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9300000012

第12章 荒谬的决定(1)

平时白天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都不知道。佩芬工作了一天,晚上还要加班操心孩子,我都不好意思打扰她的休息。只有到了周末,我才看到蛛丝马迹。

一个闷热的下午,正巧星期天,是墨西哥人来打扫卫生的日子。清洁的时候,楼上的三个女子都出去逛街买东西,我在后院的躺椅上看书。气压特别低,逼得我时不时地想做深呼吸。忽然天上乌云滚滚,一道闪电从云层间挣扎出来,紧接着是轰隆隆的抗议。我拔腿向楼里跑,生怕被雷雨逮着了。说时迟那时快,滂沱大雨毫不留情地倒了下来,窗外的景色如雾一般化在水里。她们还没有回来,我却想出去,莫名其妙地想到葛莱西雅,不知道她今晚有没有约会?这个坏天气,应该把她留在家里了吧!我不由自主地去了车库,冒雨开向一家超级市场。过了两个街口,我停在红灯面前。雨刷哗啦哗啦地来回忙碌,车里的收音机正播放着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播音员假模假样地介绍一些音乐家的生平和作品,然后堂而皇之地播放饭店和购物场所的吃喝玩乐。我心里暗暗好笑,这么糟糕的天气,玩什么玩呀!心里盼望着家中的女人们赶快回来。停完车,我冒雨奔向超市去,挑了一盒最贵的猪排和一棵大白菜,本来还想买粉丝,没有找到。否则粉丝猪排煮白菜,热气腾腾,连汤带水,在这秋雨的夜晚,一定吃得很温馨很畅快。平时葛莱西雅不在家,总是请我们陪莉莉一起吃晚餐,今天应该我们请客。

回到家,听到楼上莉莉的声音。我把佩芬叫下来,说今晚我想吃中国菜。然后把楼下的冰箱打开,让她拿到楼上去做。

吃中国菜,没有问题。佩芬拎着两个塑料口袋上去了。结果,到了做饭的时候,我去楼上一看,葛莱西雅不在。

谁开车送你回来的?我问佩芬。

我自己开的呀!

你能开车啦?怎么不告诉我一声?

工作需要么,都要汇报吗?她灿烂地笑了,五官都挤在一起,像个调皮的孩子。

我当然为她高兴,在我的概念里,佩芬那么小的个子,坐在车里连车头都看不着,怎么可能开车?她到底学会了,自己开回来,真行啊!

葛莱西雅呢?我问。

在购物中心,有人来接她。

谁啊?

我哪里知道?

佩芬一边说,一边把猪排用刀背拍碎,撒一点芡粉上去,然后开油锅把猪排炸脆,正在她用剩余的油炒白菜的时候,我说,做沙拉吧,给莉莉吃油炸排骨,白菜留着我们自己吃。佩芬也不问原由,照我说的做了。

吃饭的时候,我说,佩芬,葛莱西雅去哪里过夜?大雨天也要出去?

关我们什么事?佩芬白了我一眼。

我解释说,看她这样DATING挺辛苦的。雨天干扰谈恋爱的气氛。

佩芬说,美国人说不定就是喜欢在雨中谈恋爱,淋得衣服都透明了,才浪漫哪!

我说,女人脸上的化妆都给破坏了,还有头发,被雨水粘在脸上,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你操那么多心干什么?他们说不定什么地方都不去,就在室内亲热,和下雨有什么关系?

我笑着说,你好像对他们很了解,见过那个男人吗?

她"咣当"地一下把刀叉搁在盆子上,翘起了下巴,提高了嗓门,不耐烦地说,你为什么不去问她?

哎哟,随便问问,你发什么火?

我发火了吗?我只是希望你不要管人家的闲事。

没发火就好。我笑着说。直觉告诉我,佩芬知道很多事情。我忍不住问道,你见过她的前夫吗?他们为什么离婚?

不知道。

你不是说他很怪吗?

我没有说!她大叫一声,听得我吓了一跳。

你怎么啦,佩芬,干吗激动啊?

她不理睬我,低着头只顾自己吃饭。

雨点敲击窗户,如呜咽的哭泣。小楼黑黑的,只有晚餐桌上方,我们三人的头顶上盖着黄橙橙的晕光。莉莉已经吃完了,按照以往的顺序,应该把她放下来,洗脸洗手,看儿童电视节目。佩芬不做,我便站起来,上前去抱她。

那句话是泰德说的。她也站了起来。

哪句话?

你不是说贝利很怪吗?

贝利?谁是贝利?我瞪着困惑的眼睛问她,马上领悟到那个贝利是葛莱西雅的前夫。

谁呀?不是你在问的那个男人吗?她抢在我的前面把孩子抱了下来。

你见过贝利?长得好看吗?我居然追问到底,不到黄河不死心。

哎,任平,我们过自己的小日子,不要把别人扯进来,好不好?佩芬双眉打结,眼光冰凉,夹着一丝忧愁。她的目光盯在我的嘴唇上,好像要把我冻住一样。

OK,OK,换个话题。你明天对葛莱西雅说,我们要请她吃一顿晚饭,吃中国菜,时间由她定,好吗?

行。她笑了。

好险哪!要是在过去,我们一定吵起来了。现在总是我让着她,有时候让得愿意,有时候让得委屈。今天晚上我心里就不是滋味,我敢肯定地说,她们在许多事情上捉弄我,瞒天过海。这个感觉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就在这天,一个夏秋交接的雨夜,我做出一个荒谬的决定:要到葛莱西雅的卧室看看。

我像往常一样,帮她收拾碗筷,打扫厨房,然后看一会儿电视,等她照顾完莉莉,我们一起下楼。可是今天晚上,我心不在焉。

我的心事瞒不过妮可。进了办公室,他们都到了。我懒洋洋地打了招呼,便坐下把机器打开,妮可一阵风似的,从我后面闪过,不一会儿端了一杯咖啡放到我的手边。然后一声不响地坐回自己的写字台前。

看了昨晚的电视吗?评选美国小姐?

我不知道她在问谁?没有答话。

麦克说,这些小姐笨得要命,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

妮可说,我更喜欢第二名。任平你说呢?她拿着报纸走过来,指着照片要我评论。我朝她勉强笑了笑,谢了她的咖啡。

她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歪着头调皮地问道,请你吃午餐,三文鱼沙拉,如何?

好的,我们去吃沙拉吧!我点点头答应了。

一边工作,我一边整理自己的思路,却怎么也理不清为什么最近有那么多怨气?搬家搬得挺高兴的,现在,我却不想回去。两家人生活在一个屋檐底下,本来理当亲如一家。但是,现在却隔楼如隔山。只要葛莱西雅在家,我便不愿意上楼。我的空间在楼下,除了晚饭到楼上吃。而吃晚饭的时候,她总是不在。

我每天听见她和莉莉在楼上的亲热谈话,却从不见她下来打个招呼。她曾经对我那么热情和客气,她那真诚的眼神、端庄的体态、从容的语气,至今历历在目,如今竟然几个星期不见,好像彼此都不存在。最感动我的是,她说盼望你们搬进来住,盼了好久。难道只是为了在晚上给她看孩子?给她提供到外面过夜的机会?我同情她的孤独和软弱,对她特别关注,难道是我多情?如果真的要见她,我可以通过去书房的途径,和她说说话,但是,我就是不愿意她在的时候上楼去。

我们不是要请葛莱西雅吃饭吗?吃还是不吃?什么时候吃?我得有个准备。憋了好久,没有回话来。我期待着她下楼来向我解释一下,感谢也好,抱歉也好,应该有一种说法呀!

没有!什么也没有!好像我没有邀请她一样。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在佩芬面前发了牢骚。

我说,看上去她挺客气的,其实架子却不小。你真的问了她吗?

我骗你干吗?

她当时一句话也没有吗?

没有!只是笑了笑。

她不是喜欢东方文化,要你教孩子说中国话吗?怎么不欣赏中国烹饪呢?

佩芬说,不喜欢就不喜欢,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是的,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呵呵地嘲笑自己。想想也对。从中国买一些艺术品,穿东方的衣服,甚至领养一个中国孩子,非常容易。就像中国人学习西方一样,到处造高速公路和摩天大楼,却改不了大声说话的习惯。我真希望自己像佩芬一样糊涂,毫无敏感之心。

那天我到家,看见佩芬牵着莉莉的小手,下楼来迎接我。我把莉莉一把抱起来,开心地说:叔叔今天买了许多中国菜,烧给你吃,好吗?

莉莉已经和我很熟了,咿呀咿呀地说话,听不清楚什么意思。

佩芬翻译说,她喜欢好吃的。

好!今晚叔叔做给你吃。莉莉搂着我的脖子咯咯地笑。我想,葛莱西雅如果在客厅里,应该听到我们的对话。

佩芬说,莉莉能够自己走楼梯了,任平你来看!

她们从走廊向楼梯走去,我却进了睡房,把门"乒"地关上。我听见葛莱西雅大声夸奖自己的孩子。后来,她就走了。

我买了两条大黄鱼,一大把葱,一盒豆腐,一块姜,还有罐装的冬笋和蔬菜。黄鱼挺贵的,以前我们从来不舍得吃。我把鱼洗干净了以后,乐呵呵地在楼下的厨房里开油锅,煎黄鱼。不一会儿,葱姜酒香缭绕。

想起来是那样遥远

仿佛都已是从前

那不曾破灭的梦幻

依然蕴藏在心间

是谁在默默地呼唤

激起了心中的波澜

也许还从未感觉

我们已经走过昨天

啊,一年又一年

啊,我们走向明天

我唱着老歌,正干得欢,被佩芬惊慌失措的叫喊声打断。她好像是从楼梯上滚下来的,上身的衣服都变了形,一个肩头从袖管里露出来。

你怎么不开抽风机呀?整栋房子都是鱼腥味儿,葛莱西雅回来怎么办?

哦,我笑嘻嘻地说,我是老土,忘了。

你啊,哎,叫我怎么说你?

她以救火般的速度开了抽风机,转身扑向厨房的窗口,然后像条鱼似地在走廊和房间之间窜来窜去。她把楼下的窗户全部打开,又到楼上去做同样的事情,我只听见她沉重的脚步声,蹬得天花板怒气冲天。不一会儿,小楼里寒流滚滚,锅盖一揭,热汽如白雾一般,刚冒出来即被风扑灭。我不得不穿上夹克衫。

我们三人准备在楼下的厨房里吃晚餐。我到楼上去把莉莉的儿童餐椅扛下来,走完楼梯,仿佛进入冰库一样。客厅,厨房和起居室之间无墙无门,任凭冷风通过窗口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肆意妄为。我顺便把窗户都关上了。

一顿美味的中国晚餐,吃得大家眉开眼笑。莉莉到底是中国人的后代,特别爱吃豆腐。豆腐是用酱麻油拌的,佩芬用小匙喂她,她一口一吞,速度奇快,好像在吃冰淇淋。我想到实验室里的三个美国人都不愿意和豆腐交朋友,忍不住笑了。佩芬爱吃鱼头,我吃鱼尾巴,鱼腹给了莉莉,我和佩芬很久没有吃黄鱼了,你推我让,希望对方多吃一点,最后我们把两条黄鱼吃得干干净净。

好一个温馨的夜晚,我累得心甘情愿。我幻想着将来哪一天,买了我们自己的房子,有了我们自己的孩子,天天过上这样的生活。我把炉灶收拾干净,擦干净地板,然后再清洗水池子里的脏碗盆。那首老歌又在心里唱起来:

想起来是那样遥远

仿佛都已是从前

那不曾破灭的梦幻

依然蕴藏在心间

佩芬在楼上发脾气,我根本没有听到。

你是聋子啊你?冷不防从背后传来她的责骂,我一点准备都没有。

为什么把楼上的窗户都关上了?她气呼呼地站在我的面前,好像要打架似的。

我怎么啦?我怕你们俩冻着了。你不怕莉莉感冒,再打开好了。

你知道美国人为什么不愿意把房子租给中国人和印度人吗?就是因为受不了厨房的油烟味。

我们签了什么协议了,嗯?不能油煎,不能吃鱼?

这里不是我们的家!你不想我失去这份工作,也不希望被赶出去吧!

我哑口无言。她的口气那么大,口口声声美国人如何如何,葛莱西雅如何如何,简直把我当乡下佬看待,我恨不能对她大吼一声:见你的鬼去吧!

这一晚,楼下的窗户开到半夜,我们之间也像冰冻了一样,互相不说话。我把毯子蒙在头上,一动不动,好像睡在太平间里一样。理亏的是佩芬,我希望她向我道歉,可是她却呼呼大睡。天亮的时候,我的身体想要她,体内胀胀的,想去抱她。她毕竟是我的老婆啊!我辗转反侧,把自己控制住了。

不能总是这样啊!我对自己说。我怎么变得像乞丐一样?理直气壮的任平到哪里去了?我伤心得眼泪直流:我的佩芬哪里去了?身边的女人为什么变得那么陌生?

学校的对门有一家自助餐厅,品种很多,价格不菲。我开始习惯吃沙拉了,但是对沙拉酱很挑剔。只认酸甜的,别的都不行。我们边吃边谈。妮可对我,与其说情人,不如说是我的心理老师,什么话都能对她讲。她的心肠好,而且不妒忌。

我说,自从佩芬自公车上拿到那张所谓上帝留给我们的报纸,找到这份满意的工作,她的变化太大了,大得找不到边际。她穿吊带背心,宽松短裤,脚着露趾厚底鞋,脚指甲涂得鲜红。我们的洗手间里除了她以往的护肤和化妆用品以外,还添了许多其他东西。比如女式的剃毛刀,电动的蒸气面罩,等等,她一进去就是老半天,一出来香气扑鼻,让我感到洗手间应该归她所有,自己成了多余的一员。

她的口味也起了变化,生食和乳制品在她的消化系统里畅通无阻。幸亏葛莱西雅经常通宵不归,否则,她去楼上做早饭,便一起跟着吃,留我一人在地下室喝米粥和汤面。虽然,葛莱西雅非常好客,总是邀请我一起就餐,但我不爱吃那些玩意儿,谁愿意在大清早吃鸡蛋和咸肉片?我只好推说自己没有吃早饭的习惯。

从餐馆出来,我们沿着林阴大道散步。早上秋雨绵绵,中午却出了太阳。草地还是潮的,水泥地上水迹滩滩。校园如被清洗过一般,特别明亮。

妮可说我怀念以往的大丈夫主义。我觉得不完全对。为什么在妮可面前我像个孩子似的,而要在佩芬那里做大丈夫呢?

你确实像个孩子,撒娇的大孩子。妮可笑着说,恐怕因为我们不是夫妻,只是男人和女人的关系吧!

你的意思是……?

不是吗?她跨上一步,挽着我的胳膊说,别忘了现实的世界属于男人。

我搭上她的腰肢,点点头,表示听懂了。其实,我并不期待在妮可那里得到答案。我只需要一个耐心的听众,让我把心里的话说完。这些话只能说给最信任的人听。

妮可笑着说,大丈夫是个充足了气的大皮球,蹦得很高,里面是空的。

是假象?

是负担。累了自己。

我笑着说,这就是中国人形容的纸老虎。

纸老虎?妮可大笑,一边说,你们曾经说过美国也是纸老虎,是不是?她说得那么认真,水灵灵的眸子流动着真诚的目光。中国人那么害怕老虎吗?老虎可是稀有动物,值得保护呀!

我是老虎,我需要你的保护。我开玩笑说。她哈哈大笑,把眼泪都笑出来了。

我们在一棵大树下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学校里要数这棵树最古老,得有几个人手拉手才能抱住。我们曾经在这棵树下吵架,今天却有了不同的意味。我走到大树的背面,看看周围没有人,我想亲亲她,把她搂在怀里。

妮可,妮可!……我轻轻地叫着她的名字,下巴搁在她的肩膀上,闭上了眼睛。

嗯。她柔声地答道。

亲爱的,我好想你。

她给了我一个会意的眼神,嘴角浅浅地一笑。

她是接受我的,但是,我却被看得难为情。我经不起她看,在她的面前,我藏不住秘密。是啊,我搬家了,住在人家的眼皮底下,再也没有机会和妮可合为一体。说什么废话?虽然不是我心里要的,却是我的选择呀!

这时我想起了麦克的理论,婚外情帮助稳定婚姻。看来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东宿西食,也可能两头都输。我没有麦克的水平,允许太太和自己平等出轨。我更没有妮可的勇气,扛得起孤独争得起自由,活得潇洒自如。妮可早就看透我了。我惟一的出路是和老婆搞好关系。俗话说,碰鼻子转弯。在美国这样的社会里,夫妻关系没有公平就是破裂,我承受得起破裂吗?再说,佩芬做了我十年的"顺民",我也应该收敛一点,还给她一份公平。

同类推荐
  • 离幸福一微米

    离幸福一微米

    花季少女如同浩潮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本书作者通过对几十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深处的真实的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已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
  • 存在的瞬间:伍尔夫短篇小说集

    存在的瞬间:伍尔夫短篇小说集

    短篇小说集《存在的瞬间——伍尔夫短篇小说集》(原书名为《幽灵之屋及其他短篇小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自杀后,其夫伦纳德·伍尔夫为完成她的遗愿而精心编选的。书中收录了伍尔夫不同时期创作的18篇短篇小说,包括《墙上的斑点》《新裙子》《存在的瞬间》等。
  • 访鬼笔录2:勿心慌别发抖

    访鬼笔录2:勿心慌别发抖

    即将毕业的高中少女小艾在情人节当天遭遇意外事故成为了死神助理。在成为助理之后,小艾作为地府的公务员开始接触到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来到地府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人生,小艾开始把她每天的精彩见闻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本笔录……
  • 神殇·赤地

    神殇·赤地

    泊钧身为被世人鄙弃的溟妖,天生妖异能祸乱人心,不甘被关牢笼,奔逃被一路追杀,在草滩中被绍原捡回取名。绍原连累兄长,为泊钧欺瞒世人,背弃父亲,城破逃亡途中被父兄扔下马车,成为家族弃子。两人更与昆仑公主渐函情愫暗生。然而后来兵临城下,绍原被泊钧割断手筋,渐函亦遭泊钧背叛而独囚雪山深处,三人从此分道扬镳。篡朝,异变,阴谋,报复,战乱接踵而至,只期冀自由的两个少年,身不由己被卷入家国朝堂的波诡云谲。曾相互纠葛与背叛的生命,最终各自走向重生。
  • 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

    抗日战争期间,军人孙志坚上前线前托好友江洪护送其妻薛冰如去武汉。后南京陷落,志坚生死不明,冰如逐渐对江洪产生感情,欲与他结婚。江洪义重如山,婉言谢绝。
热门推荐
  • 刺客幽影

    刺客幽影

    他,拥有最纯净的黑暗体质。本想成为一名天才魔法师,但他却感悟不到魔法元素的存在。无奈之下,只得选择学习斗气,从而走上了刺客的道路。他,无意中卷入影响大陆安危的纷争。通过一切努力,本以为一切都将水落石出,归于平静之时,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 折戟沙

    折戟沙

    仙界皇城,煌煌天威,弑杀千里。你儒仙,我堕魔。仙魔幻界,不为红尘殇情。还有幻想吗?幻世灭尘的归途。
  • 遇见七岁那年

    遇见七岁那年

    能去的只有遥不可及的未来,永远回不去的是难以承受的曾经。
  • 恶魔崇拜

    恶魔崇拜

    夜游、日行、百里、统帅、一世之尊、三生三世、千古流传、万世先河!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头恶魔。越强大,越怯懦;越闪耀,越卑微。夏野算不上一个好人,但却不想让小火苗崇拜和信仰的家伙成为一个坏人!所以他坑杀命官、调侃使臣、秒斩天骄、声呛域主。城外英山一剑封神,拜月祭典狂临诸生;开疆拓土盖压三代,衣锦还乡灭绝千城!当崇拜成为一种信仰,我想做个好人!【签约作品,必入精品】ps: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平台战略

    平台战略

    平台商业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完善的、成长潜能强大的“生态圈”。它拥有独树一帜的精密规范和机制系统,能有效激励多方群体之间互动,达成平台企业的愿景。纵观全球许多重新定义产业架构的企业,我们往往就会发现它们成功的关键——建立起良好的“平台生态圈”,连接两个以上群体,弯曲、打碎了既有的产业链。平台生态圈里的一方群体,一旦因为需求增加而壮大,另一方群体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如此一来,一个良性循环机制便建立了,通过此平台交流的各方也会促进对方无限增长。而通过平台模式达到战略目的,包括规模的壮大和生态圈的完善,乃至对抗竞争者,甚至是拆解产业现状、重塑市场格局。
  • 妖孽神棍:废材要逆天

    妖孽神棍:废材要逆天

    她,是21世纪的顶尖杀手,却穿越到流落他乡的小乞儿身上,懦弱胆小,受人凌虐,还是个废物?呐,看来我要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废材才行呐。看我等级压死你!神兽虐死你!废材?嗯哼,请容我吐槽你的眼睛瞎了。她本云游天下,却不曾想捡了一个妖孽美男回家。正考虑要不要把他扔掉的时候,美男醒了,所以......某女果断把他给扔了。他却对她纠缠不清,至死方休。演绎一场倾世绝恋。
  • 樱花树下神的爱恋

    樱花树下神的爱恋

    这是一个女扮丑的坑爹故事,这是一段在樱花树林中的浪漫故事……坑爹与浪漫融合会怎样?当丑女遇上美男是会有什么爆笑举动?当美男知道丑女其实是他的公主时是什么情况?女主会在她的大学生活中,想什么计谋娱乐自己?腹黑女遇上恶魔男会怎样?想知道这些请看本书。求收藏,求推荐。
  • 重生之豪门女王千金

    重生之豪门女王千金

    许沫前世,爱着自己的未婚夫刘宇,却不料惨遭背叛,最后因为她背后的势力惨遭杀害,重获意识,她坚毅,勇敢睿智而果断。惩治渣男,智斗渣女,不再相信别人,却在一次意外中,把心遗落。。。
  • 末世之天堂

    末世之天堂

    灰色天空,无处可逃,九天停住了脚步,不在逃亡。若这世界,没有一方乐土,那就让我用脚,踏出一片灿烂天堂。
  • 比安基动物小说:小山雀的日历

    比安基动物小说:小山雀的日历

    森林不再是一个狩猎场,而是科学家寻找自然秘密和宝藏的地方。如果,你又幸运地掌握了艺术创作,那么你就会因此变成大自然的诗人,用神奇的语言描绘着儿时的梦想。《小山雀的日历》是比安基作品童话集,其中包括《小山雀的日历》《圣诞老人和春姑娘》《百灵鸟醒来了》《女儿与鸟》等几个故事。它以拟人的手法,讲述了动物之间稀奇古怪的新鲜事,故事引人入胜,富有感情。把自然界里的生态变化清晰直观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从“春”到“冬”,比安基带着我们感受着四季的细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