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2400000018

第18章 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6)

承认艺术的才能、天才和人们通常提到的创作过程中的“灵感”状态,并不就是唯心主义、天才论。诚然,对才能、天才和灵感,的确可以作出唯心主义的神秘的解释。例如,柏拉图就把艺术的灵感看成是神灵凭附的结果。这当然是荒谬的。灵感并非神授,也不是某种呼之即来的天赋能力。所谓灵感,只不过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作家、艺术家在这种状态中,精神特别兴奋,全神贯注于艺术形象的创造,甚至如醉如痴。这时,他思维格外敏捷、明晰,他在生活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大量素材,一时间在思维中从量变到质变,迸发出火花。看得多了,想得多了,体验得多了,积累到一定程度,豁然贯通,工作起来格外顺利、迅速,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有如万斛泉水,随地而出,出现某种所谓“神来之笔”。这有什么神秘的呢!灵感并不是艺术创造的原因,而是艺术劳动的结果。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我只相信一条:灵感是在劳动的时候产生的。作家也应该像我国的每一个建设者一样诚实地工作——无论天气好坏,无论心情如何——因为劳动是一切迟钝感觉的最好的医生。”灵感的降临是艰苦的艺术劳动中所出现的克服困难的信号,当困难已经克服之后,信号也即熄灭。如果有哪个艺术家坐等灵感的出现,或者认为没有灵感就不能创作,那是错误的。灵感只有通过艰苦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灵感是在劳动中产生的,是生活对艺术家的启示,也是生活给艺术家的劳动的奖赏。

对于艺术才能和天才,也曾有各种唯心主义的解释。例如,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就把艺术的才能和天才看成是天赋力量。他在《判断力批判》第46节中说:“天才是替艺术定规则的一种才能(天然资禀),是作为艺术的天生的创造功能。才能本身是属于自然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天才就是一种天生的心理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自然替艺术定规则。”康德在该书第49节中还认为:天才不可摹仿。艺术不可通过摹仿去学习,科学却可以通过摹仿去学习。因此,“天才是艺术的才能,不是科学的才能。”康德的这些观点,虽有许多发人深思的地方,但也有不少荒谬之处,后面我们将说明天才既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艺术所独有。今天,相信康德此论的人渐渐少了;但是,在前些年“左”的思潮影响下,却产生了另一种极端的看法:不承认有任何才能、天才的存在,谁要说艺术需要才能,就被认为是唯心主义、天才论,甚至把坚持“创作需要才能”观点的同志打成“反革命”。其实,问题不在于承认不承认才能和天才的存在,而在于是否能够作出唯物主义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也是承认艺术才能和天才的,他们一再称赞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歌德、海涅以及维尔特等艺术巨匠的杰出才能;而列宁则多次称列夫·托尔斯泰为“天才艺术家”,称赞他的“许多天才的作品”中的“天才描写”。他们正是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基础上作出这些评语的。

才能、天才当然不是“神授”、“天赋”,谁也无法否认“天才即勤奋”这个警句所反映的客观真理性,正如鲁迅所说,天才刚生下来的第一个哭声,并不比别的儿童特殊。人们公认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才,但诗人自己说他的诗是以每天艰苦工作十六个小时而创作出来的。

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才能有一定的自然素质作为其生理基础,这种素质是先天的,而且各个人在素质方面是有差别的。虽然素质也能在人类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变化、发展,并且能通过遗传把它巩固和加强起来。但是,就每个人来说,这种自然素质却并不是他出生之后才具有的,而是受之于父母。譬如,有的人分辨声音的能力强,有的人分辨色彩的能力强,有的人第一信号系统强,有的人第二信号系统强,有的人感受力灵敏,有的人思考力发达,有的人手指很灵巧,有的人弹跳力出众,等等。这些差别虽不是绝对的,但却是存在的,差别的程度或强或弱,但却能够辨别得出来。如果夸大这些差别,使之绝对化,就会走到唯心主义;但是不承认这些先天素质的差别,也不是唯物主义。我们是承认人与人之间素质的差别的,我们把它看做后天发展的生理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是不行的,天生的聋子不能成为音乐家,先天的色盲也不能成为画家。但是,对色彩和声音感受与分辨能力很强的人,就一定能够成为出色的画家和音乐家吗?也不一定。这就看后天是否能够给这些先天的素质以充分发展的条件,具有这些先天素质的人是否能够得到很好地训练和培养,他们是否勤奋锻炼;此外,天才的出现当然主要还是为社会的、阶级的、时代的、传统的等等多种条件所决定的。才能正是在先天的自然素质的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训练培养的结果,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交互作用辩证统一的产物。恩格斯曾经谈到人手的灵巧性怎样在长期劳动中形成和通过遗传加以巩固,也谈到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艺术才能。这段话是非常出色的:“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只是由于劳动,由于和日新月异的动作相活应,由于这样所引起的肌肉、韧带以及在更长时间内引起的骨骼的特别发展遗传下来,而且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愈来愈新的方式运用于新的愈来愈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它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地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

那么,艺术才能包括哪几个方面呢?

第一,锐敏的感受力。前面我们曾经说过,艺术感染的起点是审美感受,这是从艺术欣赏的角度说的。如果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艺术家要真正深入地把握、从而表现艺术对象,也必须从对艺术对象的审美感受开始。这样,艺术家的感受力如何,特别是锐敏与否,就成为艺术才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艺术对象具有强烈的、锐敏的感受力,可以说是一切艺术家的共同特点,不论是音乐家还是画家,不论是作家还是演员。艺术家的神经系统的网就像雷达似的张开着,随时感受、捕捉那些有价值的事物,并且迅速在脑子里进行加工。歌德曾说,艺术家在把握对象那一顷刻中就是在创造出那个对象,因为他从那个对象中取得了具有意蕴、显出特征、引人入胜的东西。俄国的杜勃罗留波夫曾经谈到哲学家与艺术家感受力的差别。他说,哲学家和诗人在看到一件事物的一瞬间,就能够从许多偶然性中,区别出它的基本特征……然而二者有区别。艺术家在周围现实中看到了某一事物的最初事实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感动。他虽然还没有能够解释这种事实的理论思考能力,可是他却看见了这里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特别的东西,他就热心而好奇地注视着这个事实,把它摄取到自己的心灵中来。开头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形象加以孕育,后来就使它和其他同类的事实与现象结合起来,而最后,终于创造了典型。这个典型就表现着艺术家以前观察到的、关于这一类事物所有个别现象的一切根本特征。思想家则不同,感动不这样强烈,新种类事物的第一事实,不可能立刻使他产生生动的印象,大多数场合对这件事实简直不加理睬就走过去了,后来聚集在他意识里的个别现象,丰富多样,使他一下子用它们组织一个普通概念,这样,这事实即转到抽象理性领域。感受力是可以培养的,有些作家就谈到通过记事簿的方法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认为记事簿可以使自己的目光锐利起来,能去注意生活中的细致的地方,能够养成不错过或不忽视细小的然而富有表现力的事物的能力,能够培养自己的锐敏的感觉。

第二,深刻的观察力。这是艺术才能的另一个重要标志。许多艺术家都非常强调这一点。契诃夫说:“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您明白,要把自己锻炼到让观察简直成为习惯……仿佛变成第二天性了!”从事其他工作也需要具有观察力,科学家没有深刻的、高度发展的观察力就不能真正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但是,艺术的观察与其他工作的观察又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这就是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观察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担当起艺术家这个称号的人,他的眼睛不但大胆迅速地接受一切外部的真实,而且又应该能够深入地洞察到事物内在的真实,心灵的真实。伟大的艺术家常常像伟大的思想家一样,观察事物入木三分。一个摄影记者,也可能富有观察力,他能发现有趣的细节、典型的面貌、服装、风景。一个出色的画家也富有观察力,但是意义不同,他不仅看到了模特儿头发的颜色、皮肤、面部线条、衣裳,而且窥见了他们的灵魂。

同类推荐
  • 别样人间

    别样人间

    过去,家乡人说听戏,不说看戏。那时不象现在的舞台,有灯光、布景许多讲究。戏台上就是两把椅子一张桌,简单得很。而且上万人听戏,好大一片,哪看得清?只远远地见舞台上人影乱晃。便只能借助耳朵了。本书适合青少年阅读。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
  •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汇集了纳兰成德全部著述,囊括了其诗、词、赋、杂文、渌水亭杂识、书简和经解诸序及书后七部分,共分为四册,是第一套简体横版纳兰容若全集。内含史学大师张荫麟撰写的《纳兰成德传》,助你了解纳兰多情而短暂的一生;还有闵泽平老师的独家纳兰词赏析,带你走进纳兰容若的内心世界,轻松读懂纳兰词。他是人间惆怅客,匆匆三十载便一去永不回,但他留下的刹那光华足以照亮世间的污浊与阴暗,穿越时空,温暖你我。翻开此书,让我们在缕缕凄美与缱绻中邂逅最美的纳兰容若。
  •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豆瓣超人气、嘴最贱、毒毒教大当家“毒舌奶奶CC”最辛辣观点。豆瓣上从未发表过的8万字内容首度面世。生活中的女汉子,写书时却是玻璃心,对于爱、背叛、受伤、柴米油盐霸气解读。言犀利却用轻轻的笔触修复你在社会丛林生活中遇到的伤。拒绝神秘主义,拒绝哄你开心,掏心窝地直言隐秘的生活真相,如果不能训练你内心更强大,至少给你安慰。天下万物来和去都有它时间,你若不伤,岁月无恙。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迹,那也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只是需要自己慢慢等待。读这本书能静下自己的心,充满正能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 中国人(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中国人(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而她的民族生命,涵育着太复杂的内质,欲加以阐述,势难免于牴牾歧异之见解。任何人苟有持相反之论旨者,鄙人准备随时供给可能的材料以便利之。但是真理终是真理,它将克服任何巧黠的私见。人类对于真理的领悟,只在稀有的一刹那,这领悟的一刹那倒是永存的而不是私见能永存。
热门推荐
  • 大猿行者

    大猿行者

    一本探索进化极限的修真故事一个追求力量终极的修真者一只猴子的进化史群号:56486297
  • 5分钟护肤

    5分钟护肤

    后天的保养和护理上留驻青春、延缓衰老的最佳途径。即便是天生丽质,如果不注意对肌肤的呵护,在风吹日晒的折磨下,衰老就会不约而至。娇嫩的肌肤需要我们日常的体贴,在不同的季节如何护理皮肤?如何防止晒伤?化装品如何选用?如何防止色素斑出现?处处无不是学问。本书为你解决了这一个个问题。
  • 霸少来袭之萌妻不乖

    霸少来袭之萌妻不乖

    秦馨,秀色空绝世,馨香尽谁传。她惊鸿一舞,令他倾覆永生柔情。郝嘉舒,傲骨无人敌,清冷世无双。他行云流水般一曲,亦令她尽失芳心。本是青梅竹马,却因为一场意外车祸,两心相隔。为此她自责五年,自闭五年,他心殇五年,逃避五年。再次相遇,她是披着国外交流生光环的菜鸟校花一只再次相遇,他是隐去明星光环的高富帅代课教师一位。(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帝至尊

    天帝至尊

    一次意外秦慕枫穿越到以武为尊的神奇大陆。获得本源珠及大帝绝学《无极武经》!骨子里散发着征服精神的他,独掌九尊!
  • 生存与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

    生存与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对三江源头和长江上游地区生态危机进行记述与表现,针对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作者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行了呼吁。
  •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冷情老公,放手吧!【完】

    冷情老公,放手吧!【完】

    ★请支持朵朵的新坑【残酷总裁,别太狠!】http://novel.hongxiu.com/a/277735/***结婚那天,他缺席,只丢下一张签好字的隐婚协议书;搬到他家后,还在浴室亲眼目睹了他和她亲姐姐的激情戏;本只想安静度日,他却冷厉的宣布,“梁初蕾,你就快成为我的人了!”梁初蕾一凛,警备地退后了两步,心跳慌乱,“祁阎,你想怎么样?”她硬生生地被他当成了发泄物,事后,他竟带着她姐姐去度蜜月。………姐姐警告她,“祁阎是我的!要是让我发现你诱惑他或是发生关系,我决不饶你!”他时刻提醒她,“一个抵债品除了给我暖.床,还能做什么?”她这算什么?明明是他的妻子,却要喊他姐夫?这种夹心饼的生活不是她要的,她要离婚!“离婚?”祁阎怒瞪她,眸间泛开危险的信息,“梁初蕾,这辈子你都别想逃出我的掌心!”
  • 异界神棍局

    异界神棍局

    一个现代地球人穿越至战火纷飞的无双大陆,居然发现在无双大陆有一个稀缺的职业,传说中的神棍,算命的。他本想安心做一个神棍逍遥自在,奈何他的蝴蝶效应总是会引起别人的觊觎。帮助废材提升阶位,有人说他有家传升级秘法,要抢。帮助弱国改善民生,强国说他居心不良,要带千军万马来灭他。对此,他只有一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虽然你有千军万马,但是我有穿云箭。一支穿云箭,千万神棍来相见。
  • 梵语千字文并

    梵语千字文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创业型老板

    创业型老板

    本书运用作者首创的对称方法与“五度空间”方法与模式,以知识经济与人类二次创业为背景,以主体与客体相对称、主体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与基本线索,指出创业不仅是企业形成的一个阶段,而且是管理的一种模式;而创业型老板,既是与时代要求相对称的新型老板,也是与时代要求相对称的老板新的素质结构。创业型老板,是以领袖的心态经商的,人格型、创新型、学习型、合作型、和谐型老板。创业型老板的素质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本书提出了这一系统工程的基本框架。本书夹叙夹议,深入浅出,逻辑严密,文笔流畅;把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学者的分析力度和畅销书的写作风格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