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2400000021

第21章 艺术的对象(2)

菜辛在他的美学名著《拉奥孔》中,论述了画与诗在表现对象上的差别。他说:物体(同时并列)及其感性特征是绘画所特有的对象;动作(先后承续)是诗所特有的对象。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他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不论是诗还是画,不论是写动态的动作,还是画静态的物体,它们都必须表现人的生活,人的思想感情。离开了这一点,那所谓“动作”、“物体”,都毫无意义,都不是艺术的对象。我国古代的美学家也十分重视这一点,他们在讲到艺术中的情与景的关系时,总是强调以情为主,认为艺术根本是在于表现人的情志。例如,清初的李渔说:情景“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我国古代美学家还常常讲,在艺术中,往往意不在言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意在言外,意在画外,等等。这些话的确道出了艺术的重要特点,含意很深。其中一个意思,可以用来说明那些描写自然事物的艺术品,如山水诗、花鸟画等,即:表面上看,作者所写的所画的是山,是水,是花,是鸟,但表现的都不是山水花鸟本身,而是人的生活,人的思想感情,即意在山水花鸟之外,言在此而意在彼。

就艺术把自己的对象界定在人类社会生活以及和人类社会生活有关的事物的范围之内这一点而言,说文学是人学,说艺术的对象是人,是很有道理的。艺术家切不可见物不见人,忘记了艺术对象的这个特点,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写那些见物不见人的作品。

艺术对象是本质规律的生活现象

哲学既然是把世界的总体、总和作为自己的对象,当然在哲学对象之中也包含着人类社会生活。那么,当哲学把自己的视线专门集中于人类社会生活时,是否这时的哲学对象与艺术对象完全一样呢?

可以明确地讲:作为哲学对象的人类社会生活,与作为艺术对象的人类社会生活,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呢?简单地说,哲学对象是生活现象的本质规律,而艺术对象则是本质规律的生活现象。

纷纭复杂的人类社会生活,不管怎样的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实际上都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的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形态,一方面是它的一般的必然的本质规律。前者的特点是具体可感、丰富多变、不稳定性,后者的特点是抽象(看不见也摸不着)、相对单一性和稳固性。前者总是表现为特殊性、个性,后者却是普遍性、共性。二者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之中,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双方互为对方的存在条件。但是二者并非没有区别,个性并不等于共性,个别不等于一般,现象不等于本质,偶然不等于必然。当哲学面对着人类社会生活时,它的着眼点不是个性,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形态,而是个性之中的共性,是包含在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形态之中的一般的必然的本质规律——这正是哲学的对象;而当艺术面对人类社会生活时,它的着眼点不是共性,不是一般的必然的本质规律,而是包含着、体现着共性的个性,是包含着、体现着一般必然本质规律的个别偶然现象形态——这正是艺术的对象。让我们举例加以说明。当哲学家和艺术家都面对着生活中的地主这样的人物时,作为哲学家,他所感兴趣的不是每一个地主的个性特点,而是表现在这些不同的地主身上的共同的普遍性的东西,即一切地主之作为地主的压迫农民、剥削农民的必然本质。艺术家则不同,他所最感兴趣的是那一般必然本质规律在每一个具体的地主身上有怎样特殊的表现,是这个地主与那个地主各自不同的个性,各自不同的个别偶然的现象形态。作为艺术对象的地主,必须是这个地主或那个地主,而决不能是一般的地主。艺术家只能写带有自己个性特点的、带有自己特殊的甚至是偶然性的生活经历的、因而以自己特殊的现象形态出现的地主,譬如,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的南霸天,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的黄世仁、庄阎王……个别性、偶然性、特殊性,是艺术对象的显著特点。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当由艺术对象转化成为艺术形象时,只要是成功的,也都必须保持着个别性、偶然性、特殊性。例如,电影《叶塞尼亚》的人物和故事具有个别性、偶然性、特殊性,电影《绝唱》的人物和故事具有个别性、偶然性、特殊性,话剧《雷雨》的人物和故事同样具有个别性、偶然性、特殊性。取消了个别性、偶然性、特殊性,就取消了现实中的艺术对象,取消了艺术中的艺术形象,也就取消了艺术本身。

在艺术家的工作中,当然决不排斥一般、必然、本质。但是,艺术家注意的绝非用概念表述的一般、必然、本质,而是一般、必然、本质会有怎样的个别、偶然、现象的各种特殊形态的表现,从而,如恩格斯所说,作出“鲜明的个性描写”,使他所写的人物,“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顺便说一句,因为艺术家并不排斥一般、必然、本质,不排斥共性,而是着重表现那一般、必然、本质在不同人物和事物身上的各种特殊的个别、偶然、现象的具体形态,着重表现那共性的各种特殊的甚至奇异的个性形态,于是从艺术家所写的各种艺术形象身上,可以认识到包含在其中的一般、必然、本质,认识到其中的共性、普遍性,这就是艺术的认识作用。但是,艺术形象的个别性、偶然性、特殊性,如生活现象本身那样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艺术与哲学不同,不仅具有认识作用,同时还具有美感教育作用。这后一种作用,更是艺术的特性的表现,艺术正是以它具体可感、生动鲜明的美的形象,“感人”、“化人”、“移人”,陶冶人的情性,改造人的灵魂,激发人的意志,给人以美的享受,以精神愉悦。如果失去了这些,也就丧失了艺术之为艺术的性质。而艺术的上述特点,也正是与艺术对象的特点密切相关的。

对于艺术对象与哲学对象的这个区别,对于它们各自的特点,许多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都曾经进行过不同程度的论述,只是这些论述很少为人们特别注意罢了。

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以十分赞同的口气摘引了一大段《欧洲通报》上一篇评论《资本论》的文章中的话,其中正好说明了哲学对象的特点:“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那就是发现他所研究的那些现象的规律”。“通过准确的科学研究来证明一定的社会关系秩序的必然性,同时尽可能完善地指出那些作为他的出发点和根据的事实”马克思在摘引了这段话之后称赞说:“这位作者先生把他称为我的实际方法的东西描述得这样恰当”。上述这段话,既谈了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的辩证方法,同时也说明了作为哲学家马克思是把一定社会现象的必然、本质、规律,作为自己探索、研究和把握的目标,也即作为哲学的对象。

更清楚地说明哲学对象与艺术对象的不同特点的,是列宁在给印涅萨·阿尔曼德的信中的一段话。我们不妨把列宁这段完整的话引在下边,虽然长些,但更便于说清问题:

“对一本通俗的小册子来说,把小市民——知识分子——农民(似乎是我信里的第6点或第5点)的没有爱情的、卑俗的婚姻同无产阶级的有爱情的、公证的婚姻(如果您一定要加的话,还可加上一句:甚至片刻的情欲和暧昧关系,可能是低级的,也可能是高尚的)加以对比;岂不是更好吗?而您所谈到的并不是阶级典型的对比,而是某种当然可能发生的‘偶然事件’。但是问题难道在于偶然事件吗?如果您要把婚姻中的低级的接吻和片刻的暧昧关系中的纯洁的接吻这种偶然事件、个别情况作为您的主题,那末这个主题应当放在小说里去发挥(因为在小说里全部的关键在于个别的环节,在于分析这些典型的性格和心理)。难道在小册子里可以这样做吗?”

很显然,作为理论性的小册子(从哲学的理论的角度),列宁要求阿尔曼德面对的是现象的本质,即“阶级典型的对比”(这里的“典型”一词,是指阶级的普遍性、必然性、本质规律性的意思),而不是“某种当然可能发生的‘偶然事件’。”列宁认为,个别偶然现象虽不是哲学的对象,却理所当然地、名正言顺地应该是艺术的对象。他指出,那种“偶然事件、个别情况”“应当放在小说里去发挥”。列宁在这里强调:“在小说里(在一切艺术中都如此)全部的关键在于个别的环节,在于分析这些典型的性格和心理”。他在“个别的”和“性格”下边特别加了重点号。这就表明列宁特别强调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形态是艺术的对象。

下边我们再看看艺术家们在谈到有关艺术的对象问题时,是怎么说的。

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宙斯的歌德认为:“艺术的真正生命正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歌德又说:“诗人应该抓住特殊,如果其中有些健康的因素,他就会从这特殊中表现出一般”。歌德谈的都是艺术对象的特点,强调艺术的对象是体现着一般的特殊事物,也就是我们上边所说艺术对象是现实生活的个别偶然的现象形态。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给予高度评价的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在他的《〈人间喜剧〉前言》中曾经这样说:“偶然是世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若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这话的意思,也包含着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体现着必然本质的偶然现象是小说(艺术)的对象。

我国现代著名的导演艺术家焦菊隐,把上述巴尔扎克的意思说得更清楚,他认为:寻找偶然来表现必然,这就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艺术就应该去寻找那表现必然的偶然,以它为对象。

说艺术对象是本质规律的生活现象,一方面是说,艺术虽然绝不能直接地干巴巴地赤裸裸地写必然本质,而是写偶然现象;但它所写的偶然现象中,却应该包含着必然本质,即:本质的现象,必然的偶然。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艺术典型。一般地说,艺术不能把那些“纯粹”偶然的东西,“纯粹”现象的东西(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这样一些事物,它们的内部联系是如此疏远或者是如此难于确定,以致我们可以忘掉这种联系,认为这种联系并不存在”)作为自己的对象,或者说,至少不是主要对象。

但是,另一方面,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个别、偶然、现象是无限生动、丰富、多样的,至少它们比一般、必然、本质要生动、丰富、多样得多。所以,任何本质绝不能全部包括着现象,任何必然绝不能全部包含着偶然,任何一般也不能穷尽个别。当艺术描写现实生活的个别、偶然、现象时,也就把比一般、必然、本质更生动、更丰富、更多样的东西写出来了,而这其中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有某些非本质的现象,非必然的偶然,这应该是被允许的。当然这不是艺术中的主要部分。如果要求艺术中的一切都是“本质、必然”,那就会使艺术形象变得象“本质、必然”本身那样干巴、抽象,失去生命的血色,失去了它应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多样性。

艺术对象的重点是精神生活现象

包罗万象的人类生活现象,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生活现象,一种是精神生活现象。前者包括人类的一切物质感性实践活动,例如,我们常常说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等三大实践活动,也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一切物质生活。后者则包括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人的全部精神生活,例如人们的认识活动,人们的感情活动,人们的意志活动,以及人们的希望、愿望、理想,人们的审美活动,人们的道德行为等等。人们的物质生活现象与精神生活现象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然而二者又是有区别的。总的说,物质生活现象是精神生活现象的基础,精神生活现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物质生活现象的派生物,是它的反映。然而,若将精神生活现象看成是第二等的、无足轻重的,却是完全错误的。精神生活现象有极其活跃的能动性,对物质生活现象起巨大的反作用;而且,精神活动、意识活动,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是他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人的精神活动、意识活动、心理活动的总的特征,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性格”。艺术,虽不把人们的物质生活现象排斥在自己的对象范围之外,但却是以人们的精神生活现象作为重点对象。一句话,艺术最主要的就是要表现人们的精神生活现象,就是要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而刻画性格,则成为绝大多数艺术种类的最基本的工作。

我们说艺术的对象主要是人们的精神生活现象,艺术最主要的是展示人的精神世界——艺术对象这一特点的确定,是以艺术史上的无数事实作为根据的。那些重表现的艺术种类(例如音乐、舞蹈、抒情诗以及其他抒情性艺术等等)显然主要是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这是很容易理解的。音乐的表现对象主要就是一定时代一定阶级一定民族的人们特定的情绪、情感、思想……他们的精神生活、内心世界。贝多芬的交响乐、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我国著名的广东音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等等,一切成功的音乐作品,都是通过声音,表现人们一定的情绪、情感、思想、理想、愿望,并且又直接诉诸听众的情绪、情感、思想、愿望,诉诸听众的内心世界。我国古典美学,早就指出了音乐的这一特点。《荀子·乐论》中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免也。”《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舞蹈,它也是一种抒情的艺术,它是人们的一定精神生活的表现。当人们感情激动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舞蹈动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人的自然表情动作的放大。总之,舞蹈,主要是以它特定的审美动作来表现人们的某种生活理想、思想和感情。至于抒情诗的直抒胸臆的特点,更为大家所熟知,不必多说。

同类推荐
  •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低眉尘世,随遇而安

    低眉尘世,随遇而安

    十年后,走在人群中,你是怎样的一个人?被人仰视,那自是锦树银花,风光得意。被人俯视,则必是俯首于世俗,满是谄媚与疲态。可是这些人,都不是我。十年后,我愿做一个内心不慌,脚步不乱,内敛、沉静的人,纵使前途莫测,我将走到蓝天碧水深处。愿这书中的文字,点醒你的糊涂,增添你的丰饶,滋润你的年岁。
  • 爱情卷(文摘小说精品)

    爱情卷(文摘小说精品)

    百篇美文,百种人生态度,蕴涵了大师们感悟自然,体验人生的情愫。阅读本书,流连于名家名作中,体味亲人的爱,朋友的关怀,使干涸的心灵得以滋润,枯萎的生命得以激越。共赏隽永不朽的作品,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本书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所选文章篇篇脍炙人口,堪称人类语言文字之杰作。
  • 慧卿思语

    慧卿思语

    《慧卿思语》共四章,里面记载着作者对亲情、友情、生活、自然的点滴思考与感悟。作者将多年生活、工作的记忆点滴,罗列成文,内容涵盖幸福和快乐、感动和忧伤、相遇和别离等诸多情感经历。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热门推荐
  • 涅磐记

    涅磐记

    功法是登天路还是万劫不复?体质可随功法变,那天资还是否珍贵?异能,奥术,武术,道术,巫术,尽在《涅磐记》
  • 国士

    国士

    一次意外的穿越却成了婴儿,熟悉而又陌生的历史,看罗宇一步步成长,如何使用现代知识和古人斗智斗勇。
  • 腹黑邪帝:废柴逆天四小姐

    腹黑邪帝:废柴逆天四小姐

    凤天仪,人们口中的废柴。娘亲生下她,难产而死,爹看她是废柴,不管她。被人打,被人骂,第二天,睁开眼睛,一切都不一样了。她说过,惹不起就别惹她,不然,要小心哦,别出现了意外啊!说她是废柴,那为什么那个什么神兽被她契约了,额,还被她收为小弟了,呃呃呃,哇!小弟真萌啊~不可能?巧合?好吧,有点巧合过度了哈。还有某个妖孽,尼玛的眼睛有沙子么,怎么天天都在对我眨眼啊,还是个灵魂体,有毛病!哼,说我是废柴,那你们就是渣渣!!
  • 首席执政官

    首席执政官

    惊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青年聂瑞安,重生后穿越到未知世界,拥有先进知识的少年如天才般横穿出世,搅乱一池春水。美女,站住,未来的首席执政官钟意你哟!美女:神经人才,拿下,未来的首席执政官看好你哦!人才:有病某人:我真的立志做未来的首席执政官啊!
  • 学霸大大是男仆

    学霸大大是男仆

    在学校他是学霸兼校草,到家他是她的专有男仆,小受来袭挡也挡不住,看女汉子如何吃干摸净还不认账。
  • 七块玉

    七块玉

    一个人的命运可以被什么所改变。也许就是你走在街道上,不小心撞倒何人,不小心拾起某物,那时,命运的齿轮将会转动,当它停下之时,你便只有努力向前,冲破这人间的枷锁!我写的不是种马流,也不是废柴流,只是对于我们如果进入小说之后,我们的看法和情感的表达。一个真正的男人成长的日记,人生难磨,只有目标才能成就一个人的辉煌!一个获得了七块玉力量的男人,却放弃了获得她,赢了这个世界,输了她,他感到自己一无所有。
  • 奇妙的宇宙发现

    奇妙的宇宙发现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弃后很疯狂

    弃后很疯狂

    “溺水三千,我只取你一瓢。”龙瑾天说。“为你,我可以放弃一切,包括我的生命。”龙瑾寒说。“我愿意放弃国家,只愿陪在你的身旁。”凌子轩说。“我愿做远远守护你的月光,不做阻拦你的墙。”暗夜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覆轮

    覆轮

    他出世之时,正值天地动荡,乾坤倾覆,轮回颠倒。本是平凡人家之子,却被魔王附体。魔性显露,使他一夜之间成为孤儿,四处流浪。为给父母报仇,也为给自己正名,他走上了修行之道。却不料处处受阻,饱尝艰辛,几次命悬一线。从此天上地下,神佛无尊,诸礼无形。他誓要将这天地颠覆,建一个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