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尘与宁枫跟着贪觉来到玄清大殿,贪觉叫两人在一旁等候,独自来到大殿门前,拜道:“弟子贪觉拜见师祖爷爷。”
伯牙子说道:“人带来了吗?带他们进来吧。”
贪觉谢礼起身,回身叫了两人一同进了玄清大殿,贪觉径自走到堂下一旁站定。
叶尘和宁枫入得殿内,便见宏宇之内,青烟徐徐,别有洞天,高堂明镜之上,一位玄衣老仙,盘腿而坐于一团瑞气之上,苍苍白发披在肩上,竟是无风自动,好不飘逸,看似普普通通的端坐在那云里,却又让人觉得一阵恍惚,仿佛只是云里的一道影子,定睛来看是,却又真真切切的坐在祥云之中,俨然一副神仙摸样,不由的让人生出万丈崇敬之意来。
再观堂下两侧,有五位仙人列坐两侧,竟是个个仙骨昂扬。
两人回过神来,上前拜道:“弟子叶尘、宁枫,持家师清云子书信,拜见掌教师太师叔、各位师叔伯。”说着便要拜身。
伯涯子点了点头,只把袍袖一佛,叶尘两人只觉被一阵柔力托住,再也拜不下去,就听见伯涯子说道:“看了书信,再拜不迟。”
叶尘与宁枫也只好弯身拘礼,忙取出了萧暮云的书信捧在手上。
伯涯子抬手一招,随手使出了隔空取物之法取来了信,看时,信封之上写着“敬伯涯师叔启”六个字,拆开来看时,只见满满的两张墨迹分外熟悉,仔细辨认,正是萧暮云的亲笔字迹,通篇细细读来,见字里行间,感恩戴德,感人至深:
“……不肖弟子清云,每每挂念师门恩德,寝食难安,夜泪沾襟,无数次想要回山拜望,又恐戴罪之身污了师门颜面,曾想以死谢罪,想到清云尚不能为世人作福,又不曾为师门添光,若身死他乡,是为世人所不齿,有违师门教诲。不得解脱,漫漫长夜,怎生得黑?只好教些弟子,济世赎罪,每日只闭关度日,了此残生,十六年已,如今适逢祭祖,再抑不住心中之情,师门在上,不肖弟子清云只求有生之年,能回山探望,望师叔苟全,犬马之情,不胜惶恐之至……”
伯涯子心中沉重万分,抬起头来再看叶尘与宁枫两人,问道:“你叫做叶尘,他是宁枫?”
叶尘与宁枫纷纷回礼称是。
伯涯子舒了口气,说道:“你师傅清云子,当年已被我在玄清道台之上,当着诸门百家的面,断出了山门,如今切不可再行跪拜大礼,更莫再以师门辈分相称。”
叶尘说道:“我师父时常思念起往事时,都是忍不住哀伤落泪,思念故里,如今我们承师傅一脉,当不忘玄清恩德,前来拜见,理应跪拜大礼。”
伯涯子说道:“你师傅信上所言,他在南极山临江河畔开设有临江塾院。天下人自有分晓,既已出我山门,自立门户,再与我玄清无关,今后以长者相称便可,三日后,你师傅前来我也当以礼相待。”说完,转头又命贪觉说道:“贪觉,去传法旨,叫你玉敬师叔,好好安置,以客相待,不可怠慢,办妥了便叫他回来复旨,去吧。”话落,只见伯涯子反掌送出一个物件,飘出空中,却是一块精致的令牌。
贪觉乖巧的接过玉牌,小心的捧在手上,说道:“是,贪觉,谨遵师祖爷爷法旨。”拜完,上前去领叶尘与宁枫去了。
叶尘宁枫也只好屈身拜谢道:“晚辈,谢过太师叔!”当下跟着贪觉出了玄清大殿。
伯涯子又看了看手中的书信,叹了口气,把信递予了何清旭,何清旭早就按耐不住,见伯涯子递信过来,慌忙取来阅览,而后,不禁说道:“我师弟命苦啊……”
四下各峰执教皆传看了一遍,都是唉声叹气,心声惋惜。
何清旭又说道:“当年师叔若再怜悯一些,也不至于暮云流落在外十六年……”
邱湘月嗔怪道:“清旭莫要说胡话。”
杜义山听了,说道:“甚么胡话,当年那些个混球欺上门来,若不是你们拦着俺,俺定要让他们知道知道咱们玄清道术的厉害,也不是任谁都能欺上门来的。”
剑天楠不悦,说道:“糊涂啊,是清云当年糊涂,叶孤天为了美色,既已堕落成魔,便已无丝毫情义可言,而他却背弃正义,搭救一个入了魔道的人,这就已经同魔道无异,师叔为了他,险些大动干戈,毁了玄清千年清誉,若不是护他,羽阁联合诸门百家上玄清道台要求公断,师叔又怎么会惊动隐世多年的伯荒师叔和伯云师叔,在玄清道台当着天下人为他保身!”
这番话说的众人无可反驳。
伯涯子看了看四下,说道:“当年暮云年轻气盛,不免冲动,但为了玄清数千年的清誉,也只得委屈他了,如今他要来祭祖,我不拦着,但当以宾客之礼相迎,以免有心之人造谣生事。”
四下里明白伯涯子苦衷,纷纷允应。
……
……
灿烂黄昏,夕阳晚照。
贪觉带着叶尘两人下了玄清道台,向西迂回过几座险峰,又沿着一条山路,来到了一处岔口,叶尘两人忽觉一丝微弱的剑意袭来,只见岔口一旁,映着黄昏的金黄,立着一块巨石,巨石之上刻着“玉剑峰”三个大字,一条山阶迂回而上,隐匿在昏黄的山林之中,几人沿着山阶上了玉剑峰,只觉的整个玉剑峰都自然而然的散发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剑意,那剑意浑然天成,得天独厚。
正惊奇间,又在半山阶上遇见了一个云游而归的同门在修炼,贪觉上前一瞧,却也认得,上前拜道:“弟子拜见清远太师叔,太师叔,请问有没有见到玉敬师叔,弟子奉师祖爷爷法旨,要见他。”
那清远真人好似正在静修,琢磨什么道决,忽闻有人问话,烦躁起来,睁开眼睛,却见到夕阳下一个矮小的道童,正是观内收入的下一代小弟子,又听到是奉了他伯涯师叔法旨,当下心中缓和下来,想了想,说道:“你玉敬师叔方才有来请教过我道决,此刻,想是在观仙台修炼。”话落,又看了看叶尘两人,但见到贪觉手中捧着伯涯子的玄清令鉴,也不多问,只表了礼数,便是别过了。
贪觉带着二人顺着山阶,登上玉剑峰,绕过几间房屋,又向西穿过了一片林子,只觉柔和的夕阳光线渲染而来,眼前豁然开朗,呈现出一方平地,这里便是观仙台了。
那巨大的平面宛若是一座山峰削掉了顶峰,西边是悬崖绝壁、广阔天空,旷野如一方绣画,飞鸟在脚下遨游,一名白衣男子拖着长长的背影,面朝夕阳盘腿坐在崖边,身旁还飘荡着一柄绝世仙剑。
叶尘平生见到最厉害的仙剑,乃是他师傅萧暮云赐给萧雨的清霜仙剑,但此时看见的这柄仙剑,虽入鞘中,却依然掩不住它绝世的锋芒,比他小师妹的清霜仙剑,竟也不知多出了几分凌厉。
贪觉看那绝壁外空旷的山崖,只觉的一阵眩晕,心中恐惧,再不敢上前半步,只隔着老远呼唤道:“玉敬师叔,玉敬师叔,贪觉有事找你!”
那崖边的赵子敬呼了口浊气睁开眼来,看了看眼前秀美景色,起身回过头来,飘眼打量一番叶尘与宁枫,问到贪觉:“小贪觉,有什么事吗?”
贪觉捧起伯涯子的玄清令鉴,说道:“玉敬师叔,师祖爷爷法旨,要你以客相待,好好安置他们,而后去玄清大殿复旨。”
赵子敬见到伯涯子的玉牌,走上前来探手接过,说道:“知道了,贪觉,你回去吧。”
贪觉应了一声,便下山去了。
赵子敬见叶尘与宁枫两人,一个灰色衣衫,一个黑色衣袍,十六七岁光景,还是个少年模样,有些诧异,但有伯涯子的交代,也不敢怠慢,作揖说道:“在下赵子敬,道号玉敬,不知两位小友名讳。”
“叶尘!”
“宁枫!”
叶尘两人回礼。
玉剑峰以剑著称,赵子敬对仙剑最是敏感,看到叶尘一袭灰色衣衫颇为俊朗,却背负着一柄不堪入目的朽剑,生出许多好奇。
凡是仙剑,皆有剑灵护体,剑意加持,绝世仙剑更是自成剑域,而叶尘那把锈迹斑驳的朽剑,怎么看也是一块毫无生气的烂铁,不禁问道:“叶兄弟为何背着一柄朽剑?”
叶尘顿了顿,尴尬的说道:“这柄剑是儿时一位长辈相送,使得惯了,便不曾换。”
赵子敬看叶尘模样,不像是在说谎,将信将疑,说道:“我玄清观仙剑倒是不少,何不去我太师叔那里求来一柄?”
一直不说话的宁枫听了,有些厌恶“大派作风”,说道:“不必了,仙剑虽多,使得不一定顺手。”
道家之人,修为乃是根基,法宝却是修道者借以施展高深道决的器具,若法宝温养的足够强大,便能发挥出超越修为的力量,若法宝不够强大,便承受不住自身强大的修为,从而发挥不出实力,因此,温养仙宝亦是重中之重。
宁枫说这话听起来倒像是从不修道的外行人,赵子敬听在耳中,却是感受到了一丝来自宁枫的厌恶。
这一番交谈,也粗浅了解了叶尘与宁枫二人的性格,赵子敬笑言:“正是,说的极对!两位请随我来吧。”说完,便见其转身轻摆白袍,映着夕阳,向观仙台外的悬崖下,飞身而去。
叶尘知道赵子敬试探完两人性格,又要试探他二人道基修为,紧随其后,迎着暮色黄昏,飞身飘下观仙台。
赵子敬察觉到叶尘与宁枫两人驭气之术异常纯属,非玉清满境界不能到达,想到叶尘两人还不到弱冠年纪,心中刮目相看。
赵子敬带着两人飞到一处别院,看那别院拱门之上书着凌云阁三个字,停了下来,说道:“委屈两位在此下榻了,这块腰牌记得带在身上,你们可以到处走走,随便看看,我这便回去复旨了。”说完给了叶尘两人分别一块腰牌。
两人接过腰牌,见是一方透明的晶石,上刻有凌云阁三个字,叶尘回道:“有劳了。”
相互别过,赵子敬离去了,叶尘与宁枫推开房门,见里面整洁朴素,各自整理去了,奔波了一日的两人昏昏沉沉便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