为独揽大权,诬谄李斯与其子同陈胜、吴广暗通声气,意图谋反。二世命赵高审理。在赵高的刑讯逼供下,李斯被迫认罪,二世二年七月,具五刑,腰斩于咸阳市,并夷三族。

同类推荐
  • 远古战争史

    远古战争史

    中华民族生息繁衍于中华大地的历史源远流长,1927年发现的最早的北京猿人化石,距今已五十万年。丁村人、河套人距今十几万年,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距今也近两万年。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约距今四五万年。代之而起的父系氏族公社,距现在约五千多年。人类在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之前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长期过着原始群落和原始公社的生活。他们没有典型的私有观念,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因而也就没有发生典型战争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
  • 悍秦

    悍秦

    菜刀开了本新书——《苍罗震天》,异界玄幻,下面有直通车。
  • 极品大明

    极品大明

    穿越到了大明,成为一个文不成武不就的恶少,吟诗作对有什么用,咱有现代人的意识和机智!历史因一个恶少出了偏差,而江湖和朝堂则统统成为了恶少调戏的对象……
  • 亚历山大四世

    亚历山大四世

    主人公是一位来自21世纪的青年,一心沉醉在历史长河中,在一次到锡瓦绿洲的旅行中遇见阿蒙神显灵,主人公穿越到了公元前317年的继业者战争时期,并附身到了亚历山大大帝与罗克珊娜之子亚历山大四世的身上。从此,主人公利用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不凡的智慧开始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先后打败了实力最强大的安提柯,再降服了野心勃勃的托勒密,进而击败了宿敌卡山德。然后挥军与崛起的旃陀罗笈多决战,使刚刚兴起的孔雀王朝迅速灭亡。最后主人公开始完成亚历山大大帝临死前就拟定的政策,率领他的庞大军队横扫阿拉伯及整个地中海沿岸各国。本文虽是架空小说,但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除了被主人公所改变的历史格局之外,里面的人物和事件都尽量贴近史实,读者可以从文中看到公元前4世纪比较真实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元素。该书绝不会太监,无论反响如何,我都会认真写下去。亚历山大四世QQ群:226840192
  • 兵殇

    兵殇

    无穿越、非架空,还原真实的历史,刘邦非痞子、项羽真英雄,以一个士兵的眼光看待秦灭六国、楚汉争霸的风起云涌。
热门推荐
  •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曹操,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名字。人们喜欢用忠绝关云长、智绝诸葛亮这两个骨灰级大众偶像来和他PK;以此显示他没有关羽真诚厚道,没有孔明料事如神。以他之短比人之长,对于曹爷来说,非常不公平。作者笔下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呢?
  • 宫主女王

    宫主女王

    三个贵族MM,拥有3个可爱的守护精灵,创立了世界最强的雪絮宫,为报仇不断努力着。三个贵族GG,一同创立的孤影堂,被卷入恩怨,为化解与雪絮宫的恩怨努力着。
  • 太傅妖娆

    太傅妖娆

    ‘风华’国际服装公司CEO风折柳被黑白无常误勾了魂,入异世成为风家二小姐。都说二小姐容貌绝美,无奈养了个男孩性格,将二小姐生生掰成了二少,落烟成小霸王可谓当仁不让!将军老爹忍无可忍,找了个师傅想让他好好管教管教,多多少少让她性格淑女一点,可没想到再见竟是十年之后......(小小提醒,有耽美情节,但不是主线)
  • 武道神尊

    武道神尊

    家族败落,王星受尽世人欺凌,重伤之下偶得神秘铁盒,摆脱命运束缚,修炼绝世功法,血战扬名,兴复家族;踏巅峰,凌九霄,破万劫,终成一代神尊!
  • 谁说8090不靠谱

    谁说8090不靠谱

    他们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生代群体,这注定了他们与以往的任何一代都不同。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他们都已经长大,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作为80后、90后独生一代,你如何处世?作为父母,如何调教80后、90后的孩子?
  • 我们曾经的青春

    我们曾经的青春

    曾经拥有的青春,曾经放荡的青春。你们是否在没事的时候回想起以前什么都不怕的日子呢?你们又是否会响起和你们住一个寝室的人损友呢?要是忘了,那么我这本书,来帮你回忆。
  • 梁山泊里论英雄

    梁山泊里论英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那些身怀绝技的各类专业人才,也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吴用其实是武林高手;时迁偷遍天下无敌手,却是头号屌丝男;公孙胜看似逍遥自在,却有诸多无奈;戴宗日行八里,只为宋公明;张顺人称浪里白条,却为老大卖命到老……老大、战神、男神、女神、异人,各有各的绝活,却也各有各的不幸。分组PK,大战五回,比的不是排名,而是谁更惨。最后,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去吧,野草,连着我的题词。
  • 叶晓传

    叶晓传

    武林世家之子叶晓富贵中长大,幼时心性极不成熟,嚣张跋扈不与人为善。后随父亲的结义兄弟钟山雨离家北上,告别父母的宠爱与优越的生活条件,遍尝世间冷暖,修心习艺,终成一代豪杰。
  • 抢占三国

    抢占三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群雄割据时代造就的另一英雄,英雄造就的又一争霸传奇!
  • 爱在渐暖的午后

    爱在渐暖的午后

    她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健全的身体,但他在她的眼中从来不是一个颓废的人——从一开始,我知道,我最终还是会爱上他的,那个男人,那个虽然瞎了眼瘸了腿也废了一颗心的男人,我不得不承认,他真的很好,他诚实、勇敢、优雅,他是名真正的勇士,值得这世上所有的人都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