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8500000001

第1章 少年时光(1)

湖北黄陂的北部山区,素称北乡。这里丘陵叠翠,农田连绵,点点村落掩映其间,民风古朴悠闲,人杰地灵。中国近代史上的着名人物黎元洪,祖籍就在黄陂北乡的黎家河。

黎元洪除担任过首义都督外,还首任大元帅,两任大总统,三任副总统,并出任过参谋总长、参政院长等重要职务。在民国初年的政坛上,叱咤风云,地位显赫。正因为如此,孙中山称他是民国第一伟人。人们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避免直呼其名,沿袭古人以籍贯代替姓名的习惯,称他为“黎黄陂”。

黄陂黎氏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黎侯丰舒之后,可谓历史悠久。至于黎氏家族何时落户于湖北黄陂县黎家河村,则众说纷纭。这曾经还成为了一段旷日持久、聚讼纷争的悬案。最初在武昌首义后的第七天,《神州日报》上发表了署名为鄂中武士所撰写的《革命军总统黎元洪小史》一文称:“其先世为皖之宿松人,自其祖与父经商于湖北,遂改入黄州府黄陂县籍。”1911年10月21日出版的《中华民国报》第一号上发表了题为《黎元洪》的文章,所刊载的内容与《神州日报》基本相同。直至20世纪80年代,由中华书局出版,李新等人主编的《民国人物传》第二卷中所刊载的张振鹤撰写的《黎元洪》,仍然沿袭了《神州日报》的说法。

另据自称是黎元洪侄女的黎君所说,黎氏原籍越南,后来迁居到湖北黄陂。黎君回忆说,曾经有一次,黎元洪三兄弟要去越南祭扫祖坟,她闻知后,便缠着父亲要跟随大人一起回祖籍看看。黎元洪知道之后劝说道:“去越南道路很远,兵荒马乱的,又是个女孩子家,还是不去为好。”不过,黎君关于黎氏祖籍的回忆有些破绽百出。其一,据信史记载,黎元洪的长兄元圣早夭,幼弟元泽年及弱冠病逝,根本不可能三兄弟一起去扫墓。其二,黎元洪平步青云之后政务缠身,也不可能如此兴师动众地前去越南祭扫。更何况历史文献中对黎元洪的越南之行并没有任何记载。其三,黎君回忆此事时,已是身在福利院中的白发苍苍的老人,暮齿华发之年的记忆恐怕会出现一些差错。所以,黎元洪祖籍为越南的说法似乎经不起认真推敲,但也不能完全视为无稽之谈,有待日后进一步的资料证明。

关于黎元洪祖籍的第三种说法,则是根据后来发现的《黎氏族谱》而来。据1914年修编的《黎氏族谱》记载,黎家唐代由开封迁到安徽,此后又迁到江西。从江西迁到湖北黄陂,大约是在明朝前期。

明初洪武年间,有黎旭、黎旦两兄弟住在江西豫章碎瓦墩。黎旦生有五个儿子,长子舜臣、三子舜元随大伯父黎旭迁居湖北黄陂,其余则留在江西。黎旭始居黄陂中和乡,复迁到黄陂北乡。后迁往东乡,又由东乡迁到北乡黎家河定居,黎元洪就是黎舜臣的第十三世孙。

由此可见,黎氏家族很早就在湖北黄陂黎家河定居这一说法较为可信。黎元洪本人也将黄陂视为自己的祖居之地,黎家河的许多老人都曾回忆说亲眼见过黎元洪回乡祭祖。

到了19世纪中叶,湖北黄陂五老山和木兰山下,黎氏经过了几代人的繁衍生息,已经遍布了各个村落,甚至有的已经迁到附近的县城居住。其实早在清朝初年,黎氏家族在黄陂就已经颇有名望了。那时候,黎氏不仅富甲一方,房产广布,田地丰盈,还一直以儒学为持家之道。一家族的人本本分分,从不恃强凌弱,很受当地村民们的欢迎与爱戴。

可是到了黎元洪的父亲黎朝相那个时代时,往日的辉煌已经不再,家业也变得冷冷清清,仅有的田产连维持家里的生计都很困难。环境所迫,黎朝相在家里简单的办了个私塾。

私塾的条件简单的已经不能再简单了。桌子是用破木板钉成的,形状也不规则;除了几本书和一根竹条外,甚至连个其他的教书工具也没有。多数情况下都是他来诵读,让那些好学的孩子听,孩子们实在不会的时候,也会拿竹条写在地上,让他们记下来。而乡村里的孩子,读个书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他们也并不奢求太多,有几页纸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总是反正面都用到,用完了再想些办法往下擦,再接着写字。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往地面洒些水,把它阴湿,再用小树枝抄下要背的文章,还得马上去记,否则水就会在阳光的作用下蒸发了。这样的私塾,可想而知,赚不了几个钱,但好歹也能让黎家勉强度日了。

在黎元洪出生的十几年前,正是太平天国势力强盛的时候,他们一路北进,杀官吏,夺军粮,很快就攻破了武昌。因为太平天国是一支农民起义军,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所到之处,就搜刮一空。当到了这个全国闻名的锦绣之地武昌时,他们深深地喜欢上了它,那繁荣的街景,富庶的土地,无一不吸引着他们;抢来的东西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他们还要占地为王。但是这时候,起义军们已经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清王朝在震惊的同时,马上派兵进行镇压。于是,在武昌,在黄陂,展开了长达600多天的拉锯战。一攻一守,一守一攻,太平军三次攻破武昌,又三次撤离武昌。身为主战场的黄陂深受池鱼之殃,屋舍被严重破坏,一片狼藉。村民们赶忙拿着仅有的粮食开始逃亡,田园都荒芜了,可性命都已难保谁还顾得上那片庄稼呢?黎氏家族也不能幸免,它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田庐经过涤荡,已经所剩无几了。

兵荒马乱的岁月,温饱成了重中之重,内涵也就变的无关紧要了。村民们迫于生计,根本无力再供孩子读书了,即使那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现在,一分钱都得拧出水来花。家境窘迫,让他们毫无办法,只能选择离开私塾了。所以,当这个私塾连一个学生都没有的时候,黎朝相的教学生涯也就算走到尽头了。但是,怎么办,生活让他绞尽了脑汁!

正当黎朝相苦寻出路未果时,族人让他看了一篇曾国藩写的《讨粤匪檄》的文章,读后让他深受启发。的确,是男儿就不能妄自嗟伤,纵使愁眉紧锁也于事无补,莫不如拿起刀枪,扞卫自己的财产。于是,他投笔从戎,在简单安顿了家以后,他星夜启程,夜以继日的从黎家河赶赴武昌,投奔了清军,加入了对抗太平军的行列。

在战斗中,黎朝相勇猛刚毅,表现突出,没用多长时间,就得到了清军的赏识,升为“游击”。后来,又立了军功,得到了一笔清政府发的“休致”费,这让黎家贫困的状况一时间得到了缓解。黎朝相用这笔钱在汉阳的洲嘴头盖了一所房子,全家迁到了汉阳定居。

在清朝同治年间,政治上风云多变,诡异莫测,战乱频繁,但黎家的这个小村庄里,仍然算是一片难得的乐土。村子里依然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极目远眺,幽绿的稻禾,茫茫无边,一片绿色的汪洋。微风拂过,恰似湖水荡起了涟漪,一浪推一浪,接踵而至,涌向天际。此起彼伏的蛙声清脆响亮,高唱着丰年里祥和的乐章。村旁的小河潺潺地流动。顺着蜿蜒的河流往下走,还能看到木兰将军墓呢。村头的蒲柳树下,对弈的老人怡然自得,悠闲地吸着烟袋。

这一天,农历的9月19日,传说是观音菩萨的生日。村民们都早早的结束了农活,准备回家敬佛。而在这时候,天空中一道灵光在黎家屋顶划过,刹那间就消失了。尽管时间很短暂,但还是被很多眼尖的村民看到了。在这个封建的小村子里,人们都以为是菩萨显灵,垂寻九界,是一个好兆头。恰恰是这一天,黎家陈氏生了一个男孩,他就是黎元洪,字宋卿。那天,祝贺的人挤满了小屋,争着要看看这个小灵童。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也从不间断:有说这个小孩长大后法力无边的;有说他以后一定会普度众生的;也有说他肯定会有大出息的……众说纷纭,说笑声在整个小屋回荡。伴着人们的祝福,黎元洪渐渐成长,但他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温顺。他调皮,有时候也捣蛋,让人很费脑筋。还很稚嫩的时候,他就很不安分,蹬着小腿到处爬,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也非得哭着央求把玩一下,却总是玩坏了才舍弃。

有一次,小家伙又看中了祖父黎国荣的大烟袋,兴高采烈地把一管子烟丝天女散花似的扔了一地,这可把祖父心疼坏了。所幸烟袋并没有坏,黎国荣赶忙把这些烟丝扫成一堆儿,把还能继续用的都仔细地挑了出来。然后,祖父趁孩子睡觉的时候,又把烟袋从他的小手上硬拿下来,偷偷地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结果,小黎元洪醒来之后发现烟袋没了,一个劲儿地哭。一会探探这儿,一会翻翻那儿,小样子着实可怜。没多久,祖父就弃械投降了,乖乖地交上了心爱的烟袋。最后,本来质量不算好的烟袋已经快成蜂窝状了。黎国荣可怜巴巴地看着曾经心爱的东西被丢在无人的角落,拾起来,已成破铜烂铁。也许,后来黎元洪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小时候的顽皮也有很大的关系吧。

南国里,冬季的气温并不冷,风也不似北方那么凛冽,处处可见其温柔,这里是孩子的天堂,是一个天然的游乐园。村子里,孩子们总是三五成群,你追我赶、嘻嘻哈哈地闹成一团。你在里边很容易就会找到黎元洪,他在那几个孩子里极为突出,浓眉大眼,炯炯有神,很明显是这几个孩子的头。

有时候这个小统帅会率领大家玩捉迷藏;有时候也会拿根长竿,捅捅鸟窝,直到碎了一地的鸟蛋;有时候也会在丘陵上来个“大兴土木”,挖个碉堡、塑个长城,也会“挖洞攻城”、“架设浮桥”。这些想法对黎元洪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年以后,当黎元洪当上了军政府的都督,很多军事想法都来源于此。

孩子们天真烂漫,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有。但是,有时候他们也会因为太顽皮而受到一些惩罚。那一次,黎元洪错把蜂窝当鸟窝,结果蜜蜂拿出采蜜的劲儿执着地追着他们屁股后边飞,这可吓坏了这帮孩子。尽管小腿不长,可还是撒腿就跑,一个个比兔子跑的还快。但是地上跑的还是比不过天上飞的,孩子们还是被叮的满头包,哭的惊天地、泣鬼神的。黎元洪离蜂窝最近,受的伤也最严重。大眼睛都睁不开,肿成一条缝了;脸蛋也有几个红点做点缀;而胳膊上就更加惨不忍睹了,不见斑斑点点,却是肿起老高。那情形,谁见了都于心不忍。黎元洪的姐姐黎元平看到他那个样子,虽然生气,忍不住批评了几句,但还是想方设法地给他消肿止痛。等全家人忙完农活回来,看到他都是大吃一惊,心疼不已。黎元洪的伤足足折腾了半个多月才好,但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顽皮的他又去掏鸟窝了。这一年,黎元洪已经六岁了,垂髫之年,顽皮是孩子的天性。

有时人们会发现,历史上有许多巧合。黎元洪的家乡是个人杰地灵的小村庄,在宋代,这个地方曾出了两名大人物,那就是儒家理学的创始人程颐和程灏,所以这个地方学习风气甚浓。黎朝相是行伍出身,因为一时的气愤,就参加了鲍超的霆军,投身于镇压太平军的行列。而鲍超称病辞职后,黎朝相又划入唐仁廉的仁字营。在营地中,他忠勇善战,以刚毅着称,最终谋得了一官半职,居于直隶。到黎元洪的时候,父亲黎朝相也是清军的一个小官员,所以家境还算殷实,黎宅也是宽敞明亮。一直以来,黎家也是书香门第,黎朝相更是重视教育,他学识渊博,见识高远,经常抽出时间教导儿子。随着年龄的增加,在黎元洪幼小的心灵里,父亲的身影变得越来越高大,崇拜的目光从孩子的心底流出。在儿子的心目中,谁也撼动不了父亲对他的影响。

他那好奇的大眼睛总是打量着这个世界,在潜意识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知。他似乎对一切未知事物都充满了新鲜感,执着的小脑袋不会放弃一丁儿点疑惑的地方,总是刨根问底的要把问题弄个清楚明白。只要是哪一项稀奇古怪的东西引发了他的求知欲,他就会心甘情愿去全神贯注地投入,研究个水落石出、柳暗花明。

所以黎元洪才刚一懂事,父亲就开始给他启蒙,教他读书、认字。而他从小就很聪明,领悟力极强,父亲教他的东西,一遍就能记住,看过的东西几乎过目不忘。

在黎朝相的心底里,和全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也希望这一代的孩子,能有一个广阔的前途,肩负起家的使命,光耀门楣。所以他总是变着法地让孩子摄取知识。

在孩子纯真的瞳孔里,父亲是山,虽然也是高耸巍峨,但并不让人望而生畏;父亲是天,虽然也是深远粗犷,但并不缺乏细腻柔和;父亲是河,虽然也是激流湍急,但也有潺潺流水。这种父爱,是深邃的,默默无闻的,寓于无形之中。似一抹骄阳,让他的内心在寒冷的冬季也暖如盛夏;似一缕清风,吹走了他心灵那岁月的风尘,让它依然光洁明亮。在父亲流露着企盼的目光中,黎元洪越来越优秀了。

这令黎朝相感到万分高兴,他觉得儿子是块读书的好材料。所以,等黎元洪再大一点他就开始教《诗经》、《论语》、《春秋》等书。于是,每天早上,都会从黎家传出来稚嫩的读书声。久而久之,黎元洪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影响很大。

这时候,在汉阳洲嘴头的黎元洪,在父亲爱的羽翼下,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得到了健康的成长。他的童年是幸福的,是值得回忆的。

生活就像一场永不回放的电影,谁也预料不到下一个时刻会发生什么,无论这结局是好还是坏。本以为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可以老守田园、怡然自乐了。但没有想到节外生枝,偏生波澜,这个祸事竟让平静温馨的小家消失了。幸福而没有忧虑的时光好似梦一场,梦醒之后,一切都已经变了样。

黎朝相用那笔退伍金盖的房子,宽敞明亮,一大家老老小小也住不满。这天,邻村的居民到他家串门,闲话家常中就谈到了房子。当知道还有两间房子空着的时候,热心的村民非要给他介绍个房客。黎朝相寻思着,这房子空着也是空着,租出去还能聚敛点人气儿,屋子还能暖和点儿,也能赚点小钱,也挺好,于是就应下了。

福兮祸之所倚。谁也没有想到,房客刚搬来没几天,就被抓进了监狱,而黎元洪一家也糊里糊涂地被拘留了。后来才知道,那个房客涉嫌反叛朝廷,而黎元洪一家则被冠上了窝藏要犯的罪名,不仅房租一个子儿都没有捞到,连自己仅有的家也被官府给没收了。当他们几天之后被放出来的时候,看着眼前这个自己栖身立命的地方,白色的封条看起来是那么刺眼,让黎家人的眼泪都流下来了。曾经还是炊烟袅袅,今天却连寒舍冷灶都是奢望了。黎家人心中一片凄凉,该往哪里去,哪里才是我家,难道真的要以天为庐、以地为被吗?

同类推荐
  • 天纵神武:李渊

    天纵神武:李渊

    李渊是中国封建制时期功业卓著的有为帝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毁誉参半的帝王之一。他奠定了彪炳千秋的二百九十余年的盛唐霸业,并因之得到了后人的褒扬;他也因无力阻止亲生骨肉的相互残杀,无奈地被其子李世民“请”下了丹墀,而令后人悲叹与哂笑。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善于决断、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纵观李渊的一生,他有着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兴兵起事思想;军政兼施、各个歼灭群雄、统一全国的战略指导思想;正确料敌、集智用长、先胜后战的作战指导思想;因势定制、严明赏罚、用人所长的建军思想。
  •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伊扎克 拉宾(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伊扎克 拉宾(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追溯拉宾七十三载的自强不息——他有过从士兵到将军的履历,更有从一名“战神”变为一名和平使者的复杂过程,在回顾他的一生足迹时,你亦会看到以色列这个中东小国成长书简中的一幕幕兴衰荣辱,因为伊扎克·拉宾把一生都献给了这个神秘国度的人民,并带来和平的曙光,他的履历自然也成了整个历史的一部分。
  • 乔布斯给世人留下了什么

    乔布斯给世人留下了什么

    苹果教父乔布斯的传奇一生,究竟给世人留下了什么?是的,这才是乔布斯留给我们最有价值的财富:他给世人留下了无法复制的苹果神话,他给世人留下了无懈可击的经营理念,他给世人留下了无与伦比的创新思维,他给世人留下了无往不胜的人生启示……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2)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帝少的贴心冷妻

    帝少的贴心冷妻

    她带着怨恨而归,誓要将害她的人统统推入地狱。不惜与恶魔的他,签订契约成为二手妈咪。不料惹来朵朵桃花,本无暇顾及,却惹火了恶魔的他。“你不是说不碰不干净的女人吗?你这是何意?”她冷眸直视那个恶魔男人。“林萧依,这一世你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他狠狠的捏着她的下巴,霸道的宣布。她冷笑不语,等一切尘埃落地,带球而逃。“妈咪,爸比让你回家结婚。”曾经的天使化身小恶魔诱拐她入局。到底是阴谋,还是局中局?
  • 大清公主秘史

    大清公主秘史

    大清公主秘史,一段有关爱新觉罗家公主的秘史。前半生,她魂穿大清,成为顺治养女,康熙皇姐,处于忧患,卷入康熙初年的政治斗争;后半生,她重生轮回,化身康熙宠妃,历经万难,再度相恋,并肩开创康熙朝盛世风貌,谱写一曲荡气回肠的生死恋歌。幽幽深宫,也难以掩藏帝王的殷殷情愫……金枝玉叶,千古一帝;一生缱绻,半世缠绵。
  • 穿越之蝶妃复仇恋

    穿越之蝶妃复仇恋

    人生,总会跌宕起伏七情六欲,无人能免爱恨交织,悲喜交加当恨意代替理智,爱情被掩埋步步为营,却发现一直以来只是一个误会是否能再回头或许罢
  • 固宠宫女

    固宠宫女

    她只是一个因家贫被卖的小宫女,她只想平安度日,顺利出宫,从未妄想成为人上人,却不知随年岁增长,妖娆渐显,终成别人固宠工具。既然命运如此安排,不如奋力一搏,争得后宫一席之地。
  • 真无间地狱

    真无间地狱

    本书已签约,放心收藏!平生不求长寿身,只图一介自逍遥。无间地狱一鬼卒,不灭灵光两旁护。天道轮回,最后一场大劫迫在眉急,林峰意外堕入地狱。故事从此展开……——————————————————————————ps:有书友反应,前面几章看不懂,其实这也难怪,因为前几章主要是铺垫,你们可以从第四章开始看,等以后需要了再去看第一第二第三章,到时我会提醒大家的。本书群:群魔乱舞真魔界(101373149)
  • 萌妃驾到王爷绕道

    萌妃驾到王爷绕道

    她是二十一世纪雷达活动的电脑,一遭穿越,没电没网没键盘!他是宣国病弱王爷,冷面修罗,一纸协议,她成了他今生无法逾越的桎梏,她将协议甩在他的桌上,问他,“就算是合作也要有个期限吧。”他不疾不徐的拉开折扇,缓缓看她,“等本王得到皇位。”她立刻炸毛了:“我靠,那你中间挂了呢?”他笑,“那你就为本王陪葬。”
  • 超强智能

    超强智能

    变身成了部手机,可是我想变成智能手机。天天要充电,好想有个无限移动电源。美女,放开我,你夹的我太紧了。别动我,我不喜欢男人。
  • 读者文摘:这一刻的美丽(下)

    读者文摘:这一刻的美丽(下)

    不论以前我们是怎样,不论以后我们会怎样,我只知道,我的心,永远地留在了这里,这一刻的美丽,已被我牢牢锁在了心中。
  • 诡案寻凶

    诡案寻凶

    是精神病人,还是天生警察?是绝世天才,还是犯罪大师?他们是最不像警察的警察,他们是最不像罪犯的罪犯。这里没有绝对的善良,这里没有绝对的邪恶。只有赤裸裸的事实。
  • 净土全书

    净土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