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01400000014

第14章 同人卦——求人存异,休戚与共

(离下乾上)

【原文】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日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译】

同人卦象征与人和睦相处,在野外聚集众人,亨通;有利于渡过险阻的大河,有利于真正的君子。

《彖》解释道:同人卦,柔顺得到正位且在中位,向上与乾天相呼应,所以叫同人卦。同人的卦辞说:在野外聚集众人,亨通。有利于渡过险阻的大河,这是乾的运行。上卦乾为天,文明而刚健,且居中正之位与下相应,这是君子端正的表现。只有君子才能沟通天下人的心志。

《象》解释道:上卦乾为天,下卦离为火,这是同人卦;君子从中得到启示,对天下的万物要按族归类,又要按物加以分别。

【智慧解读】

同人卦只有“六二”是阴爻,其他各爻均为阳爻。“六二”柔居柔位,在下卦之中位;“九五”阳爻阳位,在上卦的中位。这两爻上下相互正应,同心同德,上下一气,故称同人。上下一心就会无险不能克,无难不能过。同人是人与人聚,人与人同。但是同中应该有异,异中应该有同,这是客观的规律。如果光是求同而不存异,就会混同而丧失自己;如果知异而不求同,就会难以统一而导致分裂。因此君子从中得到启示,所以“以类族辨物”。这一卦在整体上强调的就是这种科学看待问题的方法。

【原文】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译】

初九,聚集众人开始出门行动,没有灾祸。

《象》解释道:聚集众人开始出门行动,谁能有灾祸呢?

【智慧解读】

“初九”是同人卦开始的第一爻,阳刚坚毅,处阳位。这一爻与“九四”爻同性相斥,故此不能相应,但也能象征两者之间公正无私。“同人于门”是同人于门外,而不是门内,就是说与人交往广阔而没有偏私,亲者不私,疏者不远,公平相待,一视同仁。像这样的交往,能相互拓展视野,取长补短,社会因之趋于大同,怎么会有害处呢?从这一爻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相互和同、相互交往首先应该打破狭隘的门户之见。

【原文】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评】六二,只与同一宗族的人同心同德,有过失。

《象》解释道:只与同一宗族的人同心同德,是鄙吝之道。

【智慧解读】

全卦只有“六二”是阴爻,这一爻柔爻阴位,居下卦的中位,五个刚爻都希望能与这个全卦中唯一的阴爻同心相应,然而它只与“九五”相正应,这样做心胸未免有些狭隘,所以说这是“吝道也”。卦辞对“六二”爻大加赞美,而爻辞对之不无贬斥,因为卦是大局,而爻是大局中的一个片断、一个时期,所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考察,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了。这一爻提示我们:要成就大事业,必须心胸宽广,能容人,不能搞裙带关系。

【原文】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译】

九三,把军队隐藏在密林草丛中,还占领了制高点,但三年都不敢发兵。

《象》解释道:把军队隐藏在密林草丛中,是因为敌方刚强。三年不能发兵,是安于本位的行动。

【智慧解读】

这一卦只有一个阴爻,而每个阳爻都想与之相应,可是这个阴爻只与“九五”相应。“九三”阳爻阳位,不在中位,性情又过于刚强暴躁,且为尚武之爻,生性好动,“九三”想与它亲近,势必会得罪处于尊位的“九五”,“九五”强大,正面为敌,难有胜算,于是在草丛中设下伏兵,并登高勘察地形。但是畏首缩尾,瞻前顾后,到最后必然不了了之。这一爻说明正义之师、道义之盟必然会对不义者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

【原文】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译】

九四,登上敌方城墙,但是进攻不能取胜,吉利。

《象》解释道:登上敌方城墙,从道义上不能取胜,吉利,是因为受困后能返回到正道上来。

【智慧解读】

“九四”阳爻阴位,与“初九”同性相斥,不能相应。在同人卦里,不能相应就是相异,相异即有相攻之象。在进攻这一点上,它与“九三”有点相同,但是也有不同。“九三”阳爻阳位,所以“伏戎于莽”,“三岁不兴”,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有些执迷不悟。“九四”处柔位,不能克胜,能够迷途知返,所以结果是吉祥的。“九四”所以“困而反则”,主要是因为通过内心的挣扎发现所行与道义不合,于是返回正道,这是非常明智的。这一爻强调的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原文】

九五,同人,先号眺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译】

九五,聚集众人在一起,先号啕大哭,后放声大笑,大部队进攻胜利后相遇。

《象》解释道:聚集众人在一起,先号啕大哭,这是说它中心正直。大部队能够相遇,是说已经克敌制胜了。

【智慧解读】

“九五”刚健中正,在全卦的尊位,并且又与处于下卦中位的“六二”相互正应。但是“九三”与“九四”或埋伏或越墙,总是在苏秦六国封相中间作乱阻隔,难以结合。但是“九五”与“六二”的结合照应是以道义为基础的,外力是破坏不了的,“九五”的刚毅与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使这种结合成为可能。所以有“先号眺而后笑”的情况发生了。对于笑的理解也可以从此卦中只有“九五”能与唯一的一个阴爻“六二”相应来理解。所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说的就是这两爻的结合。这一卦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合乎道义的事终有一天会成功,但是需要主观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方可达到。

【原文】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译】

上九,在郊外聚集众人,不会后悔。

《象》解释道:在郊外聚集众人,是没有得志的迹象。

【智慧解读】

“上九”在全卦的最外层,有引退的迹象。另外,这一卦无爻能与它相应,本来应该与“九三”相应,可是与“九三”同性相斥,不能聚集,于是只好求之于野,这是不得志的表现。不过本爻中的“同大于郊”有无私的意思。从表面上看,这种不得志应该是不吉祥的,然而“上九”远离人群而能做到公平无私,虽存身僻野,却远离尘嚣,因此虽然谈不上吉祥,但是可以称之无悔。这一爻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一个地方如果不能有所遇合,应该另求发展,在他方会另有所遇,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这种遇合。这一爻带有很强的哲学思辨意义。

【经典例说】

以史为镜,名相魏征

魏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就失去父母,家境贫寒,但他十分喜爱读书。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任为书记。后来,魏征成了太子李建成的东官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太子先发制人,及早动手。玄武门之变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和才干的李世民非但没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经常询问政事得失。魏征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上他性格耿直,因而常常据理力争。

贞观元年,魏征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告他私自提拔亲戚,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去调查。结果,查明此事纯属诬告。于是唐太宗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唐太宗说:

“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他还请求太宗要让自己做良臣而不要让自己做忠臣。太宗觉得奇怪,就问忠臣和良臣有什么区别,魏征回答:“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不顾情面地当面争论,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也很敬畏他。有一次,唐太宗想去秦岭山中打猎,行装都已准备停当,却迟迟没有成行。后来,魏征问他怎么没去,唐太宗笑着回答说:“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氏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定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之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以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贞观六年,大臣们都请求唐太宗去泰山封禅,以此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一个人表示坚决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就问他:“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未服、年谷未丰、祥瑞未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还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什么要干呢?”封禅的事情也就此停止了。

还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官,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贞观十六年,主修《隋史》的魏征染病卧床。得知魏征一生节俭,家里没有建好大房,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拨给魏征建造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自去吊唁,痛哭失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果说李世民是封建帝王中杰出的明君,那么魏征可谓功不可没,因为正是这对君臣的通力合作,共同开创出了大唐的盛世中兴。

【大师讲评】

同人卦,上乾为天,下离为火,火示光明,向上燃升,如太阳初升,与上乾之天气上升相同,比喻人以类相聚,追求同心合力谋取事业,壮大力量。

否极终于泰来,然而,安定祥和的大千世界,并不会凭空到来,仍然需要积极追求。首先应本着大公无私的精神,以道义为基础,于异中求同,积极、广泛地与人交往,排除、牺牲小我,然后才能完成大我,先苦而后甘。

只有人人谦和,意志沟通,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形成天下大同的局面,这样就无往而不利。

虽然战争远离了我们,但人类文明的脚步还在继续往前迈进。合作与发展仍然是我们生活的主题。面对竞争和风险.我们更需要培养团队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通过共同的目标来加大凝聚力、向心力,发挥合力的作用。从自我做起,积极主动地容忍他人并做到讨人喜欢。因为一切伟大的事业,仅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个人只有融入团队之中。以一项对他人友善和有益的计划来发展我们自己,不断地提升“与人和同”的品质。如果我们这样去做了,就会赢得人们的大力协助,这样,“同人”的局面一定会为我们的事业撑起一片广袤的蓝天。

同类推荐
  • 人海茫茫路何方

    人海茫茫路何方

    本书是指导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和健康生命教育的最佳读物。通过一些具体的典型故事来启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 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

    个人之间在人际交往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和知识等信息的过程。它是沟通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是通过语言、副语言、表情、手势、体态以及社会距离等来实现的。
  • 读懂心灵

    读懂心灵

    心灵也有一把钥匙,这把心灵钥匙是牵引我们联结一座座爱之桥梁,同时还鞭策着我们的心路历程。一旦失去这把心灵的钥匙,就再难拥有一串闪亮的日子。有一条路叫绝处逢生:人生险处绝境之时,千万不要忘了还有绝处逢生这条路。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有希望。只要撑开希望这把伞,任何苦难都会悄然后退,给我们让出一条生路。
  • 时来运转:永不消失的成功智慧

    时来运转:永不消失的成功智慧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跟他的学历、背景、环境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如果你口才出色、能说会道,就能增加成功的机会。那些能够引导、激励、鼓舞和领导他人的人,那些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善于沟通的人,往往是事业有成的人。戴尔·卡耐基指出,“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谈,并赢得他们的合作,这是那些往上爬的人们应该努力培养的一种能力”。
  • 方圆大智慧:成功可以变得很简单

    方圆大智慧:成功可以变得很简单

    谁都渴望人生幸福、凡事成功,每个人也都在倾一生之光阴去无怨无悔地追求幸福与成功。也正因为如此,世界充满了激烈竞争,人们愈发疲惫忙碌。人生到底是什么?成功是否可望不可及?成功是否只是少数人的特权?成功真的要付上很大的代价吗?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力量能够巧妙带来成功?
热门推荐
  • 奇葩穿越:我是拉克丝

    奇葩穿越:我是拉克丝

    李小小,某大学在校生,成绩一般,长相一般,唯一的爱好就是打游戏。忽然有一天,当李小小穿越成了光辉女郎拉克丝,一个逗逼玩转召唤师峡谷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绝世无双:废柴三小姐

    绝世无双:废柴三小姐

    废物,白痴?看我如何逆袭,靓瞎你们的眼睛,魔兽自动找上门,就算捡的都是个超级宝贝。“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所有物了。”“我不会让你受到伤害的!”"娘子,为什么我一看见你,心就跳个不停呢?"某男装傻,对某女动手动脚。“娘子,我好像爱上你了呢!”某男继续装傻,得寸进尺。“娘子,我......”某女实在忍无可忍,直接暴打一顿,呈抛物状丢出去!“南宫墨云,你少装蒜!”某男睁着两只湿漉漉的美眸,装委屈:“娘子,人家只在你面前装蒜啦。”
  • 倾城绝色太子妃

    倾城绝色太子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武家天才,她狠毒、她无情、她心狠手辣、她冷心冷情,只因无人可以走进她的心。她是国丞相之女、云国第一美人。但她也是天下人人皆知第一傻女。她受尽世态炎凉,最后因心爱之人的拒婚,投湖自尽……当她成为她,又会发生怎样的事?她要所有人知道,真正傻的人是他们……
  • 从弃女到帝妃:鸾妃凤舞

    从弃女到帝妃:鸾妃凤舞

    她原是前朝公主李含山,其父为了破坏晋国国祚,不惜以自己的亲身女儿赤雪为赌注,将年仅五岁,懵懂无知的她当做一个饵,投在晋王猎园中,从此,一个小小的人儿,在命运连翻无情的摆弄下,渐渐地成长为一个聪明内敛,重情重义,却又懂得自保的女孩子。她忘不了那个眉心有一缕朱红的少年詹台那速,因为要她活着,他在猎园里被晋王追逐,据说是落入了鳄鱼潭,但是十三岁那年,她终于再见到了他,但是仅仅一夜,他却再次消失在她的生命中……
  • 传闻中的金少爷

    传闻中的金少爷

    神秘!失忆!从天而降!如果有一天,这样的一个男生突然出现在你的家中,那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一切都只是一个偶然。倪猜猜绝对没有想到她居然能用电蚊拍就将一个大活人拍晕,甚至拍失忆!他究竟是谁?没有人知道。失忆将男生变得神秘,因神秘而引发了无数的传闻以致绯闻。于是,神秘的男生摇身一变,变成了传闻中的金少爷。命运的齿轮终于开始转动,金少爷的身份即将揭晓……
  • 贴身妖孽

    贴身妖孽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得了敌人,睡得了娇娘。”此乃新时代好男人标准,落魄少年宁凡为了自己下半身的幸福,给美女老板当起了贴身保镖,去西南剿灭大毒枭,他英勇无畏,只身潜入骷髅会,他谈笑风生,一身才华必然引来各式各样的美女缠身,他该如何抉择?落魄少年能否扮猪吃虎,笑傲都市?
  • 重生之游戏人间

    重生之游戏人间

    他奉旨泡妞,帅气阳光,腹黑幽默,追众女,戏校花.他聪明机智,本领高强,不靠家族,白手起家.他心地善良,广做慈善,最终成就霸业,走上巅峰.却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激流而退,抛弃一切名利,捐于穷苦之人.用他的话说: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然后率众女四海为家,游戏人间.
  •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是歌德据自身经历写出的书信体小说,描绘了维特的爱情悲剧,抒发出一代青年的苦闷。小说面世后,即风行欧洲,掀起一股“维特热”。拿破仑戎马倥偬之际,身边亦带着这本小书。两百余年来,维特的命运感动了一代代青年。
  • 宗门拈古汇集

    宗门拈古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师姐是女鬼

    我的师姐是女鬼

    我,是个茅山小子,如果能重来我不会学习茅山道术,可是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奇葩逗逼聚一身,捉鬼灭僵定乱世。悲离远处落尽泪,明年花开繁归来。身处危机临不乱,男儿傲骨冲破天。远离他乡思挚爱,我想你时或念我。僵王一出天地乱,纯均少年破死局。命案人性已泯灭,人间是或有真情。有钱有权便是王,没钱没权依踩帝。