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5400000042

第42章 海纳百川,化敌为友(1)

世上万物有生有灭,所以一个人要看开人生,悟透人世。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为了成就大事,为了获取大的利益,人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通过努力,在可能的条件下,化敌为友,为我所用,这才是制敌的最高策略和真正境界。

顺势而为,各种问题迎刃而解

刘伯温说:“善疑者人疑,善防者人防。”喜欢怀疑别人的人,必定无法被人相信;善于提防别人的人,必定不会比别人聪明。明知别人怀疑自己却不肯舍弃,必定有他的理由;知道别人提防自己却不躲避的,必定有他可依靠之处。天下的人,怎么能会怀疑而又提防得了呢?智谋不足信任不够,然后他在那里仰天而视,生怕人家用自己对待别人的方法来对待自己,只相信自己。

这样一来,有智谋的人隐退,有卓识的人躲避,明哲的装成愚蠢的,灵巧的装成笨拙的,廉洁的躲避起来,而那些圆滑、顽钝鄙陋、曲从的人就来了。这样的人充斥在眼前,而怀疑与提防的心理就越急切,以至于心术用尽而身心郁结,就更加悔恨防范与怀疑不足,这样下去不也令人痛心吗?

善偷牛的人用像芒刺一样的钩子,用几尺长的绳子拴住,钩住牛的舌头牵着它,深夜里让牛跟着他走,没有敢违抗他的。刘伯温又说:“这便是人们所说的偷盗的方法,扼住它的要害,掌握住它的关键所在而牵着它走,没有不服从的。”石羊先生说:“这是古人制服盗贼的方法,如今,盗贼却用上它了。”

处理问题应掌握关键,扼其要害,顺势而为,各种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故蛇攻七寸,人攻弱点。否则,事情越做越复杂,愈来愈恶劣。

楚国令尹患病,心神混乱,得到秦医而治愈,把此事告知楚王,命令国人凡是有病的不能找别的医生治疗。不久,楚国瘟疫流行,只要是染病去找秦医治疗的人都死了,于是国人全到齐国去求医。令尹发怒,要捉拿他们。

子良说:“不可。人生了病就服药,因为它能救自己的性命。所以辣毒涩苦的药物,针炙烫烤的酷烈,也没有不能忍受的,为的是早点解除痛苦而得到长久的欢乐啊。如今秦医开的药方,不仿效古人而只凭臆断,说岐伯、俞跗等名医的医道不值得效法,《素问》、《难经》等医典不值得研究。所以他所采用的药物,无非是些害人之物使人,从早到晚,肝胆决裂,所以病痛除去了,身躯也随着死去了,只是不像马上死去那样快就是了。我听说:‘选择灾祸无不选择轻的承受。这是人之常情。现在令尹不向在野隐士求教,却只为他所喜爱的人图谋好处,难道能改变规律吗?我能死在楚国,真是幸运啊。’”

处理问题须遵循客观规律,遇事不参考其他的经验,只凭个人好恶盲目蛮干,只能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以处事必须看到其事的客观规律,而进行解决。

郁离子说:“有了精美的食品可以看不起豆汤,有了上等皮衣可以脱去麻棉,这是人之常情啊。所以精美的食品不足,豆汤也可以代替;皮衣不足,麻棉也可以代替。笼中的鸟,只有驯服了的才肯用食。只有失去自由才知道外面的快乐。有个小孩支起鼠夹并放了食饵来诱捕老鼠,捕获了很多老鼠。一天晚上,其中有一只老鼠逃跑了,于是就再也没有捕获到老鼠。如今假如有人拿着槲树叶做的衣服,提着麦麸烙的饼,并在集市上招呼说:‘丢掉你的房屋,舍弃你的衣服,来和我生活,’那么就算是他的儿子也要逃跑躲避了。不合事理,大人是不做的。’”

舍弃美食而吃麸皮,舍弃轻裘而衣树叶,谁都不想,所以做事一定要合乎情理,逆情悖理,必然不得人心。故做事要于情于理,反之很难服众。

“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善防人者,人亦防之。”人与人之间应充满真诚依赖。假如怀疑一切,处处设防,必然人不敬而远之,成为孤家寡人,郁郁寡欢,身心交瘁。

摈弃私仇,共谋大业

管仲(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春秋时着名的军事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改革家。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凭借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有《管子》一书传世。

管仲从小家贫,自幼自学刻苦,通“诗”、“书”,懂礼仪,知识渊博、武功盖世。自幼与鲍叔牙为友,两人亲密异常,非常要好。后来,管仲做了齐襄公大弟公子纠的师傅,鲍叔牙做了齐襄公小弟公子小白的师傅。

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由于齐襄公暴虐不已,淫乱异常,被公孙无知所杀,国内一片混乱。管仲护着公子纠逃难到鲁国,鲍叔牙随公子小白逃亡到了莒国。

不到半年,公孙无知也被人所杀。一时齐国无君,一片混乱。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公子小白见时机成熟,都想早日回国夺取王位。公子小白行动迅速,先期出发了,得知这个消息,管仲为了公子纠的利益,带着一队人马不分昼夜地赶至设伏地点,准备把公子小白射死在路途中。当公子小白一行到来时,管仲操起箭,向小白射去,只听当啷一声,小白应声而倒。管仲以为小白己被射死,便回去了。

其实,小白没有死,管仲一箭只是射中了衣服的带钩,白当时急中生智,佯死倒在地下。经此一惊,小白和鲍叔牙更加警惕,整理好队伍后,急速向齐国挺进,抢先一步赶到齐都临淄,顺利地当上了君王,即齐桓公。

齐桓公登基后,准备请鲍叔牙担当齐相,鲍叔牙诚恳地拒绝了。他说:“我是个平庸之辈,以我的才能,不能使齐国富强,更不能替您成就霸业,能帮您的人应当是管仲。”齐桓公惊奇地说:“管仲不是我的仇人吗?”提起管仲,齐桓公心有后怕,念念不忘那一箭之仇,恨不得把管仲千刀万剐,碎尸万段。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直陈管仲的英明盖世,才能超众,并谏请齐桓公不计前嫌。他说:“那时候,管仲是纠的师傅,各为其主,情有可原。现在您重用他,他照样为您效劳。”经鲍叔牙一说,齐桓公的气也就消了。

管仲回到齐国,齐桓公亲自到郊外去迎接。经过一番恳谈,齐桓公被管仲的才能深深折服,于是封他为齐相,把辅政大权全部委托于他。多年以后,齐国民富国强,齐桓公率先称霸于世。他不禁得意地说:“我有管仲,就如鸟有双翼。”

吕蒙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他出身贫寒,读书甚少,在军中官位不低,但依然遭到豪门出身的人的鄙视。一次,鲁肃领军去陆口(今湖北惠国西南)镇守,途经吕蒙的驻地。鲁肃一直瞧不起吕蒙,不想去采访,但有人劝他说:“吕将军功名显赫,如今不可同日而语,大将军应该去拜访他。”鲁肃想,也就当是歇脚吧,于是,令所部就地休息,自带数人去见吕蒙。吕蒙热情地设宴筵请鲁肃。

席间,吕蒙问鲁肃:“将军您受重任佳镇陆口和蜀国大将关羽为邻,不知道将军有什么好的方法来防备敌人?”鲁肃没有料到吕蒙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一时答不上来,便很不高兴地回答道:“到时候计议吧!”吕蒙已经察觉出鲁肃的态度,但他毫不计较,仍然热情地说:“关羽是一员猛将,将军您还是预先定计为妙。”接着他献了五条策略,请鲁肃定夺。鲁肃听了,喜出望外,他不但佩服吕蒙的才略,更敬佩他的度量。自此,两人化干戈为玉帛。

多年以后,吕蒙晋升为虎威将军。一天,孙权请吕蒙一起议事,谈及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病故后的补任之事,吕蒙提到了江夏(今湖北鄂城)太守蔡遗可任此职。蔡遗以前是吕蒙的上级,吕蒙因文化低,不会写疏章常遭他的训斥。

孙权听了吕蒙的推荐,笑着说:“以前蔡遗嘲笑你无能,你不记恨他吗?”吕蒙回答说:“当初我确实无能,如果没有他的激励也不会有我的成功!蔡太守才德兼备,处事公正,理应重用。”孙权赞许说:“你真像‘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晋国大夫祁奚呀!”不久,蔡遗就任了豫章太守。

吕蒙部下有个叫甘宁的将领,武功盖世,是一名难得的猛将,但他高傲自大,常常顶撞吕蒙,有时甚至以自己的资历与功劳,公开奚落吕蒙。吕蒙看在他作战勇猛,只是多次对其劝导,未予处罚。

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吕蒙带着甘宁等将领进攻曹操控制下的合肥。因为甘宁有违军令,孙权一怒之下便要将他斩首。吕蒙得知,赶紧去劝孙权说:“主帅息怒,如今大事未成,正是用人之时,甘宁这样的猛将非常难得,还是宽恕他这一次吧。”他劝导甘宁,使其戴罪立功,果然,当孙权攻城失利时,甘宁心甘情愿奋勇当先,阻截追兵,使全军安全脱险。从此,甘宁也痛改前非,辅助孙权开创基业,立下了显赫的功绩。

世界上永恒的是利益,朋友和敌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相互转化,不计私仇,甚至在可能的条件下,力争把旧日的仇人变成今日为我所用的朋友,以助我成就大事业。

凡事留有余地

胡雪岩到苏州,到永兴盛钱庄兑二十个元宝急用,这家钱庄不仅不给他及时兑换,还凭白诬指阜康银票没有信用,让他非常生气。

这永兴盛钱庄本来就来路不正。原来的老板节俭起家,好不容易开创家业,但四十出头就病逝了,留下一妻一女。现在的老板实际上就是档手,他在东家死后骗取那寡妇孤女的信任,人财两得,事实上已经霸占了这家钱庄。永兴盛的经营也有问题,他们贪图重利,只有十万银子的本钱,却放出二十几万的银票,已经危在旦夕了。

胡雪岩在这家钱庄无端受气,非常想报复一下,起先他想借用京中“四大恒”排挤义源票号的办法。京中票号,最大的有四家,招牌都有一个“恒”字,称为“四大恒”。行大欺客,也欺同行。义源本来后起,但由于生意迁就随和,信用非常不错,而且专跟市井佃民打交道,名声一下子做得很盛,连官场中都知道了它的信誉,因此生意如日中天。“四大恒”同行相妒,想打击义源,于是出了一手“黑”招,他们暗中收存义源开出的银票,又放出谣言说是义源面临倒闭,最终造成挤兑风潮。

胡雪岩仿照这种办法,比当年“四大恒”排挤义源时做起来更方便也更狠。浙江与江苏有公款来往,胡雪岩可以凭自己的影响,将湖州联防的军需款项、海运局分摊的公款、浙江解缴江苏的协饷几笔款子合起来,换成永兴盛的银票,直接交江苏藩司与粮台,由官府直接找永兴盛兑现,如此一来,永兴盛不倒也难了,这招借刀杀人,不留一丝痕迹。

不过,胡雪岩最后还是放了永兴盛一马,没有去实施他的报复计划。他放弃计划,有两个考虑,一个觉得出手太狠,一招既出,永兴盛永远无翻身之日。另一个考虑则是这样做法,很可能只是徒然搞垮永兴盛,对自己没任何好处。这样一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胡雪岩也不愿意做。

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见胡雪岩仁厚的一面。说起来这永兴盛既来路不正又经营不善,实际是一个强撑住门面唬人的乱摊子,即使将它一击倒地,也无伤大雅,可能还为钱庄同业除去一匹害群之马。即便如此,胡雪岩还是下不得手去,足见他所说的“将来总有见面的日子,也得顾及三分情面”,他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的的确确是这样去做的,这其实可以作为胡雪岩的一条为人准则。

这当中自然有胡雪岩对于自我利益的考虑在起作用,所谓将来总有见面的机会,事情做得留有余地,也就为将来见面有所迂回。事实上,对于生意人来说,这样考虑也是比较周全的。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不管竞争多么激烈的对手,竞争过后都会有联合的可能,所以,竞争总是存在,而“见面”的机会也总是存在的。俗话说“给人一活路,给己一财路”,从商者都应该把目光放远一些,给别人一个台阶也就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待人做事,得理也要让人。在生意场上,胡雪岩就算完全有理由有能力置对手于死地,也不赶尽杀绝。

抓住时机,准确下手

秦王赢政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他不动声色,积蓄着力量,候机动手,打算将赵氏集团一网打尽。明确了目标,行事就有了明确的方针、清晰的路线,也就等于把命运攥到自己的手里了。秦王赢政二十二岁时,他从国都咸阳跑到祖庙所在地旧都雍,举行了加冠礼,就留在雍的蕲年宫。却不知此时恶毒的赵氏却先发制人,他盗用了秦王的玉玺与太后的玉玺征发军队,发兵攻打蕲年宫,想一举杀死秦王。

秦王赢政早有防备,身边的卫队拼死奋战,来犯的秦军有一部分散去,另一部分反攻。年轻的秦王命昌平君、昌文君二人发兵攻击赵氏的队伍,两军在咸阳交战。秦王赢政军队斗志旺盛,“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都在战中,也爵一级。”赵氏所征调的军队丝毫没有战斗的能力,一交锋就溃散了,这也是邪不压正的必然结果。在名不正、言不顾的情况下搞破坏,总是不得人心的。

年轻的秦王在清除吕氏、缪氏集团的斗争中,并没有顺其自然,而是主动出击,避祸求福,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他一生都能把握机遇,创造出无与伦比的业绩。从秦王嬴政成功事例,我们不难感悟到这样一种道理:必须主动去追求成功,即“谋事在人”。《诗经》中说:“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意思是说:趁着天晴不下雨,取些桑根皮,修补旧窗户,看他巢下人,谁敢欺侮我!据考证,这首诗是三千多年前的周公写给他的侄子周成王的,希望他勤于国政,努力办好国事,不要麻痹大意,以免导致内乱外患。

这首诗为历代圣贤所椎崇,连孔子都赞赏有加,他说:“讲得对啊,把国家大事都办好了,谁还敢欺侮他。”后来孟子也说:“不居安思危,而只贪图享乐,这其实就等于自招祸害。”明代的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也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这首诗告诉我们:但凡干大事,总要有所成败,而成败与否有时候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多操胜券,古往今来高瞻远瞩的谋略家,无一不是筹划帷幄。虽说经常出入于九死一生之中,却仍安然自在,这就是他们懂得操守胜券、把握命运的重要。而“临阵磨枪”、“临渴掘井”是不能稳操胜券、从容应敌的,不能自己控制自己的命运。

秦王赢政之所以能不被阴谋迫害,关键在于他事先有很好的防犯,所以在吕氏发动武装叛乱的危急时刻,年轻的秦王能处乱不惊,临场急变,充分地表现了自己作为杰出政治家的风度。

同类推荐
  • 给大忙人看的生存智慧

    给大忙人看的生存智慧

    本书通过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揭示生存智慧,包括看清——谨防一叶障目被忽悠、理清——做到思考行动两不错、想清——切记做事一定多想想、做清——即使意想不到也有法等。
  • 那些和抑郁相处的日子

    那些和抑郁相处的日子

    因为疼痛,所以成长;因为伤心,所以坚强。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过往不心伤。今天的80后渐渐“奔3”,他们开始怀念,开始懂得人生。本书作者正是将代表着中国数千万80后所共有的成长故事,通过画笔描绘出来、讲述出来。而作者那段与众不同的经历,却也是我们人生故事中要学会品尝的一颗怪味糖果。
  • 老板不会告诉你的60个秘密

    老板不会告诉你的60个秘密

    也许你已经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但是你仍然觉得公司里有很多事情令人琢磨不透;也许你是刚刚步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对于公司里的人际关系和职场潜规则还一知半解;也许你曾经不谙世事,被同事们排挤疏远;也许你现在正面临着被解雇的困境……其实,这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就是:你不了解公司里的很多秘密。
  • 品位决定地位

    品位决定地位

    品位,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自我提升的一种人生层次,自我成就的一种生活状态,自我涵养的一种心灵砥砺,自我超脱的一种品格修炼。品位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一点一滴的细节当中,它就是你对生活的理解,就是你对工作的认识,就是你对待人生的态度。无论是挑选一件衣服的品牌,还是选择一种职业、一个伴侣,或日常所恪守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习惯,你的品位都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 读历史学谋略

    读历史学谋略

    本书对中国谋略家传统进行了最彻底的整理:从先秦到明清,从吕不韦到李鸿章,都有详述。将中国谋略家的发家学、旺家学提炼为“智学”,将老板与谋略家共进之道命名为“智者七道”。
热门推荐
  • 灵城烟火冷

    灵城烟火冷

    一座城,一些人,一个叫人忘不掉的故事......落寞、落寞...心已经徘徊太久了吧,何处是归处...寂寥、寂寥...已是漫天飞雪,哪里有烟火...我只知道,前方有人等我,纵使是一座冷漠的城,亦有我驻足的理由。
  • 新民说

    新民说

    《梁启超:新民说》以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的《新民说》为原本,结合编者搜集甄选研究《新民说》问世百年来的影响的学术论文集、社会舆论关于梁启超于中国启蒙思想史上的贡献,依据全书20节文字,在体例上精心设计了发表背景、社会反响、原文赏析、今日看点四个栏目,以求在保留梁任公“笔端常带感情”、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韵味的同时,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这些跨过百年,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宝贵文化遗产。《新民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社会要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
  • 浔阳秋怀,赠许明府

    浔阳秋怀,赠许明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上乞力马扎罗的雪

    爱上乞力马扎罗的雪

    宁肖要走了,出国护照已经办好了。她说这是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只要凭着心的渴望,踏上远方,只要那个世界足够安静。
  • 夜已清裳:花断南墙

    夜已清裳:花断南墙

    有没有想过,拥有一段最纯真的爱情!有没有想过,在那最美好的年纪可以遇到最美好的人!是否还记得,曾经幻想过牵着爱人的手漫步在阳光灿烂的海边,坐在山巅等待升起的朝阳!是否还记得,曾经刻苦铭心的爱情誓言!用一个故事,讲述一段爱情,用一张画,描绘一幅纯真,用一首歌,演绎一曲浪漫。人生就如同一列火车,总要到达不同的站台,接下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生命中的每个人,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回忆,因为那是回不去的曾经,匆匆岁月,匆匆那年!当夜已清裳,花断南墙。
  • 摘星宝典

    摘星宝典

    绝世红颜在怀,上古小兽在肩。脚踏八方世界,手摘九天星辰!看一代杀手至尊降临奇幻世界,摘星传奇,从此开启!
  • 圣光剑之坠星传奇

    圣光剑之坠星传奇

    32世纪人类因为地球的环境过于恶劣不得不另觅新居,启用反重力装置和空间跳跃装置将地球送出银河系,漂流到了神奇的贝卢修斯星,贝卢修斯星上住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主角张凌天继承了祖传的神秘的“圣光剑”,在贝卢修斯星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圣光剑出自我的另一部小说《奥特曼穿越金庸小说》,书群名字是“天龙书友交流群”,本书起点首发,纵横也发)
  • 物理的妙趣

    物理的妙趣

    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研究……本书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揭示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神奇的物理世界……
  • 俞生有你

    俞生有你

    初相见,她是懵懂入局的职场新人,怀揣梦想,无知亦无畏;他是传闻放荡不羁的纨绔富三代,讥诮地看着每个过路的人;从她入职第一天起,职场上的各种诡计、陷阱、谎言……轮番在她周围上演,得他指点,她一次次化险为夷,以为两人就此并肩商场;原来注定是场梦。多年不见,往事温柔,一幕幕缱绻浮现,她已恨他入骨。
  • 星际之间

    星际之间

    反抗军中走出的少年,身上背负着怎样的命运。“既然我们为之奋斗的世界中,人们的生活已经比我们好了,我们还要继续为之而战吗?”伊言很怀疑自己这些人等是否失去了继续奋斗的理由。所以,他欣然接受导师的安排,走向一个反抗军向往的社会。只有对真理的忠诚,才是超越一切的真正的忠诚!---先知梵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