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01400000020

第20章 临卦——领导之道,为政以德

(兑下坤上)

【原文】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译】

临卦象征督导,开始亨通顺利,利于守正。到八月将有凶事。

《彖》解释道:以上临下,说明此时阳刚之气逐渐增长,万物喜悦而顺从,刚健者居中而上下相应,由于坚持正道而获大亨通,这是自然的法则。到了八月将有凶险,这是因为阳气消减,好运不能长久。

《象》解释道:水泽上有土地,象征以上临下。君子因此要教化、关心民众,永无穷尽;要包容、保护百姓,永无止境。

【智慧解读】

临卦下兑为悦,上坤为顺。这个卦是异卦(兑下坤上)相叠。坤为地,兑为泽。地高于泽,泽容干地。喻君主亲临天下,治国安邦,上下融洽。正是成功的极好时机,人们务必抓紧,不可失去良机。但却不可就此满足,时运会很快消失,一定要从长计议,注意总结经验,团结他人,共同开拓新领域。这时会十分顺利,并有收获,但须随时注意事情的动向,兢兢业业,防止出现意外的事故,尤其应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原文】

初九,咸临,贞吉。

《象》曰:成临贞吉,志行正也。

【译】

初九,以感化之心而临民,占之则吉。

《象》解释道:以感化的方法统御民众,坚持正道可得吉祥,说明“初九”的思想行为端正。

【智慧解读】

临卦六爻,四个阴爻在上,两个阳爻在下。在取象上,四个阴爻取以上临下之义;两个阳爻则不同,取以刚临柔之义。阳刚为主导,阴柔为附从,仍然是统御民众的象征。“初九”、“九二”这两个阳爻处在“刚浸而长”的主导地位,四个阴爻则处于“悦而顺”的从属地位。不过“初九”毕竟是在“临”之初始阶段,象征刚刚上任的领导者,更加注意以德临人。于是屈尊降下,用感化的方法统御民众,群众当然会喜悦地顺从,一切都很顺利吉祥。这就是爻辞“成临,贞吉”的含义。

【原文】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象》曰:成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泽】九二,以感化而临民,吉祥,无所不利。

《象》解释道:以感化的方法统御民众,会得到吉祥,无所不利,因为这时民众还没有顺从命令。

【智慧解读】

“九二”居于下卦之中,形成与“六五”阴阳感应的关系。但是这里面隐藏着不利因素,由于“九二”是以阳爻居阴位,“六五”则以阴爻居阳位,两者位皆失正,造成“九二”与“六五”相应关系中的不协调,因而产生被统御的民众“未顺命”的不利情况。这时“九二”必须实行感化式的领导,协调好与群众的关系。

【原文】

六三,甘临,无攸利;皂无忧之,无咎。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

【译】

六三,只凭甜言蜜语统御民众是没有利的。已知此而忧之,则无灾祸。

《象》解释道:靠花言巧语统御民众,说明“六三”居位不当。知道忧虑而改正,过错就不会长久。

【智慧解读】

“六三”阴居阳位,不中不正,上无正应,下乘二阳,位不当,故其心术不正。“六三”又在“兑”之上,为悦之极,故一味以甜言蜜语欺骗取悦民众。骗术不可能长久生效,必有技穷之时。如果“六三”能知危而忧,改弦易辙,还是可以挽回影响的。所以爻辞提醒说:“既忧之,无咎。”以甘美的空言欺骗,口惠而实不至,这种领导作风是最要不得的。

【原文】

六四,至临,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译】

六四,下临民情,则无灾。

《象》解释道:亲临现场统御民众,没有过错,说明“六四”居位正当。

【智慧解读】

“六四”居于上卦之下,切近下体,正是“地”与“泽”的接触之处,故能亲近于所临之民。再说,“六四”以阴居阴位而得正,象征领导者温和虚心地亲近群众。这些都是“六四”“位当”之处,它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这些都值得细心地领会。

【原文】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译】

六五,以聪明睿智统御民众,懂得大君之所宜,吉祥。

《象》解释道:伟大的君主应该如此,是说“六五”应该实行中道。

【智慧解读】

“六五”以柔居尊,而又得中,下与“九二”阴阳取应,可见它能够中道而行,善于虚心任用刚健能为的大臣,辅助自己君临天下,这正是“大君”的明智之处。领导者如果事事亲临,难免分身乏术,疲于奔命,穷于应付,这样也不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众人的积极性。领导者应该选贤任能,适当授权。以众智为己智,善取下级之智慧以临天下,这才是以智慧临下的“知临”。既不是事必躬亲,又并不脱离民众,这才是无过无不及的“中道”。

【原文】

上六,敦临,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译】

上六,以厚道统御民众,吉利,无灾祸。

《象》解释道:用厚道统御民众是吉祥的,因为用意敦厚存在内心。

【智慧解读】

“上六”以阴柔之质处上,是能够以敦厚临下的。“上六”处于本卦上体坤之极,天高地厚,“上六”恰好具有君子敦厚之象。居于极位者,获得了绝对的权势,易于刚愎自用,得暴政以虐民,其恶果是祸不旋踵的。所以本爻强调位居最上者必须心存厚道以临民,只有这样才能免除卦辞所警告的“至于八月有凶”。

【经典例说】

以仁为体,人心归之

作为君主,西汉初年的汉文帝刘恒是出了名的开明仁君。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79年-前157年)里,实行无为而治,尊崇黄老,约法省禁,节俭爱民,并倡导以农为本,与民休息,为西汉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其儿子汉景帝继续执行父亲汉文帝的政策,使西汉的发展更为兴盛。世人把二人治理国家的时期称为“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在汉高祖刘邦的八个儿子里排名第四,被封为代王。代国封疆在今山西东北部与今河北、内蒙交界一带,当时这一地方离匈奴很近,土地贫瘠,人口稀少.经济也很不发达。刘恒之所以被分封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只因刘恒的母亲出身寒微,没能得到高祖的宠幸。然而,正因为分封在此,代王母子才因祸得福,没有惹来吕太后的猜忌,因而即便是在吕太后当政的时候,他们的日子也是过得安然无恙。公元前180年,吕太后死了,大臣们把拥立吕氏的人除掉后,就集结在一起,共同商议皇位继承人的事。大臣们把刘家的各王逐一进行了评判。齐王刘襄虽然是汉高祖嫡长孙,又是推翻吕氏家族的功臣,可他的母亲家族势力太大,平日又仗势欺人,不适合。淮南王刘长是汉高祖的儿子,可是其母家族势力也太大,并且他的年龄也小了点,也不适合。排来排去,似乎只有代王刘恒最符合条件了。代王刘恒在高祖儿子中年龄最长,为人宽厚,心眼又好,加之母亲薄氏向来小心谨慎,从不过问国事,对人又很善良。大臣陈平和周勃寻思着:齐王势力强大,手下文臣武将又很多。如果当上皇帝,将来自己的地位会受到威胁。而代王势力不大,从来没想过要当皇帝,一旦他即位,定会很感激自己,这样一来,自己的地位不就巩固了吗?于是俩人极力主张立代王为帝,其他大臣也没有反对。于是,刘恒就当了皇帝。

刘恒当上皇帝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他极为尊重父亲的旧臣,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同时,他在生活中也很节俭,不让别人说闲话。而在施治上,他则采取多向老百姓让步、赋税少征、刑罚减轻的方式,从而取得了民众对他的好感和支持。

减轻刑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很难了。秦朝的法律,条文多且详细,处罚也十分残酷。百姓们常常因为一丁点小事就被判刑。因此,一时间,被判刑的囚徒多得把道路都堵塞了,监狱也多如牛毛,民怨极大。刘邦率军占领关中后,就与关中父老相约,废除秦朝旧律,只保留其中的三章。可是,一个国家的法律是不能只有三章的,所以刘邦当皇帝后,法律又增加到九篇,并且保留了连坐法、肉刑等残酷的刑罚。刘恒决定先从废除连坐法做起。

当年十二月,汉文帝刘恒就把大臣们召集来了。汉文帝开门见山地说:“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准则,用法的目的是为了禁止暴邪、引导人民走向善良。一个人犯了法,按法律定了罪,也就是了,为什么还要把他的父母、妻子也都一同抓起来治罪呢?我仔细考虑了这个问题,认为这种法令是不公平的,请大家商议一个改变的办法吧。”

大臣们听了都大吃一惊,心想,连坐法是从商鞅时期开始施行的,已经历了180余年的历史,大家都习惯了这个做法,怎么能说改就改呢?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露难色,谁也不愿首先提出反对意见。汉文帝看了看掌管法律的大臣,这位大臣才壮着胆子说道:“因为老百姓自己管不住自己,所以才制定了法律,用法律去管束他们。实行法律责任相互牵连的连坐法,目的是让全家人重视法律,使他们相互劝勉,相互监督,不轻易去犯法。这种法令已有很久历史了,我认为还是不改的好。”

大臣们听了,多数人都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这个意见。汉文帝看着这些大臣,开导说:“我认为法律公正,老百姓才能拥护和遵守,判罚恰当,民众才会服从。国家官吏的职责是管理和引导民众,使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官吏不能正确地引导民众,还用不公正的法令去定他们的罪,这不是要加害于民众、迫使他们弃善从恶吗?难怪法令制定了,还是有人违背法令去胡作非为!”顿了顿,汉文帝语气坚定地说:“我看这种连坐法就是不公正的,一定得废除掉!”

大臣们听了汉文帝这番话,觉得汉文帝说的确实也在理,他们也提不出任何反对的理由,只好回答说:“这是皇上对民众的大恩惠,足以体现皇上的德政,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得这么周到。就请皇上下达诏令,废除这条不公正的法律吧。”于是,“全家连坐”的法律条文就这样被废除了。

连坐法被废除后,百姓们为此都很高兴,齐声称赞文帝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但汉文帝没有满足,他还在思考法律中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就在这个时候,齐国发生了一起案子:一名郎中因为得罪了当地乡绅,乡绅要将他置之死地,就使计让官府判处他在京城施行肉刑。为了救父亲,这名郎中的小女儿缇萦坚持亲自陪父亲上京,以一雪冤屈。

到了长安,父亲被关进了牢狱。缇萦想:这里只有皇上的权力最大,听说皇上十分贤明,能够听取下面的意见,不如直接找皇上去。于是她就直奔皇宫要求面见皇帝。可是一个平民女子,哪能那么容易地就见到皇上了呢?守官门的卫士自然是不让她进去。缇萦又伤心又着急,忍不住在宫门口放声大哭起来。卫士们怕哭声惊动了圣驾,就让她写份诉状给皇上。

第二天,汉文帝接到了卫士传上来的诉状,他打开一看,诉状不长,字也写得歪歪扭扭的,但内容却很感动人。缇萦是这么写的:“我叫淳于缇萦,是齐国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时,同事们都说他清正廉洁,是个好官。但不幸被判处肉刑。人死了就不能复活,受肉刑者被割去了肢体再也不能复生。这样一来,即使犯罪的人想改过自新,也无法办到了。我替父亲伤心,也替所有被判处肉刑的人伤心。我自愿卖身赎刑做奴婢,用我的一生为父亲赎罪,让我的父亲能有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请皇上答应我的请求。”

原来,肉刑产生于周王朝时期,是属于毁坏人体器官或肢体的刑法,主要有三种处罚方式。一种叫“墨”,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再涂上墨,使犯人脸上永远都有一个象征耻辱的标记,这种刑法又称为“黥”;一种叫“劓”,就是将犯人的鼻子割掉;一种叫“髌”,即削掉犯人的膝盖骨,后来又改为“刖”,即砍去犯人一足。汉文帝看完缇萦的诉状,不由得被她的拳拳孝心打动了。他仔细一想,这肉刑的处罚方式实在不够合理,于是他又把大臣们集中起来,认真讨论起这件事情。

汉文帝说:“我听说古代虞舜时处理犯人,只是让他们穿上画有标记的囚服代替刑罚,犯人们就感到极端的耻辱,并从中受到教育,下决心改过自新。结果犯罪的人越来越少。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施行了完善的德治。现在的法律条文十分复杂,处罚方式也千奇百怪,单肉刑就有黥、劓、刖三种之多,可结果恰恰相反,犯罪的人屡禁不止。难道是我推行德政不够,教导人民不力吗?《诗经》上说:‘平易近人的官长,就像是人民的父母一样。’现在有人犯了过错,还没有认真进行教育,就用刑法判处他,把他改过自新的路断绝了。特别是肉刑,不仅仅要让犯人痛苦,而且还要在他脸上刺字,或者毁去他的器官、肢体,这就太过分了。刺上的字永远也抹不掉,毁去的器官、肢体也不能复生,这样的刑罚怎能劝人为善,这样的做法又怎么符合父母官的称呼呢?我想来想去,觉得肉刑这种处罚实在不够合理,决定把它废除,请你们商议一下,找一种代替的办法吧。”

大臣们听了汉文帝的话,都觉得很有道理。丞相张苍和御史大夫冯敬与大臣们反复商讨,最后达成一致,他们对文帝说:“肉刑这种处罚由来已久,大家用惯了,根本没有去考虑它的好坏。皇上能够洞察它的不足,这是皇上的英明。我们想了一个变通的方法:废除黥刑,改为服苦刑;废除劓刑,改为打300板子;废除刖刑,改为打500板子。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汉文帝立刻同意了大臣们的办法,并立即下发诏令,正式废除肉刑。说来也是奇怪,刑罚减轻了,犯罪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一年下来,犯重罪的案件还不足400件。

汉文帝在减轻刑罚的同时,还推行了减轻赋税、节约皇室开支的政策,并坚持以德治国。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国家也日渐富强起来。汉文帝也由此得到了官吏和民众的交口称赞和拥戴,皇位自然也更稳固了。

【大师讲评】

本卦反映的是位在高势者的为人艺术,“临国”“临民”事关重大,以亲身践履的态度与人民共呼吸,要奉行以仁为本的施政方针。如果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必将是脱离群众,最终只能是自食其果。

同类推荐
  • 一生三靠:断谋说

    一生三靠:断谋说

    本书讲述了“汉初,张良善谋,萧何善断,韩信善战。靠这三人,刘邦取得了天下。唐初,“房谋杜断”,杜如晦长于断,而房玄龄善于谋,李世民靠此二人取得贞观盛世。明孝宗时期有名的三内阁大臣李东阳、刘建、谢迁。当时世人评价李公有谋、刘公善断、谢公好口才。靠这三个人,大明朝取得了辉煌。类似这样的例子,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只要谋得周全,断得准确,说得动听,定能助人立足于世,创造赢局。
  • 会来事的男人有回报

    会来事的男人有回报

    会来事儿的人,能够使难成之事心想事成;能够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能够在商战中左右逢源;能够迅速说服他人,赢得宝贵的合作机会;能够受到上司的重视,深得同事的喜爱、赢得下属的尊重……本书立足于现实,取材于生活,通过大量的故事及生活实例来告诉你如何历练“会来事儿”。
  • 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

    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

    这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只有学会疗伤,我们才能更好地向前走。本书通过一个个故事为你讲述这一人生智慧,这些故事或浓郁,或清淡,或欣喜,或忧伤,可以让你快速调整自己,摆脱负面情绪,不忘初衷,不失方向,直面现实的迷茫与艰难。让所经历的苦痛,变为成长的最好礼物。
  • 换个角度也很幸福

    换个角度也很幸福

    本书传达了一种换个角度看人生的理念,包括看淡得失才能轻松快乐,追求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状态,选择快乐,笑对挫折,让健康心态给生活带来阳光等。
  • 困难的克服(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困难的克服(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人之所以高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深知逆境出人才的道理,所以当有人问他,那位跟他学画的青年能否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时,他便坚定地回答:“决不可能!因为他每年有6000英磅丰厚的收入呢!”贵是否可以这样说所谓专注,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欲望等上的行为,并且一直集中到找出实现这项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将之付诸实际行动并成功达到目的为止。非常的恒心、毅力、自信心和欲望等是构成专注行为的主要因素。,实现价值的真正动力是基本需要的满足。由于它一直被忽视,我们确实有必要承认它至少是这类因素中的一个,并且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在摩尔的著作中详细描述了需要的满足和挫折决定兴趣的几种方式。只在于人能思考……
热门推荐
  • 洪荒不朽

    洪荒不朽

    重生到帝皇前的黑暗岁月,盘古刚开天辟地,仙魔道佛争相立鼎,他不是来打酱油,他要纵横天下,看谁是天下真帝皇。四方神兽手到擒拿,妖神也可并立,蓬莱之境等着王神归临。
  • 皇上护短:宝贝小皇后

    皇上护短:宝贝小皇后

    一场阴谋,刚穿越过来的她被下药送上了花轿,嫁给敌国当皇后。原本当炮灰的她竟摇身一变成了冷血帝王的宝贝小皇后?那……多少等着瞧戏的人被气得吐血!他宠她,包庇她,却轻松将她推上宫斗浪尖?皇上,你真坏!她发誓死前一定要将皇宫闹得鸡飞狗跳……
  • 破惘

    破惘

    修炼,本就是秉承天地气运,逆而伐上。若得天地气运庇佑,则修为一日千里,奇遇不断,是为天眷之人;然则,有一类人,他们秉承天地霉运而生,糟天遗、地弃、人唾,修炼九死一生,历尽坎坷,非大毅力大勇气者不能成。一个少年霉运加身,且看他如何崩断这命运的枷锁,搅动这无边的风云,问鼎天下。
  • 查理九世之冰曦传奇

    查理九世之冰曦传奇

    魔幻泉底,晓翼复活,命运之石上却写:当狼王少年归来之时,世界将沉入茫茫宇宙。如果天神姐妹来制造传奇,有可以发生奇迹。。。
  • 自为墓志铭

    自为墓志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真天才都市行

    修真天才都市行

    他曾是修真界的天才,他曾是修真史的传奇。然而,当心爱的女人一掌打在他身上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变了。他原以为自己就要这样了此一生,谁想到来到都市的他却展开了一段新的传奇……不知道怎么写简介,总而言之,这就是一本爽文。没有NTR,没有送女,没有纠结蛋疼,不管过程多么曲折,结局你懂得……
  • 超能联盟z

    超能联盟z

    一个宇宙间神秘的队伍,开始在地球掀起毁灭之风,而有邪必有正,地球上三个超能人,受超能联盟招聘,开始了拯救地球之旅……
  • 复仇之使爱上冷酷王子

    复仇之使爱上冷酷王子

    若依自小受尽苦难,故8岁离家前往韩国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17岁回国……
  • 神奇宝贝之大师之路

    神奇宝贝之大师之路

    此文为一个热爱神奇宝贝的少年阴差阳错的穿越到神奇宝贝世界的故事。
  • 假面圣徒

    假面圣徒

    不是一个合格的权臣,一个不想当教皇的圣徒,不是真正的圣徒……”“一面圣洁虔诚,一面亵渎阴暗,这才是我的圣徒之路……”——圣徒圣徒,代表着世间的光明与天堂的神灵……光明教廷,圣洁虔诚的教皇假面下,隐藏着的是对黑暗的信仰,对光明的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