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300000012

第12章 隋唐何以如此多娇(1)

在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中,隋唐宋被称为“第二帝国”,而隋唐本身又是“中国历史上突出的一段时期。”他更指出“7世纪初期是帝王将相树立功业的黄金时代。

隋朝虽然只维系了短短37年,隋炀帝又荒淫无道,其行不堪入笔,但这个王朝却基本奠定了大唐帝国雄伟的轮廓。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抬得更高,看得更远,唐帝国无疑有令人羡慕的好运。但只是运气好还不足以托起这个令时人无限赞美、令后人无比畅想的伟大帝国。它创造的精神与物质财富足以代表这个国家的民族气质与内核。

贞观之治丰满了这个帝国的肌体,武后柄国,则继续维持了唐太宗的繁荣,而所谓的“开元盛世”不过是继承与发扬罢了。人们魂牵梦绕的是太宗的伟岸与功绩,那个年代真正体现了民族的青春。它不仅是各路英雄的演武场,也是多情儿女的热血地。生活安定,人民富足,熔铸出多姿多彩的隋唐风采。

阳谋圣手隋文帝

他于公元581年宣布隋朝成立之前,北周宇文家五十九个王子皇孙均遭惨死”的事件当然也留下了他的身影。是否杨坚因自卫而行动,或者是他的阴谋,志在将宇文家室斩断杀绝?”

——黄仁宇

黄仁宇先生谓杨坚因“承袭父业”,成为“北周朝中位有权威的武将”。按照现在的说法,杨坚显然是“富二代”,所以,在他40岁登基,为隋朝创业之主前,尤其是在青少年时代,他的个人履历才放射出令人艳羡的光芒。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15岁,获封成纪县公;16岁,迁骠骑大将军;不出一月,又被授职为右小宫伯,进位大兴郡公。

小小年纪,勋贵如此,当然可以说是少年得志。得志往往容易与猖狂相联系,尤其是像杨坚这样的“富二代”,但正如80后也有所谓“鸟巢一代”的担当与奉献,“富二代”也不缺头脑清醒,智慧加身的人物。

杨坚的父亲杨忠原为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北周取代西魏后,又为大元帅、上柱国、隋国公。地位显赫,权重如山。以日后我们所见的事实而言,正因出身豪门,才使杨坚具备了对政治洞若观火的能力。也正是在这样一次次地加分过程中,才奠定了他日后成功的基础。

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情形让杨坚明白,政治的本质就是如何驭人驾术,具体来说,就是联合所需,反对所恶。要有铁哥们,要有好姐妹,要有自己的政治力量。综合多种历史资料来看,杨坚在“青年时代就立下了‘彼可取而代之’的伟大志向”。父亲的榜样就在眼前,天资聪慧的杨坚有样学样,而且学得很不错。用古代的术语来说,这是“门阀相亲”,在现在,可以称为“强强联合”。他的强强联合是从婚姻开始的。

557年,17岁的杨坚迎娶了14岁的独孤伽罗,也就是后来的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家庭背景比杨家深厚得多。其父独孤信在西魏时任都督三荆军事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车骑大将军,河内郡公,在西周奠基人宇文泰手下任过太子太保、大司马、柱国大将军、卫国公。独孤信被后人称为中国第一老丈人,他的长女是北周明帝的皇后,四女儿嫁给了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的儿子李昞,婚后生下一子,便是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七女儿就是独孤伽罗,可谓盘根错节。

杨坚娶独孤伽罗,不仅勾连了孤独氏,也同时拉上了李氏的关系。杨坚能顺利登上帝位,这两家出力不少。如果说解决个人问题,是为了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那么等他有了众多儿女,他们的婚姻就成了杨坚获得话语权的最直接的方式。

573年,32岁的杨坚将自己嫡出的13岁女儿杨丽华嫁给当时的太子宇文赟为妻。与皇室联姻,对杨坚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个意义虽然是从事后观察的角度得出,但我们似乎也不能说以下发生的事情只是一个偶然,而与杨坚毫无关系。这些“事情”,黄仁宇先生已为我们指出:“公元577年,他随着北周宇文家里的皇帝攻取北齐。一年之后皇帝驾崩,杨坚之婿以太子嗣位。此人也只活了两年。无人能够确定地说出此三年之内西安宫廷内的实况。”

黄先生谈及的这两件事对杨坚都有利无害,宇文邕死,即位的是他的女婿,一家人好说话,无形中又加重了他对朝政的影响力;而女婿病入膏肓之际,因着同僚与同学的谋划,成为辅政大臣,独揽朝纲,女婿死后第二年,杨坚就代周自立,成了天下的新主人。

所谓阴谋阳谋,都是有计划的达到一定的目的,不同的是,阴谋是暗地里干坏事,稍有不慎,就会露出破绽,招人白眼,斥为小人,身败名裂;阳谋则是随势而动,随势而发,无迹可寻。它看上去似乎没有秘密,一切的行为、思想都处于阳光之下,实则它是最隐秘,最具有破坏性,也是最可怕的,因为它不可揣测。

显然,在走上人生制高点的路上,杨坚充分运用了阳谋。在众人面前,他是那么的宽厚仁慈,深具同情心,有仁君之相,更有人君之德。但谁又能看透其内心的一二呢?他少娶勋贵之女,联结豪门望族,又嫁女入皇家,有国戚之份,这在当时为时代的风尚,也是上流社会保持所谓“高贵血统”的方式,时人从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问题,自然对杨坚的行为也不做妄想。他权高位重,虽有父荫,但多数乃军功所得——时人坚定地相信这一点,否则那么多皇亲国戚,百代贵族,为何偏偏他一人得道?

以现在作为支点,我们可以说杨坚是个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以当时而论,杨坚确为拿捏阳谋的高手,不露痕迹间天下已在囊中。黄仁宇先生指出的“他于公元581年宣布隋朝成立之前,北周宇文家五十九个王子皇孙均遭惨死”的事件当然也留下了他的身影。“是否杨坚因自卫而行动,或者是他的阴谋,志在将宇文家室斩断杀绝?”——黄先生虽用问句,但答案其实已在句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阳谋”就是杨坚的生存方式。他要留名,但不是“遗臭万年”,而是“流芳百世”。他明明可以直接登位,但却偏要做做姿态——“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周静帝宇文阐是杨坚的外孙,时年9岁,“禅让”不久,宇文阐去世。

黄仁宇先生为我们描绘了做了领袖的杨坚的行事作风:“他能看到百姓的食物内杂糠渣而流泪;他的百官穿布制的袍服。他命令亲信以贿赂引诱自己手下的官僚,其中计者必死。”这依然逃不脱“阳谋”的范畴。尤其是“以贿赂引诱官僚”。由于自己本身里表不一,故而认为百官也是如此,看上去个个清廉如镜,实则包藏祸心也未可知,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效应,看来隋文帝的心理不太健康。黄仁宇先生以“残酷而兼带道德”的评语概括杨坚的品性,实为定言。

隋炀帝:死在“资本扩张”路上的富二代

我们今日检讨炀帝的成败,不能专以他杨广一人功罪作最后的解答。

——黄仁宇

黄仁宇先生论杨广,说要替这位隋朝的第二个,也是实际上的末代皇帝写传记,“事实上会遇到很多困难”。黄先生说其“富有想象力,也愿意试验,并且能在各种琐事间表现其个人风趣。”拿“求龙种”一事来说,青海吐谷浑从波斯得来了良马,能繁育骢驹,据说这种骢驹能日行千里,在《隋书》中也被称为青海驹。杨广听说后,心中暗想,要是将中原的马驹和青海的骢驹相配,那么中原千里马的数量就会有成倍的增加,不仅能改良马种,也能供应军队,增强骑兵的战斗力。

如此这般“万里疆土尽是千里良驹”,想想,毛细血管就兴奋无比,于是,杨广即命人放两千匹马于青海,掰着手指数日子,希望梦想能成真,结果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希望成了失望,失望成了空想。

另一方面,黄仁宇先生也指出,杨广“缺乏作为统帅的周密与慎重,也不能御将。”这可能与他“富二代”的人生经历有关。从他的简历中我们就可以窥探个大概。

姓名:杨广

职业:皇帝

职称:隋炀帝

工作经历:12岁封为晋王、兼并州总管

20岁不到任行军元帅,统帅518000人伐陈,“不出月余,平定江南,重新统一中国。”

公元593年立为太子。

简历写到这里,杨广真可以说是不仅含着金钥匙出生,而且是拿着金钥匙在这世界翻滚。这固然是可喜可贺,但俗话说半生顺畅半身潦倒,因为过于顺利,以为世界一切事情做来不过如此,开个小会,写个小文章,动动嘴皮子,晃晃大脑袋,然后拍拍桌子,就天下定矣。

就拿平定陈国来说,杨广虽为行军元帅,但做具体工作的却是那些随其父杨坚久经沙场,出生入死的老将,杨广不过是在战争结束后写了份总结报告,上呈御览,称其功名,也就是他人流血流汗,杨广却坐收一人之利。故而黄仁宇先生指出:“这一战,固然增长其威望,也纵养其骄蹩,使他以为天下事,俱是如此容易。”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性格缺陷,因着这种缺陷,杨广更愿意驰骋在自己的想象力中,而对实际操作不屑一顾。

想象力原本是人生得以积极正面成长的推动力,但放置于杨广身上,便走了弯路——这位皇帝以为,只要自己愿意,一切就能成为现实,因着这种一厢情愿,统帅能力上的欠缺周密与慎重,也直接影响到了在处理日常事务时的持重与渐进。加上得来皇位不易,他需要作出巨大的成绩,才能让那些怀疑他能力的王公贵戚闭嘴。

于是,在他登上皇位之后,这个身为名号为大隋的家族企业的一把手,以蚕食的方式开始了他的“资本扩张”道路——他要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公元612年,意气风发的杨广发动全国动员令,征召1133800名士兵征伐高丽,而为这百万士兵服务的后勤人员多达两百多万人。据说第一路兵马出发40天后,最后一路人马才出发。对于这组数字,黄仁宇先生认为“可靠的程度,无从确定”,“只是杨广迷信军事上数量的优势,已毋庸置疑。”事实上,杨广更多的是迷信自己的“想象力”——1133800的军队,别说正面交锋,就是将这么庞大的军队数额告之高丽,恐怕也会让对方吓得忘了自己的姓名。这样的仗怎么可能输?

但很可惜,杨广输了,而且一连输了两次,第三次征高丽,对方力进而降才挽回一点面子,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实际上杨广还是输了。作为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杨广,征高丽虽然有点窝心,但还不算太糟,高丽最终是降了,叛臣也授首了。

在战争准备阶段,命人督造战舰300艘,民工昼夜立于水中造船,自腰以下都生满蛆,工匠死掉三分之一;又譬如命令江南民夫运粮草至涿郡。一时间路上几十万人填溢道路,昼夜运输战具、粮食,死者相枕,天下骚动。这些对杨广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资本扩张,兼并重组,难免出现一些困难,但以大吞小,对杨广来说,不过是政治生态的一种表现形式罢了。

一人之乐乐,而天下之汹汹,便是如此。以“一己之私”为人生座右铭的杨广通凿大运河,也就成了一个人的消遣游戏,但他是消遣了,天下百姓却神情惶惶。杨广动则征召民夫400000,百万,这等数字屡见不鲜。

运河即成,杨广便广造龙船,“游幸江都”。史载杨广所乘龙船,高45尺,长200丈,共4层,顶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二层有120个房间,都以金玉装饰。完全可以称作中世纪的“泰坦尼克号”,而其他中小型船只不计其数。加上两岸杨柳依依,护军随扈,彩旗飘扬。此时的杨广还不知道,当时间走到公元618年,杨广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在尽头来临之前,杨广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要尽可能多的兼并其他企业,收归自家。在江都领略南国风景的同时,杨广遥控指挥大将刘方进攻林邑(今越南中部),经一番苦战,攻入林邑国都,刻石记功而回。虽得大功,但因水土不服,而使士卒折损大半,就连刘方也因病而亡。可以说,这是一笔得不偿失的买卖。

纵观历史,开国君主往往披荆斩棘,立威万邦,以为子孙万年计,而接其位的,多为后人称为“守成之君”,然而隋炀帝杨广却实属例外。翻看史书,倒是文帝杨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克己奉公,勤俭持家,生怕家业毁在自己手中对不起列祖列宗,而杨广却更像是汉高祖,手提三尺剑,眼睛看到什么,就砍掉什么。这架势很令人激越,但同时也很令人担忧。

如果这位“美姿仪,少敏慧”的仁兄能像汉朝时的文帝、景帝一样,安分守己的收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做非分之想,能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及这个国家的有限,想必一系列的遗憾之事就不会发生。而杨广也不会被后人视作暴君。

杨广当然有回转的余地,假如连年的征战与黩武让他感到心力与国力的不济。但问题正如前文所指,一方面他当然的认为“他想如何,事情便会如何”。如此一来,也便失去了自知之明,以为寰宇尽在掌握,人有多大胆,量有多大产。一方面,由于看不清自己,便认识不清事物的细微变化,因此之故,当天下烽烟再起,亲信将领公然谋叛之际,他的双眼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导致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做出果断判断就不是什么意外之事了。

黄仁宇先生对杨广的自灭是抱有读书人惯有的恻隐之心,他说道:“我们今日检讨炀帝的成败,不能专以他杨广一人功罪作最后的解答。”“隋炀帝耗用中国人力物力,有其历史上的背景”,这话自然不错,事实上,明主与昏君往往在一念之间,如黄先生所言“矫枉过正”,过正,很显然就会“欲速不达”,而无论是明德之君还是中兴之主,都在于这个“正”字。归根到底,杨广非死于臣下之手,而是自取灭亡。

当他炫武于塞北,被不恭顺的突厥始毕可汗发兵数十万围于雁门,在箭雨之下抱着儿子赵王杨杲大哭不止,导致眼睛红肿之时。是否会想到这点呢?

同类推荐
  • 兴明

    兴明

    主角回到明末。灭李自成,拒金虏,扫荡草原,发展资本主义,与西方列强争霸。
  • 唐宫演义

    唐宫演义

    美人为重,江山为轻。隋宫众美的命运是历史的一大遗憾。一觉醒来,发觉自己竟成了隋末的一个小人物,白手起家,崛起,争霸,改变,征服,为了一个铁血柔情的梦……开一本新书,三国的书《袁逆天下》,风格自然是11、香艳、生活也有些热血。
  • 大明龙兴

    大明龙兴

    他,被起义军追杀的亡将之子,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获得《武穆遗书》,凭借此兵法,他以五十亲卫开始崛起于中华西北边陲,结义杨昭武,姜玉伯,破山贼,驱鞑靼,平内乱,受封西北招讨使领甘州五卫总督,北出塞外,千里奇袭蒙古联军,大败建州女真精锐,三十封侯,威震关中,受皇命,南驱张献忠,东逼李自成,驰骋中原大地……起义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冲击在华夏大地,辽东虎狼之地的建奴,跃马扬鞭直逼京师,朝中内部各种势力为争夺处益,勾心斗角相互陷害,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总兵,更是骄横跋扈视朝律如儿戏,加上疑心慎重的皇帝,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他,面对这一切,又会有什么样的决断……
  • 一路高升

    一路高升

    万历十年,这是一个暗潮汹涌的时代。张居正的当国已到了尾声,万历皇帝的内心骚动不安,李太后左右两难,冯“大伴”暗自盘算。北方靼子虎视耽耽,戚继光严阵以待。海青天垂垂老矣,朝堂上明争暗斗。倭寇之患一平难平,戚家军大显神威。莺歌燕舞,文人骚客,一代风流。天下风云出我辈,杨振一出显神威,这是一个注定他要独领风骚的时代!新建了一个读者群,有兴趣的可以进来交流。群号码:156790159
热门推荐
  • 无限为魔

    无限为魔

    一个凡人,有一天接到了一个神奇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让他获得无穷的力量,可是这个系统也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能量,每穿越一个世界,他的最大的任务就是帮助系统获得能量,最好的办法就是毁灭这个世界。
  • 碎梦传

    碎梦传

    清梦易碎,碎梦难圆。梦不是我们所知的睡梦,而是一种虚无的寄托,是困惑内心,是执迷不醒,是遗忘自我,亦是真与假的界限。上个轮回末段,曾发生过的一场神秘的斗争……从此拉开了几大势力角逐的序幕…………这个世纪,群雄并起,人杰齐出,绝代佳人,傲世英才,万年一次的仙界争锋,百万年一次的世纪之战,在迷雾的阴云笼罩下,谁人问鼎绝巅?或许,那一切的最后就是‘梦’的终极ps:由于新书冰城旧梦获得签约,所以本书暂停,望大家谅解
  • 小动作大健身

    小动作大健身

    本书内容包括:起居时的小动作、日常健身小动作、办公室里的小动作、睡前的小动作、忙里偷闲小动作、减肥塑身小动作、防治疾病小动作、两性健康小动作等八章。
  • 下凡仙狐纵横都市

    下凡仙狐纵横都市

    “赵云!你这个吃货!”李小婵一脸鄙视的看着埋头苦吃的赵云,李小婵单手撑着头神情无语的道“你这么吃对得起你那完美的身材和帅气的脸蛋么!”赵云抽空抬头看了一眼李小婵含糊不清的说道“我..吃不胖..的!”
  • 遗世独仙

    遗世独仙

    上古的一场旷世大战,无敌的至尊陨落了,纵横天下的圣王也喋血,放眼望去血染长空遍地伏尸,天在哭,地在泣,万族疯狂了......苍生撒血,怒问向天,遗世绝路,仙何在!一瞬入魔易,千年修仙难,意外的遭遇,李冲来到了仙侠世界五域,为了生存,为了回归,一场仙侠传奇就此开启......
  • 华人大亨

    华人大亨

    这是1982年的香港,他来,他见,他征服是他传奇一生最好的概括!亚洲股灾,十亿美金救市;进军好莱坞,令无数华尔街财团高呼“狼来了”;他说,财富于我,只是帮更多人实现价值的数字而已。没事写几本小说,被誉为最受欢迎的华语作家;玩音乐,成为全球音乐风格趋势的风向标;拍电影,屡获全球重要奖项,他只想告诉全世界,有一种电影叫香港;他缔造的商业帝国日进亿金,全球社交网络因他而生,他是全球财经传媒一致盛赞称赞的商界领袖。且看“叶黎组合”如何醉枕香江,玩转财富,成就传奇!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邪少溺宠呆萌妻

    邪少溺宠呆萌妻

    左睿翔,身份地位显赫,行事冷漠果决,独独将自己所有的温情给了温忆。【诱拐篇】温忆耷拉着脑袋,可怜兮兮的说道,“新郎跑了!丢人了!”左睿翔厉眸微眯,刀子般的目光闪过,揉了揉细软的发丝,“没关系,还有我!”温忆仰起小脑袋,呆呆的看着这个只能算是朋友的男人。左睿翔柔情一笑,给她戴上早已经准备好的戒指,“不会丢人,婚礼继续!”温忆眉梢微皱,圆溜溜的大眼睛朦胧一片,呆呆的被左睿翔牵着走,等她回过神来,已经成了左睿翔的妻子。【狂宠篇】某个晚餐的餐桌上,某小孩儿等着大眼睛看着眼前色香味俱全的饭菜毫无胃口,小脸纠结的快要皱到一起去了,“左睿翔,他们都说我配不上你!”左睿翔将剥好的龙虾放进她的饭碗里,语中透着宠溺,“我打不过你,又没有你年轻,是我配不上你!”某小孩儿一扫先见的纠结,顿时满脸笑容,给左睿翔欠了一块鸡翅,安慰道,“没关系,我不嫌弃你!”左睿翔继续给她剥虾,深邃的双眸透着寒光,看来有人太闲了!-------------------非同寻常的高干宠文,欢迎跳坑--------------------
  • 职场江湖:无招胜有招的“江湖”智慧

    职场江湖:无招胜有招的“江湖”智慧

    传说江湖是人类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人们时常以性命相搏。而职场也 如同江湖,同样存在着生存与竞争。江湖是分等级的,而职场亦然。一等员工笑傲江湖;二等员工一生劳碌:三等员工四处流浪。 赵曙光编著的《职场江湖——无招胜有招的江湖智慧》以大话江湖的形式,讲述了职场中的生存之道与竞争策略,以及 如何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书名《职场江湖》,顾名思义,就是以江湖来映射职场,帮助读者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行走江湖需要练就各种武功,如此才能纵横天下,快意恩仇。同样,行走职场也需要具备各种本领。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中无往不利, 游刃有余。
  • 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2005年上半年,省文联向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提出召开全省文学创作系列研讨会的想法,省委宣传部对这一想法十分重视,并及时向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同志作了汇报。励小捷同志充分肯定了召开系列研讨会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同意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共同主办,省作协承办甘肃省文学创作系列研讨活动。励小捷同志亲自参加了散文创作研讨会,认真听取了各位作家、评论家的发言,并且作了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