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2700000010

第10章 读懂消费者心理(1)

正确把握直销中的心理效应

一般情况下,人们普遍存在首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效应、从众效应、暗示效应、名人效应、角色效应、奖惩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门槛效应、拆屋效应、链状效应、花盆效应、蝴蝶效应、手表效应、禁果效应、超限效应、责任分散效应、配套效应、马太效应、詹森效应、鲶鱼效应、瓶颈效应、月曜效应(星期一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等二十五种心理效应。

下面我们以心理营销的十六大法则为基础,考察直销中的心理效应。

所谓的心理营销,就是利用顾客(或渠道客户)的微妙心理来设计营销战略、策略以及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内容。在一般的营销活动中,我们往往不太善于利用顾客的潜在心理。虽然知道顾客肯定有“冲动”或“下意识”的行为,但在设计方案时却把顾客当成了只进行理性价值判断的人。

十六种心理营销的效应都被心理试验证明是有效的。这十六种效应分别属于“基于非价值的选择”和“心理价值工程”两类。

基于非价值的选择

顾客并不总是依靠价值(产品/服务的价格、质量等因素)来进行选择。很多时候,你的产品本身并不需要做任何变化,却能够深刻地改变顾客的选择结果。以下效应对影响顾客非价值的选择很有帮助。

1.考虑效应。

这是个非常基础的心理效应:当顾客出门购买一支牙膏时,他的脑海里实际上已经有了一个“考虑的集合”--有四五个选择在里面,包括哪些方面、哪些品牌。

很多营销策略的弊病就在于,没有思考如何在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入顾客的选择集合中。如果你这家超市不在顾客最先想到的几家范围内,那顾客光顾的机会就很少了。这个效应对欧美营销影响很大,也成为大家抢夺市场份额的驱动力之一。如果某个商品在各个区域的直销情况都不好,但只在少数几个区域直销良好,那首先肯定是当地的直销人员或经销商已经通过各种推广活动,把产品“塞”进了顾客的选择集合。考虑效应不仅仅可以通过重复性的广告达成,也可以靠有效的分销覆盖、有创意的促销、与众不同的顾客定位来达成目标。例如,达美乐比萨的一个成功案例就是赠送漂亮的冰箱磁贴,让顾客在厨房做饭时时常看到达美乐的标志。顾客打电话订购比萨时,就会将达美乐优先放入选择集合。

2.主导效应。

如果在顾客面临的选择中,有一个选项明显占主导地位,那么该选项拥有显著吸引力。例如,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推广网络版时,虽然是免费的,但订阅者依然寥寥。因此它在新一轮推广中推出两个选项:读者单独订阅印刷版为1200元,读者订阅印刷版和订阅网络版也是1200元。那顾客就想,既然都是1200元,我为什么不要那个项目多的?这一招果然见效,比当初单纯推广网络效率要高多了。

3.妥协效应。

当顾客面临难以取舍的选择时,他会在心理上感觉做出妥协的项目吸引力最大。这个效应的案例很多。例如,专业的餐厅管理者都会准备一些价格昂贵的红酒,靠它们来刺激那些价格略低但品质似乎相差不大的红酒的销量。当然,这个效应针对那些中高档商品、新奇商品更有用,对于大众日用商品的作用就小很多。但在日用品超市里,这个效应还是有效的。例如,在三种价位的产品中,中等价位的一般会直销得更好。

4.互惠效应。

这是一种力量强大的效应。当顾客接受你的小恩惠和礼物时,即便这是你主动给他的,他也会有一种潜在的想回报你的“义务感”。超市里的免费样品发放,除了包含让顾客体验的意思外,也有恩惠的意思。传统直销人员经常采用这种效应达成直销。注意,有两个因素会影响互惠效应的结果:一是你必须为赠送提供一个充分的理由;二是不要让顾客一开始就觉得礼物是交易的一部分。就直销终端人员的话语而言,“这是免费的,你留着吧”要比“感觉好你就买”的效果更好。

5.社会验证效应。

当顾客不知道怎么办时,往往会效仿社会公众的观点。电影或图书排行榜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例证。它们让顾客觉得:别人都认可了这部电影或这本书,那我购买它的风险就小了。直销人员喜爱采用的证书直销、证言直销都属于这个效应。

6.默认效应。

相对于那些需要主动选择的选项,默认选项更有可能被顾客选择。这是在利用消费者天然的惰性。例如,在某些服务合同中,总有“默认自动续约”条款,即顾客如果没有特别注明中止续约,那么本服务及其收费继续生效。

7.承诺效应。

如果你引导顾客事先做出了某种承诺,那么他遵从的可能性极大。例如,优秀的电话直销员会以非常自然、悠闲的语气与顾客搭话。如果对方被搭上一句话,就代表他向直销员做出了一个“愿意沟通”的潜在承诺,便会被引导着不断说下去。承诺不一定是给直销员的。玩具店采取的一种营销策略是在过节前就针对小孩子做A玩具的推广。小孩子就可能问大人:“你能给我买一个吗?”大人就会做出一个承诺。大人到店里去,却发现买不到A玩具。这其实是商家故意的,因为大人对小孩做了承诺,你总得买点儿什么,而且必须买一个比A玩具更大的B玩具去补偿。当节日结束,商家又开始针对孩子做A玩具推广。孩子一下子回想起来,就央求大人再去买个A……

8.心疼花钱的效应。

如果你的营销行为使顾客很快想起他需要花费现金来消费,那他消费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因此,你要想方设法降低顾客的“心疼感”,注销代用币、小包装商品和信用卡都是对策之一。宝洁公司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刚进入中国时,就是靠小包装的海飞丝打开了普通居民消费的市场。

心理价值工程

心理价值工程是基于上述八个非价值效应的。以下八个效应可以引导顾客产生实实在在的价值感,或提升顾客对商品价值的评价。

1.影响效应。

影响顾客的现场感受,愉悦他们的心理感受,即可提高他们对产品的价值判断,并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直销人员的微笑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安排之一。很多小品牌靠这招在直销现场打败那些大品牌。有人曾把一个饭店里的侍应生分为两个组,对B组进行特殊培训,结果B组的小费收入比A组高。并不是因为B组的服务更好,人长得更漂亮,而是因为他们在结账前后,仿佛无意地用手触碰顾客一下,这让顾客下意识里萌发一种亲切感。顾客一般会误把这种亲切感或愉悦感转嫁到服务水平上,从而愿意为其多付小费。

2.收益分割效应。

对顾客来说,收益分割后的感知价值大于合并后相同收益的价值。比如,你把优惠一次性给顾客,还不如把优惠拆成几份给他,这会让他觉得获得的优惠总价值更大。

3.损失合并效应。

同理,损失分割后的感知痛苦大于合并后相同损失的痛苦。比如直销旅游产品,如果给交通、住宿、吃喝、游玩各确定一个价位,会让顾客觉得很贵;若是打包直销,顾客就觉得便宜许多。

4.混合损失的分割效应。

大支出和小收益分开后的感知价值大于合并后的感知价值。在商品直销中常用的“返利”策略就是如此。其实美国税务局也常用这招:让你先缴纳1000美元税金,再返100美元的退税,它不会直接扣你900美元税。

5.混合收益的合并效应。

大收益和小支出分开后的感知价值小于合并后的感知价值。也就是说,如果你要让顾客得到商品后还要支付点儿什么费用,效果就非常不好,还不如一开始就把这个费用打入价格。但可惜的是,很多厂商都容易犯这个错误。例如,会让安装工人替顾客安装好商品后再收取相关费用。这会大大降低顾客的价值评价。

6.心理占有效应。

顾客一旦拥有商品,就会主动提高其价值。突出例子为商品试用。顾客把试用装拿回家用,一开始肯定会支持自己的选择,反对别人贬低该商品的价值。

7.稀有效应。

如果顾客感觉该商品稀有,供应有限,感知价值自会升高。像限量版直销、定时促销、某特定渠道独家直销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8.“不断改进”的效应。

好顺序以及“不断改进”的顺序要比坏顺序创造更大的心理感知价值。迪斯尼一般在一天中两个游人离园的高峰前,也就是下午两点以前和傍晚六点半以前,组织两次大规模的免费欣赏的节目。也就是说,把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放在最后,或至少让顾客感觉此期间你在不断改进,就会大大提升他们对产品和服务价值的评价。实际上,大团圆结局的电影也是这方面的突出例证--电影公司希望顾客提高对该影片的价值判断,并希望它吸引更多观众。

客户更愿意成为直销中的主要角色

想必大家对于这样的情境并不陌生:一个直销员在滔滔不绝、苦口婆心地向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而客户只管做着自己的事情,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这样的话,直销员好像在唱独角戏似的。其实这个时候,直销员忽略了直销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点:客户更愿意参与到直销活动中,做个主要角色。

可以说客户的这种渴望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想当主角的心理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属于自我实现层面。整个直销过程中,如果让客户参与进来,他们的心理上就会得到一种满足感,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获得愉悦的心情,也就更容易接受产品了。

如果一个直销员想光靠一张“巧嘴”拉来大量的单子,显然,这就如同希望天上掉下馅饼一样,既不现实,也没有什么可行性。而让客户参与到你的直销活动中来,是一种相当有效和直接的直销方式。

邀请客户参与到整个直销过程中,不仅可以满足客户的参与心理,获得自我实现的心理满足,而且更重要的是,客户通过这个互动的过程,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你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深切地体验到这种产品给他生活所带来的便利。这是一种相当高明的直销技巧。

通用公司的一个直销员想给一所小学直销教室黑板的照明设备,可联系了很多次,也说了不少好话,就是没有什么结果。

后来,他突然有了一个好点子:想办法让客户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让客户亲身参与体验,使他们深刻感悟产品带给他们的好处。这样的话,客户就容易被说服了。

于是,他拿了根细钢棍出现在教室黑板前,并把钢棍交到校长手中,校长两手各持钢棍的端部。

直销员说:“诸位老师,你们看校长用力弯这根钢棍,我们知道如果校长不用力它就又会变直,如果校长用的力超过了这根钢棍最大的承受力,它就会断掉。同样,孩子们的眼睛就像这弯曲的钢棍,如果超过了孩子们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视力就会受到无法恢复的损坏,那将是花多少钱也无法弥补的了。”

没过多久,这个直销员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笔订单。

所以说如果你让客户参与到直销过程中.亲眼去看实际结果,你的直销就变得容易许多。千万不必要担心客户不肯参与,因为从心理学上看,每个人都有着亲自“表演”的欲望。有许多客户看到有趣的事,他如果不参与,还会感觉手痒痒的。

现实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店里对于自己喜爱的产品“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商家“禁止触摸”、“样品勿动”的警示语使人想买的欲望一扫而空,最后人们只好悻悻地离去。商家的这种行为固然是出于对产品的维护,可是爱护自己的产品不要紧,最关键的是拒绝了人们的参与,相当于人们都还不了解产品就把人家拒之门外,试想,面对这样的商家,如果是你,你愿意去买他的东西吗?

不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远远将客户拒之门外;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则与之相反,他们会特意邀请客户参与,“请坐上去吧!感觉一下它有多么的舒服!”“请试试吧,您穿上它一定更加漂亮!”这样的话语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突破客户的抗拒,一下子把客户的心拉了过来,使客户成为直销的主角,进而他们会十分乐意地试用产品,并且大大增长了其购买的欲望。

“美国直销大王”弗兰克曾经负责直销一种新式牙刷,他最常用的方法是:把新式牙刷和旧式牙刷都给客户的同时,再给客户一个放大镜。然后他对客户说:“您用放大镜看看,自然会发现两种牙刷的不同。”

有一位羊毛衫批发商学到了这一招,他在直销羊毛衫时,身上总是附带着一个放大镜,每当客户对产品质量或价格产生怀疑,犹豫不决时,他就把放大镜给客户:“在您还没有作出最后决定之前,请您用放大镜看看这羊毛衫的工艺和成分吧!”他这一招非常奏效,没过多久,他就打败了很多靠低档品起家的同行。后来,他说:“自从用了让客户亲自鉴别这个方法后,我再也不用费尽口舌向客户解释我的产品为什么价位偏高了,我的直销额也开始直线上升。”

“物质趋同性”和“精神求异性”,两种心理并存

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现代人对流行的追求具备“物质趋同性”,即要满足和大家一样的欲望,但同时也有追求与众不同的“精神求异性”。即人们既有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也有特立独行的个性化的喜好。

想一想,这的确是很有道理的。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不仅仅在女高中生中间,还是在成年女性中间都非常流行使用“便利贴”。由于“要和大家有同样的东西”这种从众心理作怪,“便利贴”得以广为流行,同时厂家还准备了多种款式的“便利贴”,用来满足了她们求异的心理需求。

我们的客户也不例外,他们同样是两种心理的矛盾体。只是在一般情况下,他们受第一种心理因素的影响更大一些。下面先来看客户的第一种心理--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不例外;大家都这么做,我也跟着这么做,肯定没错。从购物消费方面来说,当有一些人说某产品好的时候,就会有一大群人前去购买,即使这种产品并不怎么好,他们也会在心理上有所安慰,毕竟有那么多人用呢,上当又怎么了?反正上当的又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

做直销的要抓住客户的这种心理,有时候你可以想一些好办法吸引客户的围观,故意制造热闹的情境,以引来更多的客户的参与,从而创造更多的购买机会。你可以经常对客户这样说:“很多人都买了我们这一款产品呢,反应很不错的”,“小区的很多像您这样年纪的大妈都在使用我们的产品”,类似这样的话可以说是巧妙地读懂了客户的从众心理,让客户心理得到一种依靠和安全保障,从而也购买同样的产品。事实上,有时候即使你不说,有的客户也会在你介绍商品时主动问道:“都有谁买你们的产品?”这潜在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知道买这种产品的人多不多,如果有些人买了,正在使用,那么我也可以考虑一下。这便是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

同类推荐
  • 最佳商业模式

    最佳商业模式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面临发展困惑,制定决策时摇摆不定,怎么办?企业处于盈亏边缘,前进之路,举步维艰,怎么办?战略目标模糊不清,乱打乱摸毫无收益,怎么办?选对商业模式,就可以找到出路。跨国企业靠什么成功?百年老店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全球500强企业只是卖产品的价值本身吗?林伟贤老师引领您共同探索全球著名企业的商业模式,与您分享优秀企业成功的奥秘!
  • 最有价值的忠告

    最有价值的忠告

    本书竭力收集“最有价值”的忠告,尽力使每一条忠告都能让人充满力量,有所收获。在书中,你会找到关于善良和真诚、雄心和谦逊、坚持和顽强的例子,也可以找到对抗消极的法宝。 这并不是一本迂腐说教的书,而是一本关于我们如何感受生活,如何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的书。
  • 基金赢利精要

    基金赢利精要

    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基金理财书籍,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带着你走进基金公司,揭示了基金公司是如何运行的?基金经理们是如何选股选时的?教你如何踏准节拍,选择多生金蛋的好“基”,真正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同时书中还深入分析了基金投资中的一些误区,提出了规避风险的策略和技巧。总之,这是一本多方位指导基民的投资实用手册,既可以作为投资者理财的实用宝典,也可以作为基金公司教育投资者、指导与客户沟通的培训读本。
  • 20岁以后,懂点金融学

    20岁以后,懂点金融学

    20岁以前,你毫无计划,贪图玩乐,那没什么;但是,20岁以后贪图玩乐,30岁时必将疲于奔命!20岁以后未曾增长本领,那么你的一生都可能从此碌碌无为!20岁以后,你以一个成人的身份踏入社会,从此将没有谁会同情你,而且你也不应该哀求同情!20岁以后,你能做的只有完善自己,提升自己。20岁以后,你应该懂点金融学,因为你在发展自己,追求更高的成就时,必将用到它。金融学本来就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从银行存款到银行借款,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基金股票到外汇期货,到处闪现着金融学原理的影子。金融学原理中有些比较深奥,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加以描述,读者既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又会在轻松阅读中学习金融学知识。
  • 卓越绩效管理:通向卓越经营的务实之路

    卓越绩效管理:通向卓越经营的务实之路

    本教材从卓越绩效管理概念、卓越绩效管理思想、卓越绩效评价以及卓越绩效管理案例与实施等四个方面,讨论分析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产生发展、评价与实施。
热门推荐
  • 千年汉帝国

    千年汉帝国

    一本关于大汉帝国的书。汉帝国的寿命这次延续到了千年之后……汉后千年,应该是什么时代?唐?宋?还是元明?平阳公主出现了,连韩世忠也来了,是个混乱的时空吗?延续千年的大汉帝国却与罗马帝国迎面碰上,会有如何的火花?到底是大汉羽林卫称雄世界,还是罗马军团雄霸一时?且看《千年汉帝国》为你解说。
  •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中)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中)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女配快来这个坑

    女配快来这个坑

    看文须知:1、HE不解释。2、古活是亲妈,这点很重要!!3、本文有男主,纯修仙+升级请右上绕行。非正统修仙文在许数儿穿到自个儿笔下女配的三个月里,她一不叫苦连天埋怨命运这个小表砸二不抢机缘夺气运誓要扳倒女主,触发剧情时她能避则避,不能避时做的最多也就是眼观鼻鼻观心装二傻子,然后攒、人、品!!力求避开下次剧情!奈何剧情这个坑啊,就是不肯放过她,间或骚骚一扭再挥一挥小手帕用力招着手,“女配啊,快来这个坑!”不金手指不金手指,二遍够用了!!第一次写书,请各位看官多多包涵!
  • 现代人礼仪全书

    现代人礼仪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仪表、形体、言谈、工作、往来、会议、谈判、宴会、涉外、出访、旅行、馈赠、通讯和文书等现代商务礼仪知识。
  • 纵横之仙界

    纵横之仙界

    龙传说中的生物,有人的地方就有龙的传说。“图腾”“龙王”“生物之祖”这些代名词为龙族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可谓是人人心中敬如神。传说中的龙与人类相处的非常和睦,每当人类面临危机的时候,龙族会大显神威,救危难于水火,一次次的保住了人类的香火,使人类代代相传。其实,龙并不是传说的生物。遥远的上古时代,生活着一群强大的生物,它们有完美的力量,有天然的元素控制天赋,它们强大而贪婪,它们主宰仙界,奴役仙人,为它们收集天下的宝藏,并将其藏于洞府,过着贪婪的生活,它们就是——龙族,仙界共同的敌人。
  • 不死武神

    不死武神

    武者争锋、万妖林立、玄兽齐鸣,九霄大陆之上,若入巅峰,唯有武神!
  • 心态的力量

    心态的力量

    “有了快乐的思想,也就有了快乐的感觉。”也许,这就是古代哲人们遗留下来的关于“内心世界”的最确切的诠释吧。
  • 三修天下

    三修天下

    当你降世成为这个世界最大的敌人的时候,你该怎么办。是愤恨的崛起报复让世界为之一颤,还是碌碌无为的躲到无人之境虚度余生。若英雄有梦,不过是身份显然。看被上古异兽寄生的凌风,如何摆脱歧视,从而得到大陆上的人的喝彩和认可。这里没有特别金手指和爽文技巧,只是三个位面间发生了不可逆的故事。而在斗气,灵气,元气横行的三大能量构造了这个世界的全部。斗联盟斩鬼魅闯神关渡冥狱一切都是命运使然,不用犹豫,快随我的三修天下,一起从故事中感受人性的强大。
  • 慢腾腾,煲一碗尘世的汤

    慢腾腾,煲一碗尘世的汤

    终日的忙碌让人们变得疲惫,错过了很多生活中的美好。其实,不急躁和善于慢下来的人才是最聪明的智者。本书就是一本告诉读者如何慢慢生活的心灵指南,学习如何让心慢下来,在浮躁的现实中从容地生活,一步步地进步,一步步地获得幸福。
  • 穿越囧事录

    穿越囧事录

    我叫周重吾,外号毛黄。我遭遇了穿越,而且过来以后混得还不错,要啥有啥,修炼简单,交友方便,一路顺风顺水,简直是天堂难度的异界冒险,但——我变成狗了。他叫叶铭,外号叶大侠。他也遭遇了穿越,过来以后遇到了一条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