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回: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
上回书说到,小生箭射黄龙,救下宓妃,宓妃邀请二人女娲庙留宿。席间夜谈:
宓妃道:“长的丑不见得是坏人,长的美不见得是好人,品质的好坏和皮囊的美丑没有任何关系。就像魅,就是长相俊美的恶灵。其实西王母很善良,如果有人能到她住的宫殿有求与他,他一般都不会拒绝。不过呢,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见到他,因为他住在昆仑山上一处上宽下窄的铜都上。铜都悬浮在连羽毛都浮不起来的弱水之上。”
小生道:“你这不是白说吗?听你上半句,我还打算让赤松子带我去找他。听你下半句,那意思是没人能度过弱水攀上铜柱去求他,所以也无法证明他是不是善良。”
宓妃噗嗤一声笑出声来:“你以为我说那么多是逗你玩啊。虽然很少有人能度过弱水登上铜都,但是西王母经常派遣他的弟子九天玄女和瑶姬下山显圣。瑶姬和女娃都是赤松子妻少女的姐妹。”
历史上有个人叫徐夫人,很多人一开始往往会误以为他是女性,其实不然。西王母和观音姐姐也是如此。就像老佛爷是个女的一样。徐夫人、西王母、观世音,都是个男的。
也许出于推广宗教的目的,西王母和观音大师被道教徒和佛教徒人为的变性了。就像本来是饕餮和貔貅是两种古兽,口口相传中混淆了,当发现搞错了的时候已经晚了,于是就再编一些传说进行圆谎。这样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了。
以貌取人,带着有色眼镜,也是人的一种劣根性。
西王母因为相貌丑陋,一直不温不火。后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的传说流传开来,西王母因手中握有能让人成仙的不死之药而受到人们敬仰、崇拜。
到了东汉,这种崇拜已达到近乎疯狂的程度。但是一个恶相貌丑陋的妖怪怎么让大家心悦诚服的拜下去。于是信徒们开始了对西王母整容,紧紧保留了头戴玉胜,虎齿豹尾完全退化了。
在新朝古墓中,其形象已经是一位相貌慈善端庄的****,她的容貌丰满姣好,头戴胜,身穿绿色袍服,肩生羽翼,双手合抱于胸前,端坐云端。
观音大师原先是婆罗门的怪物“连体马双童”,一种马头怪神,后来佛教里塑造成“猛丈夫”。到中国后却变成了女儿身,大概是信徒大多是家庭妇女,而封建时代忌讳一个妇女天天在家守着男神,所以慢慢就有了观音大师常以女儿身示人的说法,逐渐有意识的把他女性化。
有关于观世音变性,还有一个传说,时间是紧接着西王母变性的时间,在新朝之后的东汉十常侍乱政期间。现摘录在此:
身毒胡僧鸠罗菩谛,也就是印度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他听说中国的皇帝说了不算,是十常侍把持朝政,于是求见为首的张让和赵忠。
张让和赵忠因为自幼被阉,所以极度自卑,早就听说胡僧无所不能,懂得能使“**重生”之妙法,一直信疑参半,今见有胡僧求见,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有可能重塑男儿身的机会。
鸠罗菩谛拜见张让和赵忠以后,给他们说了信佛的种种好处,让张赵心生想往。张让忍不住问:“我想出家,可以吗?”
不料鸠罗菩谛却一口拒绝了,他说:“本师释迦牟尼佛,曾立戒律,黄门不得出家为比丘。”
鸠罗菩谛一句话激怒了张让。张让恼羞成怒,马上下令将此胡僧推出去斩了。
鸠罗菩谛眼见性命不保,情急生智:“黄门虽不得出家为比丘,却有修德更胜之法门!贫僧所带佛像,内有观音大师,专司救度断绝男根之人,故又被称为‘中人菩萨’,殊胜之至。”
张让听说以后,异常欢喜:自己就是中人,而偏偏这胡僧带来的就是“中人菩萨”。于是让人放了胡僧。
鸠罗菩谛只得硬着头皮编下去:“观音大师本是中人,曾在舍卫国皇宫之中,充当太监。后来,佛祖在舍卫国给孤独园宣讲无上法门,观音大师前往聆听,被佛言所点化,成就了正果。因为观音大师本来就是太监出身,所以当了菩萨之后,尤其特别保佑太监。”
张让闻言狂喜,于是即刻发布急急如律令:令天下广为塑造观音大师像。
各级官吏为了讨好十常侍,故意将观音大师像,雕琢得犹如太监一般,面无胡须,颈无喉结,好似妇女。当时时局动乱百姓苦不堪言,听说朝廷从身毒国请来了新神仙,纷纷去焚香膜拜。
后来,十常侍被杀,群雄逐鹿,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观音大师的外观,却在百姓心中得以保留,以至于后世塑观音大师像,都造得男女特征不甚分明。更是逐渐演变得更像女性,而几乎没有男性特征。
到了武曌篡位改国号周,号称自己是弥勒转生,僧人们也为武则天称帝而大造舆论,观音大师基本上算是成功的完成变性。
☆.☆.☆.☆.☆.
宓妃一边洗手一边问道:“你们怎么不吃啊,边吃边聊呀。”
祝道长连忙站起来恭敬有加的道:“没有天地女神的吩咐,小道怎么敢呀。”
宓妃噗呲一声,失声笑道:“瞧我这脑子,真不够用,刚才就知道给狗治伤,忘了让你们先吃了。可是,这是恩人,祝道人何至于如此迂腐。”
祝道长连连点头:“天女神教训的极是,小道谨记。”
宓妃对小生笑道:“好了,你的黑豹明天就能恢复如初了。”
小生这个时候回过神来,“哦”了一声。
宓妃望着小生道:“英雄侠士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怎么看上去好像很不开心一样。”
小生道:“我很担心俺爹的安危,你是仙女,能不能想个法子救救俺爹。”
宓妃面有难色道:“俺娘不让我们干预人间是非恩怨,说一切自有天道。不过,你们救过我,我尽力吧。你想让我怎么帮你。”
小生忽然想起她的母亲就是女娲,淡淡道:“算了,不说这个了。我跟师婆明天继续东行,我们自己可以搞定。”
巫咸有点惊愕的看着小生,女娲也不知道小生两句话就自相矛盾究竟是什么意思。
小生没有理会巫咸和宓妃质疑的目光,忽然对祝道长说:“说到哪儿了?怎么是我们祖母了?”
祝道长看了看小生,又看了看巫咸,又看了看宓妃。
宓妃坐下来,笑道:“我是百无禁忌的,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好了。大家吃饭吧,边吃边说。”
祝道长连连点头,恭敬的说:“好,好。那就先不说道士了,说女娲祖母怎么造人吧。”
女娲举杯邀请他们饮酒,小生心下郁闷,毫不客气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当一股琼浆玉液流入咽喉,这才感觉异常的熟悉,便想起赤松子的葫芦了。小生猜到这酒恐怕也是一种仙药,至少可以强身健体。
见巫咸只是轻轻抿了一小口,小生马上劝她:“师婆,赶了一天路,风尘仆仆口干舌燥,并且明天还要赶路,路上风吹日晒的,你一定要多喝几杯。”
这一席谈,祝道长就给他们讲了女娲造人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