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1600000002

第2章 论劳动分工及分配(1)

亚当·斯密敏锐地意识到,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对于财富的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他对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亚当·斯密首先提出了劳动分工这一重要概念,并认为劳动分工能使生产力得以成倍提高。同时,分工的深化使得人们对劳动产品的交换变得更加迫切,而交换需要通用的媒介——货币,就这样产生了。产品最终的分配结果分为三项: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和地租。

劳动分工

自古以来,人们在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及劳动判断力上的不断提升,都是劳动生产力得以改进的最佳证明。而这些改进,似乎都是分工带来的。

社会行业分工的这种效果也许不太容易理解,为此,我将以制造业为例来加以说明。

在很多人看来,只有那些无足轻重的制造业,分工才是最完全的。其实,这些并不重要的制造业,分工并不比那些重要的制造业周全多少。

福特汽车生产流水线

无关紧要的小制造业只生产供给少数人需要的少量产品,雇用劳动者的人数必然不多。这些工厂中从事不同部门工作的所有劳动者,可以轻易地被集合在同一个工厂内,由此,工厂的整个生产过程总能让观察者尽收眼底,并感到井然有序。

与此不同的是,那些重要的大的制造业由于要生产供给多数人需要的大量产品,所以必然需要雇用更多的劳动者。而要将更多工作部门的所有劳动者集合到一个部门或工厂内,便不大可能。这样,这些大制造业分工的真实状况便不易为人发现,甚至会给人一种分工不明确的假象,但事实上,它们的工作部门比小制造业分得更多、更细。

分工带来的一个显而易见的效果就是:但凡采用分工制度的工艺,劳动生产力便会得到相应的增进。这个好处逐渐被工厂主发现,行业分工的现象由此日渐形成。

在分工不明确的时代,一个劳动者常常要肩负整个生产过程;而在分工明确的进步社会,这个生产过程常被分任给其他部门的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因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的这种分工,不仅没有因劳动者人数的增加而增加生产成本,相反,它使相同人数的劳动者完成了比未分工时更大的劳动数量。为什么分工后劳动人数大量增加,劳动效率还提高了呢?简单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日益熟练。

行业、工种的分工,将劳动者固定在一种单纯的操作上,使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日益得到提高。

比如铁匠,让使用铁锤的劳动者去制作铁钉,虽然这两种工作都属于一个行业,但由于工种不同,熟练程度不同,可以肯定,对于这个陌生的工种,这名劳动者一天产出的铁钉绝对不会超过300枚。而且,即使这名劳动者偶尔也制作过铁钉,就算他一天竭尽全力也断然制造不出千枚以上,因为制作铁钉并不是他的主要工作或专业。

制作铁钉,并不是简单的工作,终生以此为业的人,劳动操作才会达到极为熟练的程度,产量自然也很惊人。我曾经看见过几个以制造铁钉为业的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奋力工作一天,甚至能产出多达2000多枚铁钉。这个数量若非亲眼所见,确实令人难以置信,但人的手确实有这么大的本领。

第二,分工使未分工时工种转换过程中浪费的时间得以节省。

分工产生之前,劳动者负责所有工作,往往需要从一个工种换到另一个工种,这时,他们就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来过渡和适应,以便重新进入工作状态。

比如耕种小农田的乡村织工,从纺织机转到农田,从农田转到纺织机,中间肯定需要耗费不少时间。这时你可能会想到,如果将这两种劳动集中到一个地方,转换起来就便捷多了,而且可以节省转换过程中耗费的时间。是的,你说得很对,但我要说的是,这仍然不够。

即使工作地点在同一个地方,但由于工种的差别,劳动者从一种工作转向另一种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转换过程中,他们的精神常处于放松甚至悠闲、偷懒、休息的状态,这势必会在新工作开始时表现为心不在焉,难以很快进入正常、高效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工作产量大打折扣。这点在农村劳动者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农村劳动者一生之中,几乎每天都要从事20种不同的劳动,每半小时就要换一次工作和劳动工具,在转换过程中形成的随意、迟缓、懒散、闲荡等种种习惯,可以说是自然而然养成的,甚至是必然会养成的。这种长久以来的习惯带来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即使在农事非常紧张的时候,他们的工作量也难如人意。

第三,分工的精确加速了有利于简化和缩减劳动的一些机械的发明,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合适的机械能简化和节省劳动,从根本上说,这些合适的机械也是因分工而产生的。

如果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如今用于分工精密的制造业上的机械,大多都是由一线的普通工人发明的。这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人类将所有精力贯注于单一事物上,会比分散到诸多事物上更容易发现达到目标的更简易便捷的方法,分工的结果就促使了这种情况的产生。劳动者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自己精确而单一的工种上,所以,只要工作上还有进一步改良增效的可能,各个工种部门雇用的劳动者便会自发地找到这个类似于捷径的方法,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举个例子。最初蒸汽机工作运行时,需要雇用一个小工来按活塞的升降,不断开闭汽锅与汽筒间的通路。一次,担任这个工作的一个小工因为要和朋友玩,又要使蒸汽机正常运转,便想了一个办法,用一根绳子将开闭通路的舌门的把手系在机械的另一部分上,舌门便不需人力而自行开闭。原为贪玩想出来的方法,就这样成为了蒸汽机的一大改良举措。

普通工人从事最单纯的操作,时间一长便会摸清门道,进而发明一些简化操作、节省劳动的便捷方法,正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但也并不是说,所有劳动机械的发明和改良,都来源于普通劳动者,也有许多出自机械锻造师的技巧,甚至哲学家和思想家的智慧。

在一个治理得当的国家中,社会各个阶层的富裕,包括普及到最底层人民的富裕,归根到底也是分工带来的。

劳动分工使各行各业的产量大幅增加,既能满足从事各种行业的所有劳动者自身的需求,又能使他们得到足够多的产物,用以出卖、交换得到其他所需物品。别人需要的物品,他能充分供给;他自己需要的物品,别人也能充分供给,社会各阶层的全面富裕就是这样实现的。

一个文明而繁荣的国家,它的任何一种日常用品,都凝结着无数人的劳动。的确,一个人也可以完成这些日常用品的生产,但由于分工,每个劳动者只需在其身上投入很少的劳动力,它便可以被生产出来,所以说,参与生产的劳动者人数多得难以计数。

总之,在劳动分工的时代,一切产品都是千万人参与和协作的结晶,没有这无数人的劳动,即使维持最简单的生活日用品的供给,也会成为难题。

链接

亨利·福特的流水线作业方式

亨利·福特(1863年7月30日~1947年4月8日),美国汽车工程师与企业家,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使汽车成为一种大众产品,它不但改革了工业生产方式,而且对现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一些社会理论学家将这一段经济和社会历史称为“福特主义”。

世界上第一条流水装配线出现在1913年4月1日的福特汽车工厂,其想法来自芝加哥食品包装厂用来加工牛排的空中滑轮。早期的流水线上装配的是底盘,很快整车都在流水线上装配了。

流水线的原则是:

按照操作程序安排工人和工具,这样,在走向成品的整个过程中,每个部件都将经过一段尽可能最短的距离;

运用工作传送带或别的传送工具;

运用滑动装配线,将需要装配的零件放在最方便的距离处。

以流程为本、保证流程本身的顺畅和效率是其关健。运用这些原则,工人减少了无谓的思考和停留,把动作的复杂性减少到最低程度,几乎只用一个动作就完成一件事情。

工业化大生产的流水线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曾经,工人装配一台飞轮磁石电机需要20分钟,后来工作被分解成29道工序,装配时间最终降低到5分钟,效率提高了4倍;直到1913年10月,装配一台发动机还要10个小时,半年后用传动装配线降低到6小时。福特公司后来日产量达4千辆,工人还不到5万——如果没有流水线,将不得不雇用20多万人。

借助流水线,亨利·福特的“单一品种、超大规模”战略得以实施。T型车在20年内生产了1500万辆,汽车从五六千美元的“富人专利”变成了几百美元的大众消费品。

分工的起因

分工能生产更多的产品,能使社会各个阶层实现全面富裕,能让国家逐渐走向繁荣富强。但客观地说,分工这一伟大现象的出现,并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而是人类在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贸易这种需求倾向中缓慢而逐渐产生的。

这种倾向是否就是我们人类的本能倾向之一?或者说它是否是人类理性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些都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在此,我要指明的是,这种倾向为人类所共有,亦为人类所特有,在其他所有动物身上都不存在。

以猎犬为例。我们都看到过这样的现象:当猎人的两只猎犬同时追逐一只兔子的时候,它们不需要任何沟通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默契,将兔子赶向自己同伴的方向,然后同伴在关键时候出来拦截,最后两只猎犬前后夹击将兔子抓住。

在这里,猎犬这种协约的达成并不是其交换倾向带来的结果,而是因为在某一特定时刻,两者欲望中的对象达到了偶然的一致。在平时,它们绝不会彼此交换骨头,也不会聪明到这种程度:我有这个,你有那个,我们互相换一下,就各得所需,皆大欢喜了。它们从人或其他动物那里获得食物的惟一方式是,在其面前极尽所能地献媚,博得给予者的欢心。如家狗要得到食物,就会作出种种娇柔的姿态,以唤起主人的注意。

与动物类似,我们人类有时也会对自己的同胞采取这种手段。如果通过正当方法无法让同胞满足自己的意愿,他们就可能采取其他一些不可思议的方法:以卑劣阿谀的言行去谄媚对方,博得他人的欢心和厚意。但这种方法也只能偶然为之,即使你有充足的精力,时间也不会允许,毕竟一个人一生之中,很难博得几个人的好感。

在动物界,动物们一旦从幼年成长到壮年,就能在自然状态下独立谋生,不再需要其他动物的帮助。人类则不同。在文明社会中,每个人随时都需要同胞们的协作和帮助。一个人如果想让他人利于自己,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应尽量使他人相信,这样做对他们亦大有好处,如此,要达到目标就容易得多。

实现人们之间相互的帮助,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交易或交换。交易,即通常所说的买卖。要想与他人成功达成交易,你必须首先提出这样的意见:请将我所要的东西给我吧,这样,你也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食物和饮品不会白白摆在我们的餐桌上,那不是屠夫和酿酒师的恩惠赠予,他们将这些给予我们,是为了换走钱财或其他东西,总之,他们有利可图。

这时,你也许会想到社会上有一种人脱离了交换——乞丐。是的,乞丐看起来的确总是无偿接受别人的恩惠,而从未曾给予,因此交换便无从谈起。其实,再深入探究一下,交换仍然是存在的。社会上的所有人不可能每时每刻去赠予乞丐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乞丐大部分的临时需要同普通人一样,还是要通过交换和买卖来满足。例如,他会把一个人给他的金钱拿去购买充饥的食物,把另一个人给他的旧衣服拿去交换更合身的衣服或是别的什么东西。

至此,问题的答案就很容易理解了。为什么分工是由人类相互交换的倾向而产生?因为人类生性需要相互帮助,而大部分帮助又是通过契约、交换和买卖来取得的,维系交换和买卖又需要充足的产量作保障,而充足的产量又势必要求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分工便势在所趋地萌发了。

举个具体的例子。在以狩猎或游牧为生的民族中,弓箭是人们生存的必备工具之一。所以这些民族中,必然会有善于制造弓箭的匠师,以自己制成的箭矢或劲弓去与别人交换,得到自己需要的物品,如家畜、兽肉、兽皮等。很快他就会发现,与其自己亲自到野外去捕猎,不如直接用自己制造出来的弓箭与猎人交换,这样不仅容易得多,也会得到更多。毕竟,他最为擅长的是弓箭制造,就像猎人擅长打猎一样。所以,这些武器锻造者们,逐渐以弓箭制造作为他们谋生的主业。

又比如,这些民族中有一些人善于建造茅草房,所以,他们常常被请去建造房屋,得到的补偿就是家畜、兽肉等。于是,这些人也会很快发现,自己专门从事这一工作以换取生活必需品,对自己来说更为轻松,所以,他们也逐渐成为专业的房屋建造师。

同样道理,其他的铁匠、皮革制造者等,都是这样产生的。

一些人的劳动生产物剩余部分,也能够换得自己需要的物品。人们不必担心自己的剩余生产物无人需要,它总能换回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便在某种程度上直接鼓励了人们各自安心于某一种特定的工作,使他们在这些自己擅长的工作上,充分发挥自己优于常人的智慧和才能。

人们分别以不同的技能来从事不同的业务,并不是说他们在天赋上有多大的差异。他们之所以具备从事各种业务的不同能力,与其说是分工产生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带来的结果。

很明显,一个做学问的哲学家和一个街上的挑夫,这两者差异的形成并不是因为天性,而是由不同的习惯、环境、教育造成的。他们初生下来的时候,彼此所特有的人类天性极为相似,即使是他们的亲生父母,也无法看出两者有什么显著的差别。但之后不久,随着环境、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他们走向了不同的职业岗位,于是,这种差异就开始变得明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

可以想象,拥有如此巨大差异的人群要实现在社会上的彼此共存,没有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互相贸易的倾向,每个人都必须独自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物品,那是绝不可能的,恐怕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维持;人们因分工而产生的彼此之间的差异,也绝不可能存在。

同类推荐
  • 创业案例集

    创业案例集

    本书收集了23个案例,其中包括江苏诚信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创业纪实、红宝丽集团创业之路、南京固柏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的成长之路、泰兴市航联电连接器厂创业之路等。
  • 项目融资(工程管理)

    项目融资(工程管理)

    本教材介绍了项目融资的运作程序与框架结构、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结构、资金结构、融资模式、融资风险的识别与评价、风险控制与规避、担保、保险、项目融资的法律体系与文件等内容。
  •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新世纪,中国社会意义最大的、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分层趋势的发展和深化。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前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成分在中国已经具备,凡是现代化国家所具备的社会阶层,都已经在中国出现,只是各个阶层规模有大小区别而已。
  • 中小企业28种激励误区

    中小企业28种激励误区

    激励发展到今天,已然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战略性课题。对于各级主管来说,如果企业不能让一位员工为企业更好地工作,那企业可以找其他人来取代他;但如果企业不能让大多数员工甚至新招售货员更好地工作,那企业就必须激励他们。在保健因素实施成本越来越昂贵的今天,不妨尝试本书中激励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您会发现——原来激励员工也可以这样做。
热门推荐
  • 魔尊传奇之死神令

    魔尊传奇之死神令

    二十年前,一代魔尊与疯尊决战凌天峰,正负双尊一去不复返。二十年后,魔尊传人谢天淳,为了查明当年事情真相,孤身闯江湖。从此展开一段段扑朔迷离的故事......是侠非侠,是魔非魔,似正却邪,似邪却正,多少世事总让人看不透!
  • 协议新娘老婆休想逃

    协议新娘老婆休想逃

    一张结婚协议,从此将他俩绑在了一起。但是,对她来说,这场婚约不过是一场交易,只因他们都需要一个结婚对象。对他来说,这场婚约是意外之喜,只要能拥有她,哪怕是假结婚,他也愿意。他喜欢她,而她却不知他的心意。他将她宠上了天,而她却一心要逃离他。他在心里起誓,这次,你休想逃。
  • 倾城废材小姐:倾世狂妃

    倾城废材小姐:倾世狂妃

    雨,不知谁心落,不知谁心碎。夜铭一声,女子悠悠的在冰冷的地面上爬了起来。雨,冲刷了血水,刻下了印记。孰能知?二世的轮回,一次次痛于心铭的印记,早已无法卸去。孰能知?绝世的容颜上,烙下的是爱恨的鞭痕,早已痛彻心扉。孰能知?魅人的双眸中,早已不是天真的眸神,而是悔恨和痛。
  • 尊神传

    尊神传

    前世在尊神界数万年前的至强战斗因为心中的黑暗而落败,失败的他堕落到了人界转生成了一个废物学生,机缘巧合下碰到了可以化身为剑的少女,并在人界至尊力量的帮助下来到了尊神界,一步步纠正自己以前的错误道路,一步步成为最强,兄弟红颜知己伴随左右,为完成前世未完成的遗憾走上最强之路.......(兄弟你想开后宫?)
  • 武道天域

    武道天域

    大荒少年,妹妹被人带走,为了找回妹妹,而追寻武道天域,踏上武道之极!
  • 至尊绝宠:慵懒千金太狂傲

    至尊绝宠:慵懒千金太狂傲

    说起京都的风云人物,必然会被提起的就是落氏大小姐,身世样貌皆上等也就算了,实力也不容小觑,总裁少校身份两手抓,身后还跟着个军少时时把人宠在心尖上!某军少闻此,不屑一顾:他家老婆那么软萌懂事,贤惠大方,哪有传闻那么可怕?想着看了看旁边窝在沙发吃着他刚切好的水果的某女,抬步走进厨房,嗯,该做晚饭了,不然他家老婆该饿了……[总之这是一个忠犬军少在妻奴路上一去不回头的暖宠故事]
  • TFBOYS之遇见你只是一瞬间

    TFBOYS之遇见你只是一瞬间

    三小只和女主的唯美故事。遇见你只是一瞬间,爱上你却是一辈子!
  • 天尊圣位

    天尊圣位

    李天是圣者大陆一个豪门少爷,为人极为护短,因为得到外公的家传玉佩,却没想到因为这块玉佩给变了李天的一生,从此一生只有在无限的杀戮中成长起来。征战修真界,战仙界,闯魔界、佛界,斗妖界,探冥界,收异界,最后带着一群兄弟杀上神界……
  • 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

    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长生河中长生女

    长生河中长生女

    长生女亦长鸢,“夙大哥,或许我们注定是无缘了……”长鸢眺望着远处的山川河流,眼角流下一颗晶莹剔透的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