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7800000074

第74章

没几天工夫,青麻都收回来了,可这家人都几乎累趴下了。中明老汉、文忠、文富父子三人,腰像脱了节,痛得直不起来。田淑珍大娘、卢冬碧和玉秀,褪麻皮的手臂肿了,打不过弯来,握刮刀的手指僵硬得成了一截木头。但终于都收打完毕了,看着堆在院子里的一捆捆白得晃眼的皮麻,一家人高兴得眉飞色舞,疲劳顿时消失。为了赶上好价钱,他们也顾不得休息,在收打完的第二天,就决定把皮麻运到供销社交售。一大早,中明老汉和文忠、文富将成捆的皮麻装在板车上,捆扎好了。文忠拉着车正要走,卢冬碧忽然把他喊进屋去,两个人关着门在屋里不知说啥,过了许久都没出来。中明老汉等得不耐烦了,就在院子里大声喊了起来,文忠这才红着脸跑出来了。中明老汉不满地说:“你耽搁啥?有话不可以放以后再说!”

文忠看了看父亲,显得很为难地说:“爸,小梅她妈说,她……”

中明老汉盯了文忠一眼,打断了儿子的话说:“吞吞吐吐干啥?有啥就说嘛!”

文忠这才鼓起勇气说:“她叫卖了麻,给她买一件过热的衣服。”

中明老汉听了,没立即表态,朝文忠的房门看了看,却一眼望见了卢冬碧站在阶沿上,也正用了期待的目光看着他。他瞥了瞥卢冬碧,见她身上的衣服也确实旧了,就忍不住大声说:“买!辛苦了一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给玉秀也买一件!”

玉秀听了,从屋里走出来,说:“爸,我不要,给妈买吧!”

田淑珍大娘挎了一个小布包,头发梳得光光生生,衣服也换上了新的,站在板车旁。她今天也要和丈夫、大儿子一道去卖麻。她正要回答玉秀的话,却听见卢冬碧急忙又插了一句话,说:“爸,还有小梅呢!”

中明老汉有些不高兴了。他不是不高兴给孙女儿买衣服,而是为大儿媳妇这种自私自利的心理感到不满,就瞪了她一眼说:“你不说老子会记不得?!”说完,就生气地去拉车。

文忠见了,忙过去抢过车绳,搭在肩上,拉着板车走出了院子。

这儿田淑珍大娘回头见儿媳妇被老伴抢白得红了脸,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就忙对卢冬碧说:“冬碧,你放心,我会给你们娘俩买回来!”说完,才去追赶丈夫和文忠。赶到中明老汉身边,见丈夫还没消气的样子,又瞧见文忠已打前头走了,于是就责怪丈夫说:“你呀,说话也没个轻重,不看个场合。你以为是说自己的儿子呀?随你怎样吼怎样骂,他不会在意,这媳妇还是有些区别的。哪个当娘的不心疼自己的女儿?女人自私点才好呢!女人自私才会巴家呢!说句良心话,人家嫁到我们家来,十多年了,啥样的苦没有吃过?可人家向我们做爹娘的争了个啥?这样的媳妇你到哪里去找?”

这一说,中明老汉果然不生气了,接着又一一想起卢冬碧的种种优点来。这一想,倒把自己弄得对子女们又疼又爱起来,内心升起一阵阵内疚的感觉,眼睛也有些潮湿了。于是对田淑珍大娘说:“买,要买就给她们买一件好的,不要心疼钱!”

他们来到供销社,青麻的价格仍和几天前一样,这令他们非常高兴。在众人的一道道羡慕的目光和啧啧的赞叹声中,他们将麻过了磅,又来到付款处,领出了一沓崭新的票子。中明老汉握着它,来到一边,用手指蘸着口水,喜滋滋地数起钱来。而文忠和田淑珍大娘,则像两个忠诚的卫士,一边一个,围在中明老汉身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老汉数钱的手。

数完以后,分毫不差,中明老汉才从崭新的票子中,抽出两张百元大钞,交给田淑珍大娘,郑重地叮嘱说:“拿好,莫弄丢了,啊!”

田淑珍大娘接过钱,一边往贴身的褂子口袋里藏,一边笑着说:“我又不是细娃,硬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中明老汉也不生老伴的气,又抽出两张百元大钞,揣进自己的外衣口袋里。接着解开外衣,将剩下的钱用两根坚韧的皮麻,紧紧地捆绑在自己的腰上,然后又扣上外衣纽扣。那肚皮就有些微微地隆了起来,老汉低头看了看,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又用手按了按,可肚皮照样鼓凸起,他这才不去管它,满脸放着紫铜色的光彩,兴高采烈地走了出来。文忠和田淑珍大娘还是像两个保镖,一左一右跟着他。文忠见父亲的肚子隆起像怀了一个孩子,就忍不住笑道:“爸,看你也像干部喝多了啤酒,肚皮一鼓起,就显得富态了!”

谁知中明老汉听了这话,不但不高兴,反而沉下了脸,低声训斥文忠说:“你不说,哪个晓得你老子腰里有货?”

文忠这才明白说漏了嘴,紧张地朝四周看了看,幸好身边没人,这才放心了。

走到供销社商场前,田淑珍大娘和中明老汉父子二人分了手。中明老汉不放心地对田淑珍大娘说:“那事,可要办巴适哟!”

田淑珍大娘说:“你说过多少遍了,我还不明白?”说着,她先朝前走了。中明老汉父子俩拐进副食品商店,花了几十元钱买了酒、冰糖、罐头等杂七杂八的食品,用塑料袋装了,然后提着往陈民政家走去。

陈民政住在乡政府大院背后一间低矮、潮湿、不太透阳光的小房里,那是一个旧庙宇拆后剩下的后堂——前面盖了乡政府大院。房屋倒有几十平方米大,可一共住了好几户干部家庭,分摊到每家就只有一间十多平方米的独屋了,吃喝拉撒全在里面。幸好乡干部没多少时髦家具和电器。陈民政的房里,一张床和一口醒目的大石缸,就占去了大半空间,剩下的都是一些陈旧、简陋的小家具。中明老汉和文忠走进去时,见陈民政的老伴坐在床上,双手握成拳头,在一上一下地捶打膝盖,嘴里发出痛苦的呻吟。陈民政埋头在灶上炒着什么,屋里煤烟弥漫,散发着一股刺鼻的呛人味道。陈民政一边在锅里翻动着铁铲,一边在不停地咳嗽。中明老汉一见,忙喊了起来:“老陈兄弟,你在干啥?”

陈民政听见喊声,从灶上抬起头。他先没看清是谁,向门前走了几步,才看清是中明老汉父子俩,忙高兴地叫道:“哎呀,是老佘大哥,你们咋来了?”

中明老汉说:“我说过,卖了麻,是要来谢你的!”

陈民政还没看见文忠手里提的东西,只说:“谢啥?”又忙不迭地回到灶台上,一边把锅里的东西往一块干净的布上铲,一边说,“老佘大哥,你们先坐坐,我一会儿再来陪你们!”

中明老汉嘴里一边应着,一边朝陈民政看,原来陈民政炒的是盐巴,便不解地问:“老陈兄弟,你炒那东西干啥?”

陈民政说:“我这老婆子关节炎犯了,炒点盐让她熨熨!”说着,将盐巴包好,拿到床前给了老伴,又才转过身来。见中明老汉父子俩还站着,就忙从床底下扯出两只小凳,看了看,却没地方摆,便尴尬地笑了笑,抱歉地说:“你看我这屋,多一个人就没地方坐了!”

中明老汉说:“不要紧的,老陈兄弟!”说着,接过小凳,就在门前坐了下来。

文忠这时才将两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提过去放在陈民政床前的小桌上,把里面的东西取了出来。陈民政一见,既感激又难为情地说:“老佘大哥,这是咋个回事?我咋敢接受你们这样大的礼?”

中明老汉忙说:“这话你就见外了!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呢!”

文忠也说:“是呀,要不是陈叔,我们哪赚得到这么多钱?!”

陈民政说:“也不是全靠我,是上级政府的决策好!”

正说着,陈大娘在床上,一边将发烫的布包在膝盖上熨着,一边咧着嘴说:“老头子,光站着说话干啥?倒杯茶嘛。”

陈民政听了,才恍然大悟地说:“你看,我还忘了!真是客人来得好,主人不懂窍,对不起了,老佘大哥!”说着,手忙脚乱地去给中明老汉和文忠倒了一杯茶。

中明老汉看着床上的陈民政的老伴用盐袋反复熨着膝盖的痛苦神情,过了一会儿,忍不住问:“大妹子的病,不重吧?”

陈民政说:“平时不犯还可以走路,一旦犯起来,就下不了床,呻唤连天,造孽得很!”

中明老汉听了,皱紧了眉头,说:“我还不晓得大妹子有这号病!”

陈民政说:“我两个呀,一个有秤杆,一个有秤砣,相配得很。犯起病来,两个人谁也照顾不了谁。”

陈大娘也说:“半斤对八两,免得谁说亏欠!”

中明老汉听了,低下了头。半天,才抬起头对陈民政说:“老陈兄弟,真难为你们俩了!”说着,把目光往屋子里寒碜、简陋的陈设上扫了一遍,最后停留在大石缸上,不明白地问,“老陈兄弟,咋准备这样大一口石缸装粮食?”

陈民政笑了笑,说:“装啥粮食!我有时下乡,两天、三天不回家,她这双病腿又担不动水,我就找人专门打了这口大水缸。下乡前我就把水挑满,省得她在家没水喝。”

中明老汉听完,心里更泛起一种酸楚来。他站起身,走到缸前看了看,果然里面有水,可是已经不多了。就忙对文忠说:“去给你陈叔挑几担水!”

文忠立即答应一声,就过去取水桶。陈民政急忙拉住他说:“那咋行!你们是稀客,咋能让你出力?坐下坐下,我等会儿自己去!”

中明老汉见了,又忙过去拉开陈民政,说:“老陈兄弟,让他去吧!年轻人,气力用不完,井水挑不干。我们没啥报答你,出点粗力还不行?”

文忠见父亲拉开了陈民政,急忙挑着水桶走了。

这儿中明老汉坐了下来,又一次推心置腹地说:“老陈兄弟,我说句掏心窝的话,我过去不晓得大妹子有病,也不晓得你家里是这种情况。要早晓得,过去干啥,都不会让你跑那么多路了!我们……对不起你了。”

陈民政听了,也十分感动地说:“老佘大哥,快莫说这样的话了,干点工作是我们应该的。乡干部不比大机关里的官,跑田坎是我们的命。这些年,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这些当干部的,不管事情大小,只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不论办得好不好,老百姓都会拥护。怕只怕只说不干,子撵贼——坐倒吼!或者只图虚名,摆架子。其实,老百姓对我们这些干部的要求,并不高呀,只是要求办事实在,是不是,老佘大哥?”

中明老汉听了,一下激动地握住了陈民政的手,说:“老陈兄弟,这话说到我们心里去了!咋不是这样呢?!”

说着话,文忠已将水缸挑满了,累得满头大汗。陈民政见了,忙递过一条毛巾,让文忠擦了擦汗。文忠擦了汗,就抬头望着父亲。中明老汉见了,就忙站起来向陈民政告辞。陈民政说:“那咋行?就在我这儿吃了中午饭走!”

中明老汉说:“恐怕你的锅还没有那样大呢!”说着,就和文忠往门外走去。

陈民政见了,又要去拿桌上他们买来的礼品,让带回去,文忠又把陈民政挡回去了。陈民政十分过意不去地把他们送了出来。走到大杂院里,中明老汉忽然一把抓住他,从外衣口袋里掏出刚才剩下的一百多元钱,一下塞在了他手里,说:“老陈兄弟,我说过,你们给我的麻苗款,我权当借……”

话还没完,陈民政明白了,忙把钱又塞进中明老汉衣袋里,说:“老佘大哥,你何必这样,事都过了……”

中明老汉说:“你和大妹子都有病,我收了你们的钱,心里过不去呀!”

陈民政说:“啥过不去?给了你们一点钱,我也没见得就穷下去!不给,也不见得就会发财!”

中明老汉说:“话虽这样说,可大妹子病成那样,我也该还个人情!”

说着,他又要去掏钱,却被陈民政一把按住了。陈民政正了脸色说:“老佘大哥,你别给我脸上抹黑了!别人看见了,还说我是受贿,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中明老汉果然吓住了,伸到衣袋里的手慢慢拿了出来,满脸惶惑地说:“老陈兄弟,我、我记住你的恩德了!”说完,才和文忠走了出去。

陈民政把他们送到大门口,叮嘱说:“老佘大哥,好好管理二茬麻,啊!”

中明老汉回头,感激地答道:“老陈兄弟,我们晓得!”说着,走了。

他们走到供销社大门前,四处张望着寻找田淑珍大娘,他们说好在这儿等的,可是没见她的影子。正张望着,田淑珍大娘从前面走了过来。中明老汉一见,忙问:“咋样了?”

田淑珍大娘说:“小吴这姑娘,不知到哪里去了?我找了好几趟,也没找到。”

中明老汉听了,着急地说:“没找到咋办?说啥今天也要当面感谢她了。不然,啥时又来找她?”

田淑珍大娘说:“是呀,我心里也着急呢!”

正说着,文忠忽然说:“那不是小吴?!”

中明老汉见了,忙说:“说曹操,曹操就到!这事儿你就去办了,反正也要给卢冬碧、玉秀买衣服,就一块儿买了!尽着选,别省钱,我和文忠在路上等你。”

田淑珍大娘说:“他爹,不然就一块儿买吧!”

中明老汉说:“这又不是干活,人越多越好!再说,一大堆子人,也挺招人惹眼的!”说着,就和文忠离开了供销社门前,拐上了公路。

田淑珍大娘等小吴走近了,忙笑吟吟地迎上去说:“我正四处找你呢,小吴姑娘!”说着,上去拉住了小吴。

小吴一见田淑珍大娘,也格外高兴,说:“大婶,看你满脸的喜气,有啥好事呀?我下乡去了,啥事找我?”

田淑珍大娘说:“我想请你帮帮忙,给你冬碧嫂子、玉秀姐和小梅侄女,挑件过热穿的衣服。”

小吴一听是这事,忙爽快地回答:“就这事呀,大婶?行!”

说着,她们一同进了服装商场,在一排排琳琅满目的时装前浏览起来。田淑珍大娘一边跟着小吴姑娘看,一边对小吴说:“你尽管选,别为大婶省钱,只要你中意就行。”

小吴说:“我中意了,要是嫂子她们不中意咋办?”

田淑珍大娘大包大揽地说:“只要你中意了,她们没有不中意的!你们的身材、体型都差不多。”

说着,小吴就选中了一种款式较新潮的衬衣,对田淑珍大娘说:“大婶,你看这样式如何?我看这布料不错,色彩也素净,嫂子她们穿上一定好看。”

田淑珍大娘看了看,又摸了摸布料,也很满意。正要答话,营业员走过来,夸奖地说:“小吴好眼力!这是刚到的货,今年流行的样式,质量好,价钱也适中。”

田淑珍大娘听了,更加高兴起来,就一锤子定音地说:“行,来三件!”

小吴听了,忙问:“大婶,咋买三件?”

田淑珍大娘听了,愣了一会儿,才说:“给文英也买一件。”

小吴相信了,就建议说:“大婶,那就一样花色一件,回去让她们挑选自己中意的花色。”

田淑珍大娘一听,又依了小吴姑娘,让营业员取了三件衣服,包装好了,放进自己提着的布口袋里。又给小梅选了一套童装,一起付钱后,才和小吴一块儿走了出来。

走到街上,田淑珍大娘忽然对小吴说:“我到你那儿讨杯水喝,行不?”

小吴笑了起来,说:“大婶,咋这样客气?我正说要请你去歇凉呢!”说着,就把田淑珍大娘带到了自己的寝室。

进了屋,小吴姑娘为田淑珍大娘倒了一杯水,田淑珍大娘却将三件衬衣全拿出来,摆在了床上,过去拉了小吴的手,说:“小吴,这三件衣服,你看哪种花色最喜欢,就选一件!”

小吴一下蒙了,说:“大婶,你这是咋了?”

田淑珍大娘说:“你听我说,你为我们家发展青麻,操够了心,还垫了钱,庄稼人办事讲天理良心,没啥谢你的,给你买件衣服。姜丝萝卜丝,只是那份意思!”

小吴一听,明白了,忙说:“不是给文英姐买的吗?”

田淑珍大娘说:“文英是我女儿,我把你也当女儿,还不行?”

小吴听了,心里异常感动,却摇着头说:“不,大婶,你们的心意我领了,衣服不能收!”

田淑珍大娘听了,故意板下了脸,说:“今天不答应大婶,就是不给我这张老面子。我也不好给文义他爸交代!快去选吧!”

可是小吴站着没动,还是推辞不要。田淑珍大娘见了,过去随便收起两件衣服,塞进自己的布包里,说:“你不选算了,我随便给你留一件,我走了!”说着,转身就朝门外大步走去。

小吴想追出来,可田淑珍大娘已下了楼,只好让她去了。

走到公路上,田淑珍大娘看见前面老伴和儿子拉着板车正在等着她,于是喜滋滋地追了上去,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中明老汉见老伴把事办得这么利索,非常高兴,说:“好!做人就要这样,人敬你一尺,你就敬人一丈!”说完,一家人像是办完了一件大事,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里。

一进家门,田淑珍大娘把手里的包袱往桌上一放,就高声叫了起来:“冬碧、玉秀,快来看看你们的衣服,喜欢不喜欢?”

卢冬碧听见喊声,一下从屋里跑了出来。接着,玉秀也从楼上文富房里走了下来。一边走,一边说:“妈,叫你不要买嘛!”

田淑珍大娘说:“咋不买?我们给你买不起金戒指、银耳环,还不能买一件衣服?!”

说着,就把两件衬衣拿出来摆在桌上,卢冬碧一见,忙抓过一件就在身上比试起来。田淑珍大娘说:“一样花色一件,你们喜欢啥颜色,就拿那件,是小吴帮着选的,差不了。”

卢冬碧已经把那件衣服穿在身上,果然十分合体。她前后左右地看着,高兴得合不拢嘴。可是她的目光一边在朝身上的衣服看,一边又不断去觑看玉秀那件。

玉秀把大嫂的神情看在了眼里,她忽然拿过了那件衣服,递给卢冬碧说:“大嫂,你要是喜欢,都拿去穿吧!”

田淑珍大娘一听,忙说:“那咋行?”

玉秀诚心诚意地说:“妈,让大嫂穿吧,我有衣服。长兄当父,长嫂当母,大嫂操持这个家,辛苦了!”说着,把衣服塞到冬碧手上,说,“大嫂,你就拿去吧!”

卢冬碧一下红了脸,既不好意思收下,又舍不得放下,就半推半就地说:“那咋行?是给你买的呢!”

玉秀说:“算我送大嫂的吧!”

文富刚才也下楼来了,这时也说:“大嫂,你就收下吧!”

卢冬碧果然就收下了,朝玉秀说了一句:“我就谢谢你们了!”说着,抱了衣服就往屋里跑。

中明老汉盯着大儿媳妇的背影,这次没说什么,却回头对了文富和玉秀,闪着泪光说:“老二呀,只有你们两个,我左看右看,才像是我脱的壳呢!”说得文富和玉秀都不好意思起来。

中明老汉说完,忽然想起了什么,对文富说:“把纸笔拿来,给文义写封信吧!”

文富说:“写信?”

中明老汉说:“是呀!今天是啥日子?再过几天就是文义的生日了,我还差点给忘了!写封信问问他,还把我们青麻卖了好价钱的事告诉他。”

文富听了,果然去拿了纸笔来,给文义写了一封信。写好后,念给中明老汉和田淑珍大娘听了一遍。中明老汉和田淑珍大娘听了,半天没说话,似乎该说的,文富都写了。可文富刚要把信装进信封时,田淑珍大娘忽然想起来,对文富说:“莫忙,再给我写几句,叫他好好对待他女人!”

玉秀听了,忙说:“妈,还不能说淑蓉就是他女人,只能说对象,朋友,女朋友!”

卢冬碧今天得了两件衣服,心里异常高兴,这时就说:“妈,说不定下次文义回来,就给你抱回一个胖孙子呢!”田淑珍大娘听了这话,心里非常好受,却故意瞪了卢冬碧一眼说:“说啥话?哪儿那么快!”

文富听了,笑一笑,果然把母亲的嘱托补写在了信的末尾。

第二天吃过早饭,文富刚想把信拿到乡上邮政代办所交了,小吴却提着一只塑料袋来了。她从袋里抖出一件老大娘穿的毛衣,对田淑珍大娘说:“大婶,这件毛衣是我去年买的,我嫌这样式太老了,穿出去别人会笑话,一直压在箱子里。大婶要不嫌弃,就拿去穿吧!”

田淑珍大娘听了,忙感激地推辞说:“那不行,姑娘,我不是成了……”

小吴急忙打断了她的话,说:“大婶,我总不能一直放到老吧?”

田淑珍大娘还是显得十分犹豫,说:“这不成了六月间还坛——热还?”

中明老汉见了,也矛盾了半天,最后还是劝田淑珍大娘收下了,说:“姑娘一片好心,你就收了吧!”

田淑珍大娘这才含着泪花,收下了小吴的毛衣。他们都不知道,这是小吴昨天收下他们的衬衣后,专门去为田淑珍大娘买的,还高出他们衬衣二十多元钱呢!

小吴送了毛衣,就要回去,文富便将给文义的信,托小吴带回乡上去交。小吴一口应承,说:“举手之劳的事,不成问题!”说着,接过了文富递过来的信。回到乡上,小吴立即贴上了两毛钱的邮票,把佘家给文义的信,投进了邮政代办所门口的信箱里。

同类推荐
  • 爱你的十个理由

    爱你的十个理由

    为什么爱你?因为美丽如一颗石子,往心湖投去,泛起了涟漪阵阵。为了你的美丽,我爱你。认识罗家的人都啧啧称奇于这家子的组合奇异。而其中最不可思议的莫过于罗氏夫妇能够结婚三十年而不曾动过离婚的念头。这不光只是性情上的南辕北辙,更是收入上的天壤之别。尤其女方的收入一直是罗家开支用度的主力。就见得女主人的钱越赚越多,房子越搬越大,由当初两人住都嫌挤的四坪大宿舍,搬至占地二百多坪的郊区别墅。令人不由得想:若没这么一个厉害的女主人,这罗家一家六口,还不知道要苦到几时哩。
  • 平遥往事

    平遥往事

    以故乡平遥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平遥往事》脱稿,各方面的反响都很不错,将在今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前正式出版发行。这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内心感到莫大的宽慰。踏实做事,造福桑梓。平遥商会以这本书的出版,再次践行了立会的宗旨。尤其在人们热衷物质利益的时下,关注纯文学创作,并能以切实的帮助促其开花结果,努力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实属难能可贵。商会诸多同仁的努力终结善果,作者的心血也得到回报,夫复何求?
  • 第一风华1天赐良缘

    第一风华1天赐良缘

    曲檀儿是尚书府里的四小姐,却备受亲人的欺负和虐待。谁都没想到是,东岳国英明睿智的皇帝突然赐婚,居然让她这个名声不佳的庶女嫁给声名绝佳的八王爷。而且八王爷若敢拒婚的话,皇帝便要将他打入天牢。这件奇怪的婚事震惊了无数人,也让人们心中画满了句号。各种威胁打压,暗杀逼害随之而来,令曲檀儿难以招架。她实在不明白,她到底碍着他们什么了?为何尚书夫人怒骂她是妖孽?为何神秘的白发男子屡次出现在她的身边?那只会喝酒的古怪小鸟,到底从何而来?太上皇遗旨,帝王赐婚,神秘男子暗中相助……这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按图索骥,抽丝剥茧,随着真相的接近,她百般忐忑。经历无尽曲折风雨,度过多次生死险境,她到底该何去何从?
  • 相亲纪元

    相亲纪元

    “剩斗士”黄飘飘,蜗居并奋斗在婚介所,既为别人安排相亲,叉被闺蜜“威逼利诱”冒名去相亲,不料遭遇了猝不及防的爱情。她以为遇到的是一个老实的、贫穷的,但自己喜欢的男人,一心一意地对他。却不想,除了后者,一切都是自己的想象……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在这喧嚣嘈杂的都市里,纯真的爱情是否存在,是否能够存在?
  • 爱情扣

    爱情扣

    一把小小的钥匙便能开启一把心锁,一串电话号码便能开始一段旅程,一枚小小硬币便能见证一段永恒的爱情。细节是打败爱情的致命杀伤武器。
热门推荐
  • 契约CEO的出逃妻

    契约CEO的出逃妻

    "女人看着男人高挺的背影,不留一丝余地的离开,“白洛川,我恨你。”语气平缓,似乎在诉说一个早已注定的事实。男人眉头轻皱,“凌依依,不要妄想本就不属于你的东西。”心头的刺痛,只以为是平常,却不料这会是他失败的开始。一场生子契约,凌依依丢失了她的心,他从来就没爱过她。他能得到全世界,却再也不能得到爱的人。五年前凌依依出现在了白洛川的世界,五年后消失在了他的世界中。"
  • 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

    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梅花引

    梅花引

    漠北的雪夜,神医飞奕遇上了曾经是杀手的刁洛。梅花吐蕊,十里香雪,他们是静在咫尺的陌人……
  • 孕产妇宜吃的食物

    孕产妇宜吃的食物

    本书介绍了孕产妇饮食营养与食物选择的基本知识,详细叙述了妊娠剧吐、妊娠水肿、妊娠缺钙、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等孕妇常见病,以及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产后缺乳、急性乳腺炎、产后自汗盗汗等产妇常见病的680多个食疗验方和菜肴食谱。
  • 梵天大帝传

    梵天大帝传

    故事发生在坤元大陆,少年梦凡无意中得到一颗阴阳珠,从此踏上修行之路。穷五行,究阴阳,问神道……终成梵天,驾驭诸天!
  • 网游之守护骑士

    网游之守护骑士

    “来30级+的TTT...枫叶岭任务啦!”“求牧师MM啦……云浮塔二层”“20级极品紫色弓,只卖100G啦”“求去西凤山的队,25级风系剑士”……耳边不停地响起各种各样的声音。周围熙熙攘攘的全是人。穿着一身紧身劲装腰别匕首,眼睛猥琐地东顾西瞅的盗贼;背上一把锋芒毕露,线条流畅的巨剑,身负两件泛着些蓝色光茫的重甲的当是20多级的二流狂战高手了。那边守着地摊不言语的30岁样子的大叔,沉默的作派和那一身看起来有些高贵的法师袍表明他是一个法师,恩一个强大的法师。至少,在普通玩家眼里是这样,那背上的风语法杖可是30级才能装备的高级货。要知道现在游戏里30级的玩家可不是很多的,在这样的小城里就更显得鹤立鸡群了。
  • 大千之王

    大千之王

    逍遥可为仙,救世可为侠,执天之剑,秉道之法,长生有指。我之道曰天,我之法曰地,纳大千于紫府,炼须弥于泥丸,是何等壮哉!大千我为主,万世我为王!又是何等荣耀!这是每一个热血的修士曾经共同的理想,而今这一切落到了他的头上......天地生就一狠人!五岁敢服毒,八岁敢斗仙,自斩三千念,符道成九品……试问世上有谁能?待苍生以信,酬亲人以真,报兄弟以义,奉爱人以诚。谁说修仙死道友?谁道王者须冷血?且看一样的热血,不一样的大千王。
  • 三世轻狂

    三世轻狂

    一世轻狂,悔恨怨终,二世轻狂,此生为你,三世轻狂,情系终生。
  • 爱杀了我们

    爱杀了我们

    眼前的男子面色和他身上的床单一样苍白,林染染随手拿起身边一颗苹果,缓慢地削起皮来。果皮一圈一圈垂下,就像这漫长等待的时光中,一点点下坠的心。“你打算什么时候醒来?”一个削好皮的苹果被摆放在男子的床头,林染染用小到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说。一个人的喃喃自语,在这种幽静的环境下显得格外悲凉。“那你又准备等什么时候?”另一个人悄无声息地走进病房,还居然听清了林染染如梦呓的话,叹息着开口。林染染没有回头,而是依然看着病床上紧闭双眼的男子。她在等他,而他在等她。他们三个,都曾为爱死过一次。
  • 运营身价

    运营身价

    “运营身价”更多的时候是贬义词,但在求职或寻求合作伙伴的时候,适当抬高自己的身价是你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是一种自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