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1200000029

第29章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2)

有舍才有得

人生在世,利益不但驱使着我们的身体,也左右着我们的心灵。面对利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就看你对利益抱持什么样的心态。但不管怎样,你给别人一枚金币,别人绝不会只给你一枚铜板。

俗语说:“舍得,舍得。”可见,有舍才有得。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上帝对教士说:“来,我带你去看看地狱和天堂。”他们进入了一个房间,许多人正在围着一个煮食的大锅坐着,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汤匙,因为汤匙的柄太长,所以食物根本无法送到自己嘴里,他们只好以饥饿而失望的眼神呆呆地盯着大锅。

接着,上帝又带教士进入另外一个房间。这个房间跟上个房间的情景一模一样,也有一大群人围着一个正在煮食的锅坐着,每个人手里拿着的也是一把跟刚才那些人一样长的汤匙,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有吃有喝,有说有笑。

教士看到这种情况,于是便奇怪地问上帝:“为什么同样的情景,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上帝微笑着说:“难道你没有看到,这个房间里的人知道用长柄汤匙喂对方吗?”

人活在世上要学会分享和给予。我们在地狱看到的那群吝啬鬼,他们宁愿自己饿死,也不愿去喂对方,正像诗人白朗宁所说,“把爱拿走,地球就变成了一座坟墓”。而在天堂里,看到的是共同分享,正像大作家托尔斯泰所说,“两个人分担一份痛苦,只有一份痛苦;而两个人共享一份幸福,则有两份幸福”。同样,在分配利益时,也要照顾好别人的利益,要让利益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别让利益给我们带来痛苦和烦恼。

人生在世,为什么有的人辉煌显耀,有的人却黯淡无光呢?这是因为那些成功者在利益面前懂得互相给予,互相帮助,而那些失败者却往往对这些道理置若罔闻。

财富要造福于他人

在一个小镇上,一个荒淫无耻的富人死了。

全镇的人都为他哀悼,并送他的棺材到了墓地。当他的棺材被放进坟墓时,四处都是哭泣声和哀叹声。据镇上最老的居民回忆,就连教士和圣人死去时,人们都没有如此悲哀。

第二天,镇上的另一个富人也死了。他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正好与前一个富人完全相反。他节俭禁欲,只吃面包和萝卜。他一生对宗教都很虔诚,成天在豪华的书房里学习《圣经》。可是,他死后,除了他的家人,没有人为他哀悼。他的葬礼冷冷清清,只有几个家人在场。

镇上恰好来了一个陌生人,他对此迷惑不解,就问道:“请向我解释一下这个城镇的居民的奇怪行为吧。他们尊敬一个无耻的人,而忽略一个圣人。”

一个镇上的居民回答说:“昨天下葬的那个富人,虽然他是一个色鬼和酒鬼,但却是镇上最大的捐赠者。他性格随和开朗,喜欢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实际上,镇上的每个人都从他那儿获益。他向第一个人买酒,向第二个人买鸡,向第三个人买鹅,向第四个人买奶酪。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想念他,哀悼他的原因。可另外一个富人他又有什么用呢?他成天只吃面包和萝卜,没有人能从他身上赚到一分钱。相信我吧,没有人会记住他的。”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如果财富无法给周围的人带来好处,那么财富的拥有者就是失败的。

光靠给钱是远远不够的

一户人家养了一只小狗,有一天,小狗走失了,这户人家马上报了警。

几天后,小狗被好心人送到警察局,警察立刻通知了这家人。在等待狗主人到来的间隙,警察竟然发现这只小狗非但没有一丝欢喜的神情,反而悲伤地流着泪。

警察相当好奇,就问:“小狗呀,找到了主人你应该高兴才对,怎么流泪了呢?”

小狗回答说:“警察先生,你有所不知,我可是离家出走的啊!”

警察有些吃惊,他接着问小狗:“你家主人虐待过你吗?你为什么要出走呢?”

小狗悲伤地说:“我在主人家已经待了好多年,从一开始就负责全家人的安全,一直很尽忠职守地履行着我的职责。当然主人也夸奖我的忠诚,平时见到我会摸摸我、拍拍我,还经常带我出去散步。那种保卫一家人的成就感,那种受重视、受疼爱的感觉,让我更加提醒自己好好保护这一家人。直到有一天……”

“怎么样?”警察追问道。

“有一天家里装上了防盗门,从此我就失业了……看门不再是我的职责,家人也再不需要我的保护。整天无所事事,一点用都没有,虽然主人还是一样地饲养我,但是我实在受不了这种被冷落的感觉,所以才会离家出走,宁愿过流浪的日子。”

金钱与荣誉,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有些时候,高额奖金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一点小小的荣誉就可以将所有的问题都轻松搞定。不仅仅在对待员工和下属时要这样,为人处世也是如此。

学会分享

分享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但是,大多数的人总是希望分享别人的利益,而不希望别人分享自己的利益。

死海位于地平线以下392米的低处,它的周围是一片无限的沙漠,对岸则是约旦的领土。死海的水含有很高的盐分,当人们掉进去时,身体会自然浮起而不会淹死。死海里不仅没有鱼,也没有其他任何生物。

加利利海是一个淡水湖,里面有很多生物,因耶稣基督曾在此地渔猎而享有盛名。海中盛产一种圣彼得鱼,这种鱼虽然外观丑陋,可是肉味鲜美,已成该地名产。加利利海的海边餐厅林立,都以出售圣彼得鱼为主,来此游览的游客们常常要一饱口福。

加利利海岸边的树木枝繁叶茂,树上百鸟云集,啼声悦耳,真是一个充满生趣的美丽世界。相形之下,死海就没有这么“活跃”。死海中没有任何生物,周围也没有半棵树,更听不到鸟儿的歌声,连漂浮在死海上的空气,都让人觉得透不过气来,从来没有一只住在沙漠上的动物到岸边去喝水,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称之为“死海”吧。

两者的差别为什么会这么大呢?那是因为加利利海不像死海——只知进而不知出。

约旦河流入加利利海之后,又流了出来,最后到达死海。加利利海接受了别人多少东西,也会给别人多少东西,所以它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而每一滴水流入死海之后,都会被死海“据为己有”。死海把所有的东西都留下,只知进而不知出,所以所有的生物都不愿意生活在那里,那里也就呈现出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

水不流,鱼不栖,没有任何生物饮水,只知取而不知予,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因为死海从来不分给别人什么,所以它才会“死”在那里。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像死海这样只知进而不知出的人。

人应该像加利利海那样既进又出,千万不能像死海那样只进不出。

人应该学会分享,不懂得分享的人,早晚会变成一潭死水。作为领导者,我们要将成功的果实与员工分享。

为富要仁

威廉·盖茨二世,是全球首富比尔·盖茨的生父。老盖茨是法律专家。儿子功成名就之后,他不做律师了,去担任非营利组织——华盛顿州科技策略联盟的主席。退休后,去帮儿子儿媳统领“比尔与梅琳达基金会”,2003年时,该基金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基金总额高达240亿美元。老盖茨“挥霍”儿子的财富,就是把这些钱拿来捐给全球各地的医疗和教育事业。

人们常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个人的财富之多。2003年时,假如盖茨是一个国家,他将是地球上第37个最富有的国家,那时美国的国债约为56200亿美元,若由盖茨一个人来还,他用不了10年就可还清。而盖茨的财富仍在不断地飞速增长,2003年时他每分钟可赚1.5万美元的财富,至2006年,则达到5万美元。

老盖茨深以儿子为荣,也不断督促儿子关注慈善事业,鼓励他为全球慈善事业“慷慨解囊”。但促使那个被讥为一毛不拔的“吝啬鬼”的比尔·盖茨根本转变的,是1993年盖茨同妻子梅琳达等人到非洲旅游,目睹那里的人民极度贫困,于是他拿出9400万美元,成立了基金会。老盖茨还在给政府的请愿书上反对取消遗产税。他认为取消遗产税将使美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孩子不劳而获,使富人的孩子永远富有。

在我国,多是儿子挥霍老子的钱,极少有老子挥霍儿子的。即使有条件挥霍儿子财富的老人,无非是吃喝玩乐。哪有花儿子的钱去给外人做慈善事业的?中国老人一贯遵循祖训:“积谷防饥,养儿防老。”省吃俭用,千方百计地为儿孙积累多一点财富。极少有人将儿子的财富拿去送给别人,行善事、做好事。

在这方面,蒙牛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是值得学习的。

原蒙牛集团总裁牛更生,几年前离开了工作过16年的伊利集团,和一帮志同道合的同事,共同筹集1000万元资金,创建了“蒙牛集团”。几年后资产迅速膨胀到50多亿元,牛更生夫妇的股份也增加到十几亿元。

功成名就,财富可用百世的牛更生,为了打造蒙牛的“百年老店”,在妻子和儿女的支持下,决定成立“老牛基金会”,作为奖励公司有贡献的人和帮助困难职工。2006年1月18日他宣布,将自己和妻子共同拥有的中国蒙牛和内蒙蒙牛股份所获现金红利的49%捐献给“老牛基金会”。如果他们脱离蒙牛或者死亡,股份将全部捐赠给基金会,家人不能继承。他们的儿女最多只能从中领到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平均最低生活保障工资……

牛根生认为:“俗语说,富不过三代。如果我有个不争气的儿子,留给他再多的钱也不够他败的;如果我有个争气的儿子,他根本不需要我留给他的财产。”他的妻子申淑香也说:“我们的父母什么也没有,我们靠自己的奋斗才有了今天。如果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留下太多的东西,我们可能就不这样奋斗了。同样的道理,我们要给儿女留下的是怎样从无到有的本事,而不是钱财。”

中华民族的老祖宗,把“仁”视为做人的至高境界。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做人不讲仁爱,是对人没有善良、宽厚、爱护和敬意的表示,自己也不会快乐。

《论语·宪问》又进一步讲,君子有三种品德:“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同时,儒家更进一步认为,仁、智、勇三者互相联系,以仁为根本,智是知仁,勇者行仁。

按照我们祖先的这些传统观念,“为富不仁”,不管你如何富,如何有智慧,如何勇敢冒险,都不算正人君子,都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好感,也富得不愉快。

同类推荐
  • 读《坛经》学生活

    读《坛经》学生活

    我们的佛经是第三种文化,怎么说呢?三种文化指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佛教文化,而我称佛经为第三种的中国佛教文化,乃因其文法不太像中国文法。譬如《妙法莲华经》或《华严经》根本不是使用中国文法,有些印度倒装句仍掺杂其中,但我们看久也习惯了,蛮能接受的,但是注意看它的思想,那个意境就是印度的意境,虽然文字是中国字,内容却是印度的。所以我说它是第三种文化、第三种语言,既非中国的,也非印度的。而这部《六祖坛经》例外,这是中国的语言,同时也是中国的文法。
  • 狼性生存法则

    狼性生存法则

    狼是最有纪律的动物之一,是天生的士兵,是草原上不败的铁骑。个人要成功,企业要胜出,国家民族要强大,都需要有狼的精神。本书集狼道之大成,从个人、团队、企业、民族、国家等多角度,多层面深入阐述狼性生存法则。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很多时候,亦庄亦谐、精辟生动的小故事往往比大道理更能打动人。思路决定出路,这些对管理者和普通人都富有启发意义的管理寓言将给我 们一些有益的启发。为了便于阅读,我们对这些寓言的寓义进行了适当的 阐述,尽量做到既不影响读者对寓言原文的独立思考,又能引导读者一步 步地深思其中的道理,力求让每一篇寓言都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影响。
  • 历史不是教你诈

    历史不是教你诈

    历史如同一面魔镜,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权力争夺,总有人占据主动、稳操胜券;名利得失,总有人游刃有余、进退自如——这如同喜剧。同时,也总有人满腹经纶却终生不得志;君子清正廉洁,却屡屡受挫——这如同悲剧。在这历史的悲喜剧中,总有规律可循,博弈智慧就是其一,也是人立身体处世的根本。
  • 认命不如拼命

    认命不如拼命

    认命的人,不会摆脱不幸,不会减弱不幸,不会驱走不幸。只有拼命的人,才能使不幸变成幸运,才能把失败转化为成功!拼命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力量,拼命是生存的一种姿态,是比站起来更重要的姿态,是强者的象征。只有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拼命做好每一件事情,才可能到达卓越的巅峰!
热门推荐
  • 夜中蛇

    夜中蛇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一场意外,让秦迫和他的杀父仇人一同穿越。身负异能的他,发现异界的战气和异能惊人的相似。为寻仇人报血仇,他练战体,修异能,独闯绝密之地,得堕落之传承,成为大陆第一杀手!而仇人,却也变得无比强大!可七尺男儿又有何惧?且看秦迫如何了结两世恩仇,登临巅峰!
  • 校园妙手神医

    校园妙手神医

    一根针,可以起死回生;一双手,能救千万苍生;且看一代神医妙手,驰骋校园称霸都市。
  • 网游之无人能敌

    网游之无人能敌

    我的剑亮的可以刺瞎你们的眼睛。这是王丹阳的口头禅。全能战神,这是在王阳在绝代这款游戏的称呼,曾经最大的公会,炽阳,因为有一个人的存在,而叱咤绝代。但是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王阳因为一些原因退出了游戏,离开了公会...甚至连温饱都是问题...当神话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这一切。我是一名剑客,平常我不喜欢出剑,但是当我拔出剑,亮的可以刺瞎你们的双眼!
  • 掌心天下

    掌心天下

    且看他如何掌控自己、掌控敌人、掌控天下!
  • 万界诸仙

    万界诸仙

    上古年间,万界混沌,诸天纷乱。一位古神陨落诸天,然而他魂魄不散,化作天地;肉身不灭,成山峦江海;意识散落于万界,孕育出天地二十一脉。历经数百万年的演化,天地最后一脉重现人间,借星辰之力完成最后的演化,将天地命脉依托在一个凡人身上。这是一个缘起于远古,我欲飞天欲封仙的故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五道天伦

    五道天伦

    五族五道天伦始,神佛仙魔鬼初生。永生佛体真道士,一生倾尽一朝鸣。
  • 魔跃天威

    魔跃天威

    修炼一途,无穷无尽,当以结印,掌控本源,再思铭神,锤炼精神,心神合一,即可化魂,魂神交融,才能合灵,最后走上超凡入圣之路。
  • TF之幻影无期

    TF之幻影无期

    像这样重逢的,对于雨妍曦来说只是一场幻影。。既美好,而又是身不得以,少年们的少女憧憬着无限大的未来
  • 夫君人家好怕怕

    夫君人家好怕怕

    人前她楚楚可怜剥夺男人心,人后她腹黑强大冷笑。此女有强烈人格分裂,划破夜空自编自导一场戏。她血起江山,红纱抹痕伤。心已疼,泪已流,爱已走,灰飞烟灭情愁更愁,若我离去后会无期……苦情悲恋还是圆满结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换位游戏

    换位游戏

    一对在股海里沉浮的兄弟:哥哥曾经在股海屡屡碰壁,可是转瞬间又变成了不可一世的“股神”;弟弟好奇哥哥的神奇际遇,与哥哥玩了个换位游戏,变身为“哥哥”,成为了“股神”,可是,他究竟能否将这一神话继续?在这一换位游戏中,又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