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6500000010

第10章 文化潜伏报告(2)

随着我们对文化社会属性的理解逐渐深入,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的时间里,人类对文化关系性的实质将会更加依赖,无论在个体文化行为的目的上、还是在群体文化现象的反思中都将日益凸显。尤其对于人类文化所必经的阶级性社会关系而言,它会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脚步、人类共享文化的理念深化逐步向非阶级性转化的,这是大势所趋。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等待,社会关系的局部阶级性将会随着不同组织形态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有所增加,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而我们现代人类的责任是,有效地运用文化创造与干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文化阶级性的内容,增加文化非阶级性的内容,以求人类文化乃至社会关系整体的衡动发展。

三、文化的个体属性

文化的个体属性其实就是对人类文化的独立体实质的定性,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层含义来进行阐释。

第一,文化主体的整体创造能力有赖于个体积极性的发挥。我们知道,人类文化的主体是由人类社会个体成员共同组成的社会关系群体,对于文化的生成过程来说,没有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关系群体的文化创造能力也就不会存在。换句话说,文化个体的存在是关系群体存在的条件和基础。进一步看,没有个体文化的选择和累积,也就不会有群体文化的增加和文化整体的发展,同时,没有个体文化的变异和穿越,也就意味着没有群体文化的扬弃和自我更新,更不会有文化的持续发展。文化发展本身包含了个体变异的过程,否则就是重复的累加,难以实现真正意义的衡动。

第二,社会关系群体内部的文化创造能力存在着事实上的个体差异。由于受成长环境、文化教育程度、社会经历、主观努力程度、遗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体的文化创造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文化的个体属性在适应、整合、变迁等社会发展要素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如果个体的文化不存在差异,也就不会有个体文化有效的动态累积,进而也就难以形成具有真正演化意义的群体文化,可见的趋势将是人类的生命进程在原地踏步,文化的创新、发展毫无前途可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类群体创造了精神、制度、物质等方面的文化形态,而这些文化形态又从本质上影响并制约着人类个体的文化行为模式,也就是说,人类个体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不是种族、体质、智商云云,而是文化的个体属性差异。

第三,每一个文化个体都有权选择自身所喜好的生活方式,也都有选择和享用各种文化形态的自由。社会关系中的成员一般是具有独立主体意识的个体,自由选择是一项基本权利,它在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上都可以有所体现,不管是具体的物质生活,还是特有的思维模式,这对于群体文化的生成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追溯人类文化创造的来源,一部分源于群体内部的独立发明,即由社会关系群体成员通过改良、探索、实验等创新而来,一部分则是通过文化传播而来,即采借其他群体或个体的文化特质并融入自身固有的文化系统当中,并将之整合为群体文化的一部分,这其中个体文化的自由选择占据了绝对意义的支撑作用。

在了解了文化个体属性的含义之后,我们会强烈地意识到个体与群体文化对立统一的重要性。尽管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最终的呈现效果体现的是群体文化,但是在群体文化生成的过程节点上,我们需要格外尊重个体文化的能动选择和自由权利,并包容其差异性的广泛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和谐共享、共同发展,累积中不失个性,变化中不失本性。简而言之,只有个体文化的积极、差异、自由存在,并且个体与个体之间能够在群体文化效应下不断累积和变化,人类才能得以游刃有余地适应我们所在的自然生态环境,并使我们的文化系统始终保持相对的衡动状态。

(第三节)文化互联网

由人类文化串接起来的这个真实世界,远比我们设想中的要完整,究其原因就在于文化编织起来的互联网无所不在,无往不通。仰望同一片星空,相去万余公里的两个人可以被连在一起;喜好同一种颜色,不同肤色的两个人可以被连在一起;浏览同一行文字,跨越数十个世纪的两个人可以被连在一起。文化的演进发展并不是通信设备诸类科学技术推波助澜的结果,它可以无欲无求,却依旧彪悍地存在,并继续完整着它的完整。我们需要明白,文化的创造主体纵使是人类,它同样可以选择抛弃人类,然后换个定语。作为时常优柔寡断的人类,我们应当在它产生这个念头之前,把自己毫无顾忌地扔进它的互联网中,用心地找一找我们在哪里,我们还可以在哪里。

一、文化@时间+空间

人类的存在依附于时间和空间,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自然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人类社会作为时空坐标系中一道小小的轨迹,一方面受制于自然界的时空坐标规则,另一方面也创制着人类自身文化所特有的时空观。在我们看来,人类文化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里一点一点启蒙、发展、传播、演进,并得以传承或重构至今。如果我们企图去发现文化在历史、地域等时空维度中的变化规律,那么,似乎唯有将文化放置在特定的时空系统中才有可能实现,而所谓特定的时空系统,其实就是被我们文化化的时间和空间。

众所周知,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达和记录自身的历史,如何掌握时间节奏,如何安排与花费时间,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其所在社会组织形态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对于地球上大小不一、地域各异的社会文化群体来说,时间有时不仅仅是衡量自然物质世界的尺度,而且还密切关联着人类的世界观、伦理观、信念信仰以及如何去理解和看待生命本身的问题。也就是说,时间是特定社会组织形态中的人类创制出来的时间,虽然它是被文化化的时间,但并不妨碍它有条不紊地存在并持续着,且保证并调适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

追根溯源,人类最早的时间文化来自于随自然环境变化的了解和认知,并不断发展完善。在不同结构的社会关系群体当中,生产、经济等行为活动的时间规律深刻地渗透在社会结构当中,影响着人类的思维逻辑和世界观。甚至时至今日,由于时间观念的文化差异,还很可能会引起不同社会关系群体或个体间一定程度的文化冲突。我们除了会时常发现身边的时间文化现象,同时也很容易感知到某些时间文化的实质。文化中的时间观念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独立体,而是相对的社会产物,它是人类出现后的文化衍生品。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时间单位、时间制度等等,不单是掌握人类行为节奏的计时工具,同时还决定着生活习惯、权力利益、价值理想、艺术伦理等人类文化的各个层面。同时,人类的时间生活和时间制度所处的是一种多元并存的状态,不同的时间文化在不同的情境下发挥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功能。进一步说,不同的时间文化影响着人类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我们需要善于参照传统习惯与实际生活需求,主动且有效地适应和利用这些文化化的时间。

对于空间文化的体验,恐怕我们会比对时间更深也更真,只是相对也更加难以唤起我们的额外关照,因为一切都看上去是自然而然的。其实,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人类的存在,自然界对我们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更加不具备与文化发生关系的任何条件。没有人类的需求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手段,这个充满着自然物质的空间环境则会显得缺少了一定的用途。正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其特有的文化和思想让自然的空间携带了人类的气息,也多了其文化化的存在意义。而文化的人类,也需要实时考虑如何能够将空间物质资源适当且有效的利用,这无疑也让人类更加接近真实的空间。

所谓文化化的空间,即文化生态,人类通常会着力去关注社会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该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人类的文化生态是一个依托于自然生态,却比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这是由人类自身的属性特征决定的。从空间文化视角来看,人不仅是自然人,同时也是文化人,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的空间中,同时也生活在社会与文化的空间中。与其他空间生命体不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包含了更多错综庞杂的文化元素,如自然地理、历史传统、生产技术、家庭关系、社会组织、艺术审美、消费习惯等等,既涉及物质层面,也涉及制度与精神层面。这种被人类文化化的空间立论,不再是生硬地将文化与空间看作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而是将二者的关系视为辩证式的相互作用,且可以相互定义。由此可见,文化在人类与生态环境空间之间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人类可以通过文化感知并认知自然,同时又可以通过文化来获取、利用抑或交换空间物质资源,这本身足以使人类与真实的空间建立起更加默契和谐的关系。

二、文化@传统+新兴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这个有机整体永久的课题,然而,对于像我们一样只是处在某个代际的被化整为零了的人类个体来说,什么该继承、什么该发展又看上去像是根本难以划定的内容。实际上,这是我们多虑了,因为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生成的文化,准确地说都是再创造,而非创造。那么,既然是再创造,我们需要界定的便不是所谓的继承和发展,它们本该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而对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我们来说,真正需要区分的是社会文化现状中的传统部分和新兴部分,这直接关乎我们的生命意义。

同类推荐
  •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 中华茶道(第四册)

    中华茶道(第四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文化主体

    文化主体

    本书主要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历代追求的天人合一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观、古城的法天象地思想、古村的天人合一理念、古民居的天人合一设计、古园林的天人合一精神、帝陵布局与天人合一观、土地利用与天人合一观、水利工程与天人合一观、生物保护与天人合一观、古代科技与天人合一观、《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黄帝内经》的天道人道等内容。
  • 三国演义语典

    三国演义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热门推荐
  • The Princess and Curdie

    The Princess and Curdi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假戏真做,呆萌甜妻不简单

    假戏真做,呆萌甜妻不简单

    遭遇男友和闺蜜背叛,醉酒后,她胆大包天地扑倒了冷酷总裁言昊天,酒醒后,却误把言总当成登徒子送进了警局。言昊天鹰眸紧紧盯着她,高大的身子缓缓走向她,站在她的面前,借助身高的优势,如同帝王一般俯视着她:“苏小姐,你口口声声说是我侵犯了你。那想必我们需要好好地验一下我身上的伤。你看如何?”为了保住工作,一纸十月契约,将苏小昕和言昊天捆绑在一起。可说好的私生活互不干涉,且双方不得有任何肌肤接触呢。当她被言昊天抵在墙上时,才发现自己早就掉进了这腹黑大尾巴狼的陷阱。可那又怎么样呢,以爱为名的陷阱,她跳的心甘情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带队伍:中基层领导者学习力法则

    带队伍:中基层领导者学习力法则

    本书根植于作者多年的企业管理及培训经验,从学习力入手,将管理艺术融入实际工作,理论通俗易懂,论述鞭辟入里,案例精彩丰富,是中基层领导者提高学习力、带出学习型团队的实用读本。教你理解学习力,增强自己的学习意识,快速成为学习型领导者。教你发挥学习力,培养学习型员工,用知识的力量实现企业创新。教你拓展学习力,铸造学习型组织,建设具有超强战斗力的团队。
  • 启德本纪

    启德本纪

    文景十六年末,统治大乾十六年的皇帝龙驭宾天,留下一个看似繁荣的帝国。次年文景帝嫡子朱子厚登大宝位,改元启德。这个带着不同寻常想法的年幼皇帝会给大乾带来什么,是兴,还是亡。P.S.1.0:这是一个关于年幼少年当皇帝的故事。P.S.2.0:本书为民间野史,一切与历史相似之处,请勿较真对号入座。
  • 美人皮,噬骨香

    美人皮,噬骨香

    她本倾城,宁愿孤苦,也为他自毁尊荣。她本惊才,就算失去所有,也要为他自敛光华。她曾高居官位,却为他自叛母国。她曾无双江湖,却为他毁筋断脉。只待他遵华无双,她便愿隐匿后宫。她只是沦陷在了那一眼之间,就像几世寻得的归宿。可他却将她活活逼死!毁容,剜肉,剔骨,他连一杯毒酒都吝啬赐予!重生之后,她带上美人皮,因血液给养而活,她种一院子的白莲花,以莲花为盏以血液为食。她不介意就这样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只要能报仇,披荆斩棘,有何可惧!她说:我能给你大好江山,亦能摧毁于股掌!美若妖姬,心如蛇蝎,期年之后,她再度无双天下
  • 智力加油大派对

    智力加油大派对

    我们青少年处于兴趣爱好非常浓厚的阶段,同时也处于提高智力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兴趣爱好直接影响到各科学习成绩,同时还会影响到今后职业选择和能力发展。总之,兴趣是智力的火种,是求知的源泉,是成长的动力,我们青少年应该把智力、知识和兴趣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使自己处于最佳的成长中。
  • 逆天衍

    逆天衍

    逆天戟一分为七,一件法宝代表了一种不同的能量,当完全将七件法宝集齐之后,便能够发挥出毁天灭地的力量,仙界,冥界,妖界,魔界。每一界皆有逆天戟一分为七的其中一件法宝。
  • 竞争的决胜

    竞争的决胜

    本套书系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森笼

    森笼

    一个少女和一群妖怪的清新故事。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类型,反正,应该是暖心的吧。。其实一点都不悬疑==。没办法,谁让系统没有我要的选项、、
  • 经济运行的逻辑

    经济运行的逻辑

    在高善文眼中,经济运行的逻辑是什么?如何近距离观察中国经济?用什么方法预判经济前景?他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思路是什么?高善文入行以后,经历了券商研究业务从乏人问津到门庭若市的海天变迁,目睹了市场从绝望到疯狂的几度轮回。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后面,他始终追求对中国经济的独特理解和统一的逻辑分析体系。本书中,作者对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产业周期、资产重估等问题都进行了自成一体的论述,与读者分享他对中国经济过去与未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