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7100000217

第217章 跨过批评的“雷区”

批评他人一定要把握诚恳真实的原则。在选择批评语言时也要有所考虑。在批评当中选好批评方式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犯一些批评的忌讳。

1952年,周恩来率政府团抵达前苏联,就我国“一五”期间苏联援建项目问题进行谈判。抵苏后,他把有关人员集中起来,逐字逐句讨论修改计划草稿。复印前,他又专门叮嘱一位同志把要最后校对这一关。但当周总理拿到稿子后发现仍然有差错,他并没有直接批评校对的同志。第二天,周总理来到代表团驻地与大家共进午餐时,特地与这位同志碰了杯,笑着说:“罚酒一杯吧!”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既亲切又严肃,使这位同志内疚而又不会难堪,收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

想要批评有效,不注意批评的场合和对象不行的。那种企图用统一的模式裁判活生生现实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作为被批评者,当然不想让自己的错误或过失让更多人知道,批评有应当了解这一心理,批评的时候最好选择在非公共场合,两个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无法避免在多的地方批评人,也要注意方式,注意讲话声音要小而有力,“有理不在声高”嘛。

古代有一位大将,他有许多门客。一天有位朋友问他:“你是如何让那么多的门客仰慕你,追随你呢?”大将笑了笑说:“这并没有什么。我重要的一点是,当我要责备犯错误的人时,一定要他到我房里,在没有旁人的场合下提醒他。”

就批评的对象而言,我们应当注意他的职业、年龄、性格、水平等因素。

在一些安全性要求很高的行业,一些小的闪失、差错就可能导致大的灾祸。这时批评就应当严厉;而对于一些要求员工自由发挥程度较高的职业,批评则应注重启发和引导。

不同年龄的人批评也有所差别:对年长者要用商量的语气,充分给予他尊重;对同龄人相对自由一些,或委婉指出,或与其商量,而对年轻人则可以启发式批评,促使其提高认识。

性格方面,因人而异。人的性格有多种,基本上分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种。外倾型的人性格开朗,差于交际;内倾型的人一般孤僻怡静,处事谨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前者可以直率些,而对后者则要委婉一些。对但地二者之间性格的人,可以随机应变,因人而异。

知识和阅历的水平也是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对水平高的人有时只须蜻蜒点水般的指出,勿需多言,过多的言语只会令人厌烦;而对于水平低的人,要循循善诱,讲清利弊,明白是非。

“闻过而酃”是中国的一句古训,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要使对方觉得批评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不得不接受,一个重要的前提便是实事求是。千万不能捕风捉影,凭空怀疑猜测,听信流言,无中生有。这一点要比批评的方式更重要。只有掌握事实,才有资格有底气开口教育人,否则很难令人信服和接受。有的人听风便是雨,不想后果,莽莽撞撞,结果碰了一鼻子灰,造成双方的误解。

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克服主观行事的倾向。有的人对别人抱有偏见,出了差错有时会不调查研究便将责任归罪于他,大肆批评。这种作风是千万要不得的。

有时批评话不在多,有效则行。一针见血地指出错误的实质使对方心悦诚服。往往那些似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的说教令人难以接受,不愿听下去,更不要提改正错误了。

要做到言语精炼,抓住问题实质,可以循以下思路,错在何处?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造成什么恶劣后果?怎样弥损失?如有防止再犯类似错误?只要解决了这几个问题,批评的目的就算达到,不必再喋喋不休了。

周恩来和曹禺曾有过这个的小故事。建国后不久,曹禺等负责一次宴后的组织工作。由于缺乏经验,致使客人来了半个多小时才得以入座,其中也包括周恩来。会后,周恩来问及此事,曹禺脱口而出:“这件事不是我办的。”周恩来听了严肃地说:“革命工作分什么你我,出了问题应当大家承担,大家负责任。”短短的一句话,就使曹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样的批评方式值得学习。

正确的批评应当“对事不对人”。“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一个再优秀的人也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如果批评上升到对他的人格、能力、素质的指责会伤及人的自尊心,懦弱者由此丧失信心,性格强烈者可能“拍案而起”,一争高下。这样做法是很不明智的。

我们应允许他们犯错误,批评的目的是使其明白错误的原因,解决办法,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犯。此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人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成长、提高的。

同类推荐
  • 成就人一生的修身好习惯

    成就人一生的修身好习惯

    一盎司自己的智慧抵得上一吨别人的智慧,但是没有人给我们智慧,我们必须自己找到它。《成就人一生的修身好习惯》力图为大家献上一堂精彩的人生智慧课,滴水藏海,小中见大。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彩,可惜太长;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彩,但已流传甚广。
  • 学会来事儿的艺术全集

    学会来事儿的艺术全集

    常人们说某某人“会来事儿”。大都是一种肯定性的评价。可以说,学会来事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门深谙人情世故的学问,是一门以精通实用社会学和心理学为前提的大学问。只有做到“会来事儿”,才会使自己少吃亏。少碰壁。少栽跟头。只有做到“会来事儿”,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在社会上常立不倒和百战不败的人才。
  • 中国谋略之防人术

    中国谋略之防人术

    心眼儿小的人容不下事,一点小事就记在心里。甚至长时间地记恨。直到有一天他终于有机会报复你。你却不知道因为什么得罪了他。心眼儿小的人好嫉妒,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而且越是好朋友,越是接触多的同事。他越不希望你混得好、干得出色。心眼儿小的人喜欢斤斤计较,要么事事都跟你争个是非长短,要么就动不动自己生闷气、生闲气。心眼儿小的人好像玻璃人。
  • 编织人际纽带(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编织人际纽带(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孤独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我们是社会的中的人,脱离了群体交往是无法正常生活的。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事业发展中,人际关系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有时甚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用机智、用灵敏、用真情、去编织人际交往的纽带,你会发现一切都很简单、很美好。
  • 知道点简单的人生哲理

    知道点简单的人生哲理

    人生不是在逢场作戏、走马观花,去仔细聆听,耐心品味,等你知道了这些简单的人生哲理,并能够把它消化于内,运用于外,就能够把生命的高度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此时,你的人生之路会豁然开朗。知道一些简单的人生哲理能驱散走人生中的浑浑噩噩,理顺人生中的千丝万缕。抬头瞭望,征途漫漫,哲理在心中,路就在脚下。本书就是将人生的哲理、感悟与生动的故事集于一体,从这些文章里我们能读到智者的睿智、学者的思索、长者的淡薄。这里没有闻而生厌的说教,没有长篇大论的道理,它教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思维去化解复杂的纷争,用一个简单的心境去面对复杂的人生,简单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热门推荐
  • 规则中的规则

    规则中的规则

    本书从认清真相、说话办事、人际交往、婚恋、职场、商场、赢得成功等七个方面入手,翔实地讲解了人生中的重要规则,着重分析了这些隐藏在社会生活背后的规则。
  • 卫夷岛

    卫夷岛

    一座小岛,一个宝藏————埋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一个组织,一场阴谋————却又牵引出多少惊天秘密,催化着人性贪婪的本性;两个人,一段情————上演着多少爱恨情仇,生离死别,更让人荡气回肠;人生原本就是一场抉择,是走向沉静的一种选择,又是一场磨难,是一场灵魂的搏斗;在面对着无形的、强大的敌手面前;在很大程度上真正的敌人就是自己;从入岛的那一天开始就有太多的未知在等着他们,故事的主人公却不知还有更大的麻烦在等着他去面对;而这一切的开始都将从一场冰封真正开始……
  • 文武皇后

    文武皇后

    明末清初一代奇女子---红娘子穿越异界,原本武艺高强、才学出众的她来到这个文人墨客如过江鲫鱼的朝代。她将何去何从?
  • 告诉我你是谁
  • 这些病不用上医院

    这些病不用上医院

    本书包括了90%以上的常见小毛病,您只要照着指南做,去医院的时间就能省掉一大半,钱当然也省下一大半,关键还省心啊。有了柴小姝博士的指南,您就不用老去医院麻烦医生了。
  • 御世传

    御世传

    开天辟地,混沌为地,清明为天。万物初始,恩泽惠降,劈混沌,化天地,形内府,征求升仙之道。天地初分,分三界,化九天。远古异域一战,天帝陨落,帝剑破碎,称帝之道就此失传。天帝九大剑侍为求称帝之道,相互征伐,界外之族蠢蠢欲动,千古一战,无可避免。
  • 忆梦史

    忆梦史

    百草谷是上古诸神遗留在红海界面的后辈所居住的空间,为保子孙周全不被妖魔余孽残害,于是将其空间与外界隔离,代后人修到大乘时方可打开与外界通道,上古诸神将妖魔以及三件圣器一同封印在诸神战场上,只有诸神嫡系血脉才可进入诸神战场得到圣器里留下的传承,将三件圣器融合后才能再次打开通往灵界的通道得以飞升。
  • 得道梯橙锡杖经

    得道梯橙锡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之美男公寓

    EXO之美男公寓

    南晴晴和exo发生的故事……剧情也十分虐
  • 我和校花是冤家

    我和校花是冤家

    十岁那年,孙铖认识了一位比他大两岁的小姑娘,不久,小姑娘的姐姐和孙铖的父亲结婚,应小姑娘的强烈要求,孙铖不得不叫她“小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