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3200000002

第2章 谁断送了孩子的竞争力(2)

王先生是一位知名的律师,他有一个儿子,他对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为此,孩子不到3岁就被送到最昂贵的幼儿园,因为年龄太小,孩子对写字不感兴趣,但望子成龙的王先生怎能容许儿子不用心写字呢?为了提高儿子的写字兴趣,他不仅拿王献之“十八缸水”的勤奋故事来教育孩子,还要求孩子每天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任务。

但是,孩子因为年龄还小,手的握力不够,握笔时手就不自觉地靠近笔尖,这样,手指把笔尖挡住看不见落笔处,孩子为了在写字时能够看到,不得不低头、歪头,导致双眼距离笔尖很近,久而久之,孩子的眼睛近视了。

但是,王先生并没有意识到苛刻对孩子的伤害,他认为儿子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于是又到其他教育机构给孩子报了兴趣班,特色语言、创意逻辑、国画、围棋、游泳5门课程几乎占满了孩子的“课余”时间。直到有一天,儿子终于反抗了,说什么也不去上学了,并在日记中写道:我恨爸爸,我越来越觉得他不是我的亲爸爸了,所以,才会这样折磨我……

生活中,很多家庭教育都存在拔苗助长的现象,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盲目投资,请家教,买教辅,逼着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一个个补习班、兴趣班让家长和孩子都忙得不亦乐乎。

不少家长说:“现在竞争激烈,别的孩子都补,我孩子不补,肯定落下了。”“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一定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别人补,我不补,那就吃亏了。”家长盲目攀比,提着孩子的头发往上拔,培养孩子就像赌博,把孩子当成了赌具,让孩子多学一点儿,家长就多了一分赌赢的把握。希望孩子早学习、快成长的出发点并没有错,只是凡事有度,过犹不及、拔苗助长相信是任何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

有一则故事,很有趣,也很值得父母深思。

美国内华达州一位3岁女孩伊迪丝的妈妈因为幼儿园教了“O”字母将该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伊迪丝在认识字母“O”之前,将其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的东西,而现在孩子失去了这种想象能力,剪断了孩子的幻想翅膀,要求幼儿园赔偿1000万美元精神伤残费。

法院竟然判这位妈妈胜诉。美国《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两项权利,即玩的权利和问为什么的权利。

有人感叹,如此重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难怪美国人在科技创新方面始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对孩子拔苗助长,并不能培养真正的竞争力,而且会给孩子的未来发展留下很多隐患。因为它脱离了孩子成长发育的实际,违背了教育的规律。

停止“拔苗助长”的傻事,还孩子成长的自由,才是今天的家长培养孩子持久的竞争力应该做的。

四、“母爱”真可怕

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生活、工作中拥有竞争力,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不能培养出在社会中真正有竞争力的孩子,那么作为父母就没尽到教育的职责。

欣欣是我表姐的女儿,今年9岁了,上小学二年级。在妈妈的娇惯下,欣欣虽然年龄小,可在家里却是名副其实的“老大”,说一不二。

家里有好吃的,一定要先放到欣欣面前供她一人享用,吃饭要让妈妈喂,不喂不吃,一家人要时刻关照她、陪伴她,将她当做“小太阳”围着她转。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欣欣过生日一定要买大蛋糕,送礼物。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表姐一味地迁就孩子,欣欣在不顺心的时候就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有时候,爸爸要管孩子,妈妈忙护着:“不要太严了,她还小呢。她大了自然会好。”

一次,我问表姐,是不是要求欣欣周末在家劳动,表姐说:“我疼都来不及,哪里忍心让孩子劳动啊!再说,她也做不了什么,净帮倒忙。所以家里有什么家务活,都是我一个人做。”听了表姐的话,我才明白,难怪欣欣到现在还要喂饭,到现在还不会穿衣,还不会做任何家务。甚至,连最基本的礼貌都不懂。

很多妈妈对孩子都特别宠爱,但是,这种爱是连动物都会的。一味地溺爱和娇惯,这样的“母爱”是很可怕的,会淹没了孩子,直接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

《古今谭概》一书中有一个寓言故事:

翠鸟为避免灾祸,开始把窝筑在树的高处。孵出小翠鸟以后,它很喜爱,生怕小翠鸟从高处的窝里掉下来摔死,于是把窝向下移了移。等小翠鸟身上长出了羽毛,非常漂亮,它更是加倍喜爱,越发怕小翠鸟摔下来,又一次向下移动鸟窝,移到离地面很近的树杈上。这样,翠鸟放心了,然而当路过树下的行人发现小翠鸟时,稍一举手便把小翠鸟掏走了。

翠鸟的“母爱”给小翠鸟带来了灭顶之灾,真是可怕。无独有偶,复旦大学一个上海籍的本科生居然在上学途中迷了路,后来由巡警把他送回了学校。据他父亲说,他从上小学开始就一直是由父母接送的,迷路那天是他生平第一次独自“出远门”!

心理教育专家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生活、工作上拥有竞争力,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不能培养出在社会中真正有竞争力的孩子,作为父母就没尽到教育的职责。

中国有句古话:“惯子如杀子”。过度的爱不仅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还很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给孩子的自身发展带来诸多害处。

1.过度的爱使孩子内心无爱

过度的爱其实也是一种压力,在重重爱的包围中,孩子慢慢变得只懂得接受爱,而不懂得付出爱。他每天都是接受来自别人的爱,却无法去爱别人。大量的独生子女情感冷漠,对别人的爱却非常贪婪,甚至写作业的时候也要妈妈陪着,不陪就不写。一个幸福的孩子,他应该得到爱,然后把爱再回馈给别人。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接受周围人对他的爱,社会对他的爱,同时又把这种爱传播给更多人的过程,这样,人才会有幸福的体验。而心中无爱的孩子又怎能体会到幸福呢?

2.过度的爱使孩子价值观混乱

过度的爱无法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他在溺爱中成长,想怎样就怎样,只要自己高兴就行。可是,当他来到社会中,发现社会和自己生活的家庭并不一样,这样的孩子,对很多问题,尤其是原则性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都处于混乱的状态。这样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无所适从。

3.过度的爱使孩子能力低下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学习能力,并且成绩优秀,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自信,能顶天立地。但是我们教育的结果却导致了孩子能力低下。溺爱使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退化了。一个孩子,他从出生就有一种自然遗传下来的向外的张力,让他趴在那个床上他就会往前爬,这是一个人的本能,但是我们孩子的这种能力往往被家长剥夺了。比方说吃饭,本应该孩子自己吃,可家长就是要端着碗往他嘴里喂,担心孩子自己吃不饱。尽管,在方方面面我们对孩子都进行了百般呵护,可结果却导致了孩子诸多能力的下降。可怕的“母爱”使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被限制在一个环境里,他没有机会去运用他的大脑,没有机会运用他的语言功能,更多的就是不能使左右脑相互结合,将他的创造能力发挥出来。由于我们溺爱孩子,这些功能都会被弱化甚至消失,我们会发现,被溺爱长大的孩子,他的能力非常弱。那么一旦我们把这种无能的孩子培养起来之后,他在各方面都会不如别人。这样的孩子谈何竞争力呢?

4.过度的爱让孩子厌恶学习

溺爱会降低孩子的能力,能力低下的孩子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障碍,结果造成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上都受挫,于是孩子就不喜欢学习,最后厌学,甚至辍学。

不仅如此,过度的爱还会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因为他心中无爱,他的心灵深处,形成了一个巨大空洞——物质欲空洞。他只摄取别人的爱,别人给他多少都是理所应当的,而且他对这种爱的需求也是永无止境的。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报。而时常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也让他难以融入社会。他一旦在社会中受挫,难免会把社会的仇恨转嫁给父母。

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优秀的人才,成为一个在社会中有竞争力的人,所以,不溺爱和娇惯孩子,让孩子经历应该经历的风雨,遭遇应该遭遇的失败,才是聪明的父母应该做的。因为害怕孩子吃苦,而充当“鸡妈妈”的角色,只会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儿风吹雨打。

这样的孩子,又谈何竞争力呢?

五、输得起,孩子更有竞争力

不是孩子没有竞争力,而是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这种担忧,不自觉地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断送了孩子的竞争力。“输不起”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思维习惯,不管对父母还是孩子,都应该“输得起”。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输不起,又谈何赢呢?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替补队员”,家长难免会有一种输不起的心态,怕孩子一旦落后,就永远无法出人头地。于是,不自觉地将目光盯在孩子身上,特别是孩子的学习上,家长往往比孩子还“用心”,惟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很多家长埋怨:“我孩子不爱学习,就喜欢看课外书。”

我就问:“你认为什么是学习呢?”

“做试卷,做作业,把课本做得烂熟。”

“那你孩子都喜欢读些什么书?”

“什么马小跳呀、皮皮鲁呀,你说孩子看这些能提高成绩吗?”

在和家长的接触中,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着名学者胡适曾说过:“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惟他独尊。”孩子多读一些书,会在无形中扩充知识面,好书就像一扇窗,为孩子打开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让孩子发现更大、更精彩的世界。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多读书也许不能马上体现在学习分数上,但他能让孩子的将来充满后劲,能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更有竞争力。

有些家长也许会说:“我们让孩子多做题,多读课本,提高学习成绩,不也是提高孩子的竞争力吗?”这话看似有道理,其实不然。家长不妨看看下面这则跳蚤的故事。

跳蚤的跳跃高度可以达到它身体的400倍左右,堪称动物界的跳高冠军。有人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总能立即轻易地跳出来。这次杯子底儿朝上,再把跳蚤放进杯子里。“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杯子底儿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

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杯子底儿的高度来调整自己的跳跃高度。再过一阵子,这只跳蚤不再碰壁,而是在下面很压抑地跳动。一天后,实验者把杯子轻轻拿掉,跳蚤却还在原来那个高度上继续地跳。

最可悲的是:从此以后,虽然杯子已不存在,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天天读课本,天天重复做题,这种教育方法无异于“自我设限”,培养出来的孩子越往后越没有竞争力。因为家长惟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硬逼着孩子大量做作业,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孩子某一次在班里的名次,拼命让孩子把课本上的那些题目重复做来做去。结果,孩子的智商、思维永远也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变得越来越平庸。

不是孩子没有竞争力,而是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担忧下,不自觉地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断送了孩子的竞争力。

“输不起”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思维习惯,不管对父母或者孩子,都应该“输得起”。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输不起,又谈何赢呢?

输不起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现?看看下面的场景。

场景1:学校在进行拍球测试,诚诚刚拍了两下,球跑了,她气得撅着嘴不拍了。小朋友帮诚诚把球捡过来,她还是不拍,老师来劝也没有用。诚诚平常就是这样,总是跟自己过不去,稍微有点儿不顺心就生气。

场景2:莉莉和强强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老师近来发现,画画或手工活动时,每次做到一半,强强就会把莉莉的工具抢走。原来,莉莉的画和手工作品常常得到前来观摩的其他老师或家长的称赞,这使强强“醋意”大发,就搞起了小破坏。

场景3:输不起的小芸经常制造“家园矛盾”。美术课上她的作品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她就跟妈妈说:“今天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排座位没有坐在中间,她就告诉妈妈:“老师不让我学习,让我坐在旮旯里。”于是妈妈常为此类谎话去和老师“沟通”,把老师弄得哭笑不得。

场景4:文文这几天怎么也不肯去幼儿园。妈妈耐心地问他,结果一句话还没说泪水就流下来了。原来有一次老师要找一个小朋友来排演故事,文文觉得平日里老师最喜欢他,这个任务肯定是非他莫属的,可是那天老师却叫了另外一个小朋友去演,文文就不高兴了,他觉得非常委屈。

总之,输不起的孩子要么情绪低落,心理痛苦,态度气恼,要么性格倾向不可爱,影响他们将来良好性格的形成。胜败乃兵家常事,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看待失败,这样,孩子才不会因为失败而沮丧和悲观,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竞争。

所以,作为家长,关心孩子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孩子不怕输、乐观处世的健康心态将会让他受益终生!

同类推荐
  • 家庭教育孩子的50个细节

    家庭教育孩子的50个细节

    本书通过列举了家庭教育的50个细节,为家长们提供了非常直观的、极具操作性的参考范例,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容易犯的错误,使家长避开一些长期以来理所当然的误区。通过这些细节,家长们能学到一些充满智慧而卓有成效的教子方法,跟孩子共同成长。
  •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

    这是一本帮助中国家长最快找到自己孩子发烧、咳嗽、积食症状的根源和应对疾病每个阶段的有效食疗方案的书。由著名中医博士,CCTV《百家讲坛》中医专家罗大伦和留澳心理学家,当归中医学堂特邀讲师罗玲联袂著作,教你最快成为孩子身体和心理上的全方位保护神。
  • 美国总统家训

    美国总统家训

    本书从大名鼎鼎的“美国之父”华盛顿到如今高调出任的黑人总统奥巴马,通过对他们的家庭教育介绍,集中反映了美国家教的全貌。
  • 不打不骂穷养男孩

    不打不骂穷养男孩

    “穷养”的男孩,从小就能养成吃苦耐劳的作风,从容面对各种困境。“穷养”的男孩,不会轻易被生活中的挫折打倒,始终斗志昂扬。“穷养”的男孩,懂得自我约束,不易被外界的诱惑所引诱。“穷养”的男孩,更懂得责任的内涵,敢于担当。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针对穷养男孩问题,提出了更具实用性、科学性的教育方法,如个性、能力、习惯等多方面。
  • 家长教育孩子时的30个怎么办

    家长教育孩子时的30个怎么办

    本书深刻分析了孩子行为反常、不听话现象的种种原因,论述了教育孩子的科学理念,对孩子行为反常、不听话的多种表现、招数进行了全方位地透视,为父母正确地应对孩子反常行为,提出了各种实用而有效的对策与技巧。
热门推荐
  • 《桃花源的守护》

    《桃花源的守护》

    在哪里,有一个奇怪的地方。有一天,在那个奇怪的地方进入了一个奇怪的人,发生了一段奇怪的故事......
  • 做自己的保健专家

    做自己的保健专家

    本书从知识性和技术性两方面对培养健康好习惯做了全面的阐述,从日常小事入手,在疾病自查、心理调节、饮食养生等10个方面做了详尽解读。
  • 《谁,被谁动了爱情?》

    《谁,被谁动了爱情?》

    她是席蕾,一个幸福的疯子。为了爱,她甘愿付出一切、倾尽所有,可换来的却是长达四年的情感囚禁。他是邹川,一个像天神宙斯般不可一世的成功商人,却在爱情面前如履薄冰,惨遭不幸。他是齐喧,一个满腹仇恨的天才画家,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掠夺邹川拥有的一切,包括他的女人。在这场犹如海啸般肆虐的悲剧中,任谁都无法做到全身而退,无论是卸甲投降的逃兵、或是全力以赴的战士,都无法在最后的战役中得到自己最想要的结局。而他们就像是一个个玩火自焚的小孩,自以为是的用“爱”作为武器去刺伤别人,不想到了最后,伤得最深的那个人原来竟是自己。当仇恨与报复不断的升温,嗜血的真相演变成了一场蓄谋已久的杀戮,到那时,谁还会记得他们最初时的样子?又有谁,能够救赎早已沦陷的爱情?
  • 穿越之梦中姻缘

    穿越之梦中姻缘

    一场无情的车祸剥夺了她的记忆;一场梦境使她觅得真爱;一个人使她愿意放弃别人的追求,和他在一起。梦境终究会结束,那个人终究会消失,她也有一天会醒来,
  • 明鉴时事的故事

    明鉴时事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花都异能狂少

    花都异能狂少

    在这个浩瀚无垠的空间之内,不是只有凡人所认知,只存在着当下的世界而已,而是有十二个时空跟一个诡异邪恶的魔界共生着,这个故事就有其中之一的铁时空开始展开。铁时空铁克禁卫军首席战斗团东城卫团长——修,修抱着艰苦的任务,寻找终极铁克人回到了铁时空,因缘际会发现了隐藏着极高异能指数的夏东,他就是极有可能成为铁时空的最强者——终极铁克人,一旦这个身份确立,夏东就拥有可以拯救十二时空的能力了。但是不明究理,而且对成为终极铁克人兴趣缺缺的夏东,究竟能否成为终极铁克人?而夏东的异能冒险之旅又会发生哪些危机呢?夏天的异能冒险之旅就此展开。
  • 爱情交响旋律

    爱情交响旋律

    爱之花盛开在那艰难的环境,让我们见证他的美丽的身影。上天感动让他们重获新生,爱情之花从此绽开。
  • 莲花传奇

    莲花传奇

    清朝中叶,康乾盛世之下,掩盖着满汉之间、官民之间深刻的社会矛盾。乾隆帝晚年,宠信奸相和珅,放纵和珅推行议罪银制度。议罪银制度加快了官员的腐败,加速了官员、地主对普通百姓的剥削。连年天灾,百姓贫困交加,巨大的社会动荡随时都会爆发。
  • 二胎萌纪

    二胎萌纪

    “唐芯同学,让你家长到学校来一趟。”隔天,她就抱着八个月大的舅舅来报道。“唐芯同学,我妹妹萌的不要不要。要不,咋们定个娃娃亲吧?”想也不想,她就把未出生的弟弟,卖给某土豪做上门女婿——美其名曰为父母减轻,经济压力。“唐芯,我和妹妹都是天枰座,你弟弟是什么星座?”几小时后,她含泪抬头望天:“原来,父母是处女座根本不是事儿,最惨的莫过于她还有个处女座弟弟。”“唐芯同学,请简单描述一下你的课余生活。”自从有了弟弟,她的生活好的不得了。每天吃饭、睡觉、打弟弟——完美!
  • 将梦想播进脚下的泥土

    将梦想播进脚下的泥土

    正奶奶在世时一直梦想去新疆。新疆有我少小离家出门闯荡天下的三叔,三叔是儿女中奶奶最心疼最挂念的"奶干儿子"。新疆有苍茫的天山、浩瀚的沙漠和沙漠深处的戈壁、绿洲;新疆有咬一口能将人肚子里的馋虫勾出来的香甜的哈密瓜、甜津津的葡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