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2900000048

第48章 明清封建时期及封建帝国的崩溃(13)

清朝禁海闭关政策的内容大体上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商人出海贸易的禁止以及限制;二是通商口岸的关闭以及限制;三是对出口商品的禁止以及限制。这三方面的限制主要着重于国防的安全,防止外国的侵略。而这一切的限制能够实现,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仍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社会,中国人即使被限制在自己的国度,也依然能够有足够的东西来维持生活。因此,西方侵略者想要打开中国的大门,仅仅依靠商品是注定会失败的。于是,在商品之外,他们加上了大炮,对中国市场的大门采取暴力强行突破。而中国一直停滞不前,除了禁海闭关政策之外,却没有相应的军事力量来进行支撑,终究不能将西方侵略者一直拒之门外。

清王朝除了禁海闭关之外,对于对外贸易的管理上也采取了种种限制。对外国商队、商船以及商人的管理主要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方面:一是外国商人只能够和中国官方所指定的商人进行贸易,不得与指定商人以外的任何商人进行任何交易;二是外国商人不能够私自和中国内地商人进行任何的联系,在这方面,朝廷控制得更加严格;三是外国商人不能够和中国商人之间有任何资金上的借贷关系,以免横生事端。但这些规定限制并不是都能够得到认真的执行。

中西方的贸易无论是海上还是陆地上都逐渐在扩大,而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拥有一定的抵抗力,西方国家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一直达不到满意的程度,而西方的商人则把这一切归咎于清王朝统治者的阻碍。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填补贸易逆差,西方侵略者不择手段,走私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输入中国的鸦片主要来自于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七十年代初期,英国殖民政府在印度实行鸦片专卖,实际上,这些鸦片都专门销往中国。走私鸦片给英美两国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并改变了对外贸易中的白银流向,大批的白银开始从中国流往西方。而鸦片的泛滥,也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埋下了此后鸦片战争的隐患。

三、封建政权的溃灭——清末至民国建立

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始逐渐溃灭,而中国也即将在变革的大浪潮中走向一个新的方向。

第一次鸦片战争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清皇朝的封建统治就已经开始腐朽衰落了,而英国则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英国开始了对中国的鸦片贸易,使得英国迅速由入超变为了出超,并取得了惊人的暴利。

鸦片的大量输入对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吸食鸦片的人上至皇宫里的太监贵族,下至底层的劳动人民,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的健康和意志都磨灭在了鸦片烟之中。虽然道光帝一再下令禁烟,但仍然难以抑制鸦片的输入与消费。

1836年,太常寺少卿许乃济曾上疏《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愈大亟请变通办理折》,提出放松对鸦片烟的禁令的主张,认为越是严禁,只会越取得反效果,应该弛禁,准许鸦片烟入关,但是不能用白银来购买,只能以货易货,而禁烟的对象则缩小为官员兵丁等,并且准许百姓栽种罂粟。这一切的主张实际上就是取消禁烟,这一主张得到了广东大吏和一部分士绅的支持,但同时也遭到了一些官员的反对。

1838年6月,鸿胪寺卿黄爵滋上疏道光帝,提出要重治鸦片吸食。朝廷中的官员们此时虽然已经没有人公开主张弛禁,但是赞成对吸食鸦片者处以死罪的人也非常少,只有湖广总督林则徐、两江总督陶澍以及四川总督苏廷玉等人。此后,林则徐又多次上疏道光帝,极力赞成黄爵滋的主张,重治吸食鸦片。12月,道光帝派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统领广东水师,前往广州进行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下令捉拿烟贩,惩办受贿官吏,并限期令外国商人交出鸦片。6月3日至6月25日期间,林则徐将缴获的鸦片全部在虎门滩进行当众销毁。在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宣布恢复中英之间的贸易,但依然严禁鸦片的输入。

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蓄谋已久,曾在乾隆帝期间就曾以祝贺乾隆帝寿辰为名,派遣使团到北京向乾隆帝提出开放商埠和减轻税率等要求,后遭到了清朝廷的拒绝。此后又在嘉庆帝期间多次对中国海域进行滋扰。尤其是在1837年至1838年间,英国发生了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困境,英国资产阶级进一步加紧了对外扩张。在中国禁烟之后,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于1840年正式发动了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

林则徐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之后就一直积极备战,加强了虎门一带的防守,添置炮台炮位,并购买西洋大炮船只,督促水陆官兵进行操练。林则徐同时还尤其注意了解外国的情况,根据中英双方军事力量的特点提出了“以守为战,以逸待劳”的作战方针。

1840年5月,英国侵略军到达广东海面,看到广东戒备森严后主力北上。6月,英军进犯厦门未能得逞,后北犯浙江,攻陷定海,并于8月到达了白河口,威胁北京。道光帝开始动摇禁烟和抵抗的决心,派遣直隶总督琦善前往天津海口与英军进行谈判,并下诏追究林则徐查禁鸦片的罪状。后英军同意到广东省与清朝廷进行谈判,道光帝派遣琦善为钦差大臣,并将林则徐等禁烟官员撤职查办。

11月,琦善到达广州之后,为讨好英国侵略者,撤除了珠江口附近的防御工事,并将水军解散。在谈判中,英方提出赔偿烟价以及割让岛屿等要求,为了迫使琦善同意,再次发动了战争,攻占了沙角、大角炮台。后英军在澳门公告了与琦善所签订的《穿鼻条约》,其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岛、赔偿烟价600万元以及恢复广州的通商等,但实际上这个条约,琦善只是口头答应,并未正式签字。

琦善的妥协引起了广大爱国士绅以及群众的强烈不满,朝廷内部的抵抗官员也表示反对。1841年1月,道光帝正式下诏对英作战,将琦善革职查办,任命宗室奕山为靖逆将军、湖南提督杨芳等为参赞大臣,到广州主持军务。

奕山到达广州之后,贸然于5月21日对英军发动了一次夜袭,遭到英军反扑,包围了广州城。26日,奕山投降,翌日与英方签订了《广州和约》,规定所有外省清军于六日内退出广州城60里以外,并赔款600万元。29日,广州城外三元里人民奋起反抗英军,附近各乡的群众起而相应,此后一些爱国士绅也纷纷加入了抗英斗争,深重打击了英军势力。

8月,英军自广州海面再次出兵攻占厦门,此后继续北上,于10月攻占定海、镇海,随即占据宁波,所到之处无不烧杀抢掠,激起了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在侵犯浙江省的同时,英军先后两次分兵攻打台湾,台湾军民进行了英勇抗击。

在得到定海与镇海相继失守的消息之后,道光帝任命宗室奕经为扬威将军,再次出师抵抗英军。奕经出京后一路游山玩水,于1842年2月才到达浙江绍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分兵三路,企图一举收复定海、镇海以及宁波,结果大败而回。

6月,英军按照原定计划进攻长江口的吴淞,后接连侵占上海、镇江,并到达了南京江面。清朝廷向侵略者屈服了,派遣议和代表耆英等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宣告结束。

《南京条约》中规定:一、割让香港给英国;二、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以及上海等为通商口岸;三、赔款2100万元,《广州和约》的600万元赔款不包括在内;四、协定关税。此后英国又强迫清朝廷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等。

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接踵而来,1844年,清朝廷相继与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了《黄埔条约》等。

中国社会自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鸦片的输入引起了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进一步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尤其是清朝廷为了支付战争以及战后的赔款,更进一步施行重税来掠夺财富,迫使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而地主也乘机加剧了土地兼并。

1846年至1850年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遭受了严重的水旱灾害,两广地区也是各种灾祸不断。在天灾人祸的双重逼迫之下,广大人民为了生存,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抗斗争。1851年,人民的反抗斗争最终汇聚成为了一股强大的革命洪流,即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曾多次应考秀才未果。1843年,洪秀全在最后一次应试落第之后,阅读了传教士梁发的基督教布道小册子《劝世良言》,在加以附会解说后自行施礼,开始了传教活动,最早接受他传教的人是他的同学冯云山以及族弟洪仁玕。次年,洪秀全与冯云山等离开家乡去了广西,在农民中进行传教。不久之后,洪秀全回到花县,并写了《原道救世歌》以及《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作品,企图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同时,冯云山在广西省桂平县紫荆山区建立了“拜上帝会”。1847年,洪秀全到紫荆山区与冯云山会和,制定了各种条规和宗教仪式,使得拜上帝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1848年,冯云山被捕入狱,洪秀全回广东,拜上帝会一时间失去了领导人,在此关头,杨秀清假托“天父上帝”下凡附体之说暂时成为领导人,随后,萧朝贵也以同样的方式成为“天兄耶稣”。杨秀清的这一举动虽然对稳定拜上帝会组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在宗教地位上凌驾于“天父”洪秀全之上,为此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埋下了一大危机。

冯云山被营救出狱之后与洪秀全会和,两人于1849年返回紫荆山,拜上帝会的力量得以迅速发展,并在其壮大和斗争中逐渐形成以洪秀全为首的领导核心,其下成员有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以及石达开。

1850年,道光帝死,咸丰帝即位。当年,广西遇到大饥荒,农民纷纷起来反抗,洪秀全乘机要求各地会众到金田村“团营”,正式展开了与清军之间的战斗,并先后两次大败清军,稳定了金田的形势。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之际,正式率众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建立后,清军集中兵力对其进行围剿,太平军英勇奋战,在大湟江口击败清军,并于1851年3月转入武宣县东乡扎营,洪秀全正式登基即天王位。同年,太平军再次大败清军,一举攻克永安州。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并订立了军事以及政治方面的制度,颁行了天历。

1852年,清军调集重兵包围永安城,太平军突围北进,由广西进入湖南,接连攻克道州、郴州等地,后又攻克岳州及益阳等地,在战斗中,冯云山和萧朝贵先后牺牲。太平军在撤离岳州之后进入了湖北,先后攻克汉阳、汉口等重镇,并于1853年1月攻占了武昌。

1853年,在清军打击下,洪秀全放弃了武昌,统领大军接连攻克江西九江、安徽安庆以及芜湖等地,并于3月攻破南京。后太平天国将南京改称为天京,并定为都城。

太平天国在定都后随即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明确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企图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这个理想制度却注定是不切实际,也不可能实现的。

太平天国在天京完全废除了私有财产,并将居民按照性别编入男馆和女馆,夫妇不能够共同居住。商业也被废除,手工业被统一进行经营管理。这一系列的改革是违背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向的,最终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失败,太平天国不得不允许居民恢复家庭生活,并承认私营工商业,此后天京的秩序才逐渐恢复常态。

1853年至1854年间,英国公使文翰、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美国公使麦莲等曾先后打着“中立”的幌子前往天京,企图胁迫太平天国承认各国在华的利益。但洪秀全和杨秀清等人并未屈从于外国侵略者,坚定地反对不平等条约。但对于正当贸易,太平天国则予以支持,当时中国所出口的丝、茶等商品,一部分就是产自于太平天国的管辖境内,其出口量甚至逐年呈现上升趋势。

1853年5月,太平军在林凤祥和李开芳的率领下开始了北伐。北伐军一路得胜,清朝廷调集兵力在怀庆展开对太平军的围堵,双方展开了激烈战争。8月,北伐军撤离怀庆,进入山西,后一路直抵杨柳青,进逼天津。后由于粮尽衣缺,北伐军于1854年2月放弃静海南撤,于5月转入山东东光县连镇等待援军。后北伐军在接应援军时被清军围困于山东高唐州,北伐军被截断两地,经过一年多的英勇战斗后失败。

在北伐军出发的同时,太平天国为发展在南部的势力而派兵西征。西征军由胡以晃、赖汉英和曾天养等率领,发展十分顺利。先后占据了安徽的广大地区,并进入了湖南。

咸丰皇帝曾于1853年底诏令各省官绅组织地主武装,其中就包括曾国藩所组织的湘军。湘军任用一批知识分子为营官,整个湘军都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形成了严格的封建隶属关系,此后湘军成为清朝统治的重要支柱。

1854年,攻入湖南的太平军遭遇湘军的抵抗,在与湘军激战过程中伤亡惨重,后太平军放弃湘潭,突围走靖港,获得大胜。曾国藩羞愤交加,打算投水自尽,后被随从救起。由于湘潭一战的失势,太平军放弃了钳制长沙的打算,从而给了湘军得以喘息的机会。经过一番休整之后,湘军重新出动,并一举攻下岳州,随后顺利进入湖北,直逼武昌,使得太平军在西征战场上开始陷入严重不利地位。

面对此不利局势,杨秀清急调石达开为统帅进行西援。1855年,太平军诱敌深入,以少胜多,取得湖口和九江两战的胜利,曾国藩率残兵逃往南昌,太平军乘胜西进。同时,太平军在天京外围也大败清军,取得了重大胜利,击溃了清朝廷为打击太平军而成立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解除了天京的军事压力。

经过三年多的激烈战斗,太平天国在长江中下游取得了重大成就。而在太平天国胜利发展的鼓舞下,各地人民也相继起来反抗清朝廷的统治,其中主要有长江流域以南及东南沿海广大地区的天地会及其支派起义,北方的捻军起义以及西南地区以少数民族为主的起义等,给予了清朝廷沉重的打击。

同类推荐
  • 目击天安门(二)

    目击天安门(二)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大明帝业

    大明帝业

    本文不够严谨,入坑需要注意被坑死,坑死了不算作者的.本文属于硬穿一个身怀着救治明朝理想的宅男穿越到大明后成为信王的故事。细节不合理还请不必计较,就当看架空历史吧。
  • 革命1792

    革命1792

    一个大时代的开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来,我见,我征服。
  • 大明权臣

    大明权臣

    一梦回明,他成了首辅徐阶的幼子徐瑛。而此时,致仕还乡的徐阶年老昏聩,已经不能视事。人情冷漠,群小跳梁。江南徐家盛极而衰,大厦将倾!内忧不断,外患频仍。大明王朝也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热门推荐
  • 魔纸

    魔纸

    扎纸人纸马烧给死人的就叫扎纸师吗?当然不是!纸人纸马烧到冥界能活过来才是真正的扎纸师!当然,这么逆天的事肯定是会有代价的,那就是透支生命力。不过本书主角却找到了不透支生命力的方法,于是他就真正逆天了。在四大冥王眼皮底下建立一支魔纸军队,顺便烧点飞机大炮导弹过去……
  • 废后逆九天

    废后逆九天

    她善良却不及天使,她恶毒却并非魔鬼。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的伟大原则。她穿越了。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她却是顶级废材!皇帝废她后位,爹娘赶她出门!她被天下人耻笑!呵呵呵,怕么?她可不!终有一日她凤临九霄耻笑天下!苍离皇,想再立我为后么?你不配!
  • 六十种曲蕉帕记

    六十种曲蕉帕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诱恋:这个首席太危险

    诱恋:这个首席太危险

    我成长的环境造就了我单纯的个性,出来上班后,城市中的花花世界,让我目不暇接,天真如我,一次出游,我年轻的心开始遗落在那个叫江彦的男人身上。我以为这个男人会是我这一生的依靠,却不知从开始的那天我就掉下了他精心为我编织的陷阱里。“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你们一个是我的亲姐姐,一个是我爱的男人,”握着手中的协议书我无力的瘫软在地。手中的协议书残忍的昭示我被自己的亲姐姐卖给江彦的事实。残忍的真相,父母的跪求,世俗的偏见,压得我无法呼吸。四年的纠缠,让我终于鼓起勇气逃离江彦的温柔陷阱,重新找回自己。两年后,一次海南的全家游再次成为我噩梦的开始……“阿玉,你过的怎么样,这两年我很想你……”
  •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华流年

    风华流年

    流逝的是时间,挥洒的,是青春,当容颜渐衰时,我,能创造些什么?抚一曲好琴,烹一壶清茶,听世间百态,看天地沧桑。不是我太高高在上,而是我所在的高度,你,还未企及─盛夏
  • 驱魔鬼谈

    驱魔鬼谈

    一封诡异的信件,一个古老的传说。油炸分尸,沉尸井底,古宅鬼影,一件件心慌的事情竟都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到底她是谁?她同他,一同生死相依,一同生死逃亡,让彼此两人相互信任,相互守护。
  • 无邪馆

    无邪馆

    一个软弱无为的失业青年,一个神秘的冷美人,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网络写手,三人为了赚钱糊口,不得已开了一家专为人捉鬼驱邪的《无邪馆》,本来以为只要动动嘴皮子,糊弄几下就可以赚钱的好事,没想到竟然真的遇见了鬼,还是个女鬼。~~~天啊!地啊!!溜啊!!!~~~(悬疑推理,温馨搞笑。)︿︿︿★︿︿︿︿︿★︿︿︿︿︿★︿︿︿︿︿★︿︿︿︿︿★︿︿︿︿︿★︿︿︿︿︿★︿︿︿本文集灵异,悬疑,推理为一体。实在好看,各位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叶子的文比较慢热,各位可以先收藏,慢慢看,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温馨提示:本文虽为灵异,亲们放心看,不会让亲吓得晚上做恶梦的。O(∩_∩)O旧文《如意阁》为完本,欢迎大家阅读。
  • 龙管家

    龙管家

    每年立秋后的第二天,苍离都会来住一阵子,只要能见到他,龙青就很满足了。龙青只是苍离的管家,帮他打理着龙蟠山庄的一切。她只能偷偷藏着自己的痴心,年年月月日日的守候短短的可以看见他的几天时光。原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延续到永远,无止尽却又充满了期待,可有些东西却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所有。
  • 亲爱的我错了

    亲爱的我错了

    周小米在厨房里忙碌着林宝怡:你怎么不请同学去大宅,来这公寓做什么慕容甜甜:老妈,老爸不是说不现在坏人多、、所以学校里没人知道我的家世慕容清:嗯,我家宝贝真聪明宝怡:这个小米真不错甜甜:当然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学习好人品好,话说老爸老妈要不要拐回家给你们当儿媳妇啊清:我家宝贝越来越聪明了甜:小米,我在游戏里被人欺负了米:那甜:你得给我报仇米:可是甜摇着米:小米小米,好小米米:好吧甜:好叻,我这就给你申请账号去游戏里小米粥:大神,我错了南宫修:你错哪了粥:我、我错在、清俊的男子看着显示器邪魅的勾起了嘴角修:周日Q大门口见电脑前的小米如遭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