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0900000012

第12章 谬种的泛滥——对“纪实文学”的追问

如今,有一种被称为“纪实文学”的文学作品十分的风行,似乎也很受读者的欢迎。“纪实文学”是一个新的概念,怎么理解它?怎么运用它?看来都有认真研究的必要。在我看来,“纪实文学”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文学概念,它之所以能作为一个文学的概念而为作家和读者运用和接受,完全是因为一种不正常的创作环境而导致的结果。

文学创作中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建立在虚构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像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电影等题材的创作大多都属于这种虚构的艺术创作。二一种是完全写实的文学创作,像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等就属于这种完全写实的文学创作。在这两种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在某一篇作品中或许会出现交错现象,如一篇散文,就可能是完全的真实记述;某一台戏剧也可能是完全的生活纪实。但是,在总体上虚构和写实是不能混淆的。而“纪实文学”的作者和编辑者们恰恰是要在虚构和写实这种完全对立的矛盾中寻找统一,制造统一。因此,它只能是一种有着明显矛盾的牵强组合,最后归为一种明显不科学的概念。

“纪实文学”既然是一种有着明显不科学性的概念,它为什么又能够存在而又为人们所接受呢?要说明这个问题,就必须对这个概念之所以产生的过程作出必要的分析。“纪实文学”的概念是伴随着报告文学的发展而滋生出的一个概念。我们知道,报告文学是以其真实性、现实性和文学性为其美学特征的一种文学体裁。而真实性的作用,在报告文学中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它是报告文学的生命。正是因为真实性的存在,报告文学的独立文体才得以建立,也才把自己与其他体裁的文学品种清楚地区别开来。报告文学的真实是一种新闻的真实,也就是说,是一种事实的真实。这种真实是十分具体的,容不得有一点点的虚构成分。在报告文学作品中,一旦露出了虚假的痕迹,那么,作家的一切劳动都将白费。正是因为如此,报告文学对于社会生活的参与和影响才是十分直接具体的。一位作家,一旦着手于进行报告文学的创作,他就必须要接受报告文学真实性的考验。读者也会带着真实性的这把尺子来要求和衡量每一篇报告文学。所以,在报告文学创作中,要实现真实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作家必须下大力量进行细致的采访工作,必须对自己所使用的每一个材料负责。只有这样,再加上现实性、文学性的密切配合,报告文学作品才能以其无可争议的特殊性发挥它独到的作用。

然而,愈是不易得到的东西愈加宝贵。真实性就是报告文学创作中往往不易得到的东西,所以,它是报告文学中最宝贵的内容。报告文学的成败,在不少的时候都是在真实性的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因为生活中虚假的东西太多,所以,真实在今天对读者有着很大的诱惑力。这既是报告文学得以迅速发展的因素所在,也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许多人看到了真实的诱惑力量,希望借助它赢得读者的欢迎。但是又不愿为实现真实性付出更多的努力,以负责的态度来承担真实的责任。这样就有了所谓的“报告小说”、“纪实小说”和“纪实文学”等一些概念的出现。也许是因为“报告小说”和“纪实小说”的概念过于把虚构与真实的矛盾表现得直露,初一提出,就得到了人们的坚决反对,很快就消失了。而“纪实文学”这个概念就显得隐晦一些,它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所以就慢慢的流传开来了。据一些认可了“纪实文学”的人的解释,“纪实文学”是这样的一种文学形态:它的基本内容是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之上的。但是,作家为了能够在创作中取得一定的自由,所以就在作品的某些不关主旨、无关紧要的地方进行了适当的加工或虚构。这一切都是为了创作时的方便和作品艺术性的加强。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纪实文学”的主要内容应该是真实的,但是,为了避免作品发表之后有人因为细小的失实而找麻烦,甚至告状,所以,作者在适当的改变事实中的人名和虚化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可以理解和允许的。从这些解释来看,似乎都能言之成理。其实,这种种解释是不能真正说得通畅,完全令人信服的。从这两种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到,需要“纪实文学”的根本原因,是作家为了摆脱真实给自己造成的束缚,是怕因为不慎带来的失实给自己造成被动和麻烦。以此看来,“纪实文学”之所以要把真实和虚构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强行的统一起来,完全不是为了去建立和构造一种全新的文体,而是为了寻找一种自由创作的途径,在人为的躲避对真实应当承担的责任。为了以真实性来诱惑读者,却又不愿受真实的约束,承担真实的责任,这正是“纪实文学”创作所要得到的和排除的内容所在。这一切都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纪实文学”的出现,完全是一种狡黠的智慧和软弱的行为结合之后而出现的一个怪异的文学现象。“纪实文学”没有一种严格分明的文体标准,在真实和虚构之间,它是含糊不清的。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取巧的创作操作方式,难以支撑一种文体的实现。

模糊了真实和虚构的界限,也就失去了真实和虚构各自所可能有的力量。这是因为,真实能以其直接的存在影响读者;虚构可以升华为艺术来感染人。而“纪实文学”同时失去了真实与虚构的双方。因此,在读者无法区分一篇“纪实文学”是纪实还是虚构的时候,或者分不清作者到底在多大的程度上纪实,在多大程度上虚构的时候,这篇作品是没有力量的。不敢面对真实,向真实负责的人,可能是一个创作缺乏严肃认真态度和性格软弱的人。为了以真实吸引读者又不想承担失实的责任的人,可能是一个缺乏艺术创造性的人。真实是严酷的,但它是有力量的。虚构是容易的,可它需要才能。

“纪实文学”企图摆脱一些负担,然而,恰恰因为它自身包涵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内容已经造成了许多的麻烦。有不少的麻烦在发生之后,因为虚实兼有是很难说得清楚的,几乎就是一笔糊涂账。每当这时,人们才感到事先分清真实和虚构的重要。其实,一切的艺术都是建立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之上的。不过,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要求的真实是一种事实的真实;小说、戏剧等要求的是一种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艺术的真实罢了。这两种真实有联系,但是又有着非常严格的区别,不能轻易的、人为的混淆在一起。艺术的真实是作家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提炼加工想象虚构之后实现的一种真实,它是虚构的产物。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形象,大家都认为非常的真实,可是,生活中并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艺术的真实性是不能等同于事实的真实的。同样,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尽管其中有不少先生的真实生活经历,也时常被人们用来研究作者的资料,但是,《故乡》毕竟还是小说。人们是不能将其与先生的生活经历完全的等同的。若是以以上有些人的看法,那么,不光是鲁迅的《故乡》可以标为“纪实文学”,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巴金的《家》、《春》、《秋》等等作品都可以标为“纪实文学”了。若果真这样,那不是让人感到太滑稽了吗?

“纪实文学”是一个完全不科学的概念。它纪实时达不到完全真实的程度,虚构也达不到自由艺术的程度。所以,它是一个让人无法把握的对象。为了文学的纯洁和生活的稳定,还是让我们回到完全的真实和虚构上来吧!

1996年10月26日

同类推荐
  • 轻松故事,轻松读

    轻松故事,轻松读

    每天“朝九晚五”,忙忙碌碌,许多人很久没有放松,甚至很久没有甜美的笑容!《轻松故事,轻松读》一书提醒你,忙碌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松弛自己,会工作还要会休息。
  • 珠江,东方的觉醒

    珠江,东方的觉醒

    以珠江三角洲作为艺术焦点,按照历史时序,全景式地追溯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作品所叙写的,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直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对这样富于历史意蕴的大题材,要求作者有开阔的视野和历史眼光,要求作品配以大的结构框架来容纳和消化极其丰富的内容。而这一方面,正是作者所长。面对“百年鸟瞰,卅载观照”,作者以时间流程为经线,以人物活动为纬线,勾勒、交织出一幅中华民族舍死忘生、百折不挠地求生存求发展的百年历史画卷。
  • 季羡林美文60篇

    季羡林美文60篇

    《季羡林美文60篇》是专为广大喜爱季老散文的读者们编选的选本。季老的散文具有鲜明的学者散文特质,兼具学者特有的理性思考和对当下现实问题的观照与反思,同时又不乏散文的灵动与语言文字的优美。与以往季老的散文选本有所不同,《季羡林美文60篇》根据季老散文题材的特点,对不同题材进行分类,以便读者朋友们更好地鉴赏与学习。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

    本书拟分上下两册,上册是有关中国现代小说的精选,下册是有关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戏剧戏曲和电影脚本的精选。书中有一些作品是在类似作品选中初次选录,比如近代言情小说,现代戏曲,现代电影剧本等,这些作品的选录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学术发展的新进程,增强了本书的时代感,另一方面也在细微处透露了编选者的学术追求。
  • 宋词是一朵情花2

    宋词是一朵情花2

    最经典的宋词读本,最唯美的诗词解读。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严谨,唯美,更动人。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今人爱宋词,爱情花,是因为她包罗万象,又于万象中生出种种聚散无常。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
热门推荐
  • 天赋暴走

    天赋暴走

    葬掉乔丹的神,葬掉科比的偏执,葬掉艾弗森的狂。
  • 特战奇缘

    特战奇缘

    他说过:唯有他彻底消亡,终要呵护身边的她们!但在最后,亲手结束她们生命的人却是他!身后的一双翅膀带给他非凡人生,给他力量。也是身后的这一双翅膀,将他带入无底深渊,亲手铸下无法挽回的悔恨!
  • 我的美女徒弟

    我的美女徒弟

    无敌衰哥李师,是一家家纺公司的设计师。意外收到一位‘丑女’做徒弟林天涯,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是香港第一富豪的女儿,不但身怀绝技,而且是艳丽天下的第一美女。
  • 龙极纹身

    龙极纹身

    天地人,你我他,混沌为晴空阴雨,也无所谓时空交错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放歌千万里!全新的修真设定,浪漫的仙侠奇情奇异的金面少年,神秘的龙极纹身少年心事当拿云,让龙极纹身带着我们一起进入,少年拿云的成长历程……
  • 伤寒审证表

    伤寒审证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距离不远

    距离不远

    我的家乡在清幽阴冷的幽镇是个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很平静进行着,但是在每一次平静的日常下,都将会指引出一条通往毁灭的道路。明明距离不远,可是我看不清你们的脸
  • 帝宫欢之步步为凰

    帝宫欢之步步为凰

    她,国色天香,她,从小心有所属,却被选入宫中,宫中那些明争暗斗,让她从一位单纯的小女孩变成会玩心计的女人。竟然上天夺走了她的真爱,至少对她有一些眷顾吧,为何连她的两个孩子都要夺走呢?为何在她最狼狈,最恶心的时候,让她的真爱出现呢?为何让多个男人对她产生情愫呢?为了复仇她从新回到深宫中,以另一个身份活着,放弃了那些为了她可以牺牲性命的男子,这一切都值得么?她不知道…….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很多时候,亦庄亦谐、精辟生动的小故事往往比大道理更能打动人。思路决定出路,这些对管理者和普通人都富有启发意义的管理寓言将给我 们一些有益的启发。为了便于阅读,我们对这些寓言的寓义进行了适当的 阐述,尽量做到既不影响读者对寓言原文的独立思考,又能引导读者一步 步地深思其中的道理,力求让每一篇寓言都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影响。
  • 新史学讲演录

    新史学讲演录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历史研究的观念和手段却与日俱进。本书据著者近年在北京大学等校的讲演写成,阐述并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史研究的种种趋新的倾向:一、突破“大写历史”的理念和以民族国家为历史研究中心的方式;二、注重以往史家所忽略的“边缘”层面,提倡“自下而上”的新文化史的研究;三、倡导“记忆研究”,将普通人对过去的口述回忆纳入历史研究;四、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尝试全球史的写作,以求在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拾、重建史家叙述历史演变、诠释历史走向的传统。
  • 女尊男卑:再生缘

    女尊男卑:再生缘

    因捉奸选择逃避,她穿成了一个胎儿。忘记前尘往事!十几年后,她奉命与其他国家的皇子和亲,在洞房花烛夜的晚上,她揭开了红盖头。听到的却是,“老婆是你吗?”就在此时,她记起了前世的一切……“沈闰生,你永远不知道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在空荡的大房里,从晚上9点等到5点是什么样的滋味?等你尝了我以前受过的苦,然后你自己再看看,你还有没有脸叫我原谅你!”(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