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6700000007

第7章 破碎的时间之声(5)

《沉寂的星球》是系列小说的第一部。故事的主人公剑桥大学语言学博士兰塞姆被一个笃信科学能够征服世界的疯狂科学家韦斯顿和校友狄凡绑架,他被带上一艘宇宙飞船,奔向火星。之所以捕捉兰塞姆,本来是想用他作为牺牲品,进献给火星国王。在获得对方信任之后,韦斯顿和朋友希望占领火星,并夺取价值连城的宝物“太阳之血”。凭借强大的语言能力,精通古太阳系语的兰塞姆在新的星球化险为夷。他跟火星上的各类种族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无论是与智商很高的贺瑙,还是智力低下的动物,他都有接触。他发现贺瑙也分成两类,从事诗歌、捕鱼和种地的称为“贺洛斯”,看起来是高级种族,而从事挖掘、雕刻和手工的是“皮特里奇”,可能是低级种族。但人际阶层的差异在这里并不重要,因为在这个古老的星球上,有形与无形的神灵跟人混合在一起生活。但神灵也是分类的。一些神灵遵从天地间的最高统治者马莱蒂,另一些则走火入魔,做着种种毁灭的勾当。也正是由于神灵的存在,在火星上的物种也可以知道太阳系其他星球上发生的故事,而地球上的情况在这里早已尽人皆知。在破解了个体的危机之后,兰塞姆跟整个太阳系和宇宙最大的上主之间建立了默契关系,他决定要用自己的独立思考面对未来,不受撒旦类神灵的诱惑。如布莱勒所言,《沉寂的星球》的主旨,其实是通过探索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对神见证才是宇宙的本质。

小说《皮尔兰德拉星》是兰塞姆的第二次太空历险。这一次,他收到来自马莱蒂的召唤到达金星访问。金星上海洋缭绕,浪涛颠簸会把岛屿不断拼接后再冲散,每一个时刻大地都在改变模样。除了波动之外,这个显得相当原始和美好,陆地上鲜花灿烂,氤氲芬芳。小说的人物非常简单,多数情况下只有兰塞姆和一个总在询问是否“更老”的绿夫人。但他们之间的种种对话,引发了兰塞姆的思考。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曾经在第一部中绑架过兰塞姆的疯狂科学家韦斯顿再度出现。这一次,他的水平在撒旦的控制下也有所提高,因为他竟然也会说古太阳系语,能跟绿夫人之间深入交谈。谈话中,韦斯顿为魔鬼附身,不断怂恿绿夫人要走出金星伊甸园般的世界。例如,他教导绿夫人获得对裸体的羞愧感,并建议她用衣服遮挡自己。他还把一系列地球人的陈腐道德灌输到绿夫人心中。为了迎合对方关于变老的种种设想,他告知对方更多智慧就能改变现在的状况。兰塞姆对韦斯顿这种破坏女王单纯美好伊甸园生活的作为非常愤慨,他跟韦斯顿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终,无论从精神上还是从肉体上,他都打败了对方。有人评论说,第二部的内涵其实是使金星逃出了地球上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所带去的命运,因为绿夫人最终也没有被撒旦类的神灵所诱惑,保持了像耶稣一样的纯真。

《黑暗之劫》是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小说完全改变了前两部作品的太空探险的科幻外壳,进入了一种奇幻境地。小说的故事完全发生在地球。故事以英国“国家研究院”怎样征用大学并从中吸收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从事科研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知识创新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与资源抢夺。随着小说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这个表面上装饰着唯物主义科学精神的研究院,内里却在做着许多神秘的非科学研究。主人公之一的马克是个机会主义者,他从高校跳槽到研究院,加入了不良组织。而跟他处于矛盾和婚姻危机中的妻子珍,她本人有着独特的梦中预测功能,也恰恰是两人之间不良婚姻导致的距离,使她没有投入到那些已经被邪恶势力所暗中支持的古怪研究,而是投入到光明力量的一边。此时此刻,地球处于危机之中。因为宇宙中的邪恶力量纠集在一起,准备跟正义和光明的一边展开一场搏斗。被撒旦类的神所控制的研究院,正准备复活沉睡了千年的古代巫师梅林,而他们所控制的所谓“社会改革家”,一群为自己牟利的所谓专家,已经在欧洲占据了领导地位。如果你觉得《黑暗之劫》的开始已经将一个科幻系列转化为奇幻与科幻的混融,可是,作品仍然围绕知识探索的群体和个体展开。就在邪恶者与科学家结盟,力图颠覆自由与光明的时候,在前两部作品中受到历练、且跟马莱蒂建立了稳定联系的兰塞姆出场,在地球上他已经被尊崇为抵抗黑暗群体的导师。在他的组织和协助下,珍和其他一些志同道合者一起,调集了来自宇宙的各种伟大的神灵,抢先一步复活了梅林并取得了他的信任。小说的结尾是,兰塞姆等人在古代巫师的协助下,击败了邪恶势力在地球上的毁灭阴谋。

阅读“空间三部曲”,即便对我这个多年来从事科幻研究的人,也不免产生疑问:这是科幻小说吗?科幻小说能讨论神学吗?如果不是传播科学知识、指引科技未来,科幻小说至少也应该思考科学局限、警世未来灾难吧?难道科幻小说不应该弘扬科学打败宗教,击倒神学对思想的束缚,洁净了唯物主义的世界?所有这些想法,恰恰是一个深入探索科幻文学概念、讨论阅读对公众价值的好机会。

其实,有关科幻文学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学术领域和大众心目中一直没有统一的答案。20世纪70年代之后,加拿大学者达科·苏恩文的观点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苏恩文依据俄国形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推导指出,科幻小说是一种包含着疏离、认知和创新三个特性的文学作品。所谓疏离,指科幻的描述和思考常常跟现实生活和日常性的状态有所不同,是陌生化的。所谓认知,指的是科幻通常提供一些认知资源或路径,引导读者去思索。而创新,则指科幻小说必须以人类的文化和文明为参照,做出自己的全新选择。在多年的研究中,笔者也发现,科幻小说其实是围绕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所进行的一些“外周”思考,这些思考有别于科学活动的核心和主流,常常对核心和主流思想提出质疑、询问,并用独特的实验性和愿景拓展夸大现实的一些侧面,直到颠覆已有的知识体系。如果站在这些近年来科幻领域所获得的学术进展,就可以发现,在这样的理论域的关照下,科幻文学其实有着极其广大的空间。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科学的奴仆,而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一种思考作品,它通过激发人们的新思想和新情感,去解构当前和建构未来。即便是采用一种幻想文学的外壳,其内涵仍然是今日的复杂现实。

用上述理论观察文学的各个领域,会发现人类所创作的科幻小说其实比原先所想象的要多很多。也恰恰是在这种理论观点的关照下,“空间三部曲”才被纳入到科幻跟奇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交接地带。没人怀疑三部曲是幻想文学,而且其中跟科学息息相关。想象出的火星、金星和地球的世界,有趣的古太阳系语,飞跃空间的火箭飞船和可降解飞船,各个行星上琳琅满目的生命形式,所有这些,都展现出三部曲的科幻奇幻交织样态。作者将太阳系的生物分成不同层次,高层次的具有更广泛的感知与思考,也能预知和控制现在与未来,低层次者则只能感觉和接触当下身边的环境。在高层次与低层次生命之间,还存在着进化。所有这些都证明,作品确实是跟科学有关、且疏离于当代知识和现实主流的作品。

但是,有仅仅跟现实的疏离、仅仅跟科学相关还不能算是科幻作品,小说中是否存在着认知通路或认知资源呢?它是否给我们许多思考世界、了解世界的新路径呢?它是否会依据逻辑推理,从而发现信赖的知识呢?

对这个问题应该是见仁见智的。从一个方面看,回答是否定的。小说中的思考、逻辑和推理常常只针对人的信仰和生活态度,缺乏科学所面对的那种客观现实性。而且,讨论所依据的背景知识多数建立在神学基础上。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又不得不让我重新感叹作者对我本人对宗教看法的改变。因为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没有像庸俗宗教论者那样,把神学观念强行灌输入读者的大脑,更不要求读者放弃自身的思考自由去恪守某些信条,恰恰相反,作者通过一次次辨析和谈话,感悟和领会,让读者自身感觉出在小说所创造的世界中,信仰确实具有巨大的力量。而当小说中稳健地提出亚当夏娃不吃禁果这一颇为具有创新性的想法之后,我几乎可以把它纳入到一个另类科幻小说的范畴之中。

“空间三部曲”就是这样行走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科学和神学的交互作用的空间之中,它让我们用不同于当前的观点去认识世界,思考世界。换言之,它比20世纪60年代英国新浪潮作家更早地在科幻小说中引入了软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内容,是对科幻小说的一种革新尝试。

作为刘易斯的一部重要创作,“空间三部曲”也展示了作家心灵自我拯救与治疗的过程。更反映出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与工作状况。C·S·刘易斯1898年11月生于北爱尔兰。童年时代,母亲的突然去世使他不但失去了对神之万能的信仰,还让他过上了被放逐的生活。他被送到英国多个寄宿学校读书。流离辗转的过程中,他体会到了失去安全的从天堂跌落之感。为此,他将在未来的生活中,通过自己所能获得的种种特权或名誉进行补偿。

由于不放弃自己的艰苦努力,刘易斯的早期教育相当成功。他的学业开始蒸蒸日上,一些老师认为他很有天赋。激励起到了积极作用,他最终进入英国顶尖大学从事语言学学习并最终成为了着名的语言学教授。

在牛津和剑桥两个大学的教学科研生活,几乎占用了刘易斯的整整一生。在那里,他跟未来的好友与合作者托尔金相识且交往多年。他们共同参加淡墨社的活动,畅谈思想,宣读作品,相互建议和改进创作。是托尔金等人让刘易斯再度找回了对神的信仰,也正是因此,刘易斯将《空间三部曲》中的兰塞姆博士直接写成了他眼中的托尔金教授,并尊称之为导师。

由于两人都从事语言和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因此对许多民间故事特别熟悉。这为两人卷入奇幻和科幻创作奠定了基础。在“空间三部曲”中,不但主人公是语言学家,精通古太阳系语言并能很快在另一星球上学习他者的言语,还在许多部分展现了语言学所能解决的问题的魅力。考虑到在那个时代正发生着社会学研究的所谓“语言学转向”,托尔金和刘易斯的这些作品确实传达了一种未来发展的先声信息。

当然,作为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作家,刘易斯清楚地看到了学术界帮派林立,沟壑纵横,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但有学术观点造成的裂痕,更有时代、社会、家庭的碎裂所造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两次世界大战他要么短暂地参加过,要么在旁边观察过。这使他这个希望和平美好幸福充满世界的人,更加忧心忡忡。但是,毕竟是象牙之塔中生存太久,刘易斯的小说也只能通过壁橱逃离现实,或者,像“空间三部曲”中的主人公借助外部的神力抵抗黑暗,不过,他对操纵者的那种反抗精神一直贯穿在作品之中,即便是在讨论主和神的问题时,也保持着人的自由。

从科幻文学的意识形态角度观察,“空间三部曲”对科学和科学家本身有许多特殊的看法。他借助主人公的口谈到,作为工具的科学技术本身力量有限,掌握和使用的方法才是重要的。此外,他还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行过系统的讨论。在他看来,唯物主义虽然导致了科学的发展,但可能会造成人类对世界的绝望,这种绝望的感觉并不容易被新的科技成果所消除。在这个意义上说,他是首先直接提出了反对科学无度发展的科幻作家中的一个。处于自身的意识形态和个人体验,他的小说展示了唯心主义作为唯物主义补充或相互融汇作用于人类生活的价值。而小说对科学家和科学机构的反思与批判,则应该参照英国当时的状况进行分析与解读。至少,在刘易斯的眼中,科学家可以分成疯狂的和正常的。疯狂科学家的举动不但危害人类,甚至危害宇宙的健康,而科学机构的作为也存在着好坏之分。

对于一个从事科幻研究的教师,我感觉“空间三部曲”是科幻领域中一个独特的作品。正因为它踩在科幻、奇幻、神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等多个范畴的有效边界,才最具有阅读和讨论价值。

在笔者的阅读过程中,也发现了作品中的一些缺点。例如,在跨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边疆方面,作者的手法还不够圆融和自然,常常有生硬感。主人公采用科技向天使行贿的情节,也令人感到滑稽。作者对女性的认识也值得认真考察。有证据表明,作家在与女性关系上曾经存在一些障碍,这也许就是他把国家研究院的女警察写成一个强壮的、肌肉发达的、有性虐待和同性恋倾向的人的原因。还有,由于太注重宗教主题,许多段落显得说教味道太浓,对这个问题没有热情的读者恐怕难于阅读。此外,在第三部全集的结尾,在完成了光明和黑暗战争之后作者回到基本的世俗婚姻,也感到有些平庸和不尽兴。而作者预言说20世纪还将出现16场世界大战,也被事实证明是子虚乌有。但这是否因为刘易斯这样的作家不断警告人类的结果呢?

但是,所有这些,都是从技术角度的分析。笔者认为,“空间三部曲”是继承了玛丽·雪莱、H·G·威尔斯批判现实传统,真正把科学家当成主角来认真创作的严肃的幻想文学作品。难怪乔治·奥维尔在阅读了这部作品后感叹说,在文学和思想领域,“科学家登场了”!

同类推荐
  • 中国青少年知识文库(B卷)

    中国青少年知识文库(B卷)

    本书是为青少年精心制作的最高雅、最珍贵的礼物,是他们认识世界, 了解世界的窗口。这里有着道不尽的趣味。青少年朋友们,你想知道童话中 的“美人鱼”真的存在吗?你对突如其来的“非典”了解多少?“禽流感”是 怎样传染给人类的呢?你知道足球场上10号为什么备受青睐吗?为什么天空中 会同时出现几个太阳……快来这一里吧,睁开求知的眼,升起远航的帆,来 看看这些你想知道的答案吧!
  • 破译神奇飞碟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神奇飞碟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飞碟之谜》讲述的是揭秘外星人飞碟内的神奇之谜。
  • 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本书以专题形式分别探讨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古代、近现代历史地理学思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研究意义,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体系,黑格尔地理环境理论的辩证分析,历史社会地理学与区域社会史的若干理论等。
  • 还原真实的自然

    还原真实的自然

    本书介绍了冰雹的形成和危害、雾是由水汽凝结而成、雪花的尺寸、下雪天特别安静的原因、神奇的地光、地震海啸的危害等内容。
  • 必知的航天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知的航天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热门推荐
  • 不抱怨不生气不失控

    不抱怨不生气不失控

    成功,因宽容和积极而充满机遇;失败,因抱怨和消极而困难重重。优秀的人,都是不抱怨的人。心若改变,情绪就会改变;情绪变了,行为就会变:行为变了,习惯就会变;习惯变了,性格跟着变。性格决定命运,情绪左右人生。人的一生,最大的陷阱并不是缺少机会,或是资历浅薄,而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如果你想掌控自己的命运,请先掌控自己的情绪!
  • 独宠N加1:高冷小姐戏美男

    独宠N加1:高冷小姐戏美男

    绝爱三部曲,第一部当她遇见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傲娇的她,遇见爱情之后,又该如何三个男生,如果是你,又该如何选择。一个冷酷,却唯独对你温柔细语,绝对不允许你受一点伤害,他叫金辰朔一个从开始到现在,在你遇见困难始终在你身边,贴心的照顾你,他叫沐允熙。一个从开始对你很坏,很讨厌你,后来却愿意为你奋不顾身,做什么都可以。他叫夜雨洛。三个美男,三段爱情,最终,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喜欢《校花大作战》的朋友们,加作者QQ:328595466,群:316127046,敲门砖是书中角色名,加群或加QQ者,会送上小剧透哦~
  • 白痴(超值金版)

    白痴(超值金版)

    《白痴》问世之后在引起轰动和赞誉的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批评。许多左翼的“进步”文学家、评论家纷纷指责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社会主义的反对,指责他以宗教的精神鸦片毒害人民,宣扬放弃反抗、放弃革命,宣扬忍耐和顺从。他们尤其不能容忍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虚无主义、自我矛盾的世界观,和他对于人的毫无信心的悲观立场。他们需要和欣赏的是拉赫美托夫那样的“坚贞不屈和充满毅力的职业革命家”。革命领袖列宁的激烈批评:“对最拙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拙劣的模仿”,更是从社会主义革命的意识形态立场上清算了作家。
  • 剑逐九天

    剑逐九天

    战龙大陆,风云再起。谁能代表正义,光明,审判邪恶?且看茫茫幻界,是谁最终傲视群雄!
  • 改变千万人生的一堂课

    改变千万人生的一堂课

    本书是马登励志教育系列图书之一,在马登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列举了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典案例,剖析他们成长道路上失败和成功的原因,从个人素质、生活习惯、生存环境、生活观念等方面探讨了一个人成功所要具备的素质,并教会年轻人如何获得在实际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怎样在各自的领域中缔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成就不凡的人生。
  • 中华成语故事(第六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六卷)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成语故事是汉语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其精练、形象,极富表现力,有着历史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厚积淀。每个历史成语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实的历史史实,它反映了政治、军事、文化、民间风尚、道德及理想。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历史成语故事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高超的智慧和历久弥新的语言文字。
  • 天谕之成长史

    天谕之成长史

    从6.19天谕公测第一次注册账号。用此记录我的天谕成长史,是登顶还是扑街,这里有你和我的精彩。《天谕》
  • 夜界CEO:迷糊宝贝

    夜界CEO:迷糊宝贝

    她,天真活泼,被家人过度保护的如一朵洁白的小花。迷糊认错门牌号,撞上了如“王”般的他。大灰狼看到小白兔怎能不变色?相知、相爱、却因难相守而相离。还好迷糊的她生了个聪明的儿子会找爹,把爹牵回她身旁。
  • 帝王书,妃卿莫属

    帝王书,妃卿莫属

    自她踏入西沧后宫的那一刻起,她就是一个最为传奇的存在,茶余饭后,事经多年,总还有人侃侃而谈。那年,她毒害皇帝宠妃,重臣之女,众臣上奏诛之,皇帝一人力排众议,保她性命,当真用情至深。那年,皇帝为天下祈福,百官面前,下跪叩头,虔诚至极,世人皆赞皇帝仁君天下,爱民如子。殊不知,他只是为了换取一个,救她的机会。她一直以为,她不过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却不知道,她这颗棋子不是被放在手心,而是早被那人藏在了心尖。这场骗局中,他是她唯一的暖色,纵然如飞蛾扑火般危险,她依旧想要靠近,哪怕遍体鳞伤。……他一向果敢狠绝,从不犹豫,却次次对她心软。用她做饵,当她棋子,却又忍不住暗地护她周全,给她温暖。他默许,她总是毫不客气唤他的名字;他默许,自己唯一的子嗣唤她娘亲,即便,那并不是她的孩子。这场较量中,她是他唯一的软肋,只想妥帖收藏,悉心呵护。……“你有没有想过,我也是会死的。”“朕不会让你死的。”……“想救她,你拿什么来换?”“三十年阳寿。”----------------------------(简介无能,请看正文……水墨出场,更新稳定,绝不弃坑!!!)亲们若是喜欢,就动动你们的小手指,加入书架收藏一下吧,可以及时的看到更新,也可以养肥了再看哦……
  • 象棋与围棋

    象棋与围棋

    象棋,又称中国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中国象棋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个,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一种策略性二人棋类游戏,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弈。目前围棋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棋类游戏。围棋棋盘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整体性、对称性和均匀性。《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象棋与围棋》适合大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