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9500000037

第37章 袁世凯计谋简析(5)

从此,清军军纪肃然,袁世凯也是声威大振。据《容阉弟子记》记载,有时某些案件,就连吴长庆出面说情,袁世凯也不予宽宥。所以吴长庆曾对军中的一些亲友说:你们可得小心,千万不要犯法啊!否则,你们要是落在袁世凯的手里,他可是绝饶不了你们。

对于年轻的袁世凯,庆军中的许多老兵虽然是恨得咬牙切齿,但又慑于他手中的那支令箭,敢怒不敢言。当时就有一位幕僚周某悄悄地写了一首“打油诗”,对袁世凯大加讽刺:

本是中州假秀才,中书借得不须猜。

今朝大展经纶手,杀得七个人头来。

原来,袁世凯并未中过“秀才”之类的头衔,但当地人都传说他是秀才,所以周某才讥讽他是“假秀才”。其实,袁世凯当时的官衔只是一个小小的“中书科中书”,还是叔父袁保庆给他捐来的。

通过这件事,袁世凯取得了吴长庆的赏识和信任,便命他总理前敌营务处,还将军中的内务杂事都交给他管理,可以便宜行事。袁世凯既然“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使”,就开始大展拳脚。首先,他将清军的军纪、军容整顿了一遍。然后,他又差人在军营里到处张贴告示,公布了各项规章制度。为了控制这支军队,他还派出亲信,在营房内外明察暗访,只要听见有人发牢骚,就暗暗记下他的名字。第二天,袁世凯就会把他找来审问,搞得大家都以为袁世凯在军中暗探密布,知道他绝非“等闲之辈”。

当然,袁世凯也知道自己在庆军中的根基不深,许多人是嘴上不说,心里不服。于是他在挥舞“大棒”的同时,也运用好“胡萝卜”,不时施些小恩小惠,以笼络人心。有一次他的亲兵管带患病不起,袁世凯就立即命军医诊治,并亲自到帐篷中为他生火、煎药,又时常坐在他的床前,和他一起“唠家常”。无奈这名管带命运不好,已经病入膏肓,回天乏术,等他死后袁世凯又抚尸恸哭了一场,并自己掏腰包购买上等棺木,将他厚葬,后事也办得体体面面。同时,袁世凯还让人把这件事宣扬出去。从此,大家都知道袁世凯不光治军严明,还懂得体恤下属,绝不会让部下白给他卖命。所以,人人心目中都只有袁世凯了,慢慢地连庆军统领吴长庆也被丢到脑后去了。

袁世凯“反客为主”计的成功,关键就在于他抓住机会,先是从吴长庆那里获得了整肃军风、军纪的特权,得到了他的赏识,然后他又得以处理军中的内务杂事,掌握了治军权。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袁世凯这个“二老板”终于赢得了全军的军心,而庆军原来的“大老板”吴长庆则被逐渐架空,已经“名存实亡”,在驻朝清军中就出现了“主客易位”的奇怪现象。

中国古人有一句名言:“乱世出英雄”。袁世凯是一个阴谋家,他精通权变之术,当然不会让机遇从自己的手边白白“溜走”。想不到发生在异国朝鲜的“壬午兵变”,竟意外地为他提供了人生的第一个军事、政治舞台,袁世凯正好抓住这个机会大显身手,从而“脱颖而出”了。

2.袁世凯遇刺,因“祸”得福

“反客为主”古已有之,并不新奇,但是利用“遇刺案”反客为主,恐怕还是袁世凯的一大“创新”。清朝末年袁世凯遇刺,能够死里逃生,本来已经是福大命大,可他又因势利导,借此恐吓王公贵族,最终逼迫清帝“退位”,真是高明之举!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内部顿时一片混乱。摄政王载沣起初让陆军大臣荫昌督师讨伐,率领北洋军前往湖北。可是,北洋军都是袁世凯的基本部队,所以荫昌指挥不灵。当时,国内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湖南、陕西等省相继宣告“独立”,清廷顿时慌了手脚,急忙让袁世凯出山。1911年11月,袁世凯北上组织“责任内阁”,并夺取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随后袁世凯使用软硬兼施的手法,一边命令北洋军攻克汉阳、汉口,一边又伸出“橄榄枝”,诱使黎元洪同意停战议和。

所谓“议和”,也只是袁世凯攫取全国最高权力的一种手段而已。所以,南、北双方很快就达成协议:由袁世凯向清廷施加压力,逼迫清帝在优待条件下“自行”退位,然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辞职,由袁世凯继任。

此后,袁世凯一面进行“逼宫”,迫使清廷同意“退位”;另一面加紧镇压北方革命党人的活动,以巩固自己在华北的统治地位,准备万一孙中山不肯让位,自己就在北京自行组织政府。因为袁世凯在北方实行高压统治,激起了革命党人的反抗。1912年1月2日,滦州驻军宣布独立,举王金铭为滦军都督,通电赞成“共和”。袁世凯急忙派遣王怀庆和曹锟率领大批人马前去镇压,王金铭等人战死。1月9日,通州一带的毅军各营也准备起事,不幸因余临江告密,王不丞、王洛增等7人殉难。

同志的鲜血擦亮了北方革命党人的眼睛,许多人都认识到,袁世凯既是反动势力的首脑,又是革命深入进行下去的最大障碍,为人又阴险狠毒,早就准备将他铲除。1月16日,袁世凯准备上朝,面见隆裕太后。这个消息预先被革命党人罗明典、张先培探听到,于是,北京的革命党人决定暗杀袁世凯,以除去这个革命党人的“死对头”。经过讨论,他们决定这次行动分为4组进行。

1月16日上午11点多,袁世凯从皇宫出来,乘坐着双马车,经过东华门大街,准备去外务部新衙门。当时在东华门、王府井一带军警夹道林立。这时,革命同志张先培正在“东兴饭馆”的二楼上,眼见袁世凯的马车到了楼下,便丢下一颗炸弹。哪知袁世凯的马车跑得快,炸弹落在马车后面爆炸了。当时,袁世凯的马车已经到了“祥宜坊酒楼”前,黄之萌、李献文便各掷一颗炸弹,其中一颗炸中了马车,马车被掀翻,当场炸死护卫管带袁振标、护卫排长杜保等多人。

袁世凯这一次也真是“命大”!当时,他的马车虽然被炸弹击中,但袁世凯只是被扔出车外,毫发无损。卫兵们立即拥上来,扶着他上了一匹马。这时,张先培见袁世凯就要逃走,冲上前准备用手枪射击,还没有开枪,袁世凯的一名卫兵已射中了他的前额。张先培中弹,跌倒在地,黄之萌急忙赶来救护,两个人就在马路的中间和袁世凯的卫队展开枪战,而袁世凯却在几名卫兵的保护下,安全地脱险了。

随后大批军警赶到了,张先培、黄之萌等10余人被捕。当天晚上,袁世凯就把这些人交给特务头子、营务处总理陆建章亲自审讯。其中,张先培、黄之萌和杨禹昌是在射击时被捕的,罪证确实立即被枪决,其他人则被一位好心的外国记者保释。

第二天,革命党人又向外务部袁世凯的办公室扔了一颗炸弹,但只是损坏了一些玻璃。这下子可把袁世凯给吓破了胆,他只好搬到地窖里去办公,再也不敢随便出门了,还一再秘密派人向北方革命党人表示:要“效忠革命,推翻清室,并请各同志勿急”。

这件谋刺案本来是一件坏事,但在政治上却帮了袁世凯一个大忙。原来,在这之前,由于南方的革命党人提出:愿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以迫使清帝“退位”,所以满族亲贵们都骂袁世凯是一个卖主求荣、私通革命党的奸贼。此外,袁世凯曾威胁清廷:革命党人已大批潜入京师。对此,亲贵们都不信,说这是袁世凯造的谣言。有了这次谋刺案,隆裕太后和王公亲贵们才相信革命党人的确大批潜入北京城,相信袁世凯的确是大清王朝的“忠臣”,都觉得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错怪老袁了。

如果是别人遇刺,恐怕早就被吓破了胆。但袁世凯却与众不同,他非常狡猾,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好机会,正好利用这件事大做文章,化被动为主动。于是,他便采用“反客为主”的计策,一方面称病不朝,只是把“逼宫”的任务交给心腹、外务部大臣胡惟德和民政部大臣赵秉钧,自己则躲在幕后“遥控指挥”,以免落下“篡夺”大清江山的骂名;另一方面他又让人在外面散布“革命党人已经遍布北京城,咱们的生命都没有保障”之类的谣言,使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没几天,“宗社党”骨干良弼也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用炸弹炸死了。这两件事合在一起,使得王公亲贵们惶惶不可终日,那些王公贵族,大多是胆小怕死,所以再也不敢反对“退位”了,有的人干脆带着金银细软逃往青岛、热河。没几天,隆裕太后就只好带着宣统帝上朝,正式宣布“退位”。

本来袁世凯遇刺,他相当于“客”,是处于被动状态。可是袁世凯并没有被吓倒,反而冷静地分析形势,适时地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时机,制定出一个“反客为主”的策略,化挑战为机遇,左右时局的发展,成功地逼迫清帝“退位”。这件事说明:一个人处在逆境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抓住时机,争取主动,而不能陷于被动。

3.软硬兼施,分化国民党

强大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袁世凯精通谋略,自然是深悉此理。所以,面对强大的国民党,袁世凯从容不迫地运用“反客为主”的计谋,对国民党进行分化、瓦解,时而坚决打击,时而收买、欺骗,使其不战自乱,最后一道命令就将其解散。

1912年12月-1913年3月,中国进行了第一届国会议员选举。经过激烈的争夺,国民党以较大的优势击败反对党,取得了选举的胜利。根据《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一书所列出的数字,国会两院议员共计870席,其中国民党392席,占45%;共和党175席,占20%;统一党24席,占28%;民主党24席,占28%;跨党议员185席,占212%;无党派70席,占8%。总之,国民党在国会两院的席位,遥遥领先于其他党派。所以,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踌躇满志地说:“自斯而后,民国政党,惟我独大,共和党虽横,其能与我争乎?”

对于强大的国民党来说,袁世凯是“客”,处于被动状态,但他又十分仇视国民党,总想将其彻底消灭。可是,国民党现在的力量还很强大,袁世凯如果直接下令将其解散.势必会引发一场大乱子,也会失去人心。要袁世凯消极等待,那更不符合他的个性。思来想去,袁世凯决定采用“反客为主”的策略,主动出击,对国民党多管齐下。

首先,在他的直接策划下,1913年3月,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暗杀,使国民党丧失了“主心骨”,再也不能团结一致地与袁世凯对抗。

其次,打击国民党的激烈派。原来,国民党议员素来有“激烈派”与“稳健派”之分。“二次革命”爆发后,以参议院议长张继为首的一些“激烈派”议员相继南下,参与举兵讨袁。但是,仍有一些“激烈派”议员留在北京,准备在国会弹劾袁世凯。对于这些人,袁世凯视为“附乱分子”,对他们公开进行镇压。7月23日,袁世凯下令逮捕冯自由等人。8月1日,伍持汉在天津被惨遭杀害,为民国以来国会议员为国流血的第一人。

再次,设法分裂国民党,使其在国会中的多数党地位发生动摇。

在袁世凯对南方用兵后,国民党议员大多留在北京,其本部由吴景濂、王正廷、张耀曾、谷钟秀等人维持。因此,国民党在国会依然是第一大党,这对袁世凯的专制统治很不利。

于是,袁世凯设法对国民党进行“分解”,由梁启超、梁士诒及陆建章等人代为经营。其办法主要有二:一是吸收其加入袁世凯的御用政党——进步党;二是“别设小团以容纳之”。在袁世凯的威胁利诱下,一些不坚定分子和变节分子纷纷脱离国民党,另组小政团。大体说来,首先另组小政团的是国民党重要人物孙毓筠,接着司徒颖、刘揆一等人也跟着效尤。不到5个月国民党就已分裂出8个小政团:

(1)国事维持会,1913年2月宣告成立,由同盟会的变节分子孙毓筠、王芝祥等人发起。它的宗旨是“维持时局,巩固国家,以至诚大公之心,为排难解纷之举,居间调停”。据袁乃宽透露:孙毓筠创办国事维持会,“实则欲销薄宋(指宋教仁)之势力。其势力既薄,必不至捣乱”。国事维持会在不少地方建有支部,影响非常恶劣。

(2)潜社,大约成立于1913年4月,以司徒颖、黄霄九为领袖。司徒颖等虽系国民党员,但“一切行动不与该党相关”,不久就登报与国民党“脱离关系”。

(3)相友会,1913年5月正式成立,由工商总长刘揆一发起。表面上,其宗旨是“实行调和党见,俾各融洽,共支此危局”,但采取的却是不与国民党合作的态度。6月,相友会便“与国民党完全脱离关系”。

(4)超然议员社,1913年5月宣告成立,由夏同稣等人发起。7月,李烈钧在江西起义后,该社公然发出通电:“赣军倒行逆施,首(先)倡乱,假‘讨袁’之名,行叛国之实”,“望各军统帅剿抚并用,公私团体,扫除荧惑,使奸邪无自而逞,俾叛徒早日肃清”。

(5)癸丑同志会,1913年6月宣告正式成立,由陈家鼎发起,举刘公为会长。它的宗旨是“力矫两党(指国民党、进步党)之弊,而以主张正义,发挥真实民意为指归”,主张“恪守政争范围,以维持共和为维持国家统一之道”,对袁世凯有利。

(6)政友会,本为景耀月所发起,后来与孙毓筠发起的“民宪党”合并,仍取名“政友会”,于1913年6月正式成立,其宗旨为“巩固共和,发展国力,实行世界的国家主义”。其成员以国民党员居多,活动经费也主要来源于袁世凯,这也是他们脱离国民党的根本原因。

(7)集益社,是一个完全由广东人组织的小政团,以朱兆莘为首领,有社员20余人。后来,集益社全部并入梁士诒所组织的“公民党”。

(8)大公无我俱乐部(又称大公俱乐部、自由俱乐部),由湖南众议员郭人璋组织,并公开宣布脱离匡民党,在政治上主张“稳健”。

在袁世凯的分化瓦解下,在“二次革命”爆发之前,国民党就已经四分五裂,丧失了战斗力,这对袁世凯打垮国民党,消灭革命力量自然是十分有利的。

在“二次革命”失败后,一些国民党员为了避祸苟全,纷纷脱党,有的转入从国民党分化出来的小派别,还有的则干脆投入进步党。所以,国民党便一蹶不振,就是留在国民党内的人,也不敢再倡言“法律倒袁”了。最后袁世凯一声令下,就于1913年11月4日,下令将国民党解散。对此,国民党人却不敢反抗,只好乖乖地服从命令,国民党就这样暂时从国内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再强大的敌人,也有“破绽”。面对国民党在国会的多数优势,袁世凯运用“反客为主”之计,“软”和“硬”两手并用,对国民党进行分化、瓦解,使其丧失了战斗力,最后被老袁轻易地解散。否则,要平定南方和解散国民党,袁世凯还得花费很大的力气,不会轻易得手了。

同类推荐
  • 南宋蒙元风云人物大观

    南宋蒙元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本书以曾国藩的成功人生为范例,从“志”、“修”、“和”、“交”等八个方面阐释成就人生的各种方略。
  • 优雅天使心:赫本给女人的24堂优雅课

    优雅天使心:赫本给女人的24堂优雅课

    本书从一个女性的角度翻阅赫本的生平,就此解读一个女性优雅魅力的极致。我们研究赫本,是为了找到自己。我们也要像赫本那样充满自信,充分发挥我们的优点,展现出自己对时尚的直觉。研究赫本的生平、勇气和她所经历并克服的一切,更有助于我们对人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她的优雅、高贵、行为以及其他一切,会给予想要活出真我的女性最好的启示。
  • 特斯拉自传

    特斯拉自传

    本书是尼古拉·特斯拉唯一一部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1000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最大劲敌背后的真相。全书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发明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维护世界和平。
  • 雨果(世界十大文豪)

    雨果(世界十大文豪)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漫长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数量惊人的优秀的诗歌、戏剧、小说、文学评论等作品,对法国及欧洲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热门推荐
  • 位面穿越:要穿一起穿

    位面穿越:要穿一起穿

    她,轩辕皓月,一无意之举让她拥有无限穿越在各个位面的能力,和张伟聊天,与子乔对嘴,带一菲逃窜,抢小贤女友,看爱情公寓五最新剧情,这一切都不再是梦,嘎然回首带着一群朋友一起光临萌学园,成为梦之星,优雅格格……对抗暗黑大帝,爱上暗黑之子,一次误会让她再次穿越,越来越多的旅程等待着她,还在等什么,一起与皓月穿梭在各个位面之中吧!
  • 双生姐妹之彼岸花开

    双生姐妹之彼岸花开

    从小就形影不离的悄悄和细语两姐妹从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只因为一次旅游而让她们饱受了那么多的故事,,,那些原本只是历史书上无关紧要的人,却在她们的人生中刻下了那么多那么深刻的记忆。只因一千年前的一时意气让整个仙界都惊为天人的蔓罗仙子因为一个大魔王而自愿投入地狱,却被众魔遣回,但她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仙不忍,遂同意让她,投生凡间,需历经99世情劫方能与同样转世的魔界之王成就美好姻缘。蔓罗自是愿意,不料被嫉恨自己的九天仙女打散仙根,后被爱慕者风神相助幻化为一对姐妹投下人界。而因此双双触犯天规的风神与九天仙子也被贬凡间-----
  •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稿以时间线索为经、空间线索为纬,纵横交织。纵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其根基,以清末第一批少年出国留学为起点,分四个阶段(清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49年;1949年—1978年;1978年—当今),全面检索大时代、大交融、大潮流、大变化背景下中华少年成长的总体特性与普遍规律。本书稿将思想性、功能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宏观描绘与个案解剖结合,既有生动叙述,又有思想深处的共鸣。
  • 向日葵走过的冬天

    向日葵走过的冬天

    他似晴天暖阳灿若星辰,她似天使故人心染蜜糖!高人气“王子控”作者[安若年]才情惊艳爆发,绚丽演绎最温柔的治愈系青春梦幻曲——《魅丽优品系列:向日葵走过的冬天》!你试过赤着脚走在严寒的冬天里吗?你知道回忆的滋味就像是扼住你喉咙的藤蔓,越是撕扯越是痛苦难耐吗?
  • 坑爹儿子鬼医娘亲

    坑爹儿子鬼医娘亲

    听说玉家大小姐玉清落刚嫁入于家,新婚之夜丈夫丢下她带着心爱的女人离家出走了。听说玉清落在嫁入于家半年后,莫名其妙的怀孕了。听说……玉清落死了,和肚子里的孩子都被烧死在了一间四面漏风的破庙里,死无葬身之地。只是——六年后,玉清落摸了摸身边站着的小不点,轻哼一声,问,“听说你死了,有没有报仇的冲动?”“你怎么不去报仇?她们还说你死了,还说你死状凄惨,还说你偷人,还说你应该浸猪笼,还说你样貌奇丑,还说你……啊,娘亲,你再抽我脑袋我就离家出走了。”“现在有没有报仇的冲动了?”玉清落挑着眉,轻哼一声。“……有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乘之国皆覆甲

    千乘之国皆覆甲

    灯火星星,人声沓沓,歌不尽乱世烽火。西蜀皇室遗孤吕彬,身负一国大气运,天下无人出其右。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烂命一条的他因为唯一的两位西蜀亲人生死不明,为此踏上一条不归的复国之路……
  • 斩玄.

    斩玄.

    天若有道,我自顺应天地之道,尊仙奉神;天若无道,我便自创天地,弑神封天!玄修一道,真玄伪玄之分;封仙台不认伪玄之修,我便斩破这天,碎了这玄,天地任我遨游!——本书奥秘,须自行探寻。与诸道友共战,有何可惧!冲新书榜,保底两更!斩玄书友群:143299862
  • 学治臆说

    学治臆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冤家路宰

    冤家路宰

    当直爽男人婆遇到腹黑毒舌男,JQ上演!她火爆,他腹黑,她手贱,他嘴贱,她爱抽,他爱找抽…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