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6200000011

第11章 先应该要求自己,然后才能要求别人(2)

《康诰》上说:“如同保护天真无邪的儿童一样。”心里真诚地求保人民,虽然不偏不倚,不上不下,但也相差不远了。自古以来没有见过先学会养育孩子而后再出嫁的女人。这句话也就说明,自古以来的统治者是以保护人民为主的。因为有了人民才会有国家,没有人民的国家是不存在的。人类既然诞生在这个大地上,作为宇宙中特殊的一员,人类从自然界中摄取物质营养,采用的是一种能动的方式,不但直接摄取自然界中的现成物质,而且利用自然界中原有的物质原料,创造自己所需要的新式物质,由此就形成了他的独特属性,这就是思维与精神。这种能动的方式即是劳动,劳动产生智慧并推动智慧的发展,由于劳动的需要而构成人类社会,社会的存在引发出社会意识。人类既然有了思想和情感和精神,就想了解生存着的这个宇宙、这个世界,并由主观走向了客观。他要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寻求生存的方法。由此,人类的存在便不再是自然的了,这其中有了主观因素的支配,由自然而然地活着,变成了为了逃避危险而活着,为了求得安全而活着。由于人类的发展,人们不可能一开始就了解所生存的这个宇宙、这个世界的神奇性,因此群体生活便成了人类生活的保障,并由此而产生了群体意识。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就要维护群体,为群体的利益而活着而劳动,而付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这就是人类由自然存在向自觉存在而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这一步的迈出,人类社会就出现了小邦国乃至大邦国。而国家组织的建立,则是人们共同的需要。因此,国家的发展壮大,则是人民生活的保障。因此,统治者只有保护人民,让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发展壮大。若是压迫剥削掠夺人民,人民就会四散逃离或者揭竿起义,最终会使一个国家崩溃灭亡。所以,作为一个统治者,难道要先学会保护人民才去建立国家吗?人民拥戴你成为一个统治者,你就要为拥戴你的人负责,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侵犯,才是人民的统治者。

一个家族里实行仁爱,一个国家也会兴起仁爱;一个家族里实行谦让,一个国家也会兴起谦让;一个人贪婪违逆,一个国家就会犯上作乱。其时机就是这样的。这就称为一句话可以亢奋其事,一个人可以定出国家的基调。在《论语·颜渊》中,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事说:“如果杀掉那些无道的人,以使剩下的人们归于有道德的思想,你看如何?”孔子回答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人呢?您想要行善事,而老百姓就会行善事的。君子的道德品行就象风,小人的道德品行就象草。风吹草伏,草上的风愈大,草就愈是倒伏。”杀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反而越杀问题越多。以至有一天杀到无人可杀了,当然也就没有问题了。所以,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就必须行善事、做好事,领导人带头行善事、做好事,下面的老百姓也就会跟着行善事、做好事。这就是“风气”!我们现在所说的“风气”,就是从这里来的。孔子用很形象的语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领导人的道德品质作风就象风一样,如果是善的、好的,百姓也就是善的、好的。领导人的道德品质作风如果是恶的狠的贪的,老百姓也就跟着学习恶的狠的贪的。所以,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关键在于领导人、统治者,也就是“上行下效”。现在的老百姓一提到贪官污吏,就咬牙切齿地说:“杀,希望全都枪毙掉!”这与季康子的论调一样,“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当然,靠杀戳来灭除贪官污吏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贪官污吏首先是私有制畸形发展的结果,其次,贪官污吏有他们的土壤、途径和环境。如果首先靠学习来灭除他们心中的贪婪的欲望,提倡好的道德风气,再加以监督检察机制,灭除所生产他们的土壤、途径和环境,“举皋陶,举伊尹”则“不仁者远矣。”

在《论语·子路》中,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这个意思是说,一言兴邦,是针对君主的,君主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君主既然是君主而不能称为臣子,是因为君主有君主的责任。既然有责任也就要负责任,所以,君主如果说话不谨慎,或说了些不正确的话,也就等于一言丧邦了。如果君主能正己,负起责任,才能正别人。正己而且说话谨慎,也就等于一言兴邦了。所谓正己,就是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符合“正名”原则,符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然后就是“君子之德风”,上行下效,那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了。

所以,古代的君王尧、舜引领天下以仁爱,因而民众就跟随他们。桀和纣引领天下以暴虐,因而民众也随从他们。号令民众实行仁爱而自己却嗜好凶暴淫乱,因而民众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君子先应该要求自己,然后才能要求别人。无法要求自己做到,也就无法要求别人做到。本身藏有不合恕道的思想,却去教训别人实行恕道,那是没有的事。所以要想治理国家,首先要治理自己的家庭。

《诗经》上说:“桃花绚丽多彩,而其枝叶茂盛。这位女子来出嫁,很适宜于一家人。”适宜于一家人,而后才能教化全国的人。《诗经》上还说:“适宜于哥哥,适宜于弟弟。”适宜于兄弟而后才能教化全国的人。这个“适宜”也就是适宜于社会行为规范。有许多没有写进法律条文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社会行为规范,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社会行为规范,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社会行为规范,社会中的上、中、下各个阶层人士,也各自有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每一个行业也有每个行业的社会行为规范。因此,适宜于一家人,也就是符合了这个家庭的行为规范。既然符合了这个家庭的行为规范,这个家庭里的人就能够团结,团结和睦就能够相亲相爱,共同一心。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其他的人,全国的人,全国的人民也就能团结和睦了。

《诗经》上说:“礼仪没有差错,才能成为四方各国的表率。”无论是作为父亲、子女、兄弟,以此为典范,而后民众才会效法。这也就是孔子“正名”原则的发挥。

孔子对齐景公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必须各自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君主要象个君主,臣子要象个臣子,父亲要象个父亲,儿子要象个儿子,并遵循各自的行为规范,才能符合各自的道德标准。这是孔子根据“正名”原则进行的的一套推论,这个推论是“为政”的重要理论,也是“为政”的思想指导方针,也是我们生活中的思想指导方针。根据这个思想指导方针,统治者在处理国家事务上,必须先要确定事务的范畴,才能确定立个什么官,才能确定这个官职的职权和责任。而这个官员才能根据职权和责任干好他的事。生活中也是这样,做儿女的责任就是要听父母的教导,不到时候,他是不能承担父母亲的责任的。即使是他生儿育女以后,他有了作父母的责任,但在他的父母亲面前,他仍然是父母亲的儿女,还是要承担作儿女的责任。

这就是现代所说的“社会角色”。“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社会角色理论来源于:①美国芝加哥学派最早系统地运用这个概念,其中以G.H.米德的研究最为突出。米德使用此概念旨在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存在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便于明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研究了儿童角色意识的形成,即从想像扮演某个角色(嬉戏阶段)发展为成熟地承担某个角色(群体游戏阶段)。他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表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表演规定大致的范围。②角色理论的另一重要代表是美国人类学家R.林顿。有人甚至认为角色理论是经由林顿创立的人类学而进入到社会学中来的。林顿认为角色可以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他区分了角色与地位,认为当地位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效果时即为角色扮演。林顿将社会结构置于个人行为之上,视社会结构为一个行为规范体系,个人接受和遵循这些规范。因而角色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角色表演是根据文化所规定的剧本进行的。③完形主义心理学或称格式塔心理学。它使用角色概念旨在强调人类的一切心理过程都是通过整合模式的发现与创造而形成的。④拟剧论。这一理论认为,角色和角色扮演的概念有助于将人际关系的个人系统置于有意识状态。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角色。

在社会舞台上,人不能随心所欲的扮演角色,角色的承担首先要有一个确定的过程,或者说需要经过“认同”,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等与其承担的角色相一致。角色确定是在长期社会互动中完成的。角色确定也常有失误的情况,如不能胜任角色、未承担合适的角色、选择了不适当角色等。角色的确定是否有效,最终是由社会决定的,但它也与个人的活动和努力密不可分。

因此,正了名以后,责任也就明确了,责任明确了,事情也就好做了;然而,说话就不能马马虎虎了,因为,你所说的话,都是要负责任的。这就称为治理国家首先在于家族里实行平等的道理,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和规律,才能治理国家,才能平定天下。

同类推荐
  •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本书先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海派文学的三个途径;再从文学主题、文化人格、小说叙事三个方面研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最后,海派文学的现代性被纳入研究视野,传统文化参与了海派文学现代性的建构。海派文学是一种确立在民族文化底蕴之上的现代都市文学。与同类海派文学研究著作相比,本著作的特点是:著作首次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对海派文学做了系统研究,探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得出了几个新的结论。
  •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人类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对未知的探索,而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完全有赖于这种探索。当科学家去研究一个定理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理论对未来会有什么用,就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所说的,我们能要求一个婴儿做什么呢?但事实证明,每项发现与发明都有它实际的用处。而对于宝藏的追求,实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更是热情无比。
  •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为利于广大读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华文化之美的无穷魅力,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我们特别聘请了相关专家学者编撰了《文化之美》这套书。这套书包括自然景观、考古发现、艺术精品、珍贵器物、历史遗存、民风习俗和文化艺术等内容,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 姓名的故事

    姓名的故事

    本书道出姓名背后的故事,为学文史的青年朋友提快一点文化知识,为学科学技术者提供一点“谈助”资料。初民社会时,任何人一生下来,就有一姓一名,表示她或他属于某一氏族的成员,因此每一个氏族成员都能背诵自己祖先的名字和世系、谱牒,可以背诵四五十代以上至七十余代。姓从女生,最初人类父家长为首的宗族成员,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子及其妻妾、奴婢等人,这父家长及其族人不常称姓而称为氏,就是说,姓是氏族的分支,氏是宗族的称号。
热门推荐
  • 救赎神录

    救赎神录

    这是一段发生在远古洪灾之后的历史,却被人为的刻意尘封,从而留下了无数的千古谜团和神话传说。世上曾经有没有过神仙?为何能够长生不老而且神通广大?宇宙空间究竟怎么回事?是否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存在?战争与阴谋,一个个出人意料的连环圈套诡计;堕落与救赎,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凄美爱情故事。曾经在地球上发生过的这场鲜为人知的往事,将慢慢向您揭开神秘面纱。
  • 错钓金龟:甜宠小傻妻

    错钓金龟:甜宠小傻妻

    一个二货小白女人,两个霸道傲娇汉纸的纠结故事。她只是一只傻傻呆呆的菜鸟,姿色薄有,身家全无。小有身段,年方三八。聪慧稍具,风情少解。可是傻孩子一开窍可能比一般人聪明,那么,同样道理,呆女人一开窍可能就会比旁人纠结。……
  • 上皇

    上皇

    上皇:这是一把幻术系的斩魂剑。王蒙,一个被魔修差点吞噬而被天雷打入异界的穿越者。获得了魔道功法的王蒙手持上皇自天星所向披靡,但是他的心中却有一个奢望,那就是回家。他的家,在地球。[每天下午6点更新。]
  • 废柴屌丝女:拐个美男回老家

    废柴屌丝女:拐个美男回老家

    空有一身飞檐走壁的绝技,可他就是奈何她不得!乖乖跟她回家面见丈母娘丈母爹!那个二百五女人,她以为她是谁,惹上他,就等死吧...哼哼...以为他府里养的那些女人们是吃素的么?本以为老天爷可怜她,丢了一个呆萌二愣子帅哥哥给她撞,哪知道这货根本就是个蓝颜祸水,她的小心脏根本就不够用哇,人生怎么可以过得这么惊悚...究竟是谁穿越了谁的时空?!
  • 极品杀手太子妃:凤女恨狂

    极品杀手太子妃:凤女恨狂

    因恨穿越,为恨重生;伪装的模样,受尽世人的轻视;麻木的真心,感受不到任何温度。亡国的公主竟成了新朝的郡主,无颜之女竟是未来的太子妃……为了复仇,她可以抛下前世不曾拥有的爱和温柔;她本是杀手,本就一无所有;只是那些她视为摆设的人物,几是融入她的世界,担负起各自角色?(内容纯属虚构)
  • 新萍踪仙缘

    新萍踪仙缘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玄术通神,啸傲山林...五行八卦,略通皮毛...畅游世界,惟我独尊...
  • 桃花夫人

    桃花夫人

    穿越到春秋时期,是一国女公子,锦衣玉食衣食无忧,好开森!出嫁遇见姐夫不是好人,怒告诉老公,老公给自己出气,好开森!结果老公卖蠢引来男小三登堂入室……这个,她能申请重新来一次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今生,还爱你

    今生,还爱你

    一朝穿越,命定的相公居然与暗恋多年的人极为相似!是老天眷顾?还是命中注定要再次单恋……虽然明知会受到冷落,可是二十一世纪来的女性又怎会为男人而活!虽说相爱容易,相守难。不过也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幸福。只是就算是两情相悦,又怎抵挡的住仇家的挑拨?蓄意的伤害呢?一次次的分离,反而让两个本来不可能在一起的人,心越来越近。今生,你会爱我吗?今生,我爱你!
  • 江湖情缘之凤龙传奇

    江湖情缘之凤龙传奇

    整书如果能够写完,会分为(乱世恩仇)(爱恨情迷)(五剑争锋)三部,结局待定.喜欢武侠的朋友如果喜欢此书,不求别的,只求你能够在评论区留言,说好说坏无所谓,哪怕只是留个字,能够让作者知道确实有读者认真在看,而不是只点进来瞧瞧,这就是书友对作者最大支持,你的一点支持,都是作者写作的动力。
  • 新史记·绝代凤凰

    新史记·绝代凤凰

    本书由纪连海先生领衔名誉主编,收录了目前活跃在各大网站论坛知名历史写手的文章共10篇,有非主流“暴君”隋炀帝、绝代凤凰、南北朝的房贷政策与金融危机等,为读者解开中国历史上诸多令人费解之谜,引领历史阅读潮流。本书一改以往长篇写史的惯例,篇章短小,以个性视角和个体意识瞥见历史的面目,包括新帝王本纪、史笔如刀、从绝境中走出的强者、旧史新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谜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