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9000000006

第6章 羌族音乐(4)

二、羌族口弦

(一)口弦

口弦是一种古老的簧片乐器。据考证,早在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就有了口弦,当时称作“簧”。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口弦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产物。口弦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名称各异,主要的称呼有:口琴、口弦琴、响篾、吹篾、弹篾、篾簧、口簧等。

口弦是中国最小的民族乐器,它广泛流行于布朗、达斡尔、斡斡尔、瑶、傣、维吾尔、佤、独龙、鄂伦春、哈萨克、羌、彝、藏、鄂温克、高山、满、蒙古、哈尼、苗、赫哲、回、纳西、景颇、塔吉克、基诺、柯尔克孜、撒拉、拉祜、黎、傈僳、珞巴、怒、普米、锡伯等少数民族中。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吹奏此类乐器,如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北欧拉普人、日本北海道爱依努人等。

我国各少数民族对口弦都有自己的称呼,如:羌族叫“阿珠”,彝族叫“伙伙”、“洪洪”或“弄果”,拉祜族叫“阿沓”,傈僳族叫“玛哥”, 鄂伦春族叫“明努卡”或“天恩共”,景颇族叫“掌共”,白族叫“毕协”,高山族称“嘴琴”或“嘎洛波”,傣族叫“拜”,佤族叫“合朗”,锡伯族叫“玛肯”,黎族叫“口弓”,纳西族叫“阔阔”,赫哲人叫“空康吉”。

口弦的品种较多,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有竹制和金属制两种;根据簧片数目的不同,有单片弦和多片弦之分;根据演奏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用手指弹拨和用线拉动。

(二)羌族的口弦

在羌族,口弦主要流传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是羌族女性专用的一种小型乐器,羌人称其为“阿珠”。羌族口弦由生长在当地的一种颜色偏黄的竹子制成,小巧玲珑,音色悦耳。在羌族,口弦除了是妇女手中的乐器外,它还是青年男女之间谈情说爱、传情达意的爱情信物。羌族小伙子如果对某位姑娘心仪,便会送一个自己精心制作的口弦给她。如果姑娘也中意这位小伙子,便会随身带着小伙子送她的口弦,并在约会时用口弦为他演奏优美动听的曲子。

(三)羌族口弦的演奏

羌族口弦为五声音阶乐器,吹奏的曲调音域不宽,一般在八度以内,但能表达较复杂的节奏。口弦发出的音质柔美,但音量细小。羌族口弦的表演形式以独奏为主,也有齐奏和合奏。在男女青年约会的树林里、节日庆典的舞台上、婚嫁的喜庆场合,都能听到用口弦演奏出的优美动听的曲子。吹奏时,将口弦横着放进口中,用左手四指和五指挽麻线,一指与二指捏住穿麻线的小孔,用右手二指和三指挽麻线,一指辅助二三指将线缓缓拉动。演奏者双唇向前突出呈筒状,整个口腔起到共鸣箱的作用,扩大音量。当向外吹气时扯动麻线,竹簧片立即开始震动发出声音。吹奏的时候,拉动力度的大小、拉动的频率、口腔张合形状、气息大小和唇舌位置的改变等要素相互配合,构成音阶和旋律。

羌族口弦几乎没有固定的曲调,乐曲以即兴创作为主,声音随感而发。

羌族妇女常通过吹奏口弦表现自己不同的心情:当心情忧郁时,所吹音色婉转哀怨,如泣如诉,让人听了十分动情;当心情高兴时,所吹音色欢快明亮,活泼有力。有时她们还用口弦模仿鸟或其他动物的叫声,并配合一些手势、动作和表情,使演奏更加生动形象。羌族口弦的传统曲目有《吆羊歌》《薅草歌》等。

(四)羌族口弦的制作

羌族口弦看似结构简单,制作工艺却是很讲究,制作时要求高、难度大、成功率低。制作羌族口弦的原材料是生长于当地的楠竹,最适合做口弦的楠竹颜色偏黄。羌族口弦长约10厘米,厚约0.2厘米,右边稍宽约1.3厘米,左边较窄约0.8厘米,整支口弦为一头大一头小的薄竹片。

口弦制作时先将坚硬的楠竹片用锋利刀子削薄,然后将整体轮廓削好,再在竹片中间雕出簧片。因为口弦的音高取决于竹簧的长短、宽窄和厚薄,因此雕刻簧片是制作整支口弦的关键步骤。簧片长度为口弦的3/5,宽度为口弦的1/3。羌族口弦的簧片头部较尖似剑,中部窄而厚,尾部宽大而薄,尾部与口弦身相连成一整体,且簧片的两侧呈斜面。当拨动簧片头部时,因为竹片有弹性,所以竹簧开始快速振动发出声音,其音低沉柔弱。最后在口弦两头各凿一小孔,位于小头处的孔穿一根麻线,便于左手绕线固定口弦或悬挂;位于大头处的孔用一根长麻线穿过,麻线的另一头系在簧片的尖端,便于吹奏时右手拉动竹簧。

口弦制作完成后,还可为其配上一个精致漂亮的小竹筒。每当吹奏完后将口弦装入竹筒,既可以保护口弦不被损坏又方便挂在胸前或腰间。另外,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挂些羌族的小饰物,增加口弦的观赏性。

(五)羌族口弦的现状

历史悠久的羌族口弦既是乐器又是爱情信物,它承载了许许多多羌族儿女动人的爱情故事,被赋予了浪漫的色彩。口弦曾经是羌族妇女最喜爱的乐器。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居住在遥远山区的羌族人也与时俱进,他们的生活不再是闭塞的原生态,新的生活娱乐方式渐渐取代了传统的娱乐习俗。

如今科技发达,传递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羌族男女恋爱时已经不再需要将口弦作为爱情的信物。现在的休闲娱乐方式也丰富多彩,羌族青年不再以吹奏口弦作为娱乐项目,因此很少有年轻人主动学习演奏和制作口弦。老一辈羌族人中能熟练吹奏口弦的人越来越少,可以娴熟制作的人更是屈指可数。羌族口弦及它的传人都处于濒危和亟待抢救保护的状态。

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拯救措施,将这一流传千年的羌族乐器继续传承下去。否则不久的将来,羌族口弦只能成为一种文物,永久地摆放在博物馆里面供人们回忆。

三、羌族手鼓

(一)羌族手鼓

羌族手鼓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打击乐器,目前主要流行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茂县、汶川、黑水、理县及松潘等羌族聚居地,是羌族男性演奏的一种乐器。羌族手鼓的鼓框为木制,单面蒙以羊皮,因此手鼓又称“羊皮鼓”或“羌铃鼓”,羌人称其为“日木”、“切欧兀”或“切热别日木”。

羌族手鼓最初的用处并不是演奏的乐器,而是作为释比(巫师)跳神时所持的法器,出现在羌族的各种宗教活动中。在羌寨,祭天、祭山、还愿、安神、驱鬼、治病、除秽、招魂、消灾、男女合婚、为新生婴儿取名、对死者的安葬和超度等活动中,都能见到释比敲打手鼓。当释比主持仪式时,手持羊皮鼓,边敲鼓边跳舞,同时口中念诵经文,因此羌族手鼓被赋予了浓厚的宗教色彩。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如今羌族手鼓不再是释比的专属法器,它也是羌族男青年跳舞时手中的乐器和道具。

(二)羌族手鼓的演奏

演奏手鼓时,表演者左手握住鼓背面的弓形木把,右手握鼓槌敲击。槌尖击鼓面,槌杆撞鼓框,发浑厚、沉郁之音。鼓心发出的声音低沉浑厚,鼓边发出的声音高亢清脆。敲击的技巧可分为单击鼓面、单击鼓边和混合敲击三种。敲击鼓点的节奏变化丰富,有“镇山鼓”、“婚鼓”、“忧事锅庄鼓”、“祭典礼鼓”等数十种。羌族手鼓经过不断的改良和美化,现在既是跳舞时伴奏的乐器,又是舞蹈中的道具,兼具两种功能。通过舞蹈工作者对手鼓舞蹈动作的编排,目前手鼓已用于《跳锅庄》《铃鼓舞》等歌舞表演中,充分展示了羌族男青年粗犷豪放的民族风格,使手鼓舞蹈成为观赏性和娱乐性很强的表演节目。

布滋拉表演释比使用手鼓的时候整个表演具有即兴性,鼓点和动作都随表演者的思想情绪变化而变化。用手鼓表演舞蹈时,表演者随鼓点起伏而统一动作、统一步伐,动作粗犷质朴,现场气氛热烈欢快。羊皮鼓不仅给舞蹈提供了富有层次感的伴奏,烘托了现场的气氛,而且丰富的鼓点节奏配合羌族传统的舞蹈动作,更形成和衍化出许多独特的舞蹈元素。

(三)羌族手鼓的制作

羌族手鼓分为鼓身和鼓槌两部分,制作手鼓的原材料是实木和羊皮。羌族手鼓的鼓框高10厘米-15厘米,鼓面直径30厘米-40厘米,鼓框里面有一根木质横梁,鼓槌长约58厘米。

制作手鼓时,首先挑选一张老公羊皮,然后用动物油将羊皮硝好。其次选择直径约0.5米的松木树干,截取10厘米-15厘米,将其挖空作为鼓框。手鼓的框架做好后,在外面彩绘纹饰,鼓框周围装饰彩穗。待羊皮硝好后,将鼓框的其中一面蒙上羊皮。原始的做法只蒙一层羊皮,经过改良后的羌族手鼓,是蒙上双层羊皮。用晒干的藤条将羊皮固定在鼓框上,然后箍紧。最后再用植物油浸渍,等油完全阴干后,鼓身便大功告成。鼓身做好后,还需要在鼓框内部安装一个弯如弓形的木把手,其长度与鼓面的直径相同。这个木把手是为了方便使用者把持手鼓而设计的。木把上端装饰羊头,下端装饰彩穗。鼓槌弯曲如钩形,用藤条或杉木制作,槌头缠绸布,槌柄系彩色丝带。

四、羌族盘铃

(一)羌族盘铃

羌族另一种常见的乐器是盘铃,目前主要流行于四川省茂县和汶川等羌族聚居地,羌语称其为“枯鲁”。羌族盘铃的外形酷似盛菜的盘和碟,故由此得名。盘铃又名“响盘”、“响盏”、“摇铃”、“板铃”。

羌族盘铃是一种摇击的乐器,早期出现在羌族宗教仪式中,是释比主持祭祀活动时所持的法器,它常与羌族手鼓同时使用。

(二)羌族盘铃的演奏

演奏羌族盘铃时,用一只手握住铃柄,将铃口朝上摇动,使铃舌碰击铃壁发出有节奏的声音。盘铃的音色清脆、明亮,音量不大,因此具有女性温柔、细腻的特征。盘铃演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演奏者双手各持一个盘铃摇击,两只手的节奏时而一致、时而交替;另一种是演奏者左手同时握住羊皮鼓木把手和盘铃铃柄,右手握羊皮鼓鼓槌,盘铃的节奏与鼓点相同。

如今,羌族盘铃不仅是羌族释比使用的法器,也不仅在宗教活动中才出现,它早已成为一种大众喜爱的乐器,出现在各种场合。在羌族的歌舞中,盘铃作为一种节奏乐器和舞蹈道具被广泛使用,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三)羌族盘铃的制作

羌族盘铃为金属乐器,由黄铜制作。盘铃整体呈碟形,铃高4厘米-6厘米,直径10厘米-16厘米。贴近手的部分呈盘状,顶部正中开有一小孔,孔中穿过带圆环的木螺丝,内侧连接金属铃舌,外部与木制铃柄相接。羌族盘铃盘口边缘外翻,并有一圈宽边,铃壁较厚。铃舌的长度为盘的半径长,金属部分刚好落在盘口的宽边上,摇动盘铃时,铃舌碰撞宽边发出清脆的音色。最后,在铃柄的末端通常会系上红色绸带作为装饰。

同类推荐
  • 西北风:文论集

    西北风:文论集

    本书分为回忆卷、论文卷、评价卷三个部分,收录张弛对父亲母亲及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及其关于歌词艺术特质、西部音乐文学、回族歌曲创作等方面的论文,以及李镜如、丁跃、张涧、荆竹等探讨张弛作品的评论文章。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以培养色彩思维为目的,从色彩理论基础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中提高学生对颜色的感知和兴趣。通过理论的融入,使学生认识到色彩造型规律的来源和过程;通过技法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色彩敏感度和用色能力。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技术:艺术思维

    技术:艺术思维

    本书介绍了技术-艺术思维分析、技术-艺术思维操作、技术-艺术思维生产、技术-艺术思维训练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鳄吻

    鳄吻

    在上世纪那个近乎于疯狂的年代里,年轻的一代青年学生满腔热血,投入到这洪流中去。在青春的激情中,他们有些人走上了“到越南去,参加抗美援越、参加世界革命”的道路。唐小楠从红卫兵,到声名赫赫的克格勃杀手,交织着丛林中的战火、爱情,欲望和无奈……
  • 爱情,我们回去吧

    爱情,我们回去吧

    初恋的故事就像玉龙雪山,爱情是那云上流淌的完美女声——每一个爱情故事都像印第安手鼓声中的二重唱,我们跟随起舞时候,它的歌声总在流逝。多年以后,我们都想说:“爱情,我们回去吧。”
  • 帝国陨灭

    帝国陨灭

    黑暗在悄悄的降临,命运的齿轮转动着帝国的命运,生存,死亡,兴盛,灭亡,有谁可以逃过?抗争,忍受,意念的力量在身体里不断游走。新的世界篇章就在你的手上。忠与义,亲情,友情和爱情,每一次的抉择都是在悬崖边上的行走,看他如何在历史的洪流里唱完这乱世悲歌
  • 叫你一声苏夫人你敢答应吗

    叫你一声苏夫人你敢答应吗

    这是一本让人看了很可能会想要恋爱的书此文献给所有少女心澎湃的人们希望能够给大家暖暖的感觉“你愿意…为我生儿子吗?”面前的男人脸上带着可疑的红色。“女、女儿就、就不行吗…”宛泱泱抽泣,结结巴巴地说着。泪眼模糊中,她朦朦胧胧地看到,面前的男人中拿出那闪着银光的小圈,轻轻套在无名指上。冰凉的触感丝毫没有让心中汹涌的暖意有一丝波动,反而更让泪涌出来。宛泱泱只见他抬头,眼中含笑,轻轻地道:“泱泱,余生请多指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云曲

    青云曲

    三流小职员叶展因意外溺水,成了未知世界的大汉帝国山村小屁孩。为了活得滋润,为了实现迈入地主阶级行列的光荣理想,咱得努力啊!
  • tfboys爱你是我三生有幸

    tfboys爱你是我三生有幸

    tfboys和三个女孩的奇妙故事本文内容纯属虚构
  • 地久天长,我们一起

    地久天长,我们一起

    五位女生之间的友谊,和五位男生之间的爱情,十三个家族的恩怨情仇,她们和他们何去何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单独一生。
  • 后湖鬼戒

    后湖鬼戒

    这本书的构思来自于未名BBS上一则“十六人教室”的鬼故事,以这个鬼故事为灵感,虚构了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这本书中的场景几乎都按照北大校园的真实情况进行描写,之所以这样做,最大的原因是缺乏构建环境的经验,就取巧复制了自己曾经熟悉的校园。其中:主人公住的43号楼217宿舍就是我大学时候所住的宿舍。本是幢旧楼,毕业当年夏天被拆除,建设了现在的新学生公寓;梧桐大道是对学一食堂前那条路进行改造的产物;201自习室、旧报刊阅览室、博雅塔等也都大致按照校园环境描写;而“后湖”则是塞克勒考古博物馆旁的呜鹤园与学校西北角莲花池的合体,将鸣鹤园的亭子移到荷花池构成了“后湖”这个新名字。
  • 金牌将妃:养夫记事簿

    金牌将妃:养夫记事簿

    因为一次意外,二十一世纪的金牌特工进入了丑妻荆芜的身体里。为了查明自己被害的真相,嫁入了满是危险和陷阱的陆家。在这个女子都以绣花裁衣为业余爱好的时代,荆芜却过得相当多姿多彩。斗恶宅,开商铺,甚至当起了贩卖武器的军火商!与哑王南云起签订了复仇契约后,荆芜更是换下红妆,一杆缨枪上战场。于是她的日常就变成了造武器,练精兵,敌人不老实就拿炮轰!半面修罗,无容女将,且看荆芜如何步步为营,收获哑王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美女军团

    极品美女军团

    苦等八年却换来初恋的背叛,醉生梦死间,却扑倒了一对姐妹花,看着洁白床单上绽放的红梅,秦云傻眼了。“我会负责的!”“我们两姐妹,你要对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