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300000107

第107章 番外四:教育问题

第一百零七章 番外四:教育问题

关于程诗语的教育问题,胤禛是非常认真对待的。

诗词歌赋按朝代的不同,各个人轮流教(胤禛、胤祥、兆佳氏、隆科多)。

淑那礼仪,胤禛拜托了十三弟妹,虽然有些汗颜,不过为了那儿的将来,全宅上下一致认为,有鉴于淑兰在那儿身上强大的影响力已经有所体现,由兆佳氏教导小诗语淑那礼仪是完全明智的举措。而且,某个那人完全没有普通母亲该有的激烈抗辩,反而是一付松了口气的样子。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佟淑兰都不认为自己适合为人师表,更何况还是孔子的那些古代礼仪,她从来都没有碰过的东西。她倒觉得自己适合替人解惑,平等的,朋友间互相交流学习的关系。

书法诗语的阿玛,胤禛亲自教导,见字如见人。同时,对于书画的鉴赏等,也由胤禛兼任,谁叫人家在当皇帝的时候搞过什么设计创新,硬是弄到了一个有品位的皇帝,这么一个别称。

武功,这一门课是佟佳氏淑兰,这个额娘强烈建议的,别的不重要,马术和轻功,这两门逃命的功夫一定要学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得到默许之后,武术这门课的师傅就暂时先任命给了朱兰泰和鲁泰两人。

至于数学、地理等理科,就隆科多的意思,女孩子学这个没有多大的用处,知道一点就可以了。戴岱大总管本来也想毛遂自荐的,只可惜,隆科多的言论受到了来自自家侄女儿的强烈抨击。

“数学怎么可以不学好!被人骗了,还替人数钱,还是小事情,人财两空,才是大事件!一文钱可是会逼死英雄汉的。虽然咱们的诗语不是英雄,不过大伯,你总要替她以后想想啊,要是她的运气和她额娘我一样好,找到了一个像她阿玛一样的老公,我也不担心,怕就怕,她阿玛一时被蛤蜊糊了眼,找了一个不讲理的女婿,到时候就算有轻功,会马术也枉然啊,有道是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

隆科多喉咙口有点干:“我说侄女儿,你也不必这么咒自己的女儿不幸福吧。说不定就嫁了一个像侄女婿那么好的夫婿呢,你夫婿的眼光伯父我还是相信的。”

“伯伯,我们都什么年纪了,人不服老不行。”

佟淑兰的话,引起厅里不少人的黑线。

“老眼昏花在所难免。她嫁得好,我这个做额娘的当然也开心啊。我这也是防患于未然,做最坏的打算么。所以,代数、几何什么的可以一知半解,记账、理财方面的一定要精通。”

看到这架势,戴岱把到嘴边的话,又直接咽了回去,他还是老老实实当总管算了。

“还有医理也至关重要。不是为了救人,而是为了自保。且不出游时的万一出了意外,可以辨别食用植物或草药救命,单嫁人后,这后宅的手段,也不可不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得不点头,在座的对于后宅女人的争斗可都是深有体会的。

“还有文……”本着有备无患的原则,某个女人开始滔滔不绝。

厅里的大人们都开始同情起小诗语,连皇子学得都没有这个小女孩多啊,要真学全了,恐怕世上也就没人敢娶这样的女人为妻了,在诗语没有把额娘要她学的东西都学全之前,帮她找一个好夫婿至关重要,隆科多暗自记下,要通知在外经商的弘时,现在就可以关心起小诗语的夫婿候选人了!

至于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名言,大厅里的人,都很聪明地绝口不提。

就此,小诗语的学习生涯开始,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一整天的时间都被填得满满的。别看宅子里的人把小诗语捧在手掌心里怕碰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晒了,要到学习的时候,这些师傅们还真的是非常严格,不讲情面。因此,始作俑者的淑兰被不知情的小诗语当成最好,最值得亲近和崇拜的人。

因为无论何时诗语找额娘,佟淑兰都放下手里的书,帮她解惑,或者说是接受挑战更为确切。这也成了全宅上下最喜欢看的节目之一。不言而喻,这背后的怂恿者是为老不尊的隆科多。例如,某日,胤祥向诗语解释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时,解释了‘俗’乃庸俗,不雅,缺乏修养的意思,是贬义词,因此,程诗语立志不当‘俗人’。隆科多听了大加赞扬,直接导致某个小人志得意满,然后惨遭某位老娘吐糟。

“咱们的大小姐从今往后不准备吃饭了?那家里也可以省下些米粮,多救济些灾民。”

小诗语一听这话,忙从舅爷爷身上滑下,严阵以待,“我不当‘俗人’和不吃饭有什么关系?”

“‘俗’字拆开了不就是‘人’和‘谷’,人吃五谷便成了‘俗’,既然你不想当‘俗人’那也就是不打算吃五谷了,不是吗?”

程诗语眉头深锁,考虑了半晌,很慎重地点头:“没关系,不吃五谷,还可以吃水果,蔬菜,鸡鸭鱼肉,很多东西的。”

“等等,‘俗人’相对于‘出家人’来说就是尘世中人,世俗中人,如果你不想当‘俗人’也可以表示你打算出家,不能吃肉。”佟淑兰在女儿脸前晃着食指,“现在是你长身体的时候,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即不吃五谷,又不吃肉,绝对会营养不良,然后长不高,皮肤也干干的,不漂亮……”

还没等某位不良母亲说完,小诗语已经脸色发白,坚定了自己当一名俗女的信念。同时一个疑惑产生:“那‘俗’到底是贬义还是褒义的?”

“乖,这才是动了脑子。记住一点,凡事都要讲条件。有很多的事情,用词在特定的情况,或是特定的时间段里或许是正确的,但在另一个情况下就是错误的。就讲这个‘俗’字,在苏轼的这首诗里,是贬义的。但在我举的例子当中就不是贬义词了。”

因此凡事都要讲条件,这句话刻入小诗语的脑海,时刻不忘,以后她做什么事情都开始讲条件了。

不过每天一个时辰的玩乐时间里,佟淑兰这个额娘是诗语寻找的不二人选。程诗语听十三婶说,她额娘玩的功力,举大清,人人皆知,还曾经以此打败朝鲜公主,替她的阿玛争回了颜面!所以,这样的资源怎么可以浪费呢?果然,除了闻名已久的纸牌,棋类等玩法,佟淑兰叠纸鹤,做海东青(现在的纸飞机),斗田鸡。这些足以让小诗语在比她大了不少的侄子侄女(弘时的儿女们)之中称王称霸。为此,隆科多每每摇头叹息,“这些可都是男孩子玩的游戏,一个女孩子玩,成何体统。”

“体统,礼仪是做给人看的。没外人在的时候,总要让这些体统、礼仪休息休息,不然多累人呢。”说着,佟淑兰不以为然地进书房看书去了。

还没等淑兰的后脚跟跨出厅房门槛儿,隆科多已经急不可耐地要诗语教自己叠田鸡,要开斗了。使得小小年纪的程诗语都不得不摇头,难怪舅爷爷寄希望于她这个外孙女儿了,就她看来,舅爷爷在额娘面前,还真的是一点还手能力都没有啊 。

第一百零八章 番外五:皇上吉祥

又近七夕,陈府上下的未婚女子忙着绣香包,好到时候送给自己的意中人。已婚的妇人们也计划着怎么把孩子踢到一边,就夫妻俩度个甜甜蜜蜜的乞巧节。

就淑兰同学的计划,很简单。都是老头老太太了,不如就在院子里挂上各式荷花灯,琉璃灯,晚膳后两人就在院子里,躺在摇椅上,摇着蒲扇,赏赏月,看看灯,品品茶,闲话家常。非常经典的老夫老妻的幸福场景。

想当然的,这个场景不适合有小小孩,所以小诗语被她额娘很理所当然地踢给了隆科多,让这老少配一起过七夕节。可惜的是,佟淑兰一句:“给大伯老牛吃嫩草的机会。”让隆科多到嘴的小嫩草飞了,他不得不很凄凉的一个人过七夕。

正逢鲁泰到扬州城里办事儿,翠珠跟着一起去玩两天。小诗语,这根小嫩草被她阿玛很煞风景地扔上了他们去往扬州的马车。美其名曰是要让诗语见见世面,长长见识。

马车慢悠悠地向扬州城的方向前进。看着眼前大大眼睛的陈家至尊宝,翠珠想起了早夭的大阿哥,大阿哥也有这么一双灵活的大眼睛,如果他还活着……

“翠珠姨,你在想什么?”程诗语有些奇怪,为什么翠珠姨看着她居然流露出一丝难过。

“啊,啊,没什么,只是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情。”

“以前的事情?阿玛跟额娘的?”诗语来了兴趣。

翠珠想了一下:“奴婢记得,那年的乞巧节,老爷曾经送过夫人一座琉璃拱桥,轰动了全京城呢。”

“不会吧!阿玛会是那么浪漫的人吗?”程诗语脸上露出,打死她都不相信的表情。“舅爷爷说阿玛是个傻子。从来都是只会默默地做,不会说出口的人。他会把额娘的每句话,无论真假都记在心里,然后把她宠上天。而额娘那根感觉神经偏偏粗到人神共愤,在吃上更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尊老爱幼。最多是十颗葡萄,分三颗给阿玛,留一颗给我。听说给阿玛的三颗葡萄,最后至少有两颗是进了额娘的嘴。”说到后来,小诗语更是愤愤然,“舅爷爷说,娶到像额娘这样的女人,是阿玛天大的福气,爱上像额娘这样的女人,是阿玛天大的傻气。光说不做是假把式,光做不说是傻把式,又说又做才是真把式。综上两点,可以得出结论,阿玛是天字第一号大傻瓜!这是舅爷爷说的。”程诗语最后又加了一句。舅爷爷说阿玛是傻瓜,她只不过是把舅爷爷的话扩充了再扩充,所以不能算她说谎,只能说她将隆科多的话举例论证,引经据典,使之更令人信服而已。不过,既然舅爷爷认为阿玛爱上额娘是阿玛傻,那为什么他又认为阿玛能娶到额娘是阿玛的福气呢?好混乱!程诗语的逻辑思维开始出现混乱。

马车颠簸了几下,好像是轮子压到了小石头。翠珠还是很忠心的,想要为自家老爷辩驳几句,以挽回他在女儿心中的傻瓜形象,可她张了张嘴,一时还真想不出夫人送过老爷什么特别轰动的东西。到最后,她不得不说了一句:“傻孩子,女人这辈子最大的福分不就是能够嫁给这样一个傻瓜么。”

“嫁给一个傻瓜还是福分?”

翠珠现在是觉得越说越乱,越说越说不清。“现在你还小,还不懂,长大了你就懂了。”

“哦。”好像家里人,说不过她的时候都会用这句话,还是额娘好,额娘会很耐心地解释到她理解为止,阿玛则会用反问句让她自己想。程诗语也不为难翠珠,因为她额娘说的,当别人这么说的时候,就表示他们回答不出她的问题,她最好不要再问下去了,不然不但得不到答案,还会让人觉得失了面子,说不定还会恼羞成怒。虽然,对此程诗语还是不能理解的,但她额娘说了,一种米养百种人,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都不同,要是人人都一样了,那世界多无聊。所以,她还是把问题存起来,回去问额娘好了。

正想着,马车突然停了下来。鲁泰一掀帘子:“你们待在车里,不要出去。前面好像不太平,我先去探探路。”

车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翠珠忙说:“你一定要小心。看情况不对,就回来,大不了我们绕道而行。”

“知道了,你自己小心。我把几个手脚利落的都留下了。我去去就回。”

程诗语看到翠珠坐卧不安的样子,不得不劝慰:“翠珠姨,不用担心,鲁泰师傅武功那么高,不会有事儿的。”

“如果是朱兰泰,我不会担心,他一看情况不对,会跑,可你鲁泰师傅,心眼实了点。说不得见到了什么不平的事儿,就会拔刀相助的。所以老爷总是让他跟在身边,让朱兰泰出去办事情。以前嫁给他,就是看中他老实,现在,却又希望他不要那么实在,我也可以少担点心。而且他现在年纪也不小了,手脚也不如年轻的时候那么利落了。”

“放心啦翠珠姨,只要鲁泰师傅还记着有我们这两个妇孺在后面等他,他应该会有所顾忌,不会那么玩命的。”

话是这么说,可两人都在对方的眼里看到了自己担心的倒影。时间一分分地过去,翠珠不时将头探出车外张望,可总不见人影。

莫约一个时辰后,一个眼尖的下人喊:“前面来了几个人。”围坐在车旁的仆役忙都站了起来,全身戒备。翠珠也放下帘子,正经危坐,嘴里时时念念有词,阿弥陀佛,佛祖保佑。

“是总护院!”

听到外面的喊声,车里两人的神经都放松了下来。同时掀起了车帘。程诗语人小,机灵,一溜烟似的下了马车,跑向鲁泰。可跑到一半,诗语的步子停了下来。这群人除了走在前面,看样子是主子的男人武功不怎么样,跟随的几个都是练家子的,难道说,鲁泰师傅被他们挟持了?又转头看向翠珠。

翠珠的笑颜在看到鲁泰左前方被簇拥的人时,僵在了脸上。只见此人一身普通的月白缎长褂,上身是墨绿色锦袄,头戴小毡帽,帽子中央有一块碧色美玉。最主要的是,这张脸,她虽然很多年没有见过了,可仍然一眼就认了出来!翠珠双腿一软:“皇上吉祥!”

同类推荐
  • 书愤

    书愤

    温雅,端庄,娴静,从容,大方。全都一模一样。从神情举止,到性情模样。全都是一般样子。够了,真的够了。难道天下好女子就该同你们一般,难道要活下去就得这般戴上一层温顺忍让的面具?我不,我偏不。我不要她明亮张扬,我也不要她委屈迂回。为什么女子,再泼辣再果敢再狠绝也不过是阴毒?按常理,若是冷,就该有个人给她暖,若是她怕,就该有个人来护。她在暗里孤独,就该有人给她光与陪伴。但我不给。每个人的陷阱都只有自己能发现,自己爬出来。他人的光和温暖之类的东西,根本就是慢性毒药。写到这么多了,终于明白为啥越来越难写,越来越难以把握。这文写到二十万字,估计还没有人看出来本文cp和主线。我承认,其实根本就没有主线。没爱情,爱情是应青木和杜涵煦,戏份不多,挺暖,没楚风的事儿。友情,有那么一点点,但是这仅存的卑微友情迅速地就消失了。亲情,穿越之前发洪水,哪儿还有精力去想家人。没有升级,宫斗的话,我们知道从答应之类的开始慢慢最终升到皇后升到贵妃什么的就算完,但是楚风也不会进宫。她没有想要保护的人,也没有人保护她。坦白说吧就是这妹子在那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会永恒地孤独下去。我是疯狂的,疯狂迷恋这种感觉,在一个不属于自己自己也不属于的世界,全无联系,孤独,没有目的地活着,没有人来关心,又觉得悲哀,又觉得病态的满足。最终永恒地孤独下去。没人看。我就当是练笔,练一下争斗如何写,练一下亲情友情爱情怎么写,练一下人物描绘,练一下文笔,练一下长篇的布局和把握能力。其实我自认写得也不差,只是真的进展太慢了……好吧,是根本没有进展。我想表达的一些东西,其实是:世界需要平衡。没有人是这个世界的中心。穿越不能当万能外挂用有时候是会碰壁的。孤独和悲剧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一面,然而如果你不信,那就不是,一个人心里有什么,ta能看见的就是什么。面对未知世界我们总有恐惧,然而无论你有多么害怕,你都必须迎接每一个未知的明天。还有,相信温暖,这世界就温暖。同人就是这个样子的。《梧桐锁》的故事不完,《书愤》就不能完,但是假同人可能无法勾起人的耐心吧。说不定以后《梧桐锁》的故事我也会写,更温暖光明一些,没有这么黑暗。最近看了《白鹿原》,没有头也没有尾,没有主线的故事。不过为什么这是一本好书?因为那里面有很多我们需要的东西。
  • 爷本黑萌

    爷本黑萌

    阎月一朝醒来,身在东宫,心在天宫,床下死美男——卖噶!下凡了……还太子爷呢!问题是,她下面没根啊……她明知当太子,最近必死,肿么办?她刚得知皇帝老爹要废太子,肿么办?凡间画本子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是为毛,这位静如谪仙,动如泼皮,披着斯文的胆小无赖;实则扮猪吃老虎的帅锅老跟着她做什么?“喂喂!那个,太子驾到,帅锅起开……”
  • 女扮男装:宫廷之倾世绯凰

    女扮男装:宫廷之倾世绯凰

    谁在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随心而动,随心而行,亦正亦邪,无所畏惧。绯凰绯凰,何为绯凰?绯,一袭绯色,惊心动魄。凰,还是皇,迷了心,惑了眼。绯凰绯凰,竟是非凰!竟是非皇!花雾间,一曲绝世传说印在了天地间!
  • 极品小毒妃

    极品小毒妃

    一朝穿越,竟然是穿在一个丑女身上,被刑罚,打入冷宫就算了,一道圣旨下来,竟让她远嫁他国的恶毒王爷!没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打不过,就用毒,毒不死,三十六计逃为上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奈何桥上他忽然问她,“为何追我三世?”她却只是莞尔一笑,眼中透过男子看到那白雪皑皑的天山上,他帮她渡了天劫,这生生世世百年便是她欠他的,这是天命。他是仙,她是妖,他为另一个女人不再为仙,她为了他不再修道。在这场爱情的比赛中,一个被爱,一个等爱,一个守着自己的执念,一个为他守着执念,他们不分胜负……风雨千年后,他们终于携手,原来,他已经爱了她千年,只是不知……
热门推荐
  • 婚色袭人,明星竹马太危险

    婚色袭人,明星竹马太危险

    乔谦的脾气是圈中出了名的,三天之内气走了五个翻译,面对莫郁乔他依旧毫不客气。打击她的身高,“太矮,换一个。”嘲讽她的翻译水准,“小小的交传都把控不好,明天不用来了。”甚至连她走路都不放过,“活成你这个样子也真是够了。”莫郁乔被气成内伤,偏偏某人好死不死的靠过来,语气轻挑又邪气。“我爱你,用中文怎么说?”“你说的不就是中文吗?”“那用日文怎么说?”“不会。”她气得欲离开,却被他一把抓住。他温热的唇直接堵她,口齿不清的含糊道:“那我来教你。”
  • 帝恨:誓不负卿

    帝恨:誓不负卿

    他,慕容楚因为身负的责任,别无选择。江山美人,终是江山在前美人在后。然而真的是无怨无悔吗?他,云泽不惜倾尽天下,只为了他的离儿。只是若因为爱成痴,是该责怨他的无情还是该同情他的可怜。他,子言夜天下第一杀手,终生的守候只为她的笑与幸福。当相守都是一种奢侈的愿望时,他何以为续?他,步非天衣被天下的织云房少主,只愿默然无声的相守。他倾尽家财为她打造了一片桃源,却终生不得一见。她又如何得到幸福?
  • 天书奇梦

    天书奇梦

    无赖小子流落异界,没有得到任何超凡的能力,手中只有几把破菜刀与一些调味料的他,以不入流的厨艺立足,一盘鱼香肉丝赢得帝国皇帝的好感,后来竟然在无意中看懂了上古至高无上的绝学《天道九卷》。本书是一篇YY文,但却不是那种一岀场就天下无敌的类型,作者会让主角打败敌人的同时,又不会太过强大,所以是篇理智的YY文。
  • 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

    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跨国姻缘

    跨国姻缘

    女人离异丧偶再嫁难,是当今社会不争的事实。48岁的女记者离婚后另辟蹊径,找到了幸福的婚姻。结束了20年的不幸婚姻,她满怀激情地寻觅良缘,兼职赚钱,想为自己找到相伴余生的伴侣,想给女儿最好的大学教育。遭遇了婚介骗钱,择偶无望,前夫拒付,流离失所的困境后,她把目光转向大洋彼岸。在电脑上下载了一部英汉词典,她开始了艰难的尝试……50岁这年,不懂英语的她找到了心心相印的美国恋人,携女儿赴大洋彼岸。把女儿送进大学,她开始新一轮的拼搏:自学英语,考执照,找工作。同时把来之不易的异国家庭经营得温暖和谐。当女儿如愿以偿地从名校毕业,她和心爱的人筹划更美好的未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摧毁了这段几近完美的跨国婚姻。
  • 崛起之路:庆阳发展战略研究

    崛起之路:庆阳发展战略研究

    本书共分为八章,其中包括经济增长的资源基础、经济发展现状评价、中长期经济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煤炭资源开采和发展战略、其他主要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以及优化经济发展的关键条件等内容。
  • 我在江湖里

    我在江湖里

    他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他视她为所生挚爱。当他看见父亲手中的剑刺入她的胸膛,他负气离家出走,流浪江湖。创造属于自己的江湖!当他划开重重迷雾,竟然发现真相竟是这样.....
  • 御道还乡

    御道还乡

    天地大道,万法归宗,以道之力修炼无上道法。成就真正道体,追寻大道至简。飞船失事,来到传说中的异世界,为了回家决心坚强修炼,最终悟透道的真谛,逆转时间,脚踏大道,宇宙苍穹,尽在掌握。
  • 末日仙屠

    末日仙屠

    灵气枯竭,资源匮乏,整个修真界面临着最大的挑战!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强大的妖族突然向人族开战,一方是以战养战,一方是以战去战。腥风血雨的修真界似乎已经将要崩盘,但凡生活在这水深火热之中的人,都在等待,等待这被称为“灭纪”的时代快点过去……。
  • 金融定成败

    金融定成败

    一场金融危机揭示了大国经济甚至政治的运转密码,金融毫无疑问地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显学。世界经济的中枢是什么?大国的游戏规则是什么?美元想干什么?人民币怎么办?是谁在操纵油价?黄金真的能保值吗?股市向何处去?资本泡沫从哪里来?房价彻底走上了不归路?中国经济的下一站在哪?通货膨胀下我们怎么办?老百姓的金融逻辑在哪里?……这一切的答案都蕴藏在“金融”这枚神奇之果里?本书作者立足民间立场。结合官身多年金融实践经验。抽丝剥茧。试图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揭开这枚神奇之果的内核。并对人们普遍关心的金融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从国计到民生解释了金融的秘密和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