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7300000023

第23章 苦行·乐修(3)

苏轼的自大妄为,让他懂得了佛的宽广,我们也需要在双手合握的一招一式间明白佛的清明。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无论社会怎样浮躁,我们自己也不可以浮躁。战胜浮躁的关键是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盲目攀比,不要羡慕别人,更不要唯利是图。倾听自己的声音,明白自己的真正需要,而不要随大流。让自己的心简单起来,内心的浮躁自然烟消云散。

世人总是唏嘘,世事无常,苦乐无果。殊不知,世界的运转不能为世人操控,上天也许翻手为云,但众生却不能覆手为雨。我们的双手,就有如我们的内心,摊开收拢,世界也不会为之改变,所能掌握的只有自己的内心。唯有当我们真正完全接受时,我们才明白一切的好与坏都只是自己的分别。遗忘那些尘世的云烟,抖落那些人间的恩怨,好山好水好人生,把山水当做知音,人间哪里还有烦恼。

佛理修行是重在内心的,唯有内心自在,才不会在苦等无果中失意。伤痛也好,欢乐也罢,都不过是掠过心头的一抹云彩,内心的淡定,才是如水般沉浸的深厚。

双手合十,是对上苍赐予的感恩;双手合十,是对万物共生的敬畏;双手合十,是对大千世界的赞誉;双手合十,是感悟生命的悲喜,双手合十,是保存内心的修行。

苦难过后,便是大好晴天

对于世间的纷纷扰扰,佛曰:要放下,勿执着。可在面对困难时,佛却告知人们应该迎难而上,此间区别为何?事实上,对于世间万物,佛无论主张放下抑或执着,都是为了让苦难成为过去,若在这其中挣扎不清,才会陷入真正的泥潭与深渊。人们唯有知道何时该坚持,何时该放弃,并等到一切皆成过眼云烟,眼中的世间才会永久晴朗且美好。

我们无法推翻走过的人生之途,也无法预知即将呈现于面前的将是何种情形。待到苦难降临时,大多都忍不住选择躲避与逃离,空想过去的一切都可重新再来,甚至想要命运能为自己安排另一条人生之途,可这一切只能是徒然。若人们从未发觉苦难会给自身带来怎样的改变,亦未发觉自己能在苦难之中收获什么,那才是真正的可悲。

旧时有个佛陀,在看遍炎凉世态、人间疾苦之后,甚觉人类在这其中受了许多无谓之苦,便希望能寻求一个方法为人类解脱。

于是他在大树下苦修了多年,却依旧无果。虽然修行其中所受的苦难难以计数,可是他并没有想过放弃,更是在磨炼中更加坚定了要达到目的的决心。为此,他甚至不思茶饭,所有的心思都用于寻求方法当中,身体自然日益消瘦。

一日,一个牧羊人经过树下,看到正在禅坐的佛陀枯瘦如柴,问他为何如此消瘦。

佛陀便把事情的起因与发展一一诉说给牧羊人听。

听完佛陀的言说,牧羊人取了一碗羊奶递给佛陀,并实实在在地对他说:“我并不是修道之人,并不懂得其中玄妙,但我懂得世间最基本的道理--只有先把身体保养好,才有力气去做其他事情。”

说完,牧羊人便赶着羊群离去了,离去之前,还不忘嘱咐佛陀好好生活。

牧羊人的话语令佛陀陷入了沉思,他仔细地将过往自己的行为思考了一番,才发现陷于苦难当中时,自己并没有正确地区分何事是可放弃的,何事是该坚持的。

从此之后,他每天积极生活,虽然还是在大树下参禅打坐,却会定时定点去吃饭。度过了许多修行所带来的苦难之后,佛陀便顿悟得道了。

在佛陀顿悟之后,他不忘拯救世人的初衷。于是四处游历,向众人传道解说,他的说道很有寓意,因此受到大家的欢迎,纷纷投在他的门下作为门徒。不久之后,他就因为得道且普度众生而名扬天下。

一天,有个饿极了的流浪汉昏倒在佛陀的门前,门徒给他喝了水之后,流浪汉清醒了过来,却还是没有力气说话。这个流浪汉一直在嘴里嘟嘟囔囔,门徒以为他内心定有许多痛苦要向佛陀诉说,便把他带到了佛陀的禅房。希望佛陀能给他讲道,以减轻他的痛苦。可佛陀一看流浪汉的样子,就知道他是饿极了,而不是有什么苦楚要说,便对门徒吩咐道:“去端饭菜来,他现在需要的不是佛法,而是食物!”

佛陀对于人生苦难的顿悟是在几乎丢了性命之后才豁然开朗的。在苦难面前,人们不可执着于一物,因为这会使人忘却生命最本真的模样,亦会遗忘人最基本的方向与追求。

人间处处是修行,我们总在迷惘之中犯下本不应该犯的错误,或嗔怒、或贪念、或痴愚。人们总是在欲念的洪流中丧失自我,变得不和善且不满足,最终被贪念牵扯着脚步。而苦难也总是从这些看似细小的事物里,积累发芽,在遮挡了生命之光的尘埃中越发扩散,直至对我们产生影响和威胁。

生命滚滚红尘之中总会被尘埃沾染,有些是前尘孽事,有些是今生恶果。在得道的佛家眼中,今生不过是三世轮回中的一趟短暂的旅程,正如我们所遇到的苦难一样,终会成为过眼云烟。或许苦难会让人在一时之间灰心丧气,但在我们战胜之后,便会发现,正是因为历经了如此多磨人的苦难,人们才更加珍惜得来不易的安稳现今。

世间许多人,因为无法忍受苦难的折磨,最终选择了躲避放弃。在此之后,看到当日坚持下去的人之成功,便会开始埋怨命运的不公。其实,生命向来都是平等地对待众生。苦难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人们总是要在百般坎坷的折磨之后,才能看到阳光照射大地的光芒。而亦正是这些挫折,才使得阳光更加灿烂。

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唯有在一心向善中,生命的光辉才得以显现。人们在万恶面前,只有保持纯净的初心,放下该放下的,承担该承担的,在苦难的磨砺中成长,才能领悟生命,参透人生。

苦难是经过岁月磨砺后的沉稳含蓄,是历经世事变迁后的从容淡薄,是先使身体得到自然的洗礼从而进一步荡涤内心的过程,更令人变得强大的动因。因而说,苦难过后,便会是大好晴天。

矢心不渝,菩提在前头

人生于世,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世界广阔,面对如此纷繁世界,想要拂去心上的尘埃,用清明之眼看世界,并不容易。为此,人们必须敞开心怀,即使环境逼仄,也要心存善念与美好,坚定自己的原本的菩提之心。

释源禅师在山下茶舍休息时遇到一个满面愁容的年轻人。

期间,释源禅师见他不停地叹气,还自言自语道:“人生如此坎坷流离,我这样苟且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释源禅师又观察到这年轻人在太阳底下晒得满头大汗,于是走上前去,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水壶,倒了一杯清茶给这个年轻人。

可能因为确实饥渴难耐,年轻人接过杯子后,马上就喝了起来,可才喝一口,便把口中的茶水全吐了出来,并大叫道:“什么茶啊这是,竟然这么苦!”

释源禅师笑笑道:“这可是上好的铁观音,是我从禅院出来前,特地去茶园里摘的,怎会没有茶香?”年轻人疑惑地皱眉说道:“可确实是没有茶香。”于是,禅师便吩咐店小二,再送一壶沸水来。

沸水送来后,禅师再从包裹里拿出茶包,这次年轻人看到了茶叶在沸水中上下游动,还溢出了阵阵茶香。年轻人刚想端起来品尝,看是否会像刚刚的茶一样苦涩,却被释源叫住,释源简单交代了句:“施主稍后再用。”便提起水壶,又往茶杯里倒了些沸水,茶香更溢,如此反复操作5次,整个茶室都充斥了茶叶的清香,年轻人直直称叹。

释源这才告诉年轻人:“茶叶的冲泡和人们的心境是一样的,同样的事物,不同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亦都是不一样的。一杯简单的茶水,仅是温水和沸水,就能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别,更何况是人生不如意之事。施主不妨放开心胸,凡事看开,自然心安。”

年轻人沉重地点了点头。从此之后,他再也不曾抱怨过生活。

世上一切名利浮华,都是短暂易逝的过眼云烟。待到繁华落幕,人们最终都能体味到日升月落、云卷云舒所带来的舒心与美好。凡人想要享受到生活中最简单的事物带来的快乐,就必须使自己的内心淡然大气。因为,想要看透红尘就必须要有掌握全局的大气,并且拥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淡然。世间万物纷乱缭眼,人们必须在反复的面对与承受当中,一步步累积经验,最终学会坦然微笑,修炼自己的心性。

世间每个人的降临,都是在特定时空里的因缘际遇,生命从来都是生灭有继,聚散有时。谁人都不必为之烦恼,只需淡然接受,只要凡人可保持内心清净,终将会有好的事情降临。无论当下面临着多么难以越过的挫折,只要人们能保持内心安谧,不去惶恐不安,顺其自然地待一些时日过去,回首观望,便会发现在这其中,我们始终保持了本心的淡然与安定。

佛曰:须有坚、诚、恒之心,有此心方能有大定,修大行,成大果。

天空能装下蓝天白云、风霜雨雪,大地能承载高山河流、盆地海洋,我们若能拥有坚定的恒心与诚心,定能似天空和大地般拥抱万物,与宇宙同行。

同类推荐
  • 金钱与人生

    金钱与人生

    斯迈尔斯对西方近现代的道德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最容易识别的表现,就是其作品畅销全球100多年而不衰,成为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年轻人的人生教科书,甚至有人称其作品为“文明素养的经典手册”、“人格修炼的《圣经》”。
  •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生活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生活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
  • 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本书介绍了胡雪岩的成功经历和创业经验。 做生意既是一种资金、实力的较量,更是一种智力的较量。做生意要有本钱,但如何为自己弄到本钱,却是要靠智力,要靠精明的头脑和灵活的手腕。
  • 办公室实用资治通鉴 2

    办公室实用资治通鉴 2

    本书以《资治通鉴》中具有借鉴意义的事件为素材,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润滑剂,将一部古典巨著打造成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实用职场工具书。更为难得的是,通篇以讲故事的形式贯穿始终,并穿插有精彩的职场案例,寥寥数语就能起到醍醐灌顶的效果,让读者学到如何在职场人生中进退自如,获得成功。
  • 知识与智慧(漫漫求知路)

    知识与智慧(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热门推荐
  • 亲亲我的宝贝

    亲亲我的宝贝

    该书稿是一部育儿类的日记体作品。全书由200个小故事构成,描述了一名叫“贝贝”的小女孩从呱呱坠地到上幼儿园这段时期的点滴趣事和成长轨迹,并记录了贝贝所在的家庭成员伴其成长过程中的育儿感悟与经验分享。
  • 异界不败天骄

    异界不败天骄

    异界、天才、金手指。女神、萝莉、俏佳人。一个优秀的男人不是一路坦途,而是面对挫折越战越勇。真正的男人,强大的永远不是背景而是心态。
  • 混沌行者

    混沌行者

    父慈母爱家和睦,一剑东来翻醒悟。不成强者不罢休,问天成就有多高?披荆斩棘破鸿蒙,算天测地掌天下。家妻如梦可倾城,儿子掌控老子强。成名鸿蒙称行者,百万宇宙是霸王。
  • 木槿花开时

    木槿花开时

    他是她年少时的一抹光,可她却寻错了暖阳,兜兜转转属于有她的终会到来,还好有了你,还好没放弃
  • 蒽娶你

    蒽娶你

    农村娃和城里娃的故事,无论贫穷或富有一切皆有可能。
  •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事业型女人何蔚子和丈夫叶斯承原本平静美好的婚姻中出现了陷阱和迷局,何灿和徐豫的生活因为前男友程嘉烨的回归而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讲述了一场关乎善与恶的阴谋与真相,是个混合了爱与蛊,聪明与糊涂的故事。
  • 烟云往事

    烟云往事

    轻松的语调和扯淡的故事。另外还有盗墓枪战追车的剧情。有三个很好玩的主角。编有一段好玩的历史。说一些好玩的岁月。写一段蹉跎。
  • 灵植空间

    灵植空间

    “轰”。。。一颗流星呼呼带着火花划过湛蓝的天空砸向了一个小村子。主角就奇迹般的回到了那个人人吃大锅饭,以及那三年自然灾害的年代。大陆,香港,亚洲,世界,宇宙?精彩远远不止如此。可以浮空的浮萍草,亩产万斤的粮食,完美的生物燃料,吞噬金属的神奇外星怪兽,还有各种美味的水果,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些还不够?别担心,这只不过是开始~
  • 混元道尊

    混元道尊

    盘古真的开天死了吗?鸿钧真的是洪荒第一高手吗?人族真的是女娲造出来的吗?镇元子为何被称为地仙之祖?一个不一样的洪荒世界,尽在混元道尊!!!
  • 再战乾坤

    再战乾坤

    尘封万年的镇魔大帝,一朝觉醒,藏身落魄少年身上。天地之间仙道魔宗,天帝,九天长老,恩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