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0900000030

第30章 语言的使用(5)

英语国家常把男士称为Mr,女士称为Miss(未婚)或Mrs(已婚)。如果在不明对方婚否的情况下,可用Ms,这是女权运动的产物。需要注意的是:Miss可单独用来称呼女性,Mr或Ms通常是与自己的姓名或姓连用,而不能单独与名连有;Mrs只能与夫姓或自己的姓加夫姓连用。Sir和Madam一般既不与姓,也不与名连用,而是单独使用。

在中国,与直接称呼他人姓名相比人们更习惯于称呼别人的头衔、职务或工作以示尊重。比如:“王局长”、“张经理”、“陈主任”等等。在英美国家除了某些特定头衔,如法官、医生、博士、教授、教士等外,一般是直呼其名倒觉得亲切、自然。……另外,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常事;在农村同辈基本都以兄弟姐妹相称,尽管他们未必有血缘关系。但是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Tom”。

(2)象征差异

动物象征差异。动物在两种文化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西方神话中,dragon是使人恐惧的妖魔;在圣经故事中dragon是罪恶的化身,人们把与上帝(theGod)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称作“大龙”(thegreatdragon),基督圣徙把杀死龙作为荣耀,所以西方记者把亚洲“四小龙”译成“TheFourLittleTigers”,因为tiger在西方人眼里是“勇士、猛士”或“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人”;若把“四小龙”直译为“TheFourLittleDragons”,在西方读者眼里原意为亚洲经济四强的“四小龙”就变成了“四个小魔鬼”。在中华文化中,龙是褒义词,它神圣、威严、庄重,给人带来好运,代表“皇帝”,是王室的象征。“望子成龙”证明了“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位置,我们炎黄子孙骄傲地自称为“龙的传人”,还常把能干、有作为的人称为“龙”,把窝囊不中用的人称之为“虫”。在西方,狮子有兽王之称,如:Thelion,sshare(最大或最好的一份),alionintheway(拦路虎),beardthelioninhisden(太岁头上动土);而在中国文化里老虎才是百兽之王,我们有“山中无老虎,猴子当大王”之说。

颜色象征差异英汉颜色词,从物理学角度讲是没有区别的,但在中西方文化中被赋予的象征意义具有极大的差别,此时的颜色不再是自然色彩,而是象征色彩。比如,黄色(yellow)在中国文化里象征至高无尚的权力和色情淫秽,人们常说“黄袍加身”、“黄色录像”等等。但在美国,yellow没有这种特定的内涵,倒有懦弱、胆小和不敢面对现实之意。英语中的黄色电影是bluemovies。blue还表示不快活,心情不好,如:Heisbluetodaybecausehisfatherisseriouslyill。(他今天心情不好,因为他父亲得了重病)。红色(red)无论是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往往都与庆祝活动和喜庆日子有关,如中国有“开门红”,代表着好运;英语有“red-letterdays”(纪念日,喜庆日)等,但在西方,红色也常被认为危险或不幸。如:redalert(空袭)紧急警报,redhanded(沾满血腥的),beredwithanger(因发怒而胀红脸),getoutofthered(不再亏空),所以西方人称呼红茶、红糖时,选了另外的颜色词(blacktea/brownsugar);在中国文化中红色是喜事,代表革命、正义或欢乐祥和的气氛。如:红包,大红喜字。在西方,白色象征纯洁,幸运。如:awhiteday(吉日),white-handed(清白的,老实的),whitelie(善意的谎言);awhiteheadedboy(宠儿);而在中国文化里白色传统上与丧事有关,是孝服的颜色。黑色,在西方表示隆重或不幸,如:ablackfuture暗淡的前途,givesb。ablacklook(恶狠狠地瞪某人一眼),beinablackmood(情绪低落);而黑色在中国文化中则表示邪恶、丑陋,我们有“黑心肠”、“天下乌鸦一般黑”之说。

(3)动物的联想差异

在跨文化往来中,如果不了解中西文化中动物的联想差异就会造成尴尬后果,我国的一些品牌的英译就曾出现过这种语用失误,如把白象牌电池、芳芳牌唇膏和金鸡牌鞋油分别译成了“WhiteElephant”、“FangFang”和“GoldenCock”。在西方文化中,whiteelephant象征着“大而无用之物”,这种产品当然无人想买;“芳芳”在汉语认知模式中芬芳得会让中国顾客产生美好的想象。“芳”具有“香”和“美好”之意,一些美好的品德和属性常常和“芳”联系在一起,因此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唇膏用“芳芳”作名是多么诱人,多么贴切。但汉语拼音“fang”正好与英语单词“fang”同形,而“fang”在英语中被释义为“along,sharptoothesp。ofdogsandwolves”(长而锋利的牙齿,尤指狗和狼的牙齿)和“snake,stoothwithwhichitinjectspoison”(蛇的毒牙),可想而知,看到这样的品牌大家惟恐躲散不及,谁还敢问津呢?cock在西方文化中是个很不雅的词,是禁忌语。

(4)问候差异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习惯说:“你去哪”(Whereareyougoing·)、“你吃过饭了吗”(Haveyoueaten·),而英美人在不同的时段见面时会说“Goodmorning”,“Goodafternoon”或“Goodevening”。和熟人或朋友打招呼时常说“Hello”或“Hi”(你好),还可说“Howareyou·”(你身体好吗)或“How,slife”(近来过得好吗?)。回答则是“I,mfine。Thankyou,andyou”或“Nottoobad”之类。此外,英美人见面打招呼时还常说:“Niceday,isn,tit·”(天气多好呀)或“Terribleweather,isn,tit·”(天气真糟呀!)。当我们用“Haveyoueaten·”去问候英美人时,对方会认为你邀请他去吃饭;当你用“Whereareyougoing·”向英美人打招呼时,他们会很不高兴,因为对西方人来说,问“Whereareyougoing·”就是干涉他们的隐私。

(5)礼貌差异

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当向人赠送礼物时,中国人喜欢说“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等。但如果对外国人这样说,则容易造成误解。因为西方人比较坦率直爽,他们在向别人赠送礼物时喜欢说“Thisismybestgiftforyou。Ihopeyoulikeit”。在中国人家中宴请客人时,主人常对客人说“不好意思,没什么好吃的。”但外国人听了就不理解了,明明满桌丰盛的菜肴,怎么说没什么好吃的呢?告别时,中国人喜欢说“很抱歉占用了你这么多时间。”但向英美人告别时,应用“Thank youforalovelyafternoon。”之类的答谢语。

中国人还常常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赞扬时,自己却贬损自己。当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长相、衣服漂亮时,往往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当英美人的这种赞扬遭到中国人拒绝时,他们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双方的接触很可能以交流失败而告终。在家庭成员之间,我们中国人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和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在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s”,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在餐饮方面,当别人问还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youlikesomethingtoeat/drink?),我们通常客气地说:“不用了”、“别麻烦了”等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中西文化在礼貌上的差异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6)话题差异

在交往中为了使气氛融洽一些,总要找些话题闲聊,汉语里可以对任何人发问:“你几岁了?”以表示关心和亲切;而在英语国家,除了对小孩,人们不轻易问一个成年人特别是女士或老人的年龄,以免冒犯他人隐私权。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要避免问以下这些问题:Howoldareyou· Howmuchdoyoumakeeverymonth·What,syourreligion·Whathaveyoubeenbusydoing·Areyoumarried·问这些“关心”式的问题对中国人并没什么不妥,但是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这些是属“个人隐私”问题,他们很重视privacy,不愿别人过问个人私事。因此,根据他们的习惯,这样的问题不宜过问,否则就是失礼。所以在交际的时候,最好以天气、新闻、旅游、体育运动等话题为引入方式。

(7)数字喜好差异

由于民族不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文化中人们对数字的喜好也不相同。中国人认为6、8是吉利数字,因为传统6代表“顺”,8代表“发”,4是不吉利数字,因4与“死”谐音。但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禁忌的数字是13,因为在《最后的晚餐》上,犹大是出卖耶酥的第13人,所以13在西方是个主凶的数字,因此宾馆里没有13号房间,重要的活动避开13日。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日子,因为它是耶酥的受难日,据说亚当和夏娃也是在星期五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的。

(第五节) 语境

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

(1)父戒子曰:“凡人说话放活脱些,不可一句说煞。”子问如何活脱时,适有邻家来借物件,父指而教之曰:“不如这家来借东西,看人打发,不可竟说多有,不可竟说少有;也有家里有的,也有家里无的,这便活脱了。”子记之。他日,有客到门问:“令尊在家否?”答曰:“我也不好说多,不好说少,其实也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此父说的活脱话,就是语境的问题。儿子说话失误,就是没有考虑语境的变化。

语境对交际很重要。索振羽先生说“一个人要想成功进行交际,除了掌握语言本身的知识:语音、语法、语义等内部要素外,还得具备语言知识以外的有关知识,即语言使用的语境因素。”

而且由于汉语的语言特点,汉语对语境有很大的依赖性。

曾建平(2002)指出“英语是形态语言,词语的形式(如名词复数、词缀等)本身就有语法意义和实体意义,词义受语境的制约程度小。…当词语根据习惯组合时,句法对词语的意义控制力不大。所以英语是低语境语言。…汉语是非形态语言,汉语词语本身不带任何标志。语境对于词语的理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汉语是高语境语言。”

也就是在汉语中,句子的意义多半要靠言外之意获得。同一句话会因为不同的语境而表达的意义不同,甚至会出现褒贬义互换的情景,犹如通常所说的“你之鲜花,我之砒霜”。因此汉语的高语境特点就必须要交际者做到“在言语交际中,说写者若想把意图表达恰当,听读者若想把话语的意义理解准确,就必须适合语境,巧妙的利用语境。”

孔子就是一个很能抓住语境说话的人。他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对的对象不同,他的言辞与态度就不一样。如:

(2)“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促如也,与与如也。”(论语。乡党第十),

索振羽的《语用学教程》对语境有全面的介绍,他认为:语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上下文语境2情景语境3民族文化传统语境。

其中上下文语境包括口语的前言后语和书面语的上下文。情景语境包含了5个内容:时间、地点、话题、场合以及交际参与者(身份、职业、思想、教养、心态、立场等)的情况。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包括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价值观。

一、上下文语境:

(3)一男生暗恋一女生许久。一天自习课上,男生终于鼓足勇气写了张字条给那个女生,上面写着:其实我注意你很久了。不一会儿,字条又传回来,上面写着:拜托你别告诉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上课嗑瓜子了。因为是暗恋,又恰逢是自习课,没有上下文的提示,因此出现了误会。

(4)经理进门,竟然听到营业员在跟顾客说:没有。估计下周也没。他赶紧跑过去对顾客说:有的,我们已经去进货了,下周就来。顾客走后,经理批评员工说:“不是早告诉你了吗?不要说我们店里什么货没有。那顾客问的什么货?”店员答道:那顾客问最近会不会有雨?

有时候话听不全,或者不了解上下文的意思会出现对句义的错误理解。

上下文语境还要求行文一致,指语体风格一致。上下文不和谐的例子,《红楼梦》薛蟠的酒令就是一例。

同类推荐
  •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对于主持人而言,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堪称主持人最重要的“武器”。从逻辑层面来研究主持人语言,既将此类研究大大推向深入,同时也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无疑具有开拓意义。此外,主持人队伍曰益壮大,对这一群体的管理也越来越成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既熟悉主持工作又精通管理,还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人来攻克。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古今骗术揭秘·江湖骗局

    古今骗术揭秘·江湖骗局

    骗是中国古代一些不法之徒操执的一门职业,它是旧社会的一个毒瘤。在漫长的年月里,骗术发展了起来。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那些旧社会的陋习毒瘤进行了清除。这些骗子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一时销声灭迹了。但在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又沉渣泛起,骗子又露出头,有的善良的人不小心就被骗上当。可如果从被骗的手法上看,比起旧社会来,骗术并没有发展多少,不过是旧瓶装新酒,《古今骗术揭秘(古代卷)》作者对照新旧社会的骗局,来对骗术的传承来个揭露,以使读者尽量少受骗上当。
  •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本书选取受众研究的视角,从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角度出发,将伯明翰学派各个时期的受众理论归结为被动性解读、倾向性解读、多样性解读和抵抗性解读四种模式,探讨了不同时期受众理论的特征。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热门推荐
  • Tfboys之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Tfboys之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一次次的偶遇,一次次的陷害,他们,能走到最后吗?
  • 正说篇

    正说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史上最强大的穿越

    史上最强大的穿越

    这是讲述一群被抛弃却又带着可笑使命的人在过去辉煌时代中挣扎的一个故事。,世界纷乱,政局动荡,源自于一个古文明的发现!,一个偷天计划在波涛汹涌的风浪中悄悄酝酿!,一群被选中人,挣扎在无数个史前的空间中…………!­,,,(请大家放心收藏)
  • 仙天奇传

    仙天奇传

    为了寻找血麒麟踏上外界,却发现一切都好像一场梦,如果有下辈子,我只希望做个平凡的人,爱情友情,什么才是真。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 未来的异能世界

    未来的异能世界

    未来世界进入异能者统治的时代,这里只用实力说话,豪强并立。看一个孤儿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终成强者。如何与神周旋,为世界奉献一生。
  • 网游之一刀夺命

    网游之一刀夺命

    唐峰拥有着无人能敌的本领,因此他初次进入游戏就以强悍的能力一挑百,毫无规则,等级直线上升;且看唐峰如何秒杀对手,并成为现实与游戏界的王者!
  • 爱伦·坡探案集

    爱伦·坡探案集

    爱伦·坡(1809-1849),美国著名诗人、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开创了侦探小说的先河,被誉为“侦探小说之父”。在其所有著作中,以悬疑、惊悚小说最负盛名,主要代表作品有《莫尔格街谋杀案》《瓶中的手稿》《厄榭府的崩塌》《黑猫》,等等。
  • 尸王闯都市

    尸王闯都市

    一代枭雄卜绿难道真的就被曹操杀害了?错了!他变成了连神都怕的僵尸王!他和蝉儿的爱情故事将会延续!你且看他在现代如何闹的东方神界、西方神界、佛陀界、修罗界一团遭!在人间界随便收两个徒弟都比该隐强……
  • TFBOYS是光

    TFBOYS是光

    本书讲述的是三个男孩和三位女孩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我第一次写哦,希望你们多多关照,提建议的读加我的QQ:2682242142)多多支持哦!
  • 最让孩子受益成长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最让孩子受益成长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其实在人生旅途中,支持你内心世界的,常常是一两句素朴、简单的话而已。而在人生成长的阶段,又难免会遇见一些迷茫、失落、困惑的时刻。孩子们需要课堂上老师的教导,需要家庭里父母的细心呵护,但更需要一本经典的好书做指导。这是一本伟大的成长故事书。所汇集的经典故事都经历了时间的沉淀,是人类精神成长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