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3600000046

第46章 现代性的别处乡土与寻根(6)

当然,寻根文学的直接发轫,乃是肇源于拉美文学的成功,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化腐朽为神奇”的奇思妙想,使得其绝妙佳作《百年孤独》风行全球,拉美文学也因此而“走向世界”,这给了中国作家以启迪和信心,引发了他们创造奇迹的冲动,也立意要促使中国的文学走向世界。本来,中国的当代文学长期被西方所忽视,这很是刺伤了中国作家的自尊心,也激起了他们要“走向世界”的强烈愿望和悲壮感。因此,“走向世界”便成了中国作家的一个情结,一个梦想,这正如高尔泰所说的:“在辽阔的中国土地上,在古老的文化背景下,这实在是一条转悠不尽的道路,也是一条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道路”。而且,作家们的这一心态并不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所独有,而应当说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我国新时期的‘寻根’文学思潮,正是适应这种世界潮流应运而生的”。寻根作家适应世界潮流所作出的抉择就是“先回归民族,再走向世界”。而这一思维路向,也正与五四时期的作家相一致。鲁迅在谈文学的地方色彩的意义时曾经说过:“有地方色彩的,容易成为世界的”。在世界范围内的“地方色彩”,自然也就是民族性,当时的周作人也是从这一意义上来谈论“地方趣味”的,他对这一问题似乎比鲁迅更重视:“我轻蔑那些传统的爱国的假文学,然而对于乡土艺术很是爱重:我相信强烈的地方趣味也正是‘世界的’文学的一个重大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趣味,而不相冲突,合成协和的全体,这是‘世界的’文学的价值,否则是‘拔起了的树木’,不但不能排到大林中去,不久还将枯槁了”。

闻一多在《(女神)之地方特色》一文中则直接从民族文学的角度来谈论地方特色:

“将世界各民族底文学都归成一样的,恐怕文学要失去好多的美”,“真要建设一个好的世界文学,只有各国文学充分发展其地方特色。”因此,关于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其实也是五四以来一直讨论着的热门话题,只是到了寻根作家这里,因为有了拉美文学的成功样板,这一问题便不辨自明,故而他们一门心思所想的是如何突出自己创作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甚或是越土越好,将文化之根追索到越古老越原始就越好。

这也使得寻根作家招来了几多指责,有人甚至讽刺他们寻根寻到了猴子尾巴上。当然,指责者也确实有自己的道理,寻根作家“原始”得过了头、“野性”得没了边的作品也确实给人以太古蛮荒之感,与人类文明的进化历程似乎是不相称的。然而,平心而论,我们只要将寻根文学的另一背景因素考虑进去,就可以明白他们这样做的价值。我们可以往前追索一下:寻根文学得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直接启发,而魔幻现实主义又直接肇源于欧洲的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则又是在西方世界的反传统反理性特别是反科学主义思潮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因此,寻根文学产生的直接缘由是要向拉美学习,让中国文学也走向世界;但更深层的缘由则是要寻找一种“原始的”或日“野性的”思维方式,以弥补科学理性单面线性思维的不足。我们可以先看一看季红真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归纳:“阿城在对庄禅的推崇中,包含着对悟性直观的思维方式的认同(见《文化制约着人类》),而郑万隆以为‘远古与现代是同构并存的’(见《我的根》),扎西达娃从远古的神话故事和世代相传的歌谣中,从每一个古朴的风俗祀仪中,看见了祖先们在神与魔鬼,人类与大自然之间为寻找自身的一个位置所付出的代价(见《你的世界》),则使整体性把握世界的认知方式,更多地带有神话思维的特征。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作家都认同选择这样的思维方式,但有一点是真实的,那就是作家们对民族原始思维的溯寻,孕育了神话式思维方式复兴的可能性。譬如,李杭育曾在《通俗偶得》一文中,主张文学的认知方式要依重‘直觉、经验、想象力构成的智慧’,而神话式思维显然是以想象力为思维动力的。虽然每个作家重视的认知方式各有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不再满足理性的认知活动,更重视艺术的直觉,艺术的想象,艺术的还原、重构”。因此可以说,寻根文学的出现,是带着两重目的或者说是具有双重意义的:既要走向世界,又要寻回民族文化之魂特别是思维方式上的优势。而这所照应的,又恰好是世界“现代性”的新潮流。

应该说,寻根作家的努力是收到了成效的,2000年,终于有一部“中文小说”第一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不能不说是寻根作家辛勤努力的结果。‘虽说这部小说还不能代表寻根小说的最高水平,但也具备了寻根小说的共同特征。当然,寻根文学“对民族原始恩维的溯寻”,其收获最大、真正能切中中国文化根脉的,则还是韩少功和陈忠实,也只有他们的溯寻才是具体而实在的,将他们二人所得的结果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东方文化的优势,才能真正解救现代科学理性的单面线性思维之弊。就儒家仁学的思维方式来说,它所重视的是具体关系,而在“二人”的关系中,它一定要确定谁为“尊”谁为“从”的问题,这对于我们在处理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时应该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也就是说,在这“二者”的关系中,必须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尊”以外来文化为“从”,这一对“尊从”关系如果不能确立,我们就无法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也就谈不上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儒家仁学的思维方式容易从“一元独尊”发展到“惟我独尊”,这就可能会引发拒斥外来文化甚或否认他民族文化的夜郎自大心态,于是就需要用楚文化特别是道家的思维方式进行调剂,楚文化“合一入神”的思维方式,可以让我们将外来文化整合进民族文化,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道家的“圆融”,则即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吸收外来文化,也可以帮助我们以平和平等之心对待他民族的文化,并与之和平共处。

寻根文学对“民族原始思维的溯寻”,其最大的价值则还是体现在文学创作方面,我们可以借用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来说明其意义。列维·斯特劳斯在《野性的思维》一书中曾高度评价了原始的“野性思维”在现代的意义,他这样总结野性思维的特点:“我们称作‘野性的’而孔德描绘为‘自发的’这种思维活动所具有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它给自己设定的目的是广泛而丰富的。这种思维活动企图同时进行分析与综合两种活动,沿着一个或另一个方向直至达到其最远的限度,而同时仍能在两极之间进行调解。”从列维·斯特劳斯的总结中可以看出,野性思维的“目的广泛而丰富”,它决不是单面线性的思维,其思维路向宽广而灵活,列维·斯特劳斯用了一个比喻,说它像修补匠的“修补术”,可以随意地将本不相干的东西补缀到一起o其实,这一比喻仍是现代理性单面线性思维的结果,因为只有在单面线性思维的观照下才会有所谓“本不相干”的观念,在野性思维的观照下则没有“本不相干”的东西,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沟通并可以相互往来相互转化的。

诚如是,当年的屈原才可以乘龙驾凤,与天地鬼神相交通;老子才可以齐生死等祸福,庄子才可以泯灭蝴蝶与庄周的界线,真正做到齐物而逍遥,这其实也就是楚文化之所以“绚丽”的缘由。今天,我们的创作如果也想“绚丽”起来,那首先就得让作家的头脑“野性”起来:能够与天地鬼神古人今人正常人非正常人等自由地相交通,而决不能将它们看做“本不相干”的东西。如果没有这点“野性”的自由,我们的想象空间就难免显得促狭而贫乏,我们的艺术殿堂就难免显得色彩单调。因此,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就像国立公园保护野生物种一样,艺术殿堂应该保有野性思维的存在。寻根作家从“民族原始思维的溯寻”中找到了野性思维的“优势”,将它激活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于是就有了一个丰富多彩而又显得魔幻怪诞的艺术世界。这个艺术世界决非屈原庄周的重复,而是一个有着强烈民族特色的“现代”新世界。因此,寻根作家所寻出的东西虽带有“原始”的特征,其意义则是“现代”的。

在寻根作家中,将具有民族特色的陈旧观念寻出来,而与“现代性”发生冲突的作家当然也有,贾平凹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八十年代中期盼贾平凹,以一部笔记体小说《商州初录》而备受世人关注,并被视为寻根文学的实力派作家。《商州初录》承续的可以说是沈从文的路子,同“边城”是沈从文的故乡一样,“商州”也是贾平凹成长的地方,这里的民风也同样淳朴善良,在淳朴民风的熏陶下,这里人人都有一颗纯洁无邪的美好心灵。作者显然也有用这种美好心灵去救城里人“现代病”的意思,所以作品的结尾说:“城里的好处在这里越来越多,这里的好处在城里却越来越少。”‘贾平凹长期浸润于秦汉古老文化之中,自然会体验到它的厚重和朴实,他将这种“文化之根”寻出来,试图使之成为自我和全社会的民族精神,这确实是大有好处的。但是,贾平凹与沈从文毕竟不一样,他还是太喜欢“城里的好处”了,所以在后来的作品中,贾平凹所描写的便大都是“城里的好处”对山里淳朴民风的冲击,而且绝对是“城里的好处”获胜。譬如信守传统文化的韩玄子就非败给靠开加工厂致富的王才不可(《腊月·正月》),老实巴交的木犊反不讨妻子黑氏的喜欢,在一个中秋之夜她竟跟着敲钟人来顺私奔了(《黑氏》);尤为对比鲜明的是禾禾和回回,禾禾从不安生种田,折腾来折腾去,最后竟折腾富了,回回老老实实地种田,辛辛勤勤地劳作,却越来越穷(《鸡窝洼人家》)。作者显然是要告诉人们,像回回这种人仅凭老实和勤劳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特别是作品的最后,回回被证实没有生育能力,这似乎意味着,像回回这种人就该断子绝孙。由此看来,贾平凹的文学寻根并不是为了给现代中国人找到一个精神家园,而只是为了赶赶当时的寻根风潮而已,所以,一进入九十年代,在商品大潮的影响下,贾平凹的创作立即就转了向随了俗了,《废都》便是最好的证明。这部小说还未出版,就被媒介炒作为“当代《金瓶梅》”,如果仅从性描写和性观念来说,它确实太像《金瓶梅》了。关于性描写姑且不去说它,仅就性观念而言就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陈腐不堪。

作品中所描写的,是绝对的男权中心,男尊女卑。在庄之蝶的眼中,女人只不过是一件玩物,他可以随意地玩唐婉儿,玩柳月,玩阿灿,乃至于将旧恋人景雪荫恶作剧般地玩弄之后又一脚踢开;特别是柳月,先是供庄之蝶泄欲,后又将她当做礼物送给市长的傻儿子做媳妇,而就在新婚的前一晚,还要送给庄之蝶享受一回。这些女人除了作为庄之蝶的施欲对象外,就什么都不是,这不正是古代士大夫常有的、《金瓶梅》之类的古代小说中常见的陈腐不堪的男女等级观和性欲观?庄之蝶的生活也正是沈从文当年所要极力抵制的“灯红酒绿的放荡生活”,因此,贾平凹的文化寻根如果说在《商州初录》中还可以看到一点沈从文的影子,那么到了《废都》里则完全走向了反面,特别是作品中陈腐的男女等级观和性欲观,从任何意义上来讲,都是与“现代性”背道而驰的。

现代性源于西方,但历史演进到今天,已经使得现代性具有了世界性的普遍意义。在中国,无论是反传统的趋新或是恢复传统的怀旧,都脱不了“现代性”的框架,都是一种现代化的努力,然而,其侧重点则是决不相同的。发轫于五四时期的“乡土文学”,虽然目标是反传统文化,立意要刷新的也是人的精神,但根本目的却不在精神的层面而在物质的层面,因为社会制度的革新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乃是其时的当务之急,文学自然也不能超脱社会的政治、经济之外,所以“乡土文学”所谋求的现代性落实到根本上也就是要增强民族国家的经济实力,使中华民族凭借着物质力量强大的国家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到了八十年代的“寻根文学”,其“寻根”的根本目的却已不在物质层面而在精神层面,虽说综合国力的增强仍是当务之急,而经济实力在综合国力中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外部的军事压力毕竟已减轻,作为民族国家的独立地位也再难撼动,文学也可以有余闲来关心人的精神存在了。所以,“乡土文学”和“寻根文学”虽然所关注的都是“现代性”问题,但前者侧重于“现代国家”的物质性存在,后者则侧重于“现代民族”的精神性存在,这或许就是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当然并不意味着“寻根文学”脱离经济脱离社会生活更远了,而是因为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生活变动不居的今天,人们更需要精神的稳定性,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栖居之所,在政治变幻莫测,经济此消彼长,人们的生活飘泊无定的现代社会中,传统的历史文化就成为一种相对稳固和深厚的精神家园,由此人们不但获得了精神上安身立命的归宿感,而且也拥有了和外部世界联系和沟通的基础”。而在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对民族文化乃至民族身份的认同,却也正是经济全球化所“逼压”出来的一种带全球化倾向的文化现象。

(撰稿:陈仲庚)

同类推荐
  •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陌生的中国人

    陌生的中国人

    本书是一本人文纪实作品,记录了不同人群的乡愁。有异乡求学的学生,外出打工的青年,出门在外的生意人,漂泊在他乡的艺人。他们对梦想的执着,对故乡的怀念,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生活的态度,都让我们对生活和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是一本让我们读懂乡愁,热爱生活的作品。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毛泽东诗词赏析

    毛泽东诗词赏析

    在饱受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顽强的中国人民经过上百年的斗争,终于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毛泽东诗词正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反侵略、反压迫、争取自由平等的战斗号角,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愤图强、走向世界前列的战歌。他的诗词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本《毛泽东诗词赏析》。本书收录了毛泽东所创作的62首诗词以及近30幅诗词手书,这些诗词或手书大多数是经毛泽东生前同意并正式公开发表的,少数作品虽然在他生前没有发表,但是在其逝世后由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出版部门正式公开发表,这就使本书收入的诗词和手书不仅十分可靠,而且具有权威性。
  • 倾听往事

    倾听往事

    《倾听往事》这本散文集里相当多的篇幅是专为魏晋时期文人名士而书的,收录有《父去子未归》、《凡人与圣贤的距离》、《英雄莫问出处》、《曹操与宗世林》、《亦真亦幻帝王家》,在众多的散文集里,这本书很特别,像寒夜里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热门推荐
  • 禁忌王国

    禁忌王国

    失去记忆的他流落禁奴王国,遇到好兄弟与一生挚爱却又造人杀害,被奸人复活后性格全变开始与兄弟挚爱为敌,他又如何找回自己的真心?造成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难道是.....
  • 无声的泪

    无声的泪

    本文不是甜文,前文有一点点甜哦?玻璃心可以自行退出。
  • 墓帝

    墓帝

    “穷奇”刺青只是开始,随之而来的一件件怪事,陈阿鬼不得不踏上了寻找真相的不归路,为了爷爷也好,为了自己也好,好奇心为他打开了一个未知的神秘大门。盗墓,探险,揭秘!
  •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第一人、学术界公认的弗洛伊德研究权威、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主编,经全国四十余位专家教授严谨翻译多次修订,堪称海峡两岸最权威、最完整的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版本。本卷仅收录《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用动力心理学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从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口误、笔误、失误行为等现象入手,挖掘了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性,说明了潜意识的活动和对潜意识的压抑不仅存在于变态心理活动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当中。
  • 倾绝天下:腹黑邪妃妖孽王

    倾绝天下:腹黑邪妃妖孽王

    她是暗夜女王,俯视天下,遭爱人背叛,死于非命。她是废柴小姐,有爹疼有娘爱,遭人凌辱,同样死于非命。当强者之魂驻入废柴之身,会有怎样巨大的转变。翎羽殿下,实力强大,绝色无双,不近女色,谁来告诉她这个死皮赖脸,整天粘着她的真的是那个冷冰冰翎羽殿下吗。当她站在强者之巅,又是谁誓死追随,无怨无悔。【女强+男强,绝对宠文,不喜勿喷】
  • 星际全能神棍

    星际全能神棍

    “林峰,这功法可不可以送给我?”“不行,我要养女儿,必须卖钱。”“林峰,这药剂的配方可以不可便宜点卖?”“不行,我要养女儿,绝对不砍价。”“林峰,这武器设计图我来开发,如何?”“不行,这是我女儿的玩具。”不是林峰不愿意,一切都是谨遵女王大人发布的任务。原本只是一个穷屌丝的林峰,开始一段偷蒙拐骗的人生。
  • 穿越古代当教主

    穿越古代当教主

    一个貌美多才的她,因愤恨现世中潜规则的丑陋,而愤然求死。却不料穿越来到古代,本想能平静了度余生。却不曾想到千古人情不变。古代的她漂泊在红尘中,经历了一次次的阴谋与杀戮,饱尝人世艰辛的她,看过了太多的抛弃与背叛,目睹了太多的罪恶与怨恨。红尘中那些迷失在贪婪狂妄中的灵魂,是否有一缕阳光能将他们救赎?世人皆知得迷仙圣经者得天下,谁又能料到其实圣经不过是一本无字经.红尘众相皆在其中,红尘众相也皆不在其中。一场搅动朝野的争夺大战,一段感天动地的爱情传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娆血色:神秘女王太骄傲

    妖娆血色:神秘女王太骄傲

    她是暗夜杀手,同时也是商业女王。一朝魂归九天,再次归来,她已经涅槃重生。她是被父母抛弃的豪门千金,只因她天生残疾,失声失聪。当她变成她,这个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当她的最终身份彻底解开,明珠蒙尘,只待命运洗涤后,芳华满天下。他是黑夜中的王者,她是他追寻一生的猎物,他愿意为她倾尽天下。步步杀机,他与她携手相抗,他对她真情誓言,她步步沉沦,终于一起展望世间。【本文一对一,女强男强】
  • 流年不悔

    流年不悔

    鼓钟山上,她是千朎冥王;山下,她在他眼里就是年轮。清流远离世俗,几近隐居。当禁锢是生命的代价,牵绊是不愿重提的往事,是再续前缘,还是就此分别......他在黑暗中指尖疯狂地滑过一根又一根竹竿,直至被磨破流血,却依旧捕不到她的身影."是我的错......"她喃喃道,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竹林....."蕙芷冥王的魂魄现,天下必将大乱。”“我愿意给你她的魂魄,容她堕入轮回,就算我六界之间形神魂魄俱灭,我也愿换来你她永世安宁。”
  • 彼岸至尊

    彼岸至尊

    诛仙剑派副掌门楚惜朝惨遭宿敌围攻,幸得一丝元神不灭重生在大梁王朝一位纨绔公子的身上。自此,一段颠覆诸天、凌驾万界的传奇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