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7200000004

第4章 不要做虚荣心的奴隶

【导语】

老子认为,名利都是人外在的价值追求,物欲横流是祸乱的根源。尚贤就会争名,贵物就会重利,贪欲之心就会扰乱心智。小人重利,君子重名,在老子看来都是外在的需求过强,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它们都可能伤及到自身。

“不去争名夺利”不是道德上的外在追求,而是从自身根本利益考虑的内在需求。比如做一个道德上的完人,实际上只是在追求一种“名”的价值,如成为孝子、烈女、英雄、清官、某方面的专家等等这些受人追捧的“名”,这种价值是善变的,是“伪”的,是从别人的需要考虑的,是虚荣心,是面子在作怪。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

【直解】

不推崇有才能的人,免得人民竞争。

不诊视难得的货物,不让看到人民去当盗贼。

不让看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扰乱。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心里空空的,

吃得饱饱的,没有争强逞能的志向,

身体棒棒的,经常使人民没有心智和欲望使那些有心智的人也不敢妄为。

用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心解】

*死要面子活受罪

林语堂说,“争脸”好像是许多人的人生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在他看来,虚荣的“面子问题”无疑是许多人一种劣根性的表现。

村子里有一个年纪很大的单身汉,一直穷得叮当响,家里的东西一如他这个人,可能家徒四壁就从他这里来的。可是有一年春节以后,这个单身汉忽然阔绰起来,天天从他家里都有诱人的回锅肉香飘散在村子上空,他不招摇,也不张扬,一改端碗清汤寡水的白稀饭蹲在门口稀哩呼噜喝的习惯,一个人在家里悄悄吃过饭,便油着嘴皮到地里去干活。

有一天一个好事者趁他在家悄悄吃饭的时候,出其不意地就闯了去,看见这个单身汉正在用一片腊肉抹嘴皮,后来这件事便成了附近好几个村子的村民树下休息,月下乘凉的谈资,闹了很久。都怪那个好事者,说他搅了单身汉的婚事:原来,单身汉看上了一个寡妇,想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的面子给撑起来,造成以前是假穷的假象,可没想到给这个好事者搅得事情还没说就黄了。

莎士比亚说:“爱好虚荣的人,把一件富丽的外衣遮掩着一件丑陋的内衣。”虚荣的面子是许多人给自己戴上的一个无形的面具,并且是用世故、虚伪,甚至是矫情一类东西做成的。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意大利剧作家皮兰?得娄在他的戏剧中提出的一个问题:“我是谁?我有什么证据来证明,我是我自己。”爱慕虚荣的人其真实的自我已经完全被面具遮掩住了。

虚荣的“面子”,是许多人的一个枢纽精神支柱,只要抓住了它,全身都跟着走动。面子或外观是如此的重要,至于躯体或肚子里面究竟如何,是次要的。“光着屁股坐花轿”,“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这类比喻,我们是熟知的。

中国古籍《孟子·离娄下》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齐国有一位穷酸之人,娶了一个媳妇,还有一位“偏房”,这位先生祖上也许发达过,可现在不行了,然而他的面子可低不下来,就是在自己的妻、妾面前也忘不了打肿脸充胖子。于是他对她们说,经常有贵客请他赴宴,而且每次都装成酒足饭饱的模样。其实,每天他都来到东门外的一个墓地里,跑到上坟人那里去乞讨剩余的祭品。原来他就是这样参加宴会的!而每天他都跑来洋洋自得地在他一妻一妾面前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丝毫也不感觉惭愧。因为在他看来,这样才算有面子,还管什么死要面子活受罪。

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中,人类社会在不断分化,贫富差距在不断加大,许多人在社会剧变中失去了自我价值的判断,他们的心理遭到极大的扭曲,因此只有借助于虚荣来满足自己的面子和虚心。

就说买房吧,自从住房被人们视为衡量生活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后,拥有一套住房成为每户家庭甚至每个人的梦想。刚工作的就计划着买房,想结婚的更是着急买房,买了房的想着换大些换好些,自己住妥当了还未雨绸缪想给未成年的儿女备一套。各种有关买房的想法都在情理之中,各种买房需求加起来,难怪市场上的房子不愁卖。但是背着房贷过日子的人也多了起来。

这实质上就是虚荣心在作怪,人已经成了虚荣心的奴隶,所谓“死要面子活受罪”,如果大家都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平衡好房子消费和其他各类开支,年轻人梯度改善,老年人住得舒适就好,儿女买房自力更生多为父母省些养老金,父母少替孙辈操心颐养天年,大家都把自己的日子过实在了,把买房的事想明白了,或许,有关房子的欢喜和忧愁也会渐渐平淡起来。

*虚荣会开花,但不会结果

在一个村庄上,村里的人共同偷得了一头牦牛,并且把它宰杀吃掉了。

那个失牛的人根据线索,寻到这个村庄上来,见到了那些村人,问他们说∶“我的牦牛,是不是在你的村庄上?”

偷牛的村人回答说∶“我们并没有村庄。”

失牛的人又问∶“池边不是有一株树么?”

他们回答说∶“并没有树。”

失牛的人于是再问∶“你们偷牛,是不是在村庄的东边?”

他们仍旧回答说∶“并没有东边。”

失牛的人又问∶“你们偷牛的时候,不是刚刚正午么?”

他们还是回答说∶“并没有正午。”

最后,失牛的人就说∶“依照你们所说,没有村庄,没有池,没有树,或者还可说得通。可是天底下那里会没有东边,没有正午呢?因此,我知道你们说的都是谎话,不可相信。牛一定是你们偷吃了,是不是?”

那些村人知道无可抵赖,只得无地自容地承认把牛偷来吃了的事情。

生活中,有许多爱面子的人,就好象那个偷牛人一样,为了保持颜面,虽做错了事,死也不肯认错。不肯认错,于是想办法遮盖错事;不肯认错,于是狡辩,推卸责任;不肯认错,因此一错再错,一直错到底;不肯认错,于是铸成更大更严重的错。

我们常夸中国是泱泱大国,是礼仪之邦,有五千年文化传统。可我们中的许多人就是死爱面子,不肯认错,似乎五千年文化带给我们的礼仪,不能帮我们克服这最基本的操守。或把错事隐藏、遮盖,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或把错事模糊,不了了之;或推卸责任,把错误归咎外围因素影响,以至一错再错。

记得邹韬奋先生在《硬吞香蕉皮》中也讲过一个关于香蕉皮的笑话。一个做过黑龙江省督办的旧官员在宴会上第一次看到香蕉,便不假思索地连皮吃了下去。等一会,看到同座的客人剥皮再吃却为时太晚,他又不肯认错,只得一本正经地解释说:“我向来吃香蕉就是连皮吃下去的!”一时传为笑柄。

可见吃了香蕉皮不怕,怕的是吃了以后还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和认错的态度。

虚荣会开花,但不会结果。如果不能依照自己的“本来面目”去生活,无异就是否定自己,而导致生活的溃败及精神上的困扰与烦恼。

*把握好虚荣的“度”

要想在世界上寻找个毫无虚荣心的人,如同寻找一个表面毫不掩饰低劣感情的人一样困难。母亲以孩子为炫耀对象,男人吹嘘比女人更有本领,富人嘲笑穷人的寒酸,可以说虚荣的圈子是整个儿的,无怪敏感的诗人要说:“虚荣,虚荣,世界上切都是虚荣!”

为文者喜人夸文章美,习武者爱听赞武功高。夸一声令郎聪明,当妈的眉开眼笑;赞一声令爱漂亮,为父的喜上眉梢。居闹市夸其购物便利,住乡下赞其环境优美,人皆乐之;夸苦苦劳作的身体强健,赞日进斗金的运筹帷幄,人皆喜之。

年轻人爱听人夸少年老成,中年人爱听人说成熟睿智,老年人喜听人夸宝刀不老。姿色平平者喜听人说有风度,徐娘半老也求一句风韵犹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顺耳之言人皆喜之。

凡此种种,都和虚荣心有关系,但也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并不见得有多大的不好。这样看来,虚荣心也不是那么十恶不赦的东西。人类假如没有了虚荣心,恐怕也就缺少了一些动力。

只是虚荣要有一个度。超出了这个度,就成了虚荣的奴隶,那就会使别人讨厌,甚至成为作恶的根源。

面子上的虚荣,以你的里子为度;红牌丝棉杭缎面这才相配,如果是再生棉配上杭缎岂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花费上的虚荣,以你的票子为度;有钱尽管化,没人会拦着你,如果拼上一年打工钱,去住一夜总统套房,那你的脑袋一定有病了。而且,病还不轻。

工作上的虚荣,以你的能力为度;用你的才气和踏实的操作,获得一片喝彩和赞许,暗中洋洋自得也是人之常情。刚学会电脑就自比盖茨,会锯块木板就自称鲁班,怕不有人笑掉大牙?

社交上的虚荣,以你的人品为度;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优劣会有人凭说,褒贬不由自当家。即便你当面要得奉承阿谀,转过脸去别人还不是嗤之以鼻?

爱情上的虚荣,以你的“电量”为度;如果接触良好,放电充分,自然迸发出耀眼的爱情火花,你尽可大唱爱情赞歌。明知不来电,甚至连静电感应也没有,你大可不必拿着电筒,时闪时灭,冒充爱的闪电。

友情上的虚荣,以你的忠诚为度;只要你是实实在在的对待朋友,而又并不求任何回报,你必得到真正的友情。如果,你只付出了虚假而又期望着别人的成倍的回报,那是决不可能的。

有一点虚荣,并不可怕,也不可避免,但请注意你的度。

有一点虚荣,虽不有益,也未必有害,关键在于你的度。

同类推荐
  • 20几岁,不能再犯迷糊了

    20几岁,不能再犯迷糊了

    20几岁的年轻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迷茫。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应该走向哪里,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和方向。很多人期待着自己成熟,但是从思绪上和行动上却难免犯一些糊涂。年轻,允许失败,但是不允许我们甘于失败。年轻可以失意,却不应该为今后留下悔恨。站在这个崭新的十字路口,你能自信坚定地走出每一步吗?
  • 曾国藩,胡雪岩智慧经典全集

    曾国藩,胡雪岩智慧经典全集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内容编排清晰合理,语言生动有说服力,并且极具条理性和知识性。市面上有相当多的同类书不能讲解得完全详细、明白,而且读者们可能还会不知其所云,更不能很好地应对商场的一些问题。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从读者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自己独到的笔触解读了“胡雪岩”这位红顶商人离奇的从商处世之道。曾国藩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人不得不去走进他。他将善与恶演绎到了极致,让人憎恨的同时,有不得不让佩服。当很多人认为他是好人时,他却使坏,所以,“好人”不是他的对手。
  •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宝剑的锋利和梅花的无比清香都是经过了很多的磨难才来的,所以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能吃苦,多锻炼,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得美好的未来。为苗条过分投入、矛盾的青春期心理、跟自己的长相过不去……这些都是阻碍您通向美好未来的荆棘和峭壁,不要因此而惧怕,通过这些磨砺,您的未来会更加熠熠生辉。
  • 人脉圈全集:人脉就是成功的命脉

    人脉圈全集:人脉就是成功的命脉

    本书内容丰富,分为二十个章节,从认识人脉圈、慧眼识人、投其所好等方面入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论说了人脉的价值,如何获得极佳的人脉关系、经营人脉的方法以及在经营人脉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等,帮助读者以一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拓展自己的人脉,为自己走向成功之路奠定坚实的人脉基础。
  • 现在的泪,都是当年脑子进的水

    现在的泪,都是当年脑子进的水

    写给迷茫、走过弯路的你,让你脑袋开窍,人生不再迷茫后悔。本书探讨了关于能力、选择、行动、情绪、人脉、心智六大最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问题:天赋和努力究竟哪个更重要?一万小时定律真的有效吗?到底应该加快脚步还是享受慢生活?抱怨就不对吗?不自信的人就不容易成功吗?人脉需要设计吗? 独特才有个人魅力吗......学会自己判断和选择,你才不会总为自己的错误追悔莫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没有走不直的弯路。平衡轮、时间轴、四象限、金字塔,四大思考工具帮助你真正掌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热门推荐
  •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

    《世界历史很有趣》系列,是中国通俗讲史界代表人物袁腾飞倾力打造的世界历史书系。袁sir以独具特色的生动有趣的讲史风格,一本书讲一个国家,选取一个国家历史上最重要、最有趣、最有味的故事,知识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必将成为广大读者了解世界历史、增长知识的首选书系。《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为系列开山之作,由袁腾飞参考上百本日本史书籍精心创作而成,资料新颖,权威可信,图文结合,有趣、有味、有料,一本书让你读懂从神武天皇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历史!
  • 天师鬼灵

    天师鬼灵

    看守义庄的传人鬼灵,被迫闯入大城市,降妖除魔,斗法,斗僵尸。。。。。。
  • 我本非佳人

    我本非佳人

    权利夺走你予我的爱,我用余生与你厮杀。爱不重来,恨不重开。
  • 异世五行天下

    异世五行天下

    被迫跳海的倒霉蛋,阴差阳错穿越位面来到异世,在异世中否极泰来,偶得五行天珠,收服五大神兽,携众美女闯荡异世,从一个凡人到宇宙强者的光辉历程!
  • 豪门娃娃:帝少宠妻记

    豪门娃娃:帝少宠妻记

    他的订婚宴,她被他压在衣橱里又摸又亲看光光,欺负她胆小不敢反抗。他的结婚礼,她被他囚在树下撕破衣裙,上下其手,承担起新娘的义务。她是他的情人,他的爱人,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小小丫头。直到有一天,大家才发现,处心积虑的他,究竟做了些什么。。。。。。
  • 染尸者

    染尸者

    突如其来的感染,使林宇措手不及,妹妹邀请,却因为游戏的活动忍心拒绝,本想等妹妹回来是道歉,却不料已经没有机会了,凭空出现的三角形水晶大楼,还有胸口前的蓝水晶项链,究竟有着怎么样的联系?
  • 每天一个冷笑话

    每天一个冷笑话

    本书完全免费,发上来给大家图一乐。然后我要说的是,看我真挚的眼神→_→你好意思不点收藏么╰_╯(吹牛b专用群291884364,入群暗号——我从不吹牛b,欢迎阅读新书《源计划之武当崛起》)
  • 灭心1

    灭心1

    自古修真之人都想参透那天地造化,更有甚者竟利用上古神器打算逆天而行。一个孩子因为一场巨大的阴谋而出生,看似真切的事情到头来却是被人设计好的,而这一切的幕后黑手竟然是他的亲生母亲……当他看清世间的一幕幕,太多的心酸,太多的痛苦,眼睁睁看着亲近之人一个个死去,少年终于被仇恨所控制,误入歧途,越走越远……谁能把他拉出仇恨的深渊?谁能看清这世间的一切一切?原来,那最可怕的东西就是人心!!!
  • 天生赢家:最牛司机

    天生赢家:最牛司机

    本书讲的是一个小司机成长的道路,从一无所有,到成为名扬天下的偶像……。
  • 妾不可欺:废柴嫡女要翻身

    妾不可欺:废柴嫡女要翻身

    幕府嫡女幕清乐,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她是罪妻之女,无权无势不被待见。幕府安排了姻缘,未婚夫却是京都有名的瘸子。呵呵,幕府大小姐原本才貌双全,久病缠身只是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