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3800000048

第48章

似顺论·别类

题解

本篇阐述了“类固不必”的思想,体现了作者自发的辩证法思想。认识到了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转化这一哲学原理,并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相关现象和起死人、相剑、为室家的几个故事,证明了要对具体事物讲行具体的分析。

原文

知不知上①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戮民无已。夫草有莘有藟,独食之则杀人,合而食之则益寿;万堇不杀。漆淖水淖,合两淖则为蹇,涂墙修房图湿之则为乾;金②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燔之则为淖。或湿而乾,或燔而淖,类固不必,可推知也?小方③,大方之类也;小马,大马之类也;小智,非大智之类也。

鲁人有公孙绰者,告人曰:“我能起死人。”人问其故。对曰:“我固能治偏枯,今吾倍所以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物固有可以为小,不可以为大;可以为半,不可以为全者也。

相剑者曰:“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韧也,黄自杂则坚且牣,良剑也。”难者曰:“白所以为不韧也,黄所以为不坚也,黄白杂则不坚且不牣也。又柔则锩,坚则折。剑折且锩,焉得为利剑?”剑之情未革,而或以为良,或以为恶,说使之也。故有以聪明听说则妄说者止,无以聪明听说则尧、桀无别矣。此忠臣之所患也,贤者之所以废也。

义,小为之则小有福,大为之则大有福。于祸则不然,小有之不若其亡也。射招者欲其中小也,射兽者欲其中大也。物固不必,安可推也?

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乎大理也。

骥骜绿耳背日而西走,至乎夕则日在其前矣。目固有不见也,智固有不知也,数固有不及也,不知其说所以然而然,圣人因而兴制,不事心焉。

注释

①上:高明。

②金:铜。

③方:方形。

译文

知道自己也有不明白的东西,这是高明的人。犯错误人的毛病,就是因为明明不知道,还要自认为知道。事物有很多好像是这样其实不是这样,因此国家灭亡、人民被屠杀这些事情才会不断地发生。草药中有莘和藟这样的毒草,单独使用会让人致死,合在一起用又能够延年益寿。虿这样的毒虫和紫堇这种毒草合在一起食用反而可以解毒。漆和水都是流体,把这两种东西和在一起就会凝固,越潮湿漆干得越快。铜和锡很柔软,把这两种东西合在一起就会变硬,用火烧它们又可以变成流体。有的东西因为湿而变干,有的东西因为焚烧而变成流体,物类本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怎么能够推知呢?小的方形,属于大方形这一类别的;小马,属于大马这一类别的;小聪明和大聪明却不是同一类别。

鲁国有个叫公孙绰的人,告诉别人道:“我能够起死回生。”别人问他这是什么缘由。他道:“我原本就能治疗偏瘫,而今我加倍使用治疗偏瘫的药,那就可以起死回生了。”有些事情本来只能在小处其作用,不能在大处起作用,只能在局部起作用,不能在全局上起作用。

相剑的人道:“白色表示剑坚硬,黄色表示剑柔韧,黄白色间杂表示剑既坚硬又柔韧,这就是好剑。”反驳的人道:“白色用来表示不柔韧,黄色用来表示不坚硬,黄白二色相杂就表示既不柔韧又不坚硬,并且刀刃柔韧容易卷刃,坚硬就容易折断。剑既容易折断又容易卷刃,怎么能够称得上是好刀呢?”剑的本质没有改变,但有的人认为是好剑,有的人认为不是好剑,这是人们解释的角度不同造成的。所以假如能凭借耳聪目明来听取分辨别人的议论,那么不负责任乱说的人就会住口;假如不凭借耳聪目明来听取分辨别人的议论,那么就连尧这样的圣君和桀这样的暴君也不会区别。这正是忠臣所忧虑的地方和贤者不被任用的缘由。

有道义的事,小做就有小福,大做就有大福。对于祸事就不是这样的,稍有灾祸不如没有好。射箭的人希望射中最小的目标,射兽的人希望射中大的。事物本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怎么能够推知呢?

高阳应打算盖房子,木匠对他说:“而今不行,木料还没有干,上面加上泥,一定会被压扁的。用湿木料盖房子,现在虽然很好,日后会有坍塌的可能。”高阳应道:“根据您的说法,房子是不会坍塌的。木料越干越结实有力,泥越干越轻,用越来越结实有力的木料来承担越来越轻的泥巴,那就不会坍塌。”木匠无言以对,只好按照他的方法做。房子刚盖好还可以,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倒塌了。高阳应喜欢在小的地方明察,却不懂大的道理。

骥、鹜、绿耳等良马背对着太阳向西奔跑,到了傍晚太阳却在它们的前面。眼睛本来就有看不见的东西,道术本来就有解释不了的东西。人们不知道事物为什么会这样,然而它却是这样的。圣人顺应自然规律创立制度,而不是按照主观臆造。

活学活用

先秦时期,楚国的某一个国王到处求仙访道,就是想得到长生不死之药。一天,王宫里来了一个客人,说是来奉献不死之药的。传达官拿着药往宫里走,迎面走来了一个卫队的射手。射手就问:“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可不可以吃?”传达官说:“这是不死之药,怎么不可以吃呢?”射手听了,夺过药就吃了。楚王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大发雷霆。命令手下把那个射手拉下去杀了。射手就托人在国王面前辩解说:“射手问传达官‘药可不可以吃’,传达官说‘可以吃’,他才吃的。这不是他的错,而是传达官的罪过。而且,这客人送来的时候说是不死之药,如果射手刚吃下去就被大王杀死的话,这不是什么不死之药,而是催死之药嘛!这说明客人是在欺骗您。你要是杀了射手的话,就会让天下人知道大王您是宁可听凭别人欺骗您。”楚王没法,就把射手放了。不知还自以为知,这是楚王“哑巴吃黄连”的必然结局。

“盲人摸象”最为典型。从前,有一个国王命大臣牵来一头大象,让几个盲人去摸,然后让他们分别说出大象是什么样子。摸了一阵以后,几个盲人都来向国王报告。摸到大象牙齿的说:“大象长得像一根长长的萝卜。”摸到耳朵的说:“像一个大大的簸箕。”摸到头的说:“像一块大石头。”摸到鼻子的说:“像一根木杵。”摸到脊背的人说:“像一张大床。”摸到肚皮的人说:“像一只大水缸。”而扯着大象尾巴的人则觉得自己的最准确,说:“你们都不对,大象最像一根绳子!”人们往往着眼于一个局部,而又自以为自己是最正确的,这往往就是悲剧的开始。

智慧金言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就可说是高明的了。犯错误的人的弊病就在于不知而自以为知。很多事物好像如此其实并非如此,很多人也是似乎聪明其实一点也不聪明,所以国破家亡、百姓被杀戮的事情时有发生。……物类本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怎么能够推知呢?

似顺论·有度

题解

本文主张“无为”的观点。提出君主要有度而听。还强调了“执一”而治,通过客问季子、许由让天下,说明君主只有通晓性命之情,才能正确地听言知人,去私心、行仁义。同时又指出虚静清明、思想纯正,才是通晓性命之情的关键。

原文

贤主有度①而听,故不过。有度而以听,则不可欺矣,不可惶矣,不可恐矣,不可喜矣。以凡人之知,不昏乎其所已知,而昏乎其所未知,则人之易欺矣,可惶矣,可恐矣,可喜矣,知之不审②也。

客有问季子曰:“奚以知舜之能也?”季子曰:“尧固已治天下矣,舜言治天下而合己之符③,是以知其能也。”“若虽知之,奚道④知其不为私?”季子曰:“诸能治天下者,固必通乎性命之情者,当无私矣。夏不衣裘,非爱裘也,暖有余也。冬不用篷,非爱箑也,清有余也。圣人之不为私也,非爱费也,节乎己也。节己,虽贪污之心犹若止,又况乎圣人?”

许由非强也,有所乎通也。有所通则贪污之利外矣。

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天下,然而无所行,教者术犹不能行,又况乎所教?是何也?仁义之术外也。夫以外胜内,匹夫徒步不能行,又况乎人主?唯通乎性命之情,而仁义之术自行矣。

先王不能尽知,执一而万物治。使人不能执一者,物感之也。故日通意之悖,解心之缪,去德之累,通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悖意者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缪心者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者也。智能去就取舍六者,塞道者也。此四六者不荡乎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清明,清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注释

①度:法度。

②审:详细,周密。

③符:道。

④道:通过。

译文

贤明的君主依据一定的准则来听取分辨别人的议论,所以不犯错误。依照一定的准则来听取分辨别人的议论,就不会被欺骗,不会疑惑,不会被恐吓,不能被取悦。而普通人的智慧,对自己已经了解的事情不糊涂,但对自己所不了解的却是糊涂的,那么别人欺骗他是很容易的,可以被欺骗,可以被恐吓,可以被取悦,这是因为了解事情不详细造成的。

有客人问季子道:“依据什么说舜有才能?”季子道:“尧本身就把天下治理好了,舜谈治理天下的方法符合尧的想法,因为此明白了他是有才能的。”这人又问巢父道:“你虽然清楚了他有才,又凭什么知道他不会为自己谋取私利呢?”季子道:“那些能够治理天下的人一定是通晓生命本性的人,应该是没有私心的。夏天不穿兽皮做的衣服,不是怜惜用兽皮做衣服,是因为温暖有余。冬天不用扇子,不是爱惜扇子,是因为寒冷有余。圣人不谋求私利,不是吝惜财货,是因为能克制自己。能克制自己,即使有贪欲之心也能够抑制住思想,又何况圣人呢?”

许由辞让天下不是自己勉强做出来的,是因为他通晓生命的本性。对生命的本性有所通晓就会抛弃因为贪图所导致的私利。孔子和墨子的徒弟遍布天下,都用仁义之道来教导世人,然而他们的思想没有人能够推行。孔子和墨子作为教导者尚不能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推行,更何况被教导的弟子呢?这是什么缘由呢?因为仁义之道是外在的东西。用外在的东西克服内在的私欲,一般平民百姓尚且做不到,又何况君主呢?只要通晓生命的本性,仁义之道就可以推行了。

先君不是无所不知,他们坚守根本之道,于是天下万物安定有序。世人不能够坚守根本之道的缘由,是外物扰乱人心,所以道说,要疏通思想上的混乱,解除心灵上的纠结,去除德行上的拖累,疏通道义上的阻塞。富贵、富有、显达、威严、名声、财力这几样东西是惑乱思想的东西。容貌、举止、脸色、辞理、意气、情义,这几样东西是缠结心灵的东西。厌恶、情欲、欢喜、愤怒、悲哀、享乐,这几样东西的德行的拖累,智慧、才能、背离、趋就、选取、舍弃,这几样东西是阻塞道义的东西。这四类六种东西不在心中扰乱,那么思想就会纯正。思想纯正内心就会平静,内心平静,心灵就会清静明澈,清静明澈就会虚无,能够达到虚无的境界,那就会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了。

活学活用

西汉的汉昭帝继承汉武帝的皇位时只有八岁,霍光受汉武帝遗诏辅政,主持国家大事。霍光为人正直,沉静谨慎,是汉武帝最为赏识的人才之一。

霍光为了不辜负汉武帝的重托,竭尽心力来辅助小皇帝。汉昭帝和群臣都非常敬重他。但是也有人对他恨之入骨,那就是汉武帝的另一个儿子燕王刘旦。他一直垂涎皇位,没有想到到头来是一场空。父亲传位于仅仅八岁的弟弟,他十分气恼和妒忌,就千方百计想夺回皇位。为了在京城能有一个耳目,他不惜花重金收买了霍光的亲家上官桀,希望他一方面帮自己拉拢势力,一方面打探皇宫里的消息。但是当时由于霍光的全力辅助,当时的政治状况很好,国家富强,人民安定。为了及早实现自己的野心,燕王决定先除掉霍光这一心腹之患。于是他先命令上官桀秘密监视霍光的行动,伺机下手。由于霍光处处小心,他们也无从下手。

同类推荐
  • 社会世情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社会世情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办公室兵法

    办公室兵法

    在办公室里生存,靠的是你的能力和智慧,靠的是你对进退分寸的拿捏,靠的是害人之心不可 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谋略。纵观职场上那些成功者,哪一个不通世俗,不懂分寸?因此,要想在办公室中稳操胜券,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掌握一定的生存法则和应变技巧。本书共分九篇:分别为备战篇、拓展篇、服从篇、合作篇、竞争篇、沟通篇、谋略篇、情感篇和进退篇,采用渐进手法,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诚恳地帮你分析如何在职场中求生存,谋发展。
  • 温州人不会说的赚钱诀窍

    温州人不会说的赚钱诀窍

    本书分“‘可怕’的温州人”、“令人敬佩的温州精神”、“温州人就这样钱生钱”、“温州人的造城运动”、“精明的温州人这样投资”、“温州人的下一站”等六章,破解温州人神秘的创富本能,透过鲜活的创业故事,一窥温州人的赚钱秘诀。
  • 从我做起

    从我做起

    读读这本薄薄的小书,不要再把“从我做起”当成空洞的宣言,请付诸行动吧!要改变每一个组织成员的习惯,请从我们自己做起,从我们自己开始改变!当我们每个人都“从我做起”的时候,就一定能够形成一种“从我做起”的优秀企业文化。本书围绕“从我做起”这一核心理念,对企业员工如何发挥主动性,提高个人责任意识展开了全面的阐述,在所有的员工培训读本中,本书提出的理念真正抓住了企业管理的关键,清楚、明白地提出了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是一本适合从公司管理者到普通员工中全面推广学习的经典教程。
  • 转念的力量

    转念的力量

    《华严经》的《十地品》里,佛陀开示了菩萨依次修行的十种境界。而在这本书里,作者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说法,把这十种境界描述为十种心态,十种念头,并将其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看看十个念头的每一个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转变。讨论的是普通人如何透过念头的转化,化困厄为幸福,获得平静安宁的生活;针对的是普通人如何处理日常的烦恼,而非成佛。
热门推荐
  • 幸福的智慧

    幸福的智慧

    全书从为什么不幸福、你是否迷失了自己、谁绑架了你的幸福、幸福是自己找来谈起,又谈及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家庭,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等几大方面,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生动案例的解析,来说明幸福在哪里,我们如何修炼到幸福的智慧,找到幸福生活的钥匙。从关注现实说起,归结到调整自己的心态,平衡好自己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和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保持一颗积极的、向上的、充实而宁静的心,把握当下,珍惜所有,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 如是观

    如是观

    文艺范简介: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很文艺范简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好吧,回到现实,正常的简介:一个叫陆压的家伙,在异界修仙求道的故事。
  • 钱的颜色

    钱的颜色

    因钱的颜色的辨别,导致引出一个店主的误会,导致引出一个嫖娼窝点和荒诞故事。
  • 腹黑兽妃:你好坏

    腹黑兽妃:你好坏

    月诺诺这辈子最倒霉的事就是穿越了,而且还是个傻子,不过还好,有一个宠她如命的爹爹和一个美美的娘亲。可,他有是怎么回事?未婚夫王爷?痴儿?没关系,我月诺诺罩着。可,他不是痴儿吗?谁能告诉我这个不,想我神偷月诺诺,是这么容易屈服的吗?不,我要逃婚!!
  • 我乃金家九小姐

    我乃金家九小姐

    我是名门赏金世家的九小姐,有八位天才哥哥,父母恩爱,祖父母慈爱……看上去我是天底下最幸福无忧的废材!实则是幸福,可无忧却是和我沾不上边!烦恼一:只想做纨绔二世祖,却被迫要当金家的继承人。烦恼二:哥哥们都是些“怪人”,为了他们的幸福,我可算是操碎了心!烦恼三:曾想广纳后宫,可遇见的都是些“问题少年”,比如霸王皇銘悔、独裁者火煜灭、梦幻冬了、腹黑朗夜雨、吃货墨呆萌、轻佻公子淡濴……总之,一个都收服不了,只好和那只蠢天狐欢欢喜喜的过一生了!但我这样做也没碍着谁啊,为何会招来火煜灭的囚禁虐待、朗夜雨与淡濴的花样追杀啊?就算你们是问题少年也不能这样无法无天啊!哎,还是先不扯了,赶紧逃跑吧……
  • 青春是一首没有旋律的骊歌

    青春是一首没有旋律的骊歌

    她叫慕苛兹。如果妹妹不是妹妹、妈妈不是妈妈、包括,原本属于她的爱情,也因为要守护她的妹妹而放手。她……该怎么办?
  • 征道.

    征道.

    “苍天在上,我李峰在此发誓,不灭上尊宁断道”“我李峰的一生需要你来指点吗?我的道我自己走,天道,你不配指导我的一生。”“何为道,生死亦为何?”“我一生寻道,寻道十万载,可是寻来的是什么道~~~~~~~~~~~~~”
  • 姑娘跟我回天庭吧

    姑娘跟我回天庭吧

    天庭遭受大难,他奉命来到人间,寻找救世主;她不过一个大学生从未想过什么救世主,只想过着平凡的生活,找一个真心爱的人简简单单过一辈子。可命运的纠缠,使她不得不承认。他(她)们将何去何从
  • 一念情深:国民女神带回家

    一念情深:国民女神带回家

    当所有人以为我们理所当然在一起,我们却形同陌路。季安安:既然陪我走过青葱,为何不伴我年华老去。当深爱成为秘密,不是不可说而是不能说。顾锦年:我不怕输,只怕输给你。你是我一辈子不敢赌的赌注。深爱便是一个拼命掩饰一个偏偏不在意!
  •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