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4700000021

第21章 与窃案同步(3)

餐馆里的食客顿时都兴奋起来。要知道观看两个年轻女人厮打对于男人来说是件很刺激的事,不仅能获得一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快感,一种满足感,而且在战斗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时还说不定能看到一分意外的惊喜。于是在这个早晨,那些正在“咱家厨房”里为早餐拼搏的男人们就不约而同地都将拥挤的主题转移过来,立刻以难以想象的齐心协力迅速为两个女人拉开了场子,同时也自觉地维持起良好的秩序来。但这场子显然不够理想,或者说还不够大。黄粉二女人像两只美丽的蟋蟀把头顶在一起,忽而向东,忽而向西,人们便也随之不停地变换着场子的形状,左躲右闪着以保持她们能有足够的搏斗空间。严格地说,此时场中的两个女人还算不上是在厮打。所谓厮打,是指双方在相互揪扯的同时还要伴以击打对方的身体或头部。她们不是,她们只是同时用各自的双手死死撕扯住对方不放,于是也就成为了一种以较量胯下气力为主要手段的顶头比赛。具体地说是女人在街头打架那种惯常的伎俩: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十根手指紧紧缠绕住对方的头发,然后使出进食和排泄的气力拼命朝自己一方拉扯。这样做是出于两个目的,一来向对方施加心理和精神上的威慑,令对方疼痛进而产生肉体上的痛苦。二来也是为稳定重心,保持住自己身体的平衡。而二者综合起来产生的结果就成为双方对顶的角力表演,似乎只有将对方顶得节节败退才是为胜利。黄衣女人的头发质量显然不是很好,大概是由于摄人营养失衡的缘故,很干很脆而且物理强度也明显不够,粉衣女人在揪扯时就经常失手,冷不防将原本扯得很牢的头发一把扯断下来,使身体突然失去重心而趔趄一下。于是粉衣女人就不得不赶紧再重新抓住一把以使自己站稳脚跟。如此反复几次粉衣女人的两只手上就缠满了黄衣女人的断发,如同长满了一层干黄枯硬的茸毛。粉衣女人在与对手相互揪扯时嘴里一直还在恶狠狠地说着什么,显然不是好话,但由于是低着头声音不太大而且周围环境也嘈杂人们才没有听清,不过从她的神态还是能大致猜测出来,说的肯定是一种极其阴损恶毒的语言。

后来黄衣女人还嘴人们就都听明白了,进而又由黄衣女人还嘴的内容逆向推导出粉衣女人刚才所说的内容。黄衣女人在还嘴时同样也是恶狠狠的,她说她的对手你才下岗了呢,你这倒霉的德行样儿才像下岗的呢。黄衣女人用来还嘴的这两句话如果认真分析起来都不太合乎文法,只是两截半句话,而且是后半截,但是人们很容易就能填补出那两截前半句话的空白来。粉衣女人的两截前半句话无非是:一、下岗了有火儿上别处撒去。或者活该下岗,饿死你。或者更恶毒;二、一看你这倒霉的德行样儿就像下岗的。或者看你这倒霉的德行样儿,下岗不下你下谁。或者更难听;应该是两截半句这样的话,从逻辑关系上看如果把黄衣女人的话接过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然而就是两句这样的话,听起来也已经非常扎耳朵了,应该算是够歹毒的了。用那个站在大锅后面卖豆腐脑锅巴菜的瘪脸女人的话说,够他妈捅人肺管子的了!瘪脸女人气得脸色煞白地说,如果不是把谁孩子扔到河里了,是不该有骂出这种话这么大仇的。瘪脸女人说着就拿起那只用来盛豆腐脑的马勺,从大锅的后面伸出来朝粉衣女人这里比量了比量,那神态很像是要从水里捞什么东西。尺寸刚好够得着,长短正合适,瘪脸女人满意地点了点头。不过她并没有捞什么东西,而是从大锅里舀了一勺豆腐脑的卤汤不慌不忙地浇到那粉衣女人的头上,嘴里说着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啊,下岗怎么了,你也尝尝咱下岗职工的厨艺吧,自强不息从头越,二次就业新学的。瘪脸女人的这个举动其实并不显得有多过分。她这一勺卤汤浇到粉衣女人那满是花红豆腐的头上,恰好像在为一只巨大的丸子浇汁儿勾芡,随之人们就闻到一股愈浓愈香的卤汤味。瘪脸女人这样浇过第一只之后并没有打算收手的意思,接着又从锅巴菜的卤汤锅里舀了一勺来浇第二只。

但由于黄衣女人的头上事先还没被浇过东西,所以这一勺卤汤刚落到那一蓬干燥枯黄的头发上立刻就渗进去不见了,跟着就又从黄衣女人的两颊耳后以及前额等处的头发里如滚滚泥石流般的流淌出来。两个女人的头上被这样各浇了一勺卤汤,顿时都被烫得歌唱一样地哇哇大叫起来,看上去很像在表演一种双人歌舞。周围的人们都随着哄笑起来,是那种幸灾乐祸而且非常解恨的哄笑。歪戴帽的小伙子朝这边扔过一只茶叶蛋,说下岗职工不气馁,如今咱又是工薪族了,请你个茶叶蛋吃还是请得起的。他把第一个请字说得很重,而且停顿了一下,然后茶叶蛋就脱手出来,所以后面的话实际是在那只茶叶蛋飞行的过程当中说出来的。然后随着话音那只茶叶蛋就准确无误地落在了黄衣女人撅起的臀部上。这就有些下流了,角落里立刻有人义正词严地喊,说不要这样,朝她文明的地方扔,咱们下岗职工向来是最讲精神文明的。公允地说,黄衣女人这样遭到公众的非议是受了粉衣女人的株连。因为她那两截惹起众怒的半句话只是后半句,而且是将粉衣女人的两截前半句话反其道而用之扔还给她的,换句话说这两句话的原始本意并不是源自于她。但这时由于她们揪扯在一起已经成为一个矛盾的整体,也就无法再分彼此了。在这当中曾经出现过一个声音。这声音在事后的警方调查过程中一度引起了警察们的注意。当时这声音说,两个年纪轻轻的女人这样不顾脸面地当众揪扯厮打,实在太不雅观了,还有没有一点精神文明可讲?咱们这可是国际大都市,如果让外国人看了去影响多不好啊。这声音来自人群中的一个老者,是位白发苍苍,一手拄着枣木拐杖的老者。这位老者穿着一件白丝绸衬衣,下面是米色西裤,浑身上下熨烫得一丝不苟。他痛心地看着牢牢揪在一起的两个女人,一度曾试图上前将她们分开。但这两个女人的身上和手上已经满是了豆腐和卤汤,而且淋淋漓漓着还在不停地朝下流淌,如同是刚从那口大锅里一起跳出来的,老者围着她两人转了几圈感到很为难,实在无从下手,最后叹口气也就只得做罢了。

于是又转脸向围观在四周的人们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呢,这两个女人打成了这样你们竟然都无动于衷,谁就不能为她们劝一劝吗。周围的人们都眼神古怪地朝这老者看了看。但只是这么看了一下就又都把脸转过去了。这一边黄粉二女人正打得如火如茶,欣赏两个女人厮打毕竟比看这位老者有趣多了。歪戴帽的小伙子扯起嗓子朝这边嚷起来。他的位置原本在餐馆里称得上是焦点之一,是食客们从事早餐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黄粉二女人的厮打改变了食客们来这餐馆的主题,同时也就不知不觉地改变了餐馆中的焦点位置,所以歪戴帽的小伙子自然也就被甩到了围观人群的身后受到了冷落。这时他已经高高地站到了自己的椅子上,正摇晃着伸直的脖颈焦急地朝这边张望,一眼看过去很像是一只正在原地摇摆的企鹅。歪戴帽的小伙子说嗨嗨嗨,别这么自私行不行,光顾着自己看太不讲社会公德了,也顾及一下后面的观众啊。他的这番批评性的话语在当时还是起到了一定的警世作用,现场秩序顿时有了明显的改善,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甚至还主动过来拍拍那老者的肩膀,示意他让一让,比划着提醒说后面的观众看不见了。老者很生气地将两肩一抖甩开那个中年男子的手,然后将手里的枣木拐杖垂直地向上抬了抬。他原想把自己的枣木拐杖用力朝地上墩一墩的,以此来发泄心中悲愤绝望的情绪。这位老者觉得这些人们的情趣之低俗品位之低下简直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这与一个国际大都市合格市民应有的公德观念和道德意识相差得实在是太远了,即使是在新世纪伊始,看来要想在这个世纪里把这座城市真建成国际大都市也是了无指望了。

老者就是因为想到了这一点才悲愤绝望至极的。但是他的枣木拐杖举了半天却没有找到可以用来发泄的地方,地上到处是兴奋拥挤的脚,他即便再悲愤再绝望也总不能把拐杖朝这些脚上墩,老者明白那样会改变了事情的性质,说不定还会把战火引到自己身上来。于是这位老者将自己的枣木手杖改为用来号召和唤醒民众的工具而朝上举了举,奋力而富有感召地说我们大家想想办法,共同来把她们拉开吧。然后又朝左右看看像在朝一个具体的人又像是朝所有的人问,这里哪有公用电话,赶快给派出所打电话把民警叫来吧,对了,打110也行。老者这后来的建议明显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兴趣。无论是派出所还是ll0,平时在人们的心目当中无疑都是很具刺激性而且颇为陌生的字眼,至少对良善之辈应该是这样的。如果真能开来那么一两辆呜哇怪叫还眨着红眼睛的警车,自然也是件非常刺激的事,至少又能将眼前的场面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所以当即得到人们的响应。有人说这餐馆的旁边就有公用电话。也有人说街对面有个电话亭只可惜是IC的,眼前没处买Ic卡去。还有人说用餐馆的电话,餐馆里肯定有电话。于是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混乱的共识,向餐馆方面借电话一用。老者一下兴奋起来,皱褶不是很多的脸上随之也泛出一片红晕,马上就转过身来准备去找餐馆里的人交涉。也就在他转过身来的一瞬,老者突然团起脸像是很痛苦的样子,接着就慢慢矮下身去。

亚飞连忙将跟前的老者扶住,嚷着说救护车救护车,先打电话叫救护车吧,可能大爷的心脏病犯了。老者连连摆手似乎想说什么,但由于极端的痛苦却不能流畅地表达出来。事后在警方调查时,老者才终于说出了当时的情况。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就在老者转身准备去找电话的时候,他的脚突然被人狠狠地踩了一下。具体说是脚趾的部位,从大脚趾数起前三个,而且比踩还要重,应该说是蹁,因为这只不知从哪里伸过来并且不知主人是谁的脚在踩住他这三个脚趾之后还用力地捻了捻。所以当时老者疼得已经只剩了嘶嘶地吸冷气而全无再去打电话叫警察的心思了。警察对这个细节非常重视,但要想从当时在场的几十乃至上百人中排查寻找到这只脚的主人无疑也像是在大海中捞一根针。当时老者非常想向亚飞和那些热心人解释,他并不是犯了心脏病而且他也根本就从没有得过什么心脏病,他不过是被人暗中踩了一下脚,就是真去医院也应该去骨科医院而不是去什么胸科医院。但由于疼痛他实在是说不出话来,所以眼睁睁就看着自己被亚飞们当街拦了一辆桑塔那2000型轿车塞进去,然后风驰电掣般拉到这座城市最大的胸科医院去了。当然,至于到了医院又被紧急推进抢救室之后的情况,以及面对医生的询问老者和那个桑塔那司机都面面相觑,说不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更说不出为什么要到这里来,以致把如临大敌的医生们也都气得相互看着直翻白眼,那就不是警察们所关心的事了。

当亚飞们将那位老者从餐馆里抬出去又塞进桑塔那轿车时。粉衣女人和黄衣女人的厮打并没有因此终止,相反她们因为没有人再围观干扰,而更加打得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所以当时那位被人们簇拥着抬出去的老者也就很容易使人产生另一种错觉,似乎他是在这场战斗中率先负伤或。者牺牲的老战士。瘪脸女人后来浇的这两勺卤汤如同两支兴奋剂,立刻将黄粉二女人刺激得越发斗志昂扬起来。黄衣女人的体力显然不及粉衣女人,这一点从二者的年龄就很容易能看出来。黄衣女人大约三十岁左右,应属那种已经有了孩子或丁克一族的资深少妇,无论从神态还是体态上看都已经明显带出了由琐碎的家庭生活和频繁的性生活造成的疲惫烙印。相比芝下粉衣女人就酷多了。粉衣女人不过二十多岁,当属崭新的青春少妇,浑身上下还充满着激情与旺盛的创造力。这种激情与创造力具体体现到与黄衣女人的厮打上,就表现为雄厚而且坚实持久的战斗力了。此时黄衣女人虽还做着困兽犹斗状,却已经在节节败退,像只行将斗败的蟋蟀只有招架之功了。粉衣女人却是越战越勇,而且勇猛无比,浑身上下都放射出青春的光茫。从粉衣女人的服饰判断很有可能是新婚不久,甚至还没有出蜜月,因此她无论多么的骁勇善战,也恰恰就在这一点上渐渐暴露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来。从厮打一开始,粉衣女人就很注意自己身体的裸露部分,即使激战到白热化的程度也总还不忘腾出一只手来向下拽一拽自己纵起来的绣花上衣。黄衣女人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于是立刻调整战术放弃了向对手头发方面的进攻,而改向她那件苏绣衬衣下手了。

同类推荐
  • 世界最佳微型小说精华(第三卷)

    世界最佳微型小说精华(第三卷)

    本书精选国内外著名作家的经典微型小说几百篇,这些作品从不同层面描绘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个个思想各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了不同国家的社会风貌、不同民族的思想倾向,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 明年我将衰老

    明年我将衰老

    王蒙的创作激情与才华不为高龄所困,语言幽默风趣、绵里藏针,但是一针见血,透射出对人心和人事的通透与宽容。令人深以为然,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王蒙的中短篇小说,呈现出和长篇创作完全不同的态势,个性色彩更为强烈:情感饱满、智性通达、无拘无束、风格多变,凸显了王蒙不竭的创新活力。七个反映当下生活的故事,真实而鲜活的人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世风的变迁及人心的变异,直面人生而积极乐观,体现出王蒙式的智慧。
  •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

    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北京、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梦想的故事。它发生在大学校园、在地下室、在鼓楼、在酒吧,在这看似繁华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在最飞速和迷茫的年代,无数年轻人在逃离与坚守的抉择中走过自己的成长。生活与爱情,美丽与黑暗,热情与疏离,幻想与眼泪……一座城市永远不会老,因为每天都有人奔向灿烂的青春。对于北京,我们是过客亦是归人。
  • 为亡灵弹奏玛祖卡

    为亡灵弹奏玛祖卡

    “爱伦坡说得对,我们的思想迟钝、老化、单调,我们的记忆力错乱、凋谢,像菜刀那样生锈了,人家都说是这样,这就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记忆的特征吧。”《为亡灵弹奏玛祖卡》通过西班牙内战期间一桩谋杀案及其复仇事件的描写,生动反映了加利西亚山区居民的生活及其政治倾向。作家巧妙运用加利西亚方言,把西班牙西北部这一地区的民俗风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充溢着浓郁的地方色彩。
  • 好大一个家

    好大一个家

    数学教师尤曙光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着昏睡的植物人老婆赵迎春。突如其来的拆迁问题难住了尤老师。为了安居,丈母娘齐大妈催孙女尤优结婚无果,便“算计”着让尤曙光和女儿赵迎春把这名存实亡的婚给离了,在丈母娘的强烈坚持下,尤曙光成了单身汉。单亲学生家长李婉华请求尤老师给自己女儿补课,尤曙光忙着上班和照顾岳母、前妻,分身乏术,李婉华以帮忙照顾赵迎春为交换条件,二人达成共识。李婉华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尤曙光爱情的小火花再次燃起,就在这节骨眼上,躺在床上十三年的前妻赵迎春竟奇迹般的苏醒了!夹在两个女人之间,尤老师左右为难。
热门推荐
  • 至尊灵刃

    至尊灵刃

    天地异变、灵力匮乏,曾经强大的修士渐渐消失,源之大陆进入末法时代。而此刻妖兽横空出世,荼毒大地,百姓流离失所,凡人背井离乡。一名从小镇中走出的少年,懵懵懂懂的他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命运推上了拯救大陆的道路。故事从此拉开序幕...
  • 茅山道士之捉鬼记

    茅山道士之捉鬼记

    在一个僻静的小山村里,有一户人家,他们有一个孩子。有一天,那个孩子和他的小伙伴相约晚上到墓地“捉鬼”。没想到,他们却被冤鬼缠身,伙伴们相继死去,只剩下自己活着。有一天,一位道士来到他们家,把冤鬼化成“我”家的护家仙。我也成了他的徒弟,从此,我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刘战英,1943年生,河北省高阳县人。国家一级作家。曾任中央军委空军文学艺术创作室副主任。1987年转业,任中国侨联机关刊物《海内与海外》杂志社主编。现任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院长兼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已出版包括长篇小说、传记、散文集等在内的20余部著作,逾500万字。
  • 红尘几万里

    红尘几万里

    看不透的人生,看不透的红尘,红尘里我们的人生都是红尘客栈里的过客。
  • 公子狐仙

    公子狐仙

    “蓝大人,大法师还有救。不过……”泫洛还没说完,身后那些小少年不知从哪里掏出了各式各样的东西……其中不乏有毒经毒药毒……毒物?被称为‘宛南之最’的竹叶青,优雅的在剑客小少年的手上盘着,时不时吐出自己妖娆的舌头。小少年的脸都绿了,不知道是因为被蛇身映的还是被吓的。不过这丝毫不耽误泫洛的喜爱——嗯,她指的是那条蛇。本书轻松愉快,不虐。希望大家喜欢。
  • 恶魔禁书目录

    恶魔禁书目录

    一本封印着七十二柱魔灵的魔书。一本封印着一千零一本禁忌魔导书的魔书。一本拥有着足以让任何人都疯狂,封印着数代强大魔王遗产的魔书——恶魔禁书目录。一个机缘巧合让萧剑获得了恶魔禁书目录的传承,于是最强魔王的路途开始了。
  • 中国民乐

    中国民乐

    民族乐器不仅仅是可以发出美妙声音的工具,更是每个民族的独特的文化载体,是每个民族自我表达他们与宇宙、与大处然、与他人对话的方式。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音乐艺术又是这一文化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殷商、西周的陶埙、古笛、钟磬古乐,隋唐五代的箜篌、琵琶音乐,还是明清以来的各地方乐种以及胡琴音乐等,它们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历史时期的音乐成就。中国民乐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珍品。
  • 神秘老公,掀起盖头来

    神秘老公,掀起盖头来

    失贞,不洁,一大堆难听的字眼出现在她的身上;未来夫家的指责与未婚夫的不信任,让她成为所有人眼中的坏女人;“我娶你。”在她最为难堪的时候他及时出现,许她一场婚礼。既然这场婚姻一开始就是误会,那么我们也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当她提出离婚的时候,换来的却是他的拒绝。招惹了我就想要离开,林灵,你真的觉得和我的婚姻就只是我当初为了报答你那可笑的救命之恩吗。一场豪门虐恋,虐了心,痛了身,就算我们在一起是彼此伤害,我也不愿意放开你的手,就算你要恨我,我也无悔。
  • 爱犊居吟草

    爱犊居吟草

    本书是山西省著名作家马乃骝的诗文集,马乃骝,已故,生前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是纳兰性德研究专家……
  • 死亡回信

    死亡回信

    十年前,一个转校生收到一封奇怪的来信,没有名称没有地址,仅此以怪异的"那三个字"署名,让收到信件的人务必回信,否则的话--"厄运将至",但这明明只是个恶作剧,谁都没有想到,可怕的事情却真的发生了,阴森的死亡由此打开篇章...十年后,"我"来到这所学校就读,在班级的莫名规定下给不知道是"谁"写着回信,算是履行"阻止厄运"的办法吗?可是,为什么恐怖传言中的诅咒还是如约而至了...执笔写来死亡信件的"那个"究竟是什么,教室里那个"不属于这里"的却栖身在我们当中的又是什么,问题的症结并不是某个幽灵或者鬼魂的所作所为,不是那么简单轻松的事情,厄运开始了,我们深陷其中,也渐渐挖出一些暗藏在深处比死亡更可怕的...打开《死亡回信》,告别本土式恐怖小说的格局,以全新惊悚绝伦的故事场景,去挖掘心灵深处久於不散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